這些人利用弗蘭茨對其的信任,捏造了很多“事實”。基於這些錯誤的情況,弗蘭茨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結果隻能得到錯誤的結果。
他們讓奧地利帝國對整個西波斯尼亞地區產生誤判的同時也借機乾掉了很多競爭對手,那些不配合、不願意與之同流合汙的官員被按上了各種罪名,要麼被調任,要麼被降職。
很快這些人就霸占了西波斯尼亞最肥的三座城市,他們聯手利用奧地利帝國監察機製的漏洞,開始更加肆無忌憚地合縱連橫、鏟除異己。
這些家夥成功地在奧地利帝國內部創造了一個國中之國,他們稱之為“新人類共和國”。
不過這個國家依然打著奧地利帝國的名義對當地人苛以重稅,遇到反抗就直接上報叛亂,用奧地利帝國的軍隊進行鎮壓。
在奧地利帝國有修路隊的情況下,他們依然強征當地人加入開山的隊伍。由於鐵路是弗蘭茨最看重的政績之一,這些家夥便投其所好。
修路隊的監工都是一些小官或者低級軍官,他們哪裡敢管地方大員的事情,更何況還可以增加修路隊的人數,加快修路進程他們高興還來不及。
但那些贓官的目的可不隻是修路,更是為了加稅。想要不加入修路隊,那就必須出一大筆免役錢,否則就要被抓起來做苦役。
除此之外這些家夥還發明了十幾種特彆稅,加起來比奧地利帝國國家的稅收還要多一倍。
當地的稅務係統同樣遭到了腐蝕,甚至為了交投名狀還乾了一些更加駭人聽聞的事情。
經常搞集體性的霸淩和淫亂以提高團隊凝聚力。
為了掩蓋真相他們更是勾結黑幫去處理一些他們不方便處理的事情和人。
僅僅幾年的經營這些家夥就已經壟斷了當地官場,當地最賺錢的幾種行業也為這幾個家族所瓜分。
前後有兩位主教被殺,不過帝國層麵隻以為是宗教矛盾所致,甚至沒有深入調查便草草結案。
多名記者和外來遊客神秘失蹤,但當時隻以為是發生了事故,畢竟這種事情在山中並不罕見。
帝國高層的疏忽變相縱容了他們的惡,之後這群家夥更是變本加厲,甚至將手伸向戰俘,伸到了外國。
他們利用職務之便將匈牙利戰俘偷偷送出國,再故意製造事故用無辜者抵罪,這樣偷梁換柱的把戲玩了不止一次,就連列強們派來的間諜都佩服這些人的膽大妄為。
最最最可恨的是根據奧地利帝國對官員現行的評判標準,這些人政績斐然,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官員的模範。
他們不但超額地完成了國家的戰略目標,甚至提高了當地的稅收,並且鎮壓了多起叛亂,剔除了無能的官員,舉薦了合適的鹹菜。
弗蘭茨剛剛重獎過這些人,不但給金錢和土地,甚至還將幾人晉為了男爵。
弗蘭茨一直想擴大貴族的隊伍,重振其影響力。他覺得是一個補充新鮮血液的好機會正大張旗鼓地宣傳,結果卻是一個笑話,這讓弗蘭茨有一種吃到變質榴蓮的感覺。
此時奧地利帝國主要監察機構的大佬基本都到齊了,可對於弗蘭茨那句“該抓的抓,該殺的殺”,他們也不敢輕易解讀。
畢竟這些人可不止名單上的那三位,光是正式官員就有72人,再加上事務官足足有三百多人,如果算上那些雜七雜八的芝麻綠豆恐怕會涉及到上千人。
真要是抓錯了或者是殺錯了,那可就麻煩了。現在皇帝在氣頭上,但這些可都是精明人,最後紫羅蘭騎士團現任團長弗萊格洛娃被推了出來。
這位平日裡風騷入骨的女性此時卻有些忸怩,她戰戰兢兢地問道。
“陛下,哪些人該殺,哪些人該抓,還請您明示。”
弗蘭茨之前也是被氣糊塗了,他隻是想快點解決掉這件令人羞惱的事情。弗蘭茨再次拿起了名單,以及那些各個部門上交的檔案。
“其他人出去,弗萊格洛娃留下。”
不消片刻,其他人便如蒙大赦一般消失地無影無蹤,弗萊格洛娃倒是也沒了之前的忸怩,大步向弗蘭茨走來,高跟鞋叩擊地麵的聲音就像是琴鍵一般精準悅耳,腰肢扭動一個轉身便來到弗蘭茨身側。
弗萊格洛娃對自己的步伐很有信心,畢竟她從記事起就開始練習,這也曾經是她吃飯的本錢。
不過弗蘭茨倒是不為所動,畢竟他此時也算是見多識廣。但弗蘭茨也不介意享受這溫香入懷的感覺,他將羽毛筆交給了弗萊格洛娃。
“你幫我執筆吧。”
對於那些貪腐官員的判決不可能全由弗蘭茨一個人做決定,他隻是給出一個判斷標準,剩下的就讓專業官員去評判,具體的尺度還要結合實際情況。
不過原則上首惡必須死,從犯最低也要流放。貪汙所得必須全部充公,用來補貼受害的官員和平民,之前蒙冤的官員儘量平反並給與補償。
最後有爭議的再拿來給弗蘭茨做決斷。
弗蘭茨在後麵說,弗萊格洛娃在前麵寫。當弗蘭茨終於說完了最後一句話時,弗萊格洛娃也已經累倒在了桌案上。
弗蘭茨走到窗前,拉開窗簾的一角,外麵的喧囂這裡聽不到,但他知道表麵的繁華下不知道隱藏了多少罪惡。
奧地利帝國發展的速度有些太快,哪怕是首都維也納的基礎建設都有些趕不上,其他城市就更彆提了。
由於此時還沒有汽車的概念,所以維也納的道路設計的有些狹窄,建築物過於密集導致交通擁堵嚴重。
實際上弗蘭茨在設計城市道路之初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但過寬的道路在當時的人看來實在有些無法理解,而且這些道路與老城區有著較大區彆。
於是乎有些人有意無意中就把道路造得窄了一點,街道兩旁的商鋪也都悄悄地擴建侵占道路,在大家齊心協力地共同努力之下成功讓弗蘭茨的設計落了空。
交通擁堵的情況在外圍的新城區顯得更加嚴重,畢竟生活在外城的都是平民,他們的聲音很小,更很少會有人關心他們。
內城區的人多,馬車也多,但是有人幫助疏通,人也更守規矩,所以很少發生大麵積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