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此時奧斯曼帝國的農業還十分落後,東魯米利亞又幾乎都是山地不適合耕作,東色雷斯地區則是早已開發完成,而且由於時代的變化穀物的商品價值正在直線下降,地主們更偏愛種植煙草和水果以獲取更高的利潤。
在奧斯曼帝國的計劃中,他們想要用這些難民去填補安納托利亞發展邊疆。但很多時候事情的發展總是無法儘如人意,難民們並不願意接受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安排。
當然在奧斯曼帝國政府看來那些屁民的意願也不重要,反正他們從來都是如此,也從未有人站出來反對過。
然而很不幸時代變了,人也跟著變了。
奧斯曼人的民族情緒並不強烈,但巴爾乾地區的各民族卻已經被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點燃了。
俄國人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熄滅這股火焰,反而還促進了巴爾乾地區各民族的進一步覺醒。
這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在所有列強中受其影響最大的便是奧地利帝國,畢竟其他列強多少都有主體民族,哪怕是奧斯曼帝國的主體民族也超過了40。
此時由於弗蘭茨的一係列操作,其主體民族一躍超過了60。將弗蘭茨說成是這一世土耳其民族之父也不為過
但僅在此時的東色雷斯地區奧斯曼民族主義的覺醒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意味著空前的混亂。
奧斯曼帝國的各民族在此時此刻成功在東色雷斯打成了一片,奧斯曼帝國政府的無能也在此刻展露無遺。
奧斯曼帝國按照往常的習慣把這些事情統統交給了紮普提耶。
紮普提耶,奧斯曼帝國主要的治安力量,史書中其職能介於警察和憲兵之間,但究其所作所為,說是憲兵和地痞之間更佳。
在坦齊馬特期間吸收了近衛軍的殘部,因此也繼承了其部分傳統,比如貪汙、勒索。
紮普提耶早就習慣了作威作福的日子,雖說他們不敢對英國人、俄國人怎麼樣,但對付奧斯曼人,他們可太有本事了。
尤其是那些沒有靠山的巴爾乾難民,紮普提耶更是將敲骨吸髓這個詞演繹到了極致。
如果換作奧斯曼帝國的其他地區,紮普提耶大概率可以將人逼死,然後在幾百年後被人略微譴責一番。
然而這裡是巴爾乾,紮普提耶在小試牛刀(逼死了幾個人)還意猶未儘的時候,周圍的人已經撿起了石頭和木棒。
幾位凶名赫赫的紮普提耶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他們身上的衣物、錢財被洗劫一空,甚至他們本身都成了鍋中充饑的食物。
紮普提耶畢竟不是太正規的軍事力量,三番五次的慘案過後,他們便喪失了膽氣。
紮普提耶無奈之下隻能將情況添油加醋地彙報給上級,伊斯坦布爾的奧斯曼高層得知此事立刻決定派出新軍進行血腥鎮壓。
巴爾乾的難民自然不可能是奧斯曼新軍的對手,雖說是新軍,但手法依然十分複古,沿用的依然是奧斯曼近衛軍的傳統。
奧斯曼新軍就如同蝗蟲一般過境,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隻不過他們針對的不隻是巴爾乾地區的難民,而是他們能見到的所有屁民。
鎮壓變成了屠殺,或者屠殺本就是鎮壓的一環,總之這在奧斯曼統治的曆史中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數萬人的死在過去算不得什麼,但此時是十九世紀,一個民族的時代。希臘政府第一個跳出來抗議,希臘大使直接把國書懟到了奧斯曼人臉上。
謝夫凱芙紮太後和奧爾馬帕夏等奧斯曼帝國高層雖然很氣憤,但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希臘人的實力很弱,而且奧托一世時不時就會跳一下。
然而很快俄國人就也摻和進來了,尼古拉一世直接向巴爾乾增兵,並且揚言奧斯曼的屠殺就是對俄國的挑釁,如果奧斯曼帝國繼續挑釁俄國,那麼後果自負。
意思其實很簡單,俄國就是直接用戰爭進行威脅。而且這一次尼古拉一世還學聰明了,他將挑起戰爭的罪責丟給了奧斯曼人。
尼古拉一世是真想開戰,隻不過俄國高層可是有點汗流浹背,此時俄國的情況並不樂觀,上一次戰爭的創傷還未痊愈,再加上巴爾乾動亂,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地步。
不過奧斯曼人比俄國人更怕,隻是尼古拉一世的這幾句狠話就足夠讓他們心膽俱喪。
謝夫凱芙紮太後立刻找到了斯特拉特福子爵,後者此時真不敢擅自做決定,所以在第一時間通知了倫敦。
約翰·羅素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在考慮,是不是應該先修一條到伊斯坦布爾的電報,否則自己遲早會被這群蠢貨氣死。
奧斯曼人做的確實有些過分了,沒事兒搞什麼屠殺,這不是把戰爭借口送給俄國人嗎?
約翰·羅素現在一點也不想打仗,他立刻嚴令奧斯曼人停止種族屠殺。
奧斯曼人可不敢無視英國人的態度,於是乎立刻澄清奧斯曼政府並不知曉此事,然後象征性地處罰了一些低級官員,又出台了一係列懷柔政策。
奧斯曼帝國對於這些民族問題沒什麼好辦,所以又請出了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製定的米勒特製度。
經過簡單的魔改便直接用在東色雷斯和魯米利亞,其宗旨就是給與各民族一定的權利,並讓其自治。
這在短期內確實平複了奧斯曼帝國內部的動亂,但卻為以後更大動亂埋下了伏筆。
而且動亂的根源根本沒有解決,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容納不了這麼多人。
此時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官倒是幫謝夫凱芙紮太後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把人送到北非的奧馬爾公爵領去。
此時的奧馬爾公爵在北非大殺四方,但在北非的法國人實在有限。
自從拿破侖三世上台進行改革之後,法國國內的情況也明顯好轉,沒人再願意冒著風險來到非洲這塊不毛之地。
奧馬爾公爵也嘗試過吸引其他國家的人口,但大多數歐洲人都不想在黑非洲生活,少量來到北非的人也多半是彆有用心。
再加上法國一直以來的屠殺政策讓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地區出現人口短缺的情況,於是乎奧馬爾公爵接受了這筆看似並不合理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