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漁夫、愚夫(1 / 1)

推荐阅读:

不過願意及時懸崖勒馬的人畢竟隻是少數,大多數貪官汙吏還是選擇了一條路走到黑,甚至還有人想要反戈一擊。

當然這一切早在弗蘭茨的預料之內,所以奧地利帝國監察委員會的執行部隊一直以來配備的都是軍用武器。

哪怕是再強的雇傭兵也沒法在奧地利帝國監察委員會執行部隊的手裡搶人,而且聖誕節期間真正的平民大多會留在家裡或者在酒館中過節。

在大街上亂晃的人不多,所以找出這些人並不困難。

然而這次清查也出現了一些弗蘭茨始料未及的情況,此時全歐洲最大的聯合力量百貨公司上個星期在維也納居然出現了虧損。

弗蘭茨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裡麵有大問題,這可不是薄利多銷的時代,此時聯合力量百貨公司的商品毛利率動輒超過100。

如果這都能賠錢,那弗蘭茨還是去種地吧。

調查的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幾個高層居然真是毫不知情,財務、會計也沒有做手腳。

幾個高層都是庸人,財務、會計也都是貴族出身,他們對於此時的收入非常滿意,同時出於對弗蘭茨的恐懼也不敢做什麼手腳。

供貨方也是弗蘭茨的人,同樣沒查出問題。

不過通過比對很快就找出了真正的罪魁禍首,幾個倉庫管理員和幾個售貨員,他們的手法也很簡單就是在進出的貨物後麵加一個零或者減一個零。

然後便堂而皇之地將那些貨物送到他們指定的地方,為了掩人耳目這些人編造了一些假名字比如摩摩爾公爵、薩利卡夫人之類的尊號。

過去他們的家也許配不上這些尊號,但現在卻剛好相反。即便是公爵的府邸也未必有他們的宅邸奢華。

畢竟這些人可是侵吞了此時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的90利潤,他們不富就沒天理了。

然而這些人卻大多沒有逃走,而是打算再賺幾個月

隻有一個人逃去了威尼斯準備前往美國,不過由於有離境稅存在,這位帶著一整箱黃金的普通人毫無意外地被攔了下來。

被攔下的他想要補交離境稅,但很快海關的官員就發現以這位倉庫管理員的年薪,即便他再工作五百年也賺不出那麼多黃金。

於是乎暫扣變成了刑拘

威尼斯和維也納之間早在1846年就通了電報,雙方一交流立刻就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猜得七七八八了。

不過為了複原整件事情的原貌,威尼斯的海關聯合當地的警察、憲兵隊共同施展了大記憶恢複術。

在連續72小時高強度的治療之下,這位倉庫管理員交代了一切。

這位主管名叫克勞迪奧·賴利,維也納本地人,在內戰結束之後通過麵試加入了聯合力量百貨公司,並通過賄賂很快升為了倉庫管理員。

在任初期克勞迪奧·賴利一直兢兢業業生怕出了什麼紕漏而丟了工作,不過有一天夜查時他發現35號貨櫃應有13箱又6瓶白司令葡萄酒,但他找來找去隻發現13箱,並沒有發現本應多出來的六瓶。

於是乎克勞迪奧·賴利便將此事上報,結果倉庫主管居然因為怕麻煩和銷售方麵的主管一勾兌直接將其變成了損失。

不過此時克勞迪奧·賴利還沒膽子像主管一樣做,畢竟主管是貴族出身,而他隻是一介平民。百貨公司給的薪資待遇也已經很高了,他不想冒這個險。

然而克勞迪奧·賴利很快就發現真正的偷酒賊,是兩名裝卸工人,這一次他們不但偷走了昂貴的酒水,甚至還拿走了三米上等的東方絲綢。

克勞迪奧·賴利壯著膽子拿起防暴棍顫顫巍巍地說道。

“你們不許走!把東西放下!”

兩名裝卸工人絲毫不以為意,隻是拎著酒瓶向他走了過來。

此時克勞迪奧·賴利已經嚇傻了,他想要大叫出聲卻發現喉嚨好似堵住了一般根本發不出聲音。

然而兩名裝卸工人並沒有對克勞迪奧·賴利做什麼,隻是隨手將喝完的酒瓶丟進次品箱中。

高壯的裝卸工摸著克勞迪奧·賴利的頭說道。

“新來的吧?”

克勞迪奧·賴利下意識地回答。

“是。”

“東西是皇帝的,命是你自己的。記著點。”

高壯的裝卸工又拍了拍克勞迪奧·賴利的臉頰便轉身離開,一旁的另一名裝卸工則是將一瓶打開的酒塞進克勞迪奧·賴利懷裡。

“兄弟,彆苦了自己。皇帝有的是錢,我們不過是替他消費一下。”

過了好久克勞迪奧·賴利才猛地驚醒過來,他此時渾身已經被冷汗浸透。

“還好是個夢。”

克勞迪奧·賴利自言自語地說道,可當他低頭看到自己手中的酒瓶時突然嚇了一跳。

那瓶白葡萄酒應聲落地,一時間酒香四溢。

這一瓶白葡萄酒可是克勞迪奧·賴利幾個月的薪水,他看著地上的酒水愣愣出神。忽然克勞迪奧·賴利猛地俯下身開始像動物一樣舔舐起來,良久他站起身將那酒瓶的殘渣踏個粉碎,然後又一股腦兒地丟進次品箱中。

克勞迪奧·賴利在離開倉庫之前又拿了一瓶藏在自己的懷中,回到家裡他便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克勞迪奧·賴利想起了之前晚上的事情,他此時又後悔又恐懼,更恨那些偷東西的賊。

突然敲響的房門把克勞迪奧·賴利嚇得縮進了被子中,他祈求上帝給自己一次機會,以後自己一定做個好人,再也不偷盜了。

“賴利先生,您要遲到了。這是您的早餐,放在門口了。”

然而外麵聲音響起,原來是房東太太來送早餐了,而並非是奧地利帝國的秘密警察。

克勞迪奧·賴利鬆了一口氣,他在吃過早餐之後便像往常一樣來到了百貨公司的倉庫。

克勞迪奧·賴利以為一定會有人追查此事,但出乎意料的是所有人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根本沒人在乎次品箱中的空酒瓶和玻璃渣。

之後克勞迪奧·賴利便開始了無憂無慮的生活,那些大人物才吃的起,用的起的東西,他隨便揮霍。

每天吃的是紅酒、曼加利察豬(綿羊豬),抽的是正宗的古巴雪茄,穿的是東方產的絲綢,甚至還在自己家中置辦了一架三角鋼琴。

雖說克勞迪奧·賴利不懂音樂,但這並不妨礙他開始享受自己的生活,人也逐漸變得開朗起來了。

很快克勞迪奧·賴利就發現還有很多和自己一樣的人,大家都是這樣的肆無忌憚,他甚至開始感謝起那兩名裝卸工幫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不過克勞迪奧·賴利也從彆人口中得知過去幾任百貨公司的經理都非常厲害,尤其是曾經的阿佳妮夫人,隻是隨便一掃就知道誰做了什麼。

手段更是極其狠辣,輕則讓人傾家蕩產,逐出維也納,重則流放非洲,甚至人間蒸發。

然而此時這幾位高管都是官員、貴族出身,這些人不懂也懶得管,所以才給了他們這些底層人機會。

總而言之克勞迪奧·賴利就是趕上了好時候兒

克勞迪奧·賴利心想這好日子早晚有一天會結束,萬一新來的經理倒查倉庫中的貨物,那自己豈不是吃不了兜著走?

克勞迪奧·賴利此時已經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他現在的人脈很廣,畢竟那些大人物也要和他做生意。

克勞迪奧·賴利覺得逃到美國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當時美國一直在宣傳的美國夢就是:

“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工作、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

克勞迪奧·賴利為美國夢所深深感染,他恨透了這個靠血統、出身決定一切的國家。

當然克勞迪奧·賴利心中真正向往的是那個用錢就可以得到一切的國家,所以去美國之前他必須搞到足夠的錢。

像現在這樣偷東西來賣實在太慢了,而且他也找不到那麼多買家。

想要開拓新客戶卻怕遇到剛正不阿的人,之前就有一個不開眼的家夥找上財政大臣的外甥結果不光丟了工作,還被送去礦山苦役三十年。

克勞迪奧·賴利可是個聰明人,他很快想到了辦法,那就是直接聯係供貨商。

供貨商先提供一批貨物清單,克勞迪奧·賴利將之以半價賣給供貨商,然後再提交一份進貨貨單。

這樣一來克勞迪奧·賴利和供貨商就不需要將貨物搬進搬出,直接卡bug就可以一直賺錢。

當然為了順利完成這個bug,克勞迪奧·賴利還需要一些人的幫助,這些人自然也可以從這場薛定諤的交易中分到紅利。

隻可惜克勞迪奧·賴利的見識還是太淺,而且他低估了人性的惡。那些人爭相效仿克勞迪奧·賴利的做法,最終導致了聯合力量百貨公司出現了虧損。

隨著這條線的浮出瞬間推翻了之前的論斷,多名供貨方的高管落網,很快一批負責調查的秘密警察和官員也被牽涉其中。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涉案人數就從243人猛增到3755人,弗蘭茨敢肯定繼續查下去還能查出來一大批人。

不過弗蘭茨不準備再擴大打擊範圍,隻查到中間人為止,那些通過中間人購買商品的人的責任就不準備追究了,因為連日來的抓捕活動已經搞得維也納人心惶惶。

當然對內還是要一查到底,除了百貨公司本身,那些供貨商,尤其是皇室旗下的供貨商一定要嚴查到底。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政府和秘密警察中的保護傘,如果不把這些人解決,那麼這種事情還會發生。

聯合力量百貨公司無能的領導班子自然要全部撤職,不過弗蘭茨不打算追責過深,畢竟把他們送上高位和他自己也脫不開關係。

看來專業的事情,還是需要專業的人去做。新經理的人選弗蘭茨不準備從政府和皇宮中挑選,他直接麵向全歐洲公開招聘。

其他犯案人員視情節輕重依照法律進行判決,不過一些涉密的秘密警察成員沒有經過審判便被秘密處決了。

最終177人被判處死刑,3152人被判處流放非洲。

不過追回的款項和罰沒的金額加在一起依然無法填補弗蘭茨的損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又為殖民地提供了三千多移民。

對於整個事件最驚訝的不是弗蘭茨,而是奧地利帝國的各個監察機構,他們一直在盯著那些大人物和所謂的叛亂分子,從來沒有想象過一群小人物能鬨出這麼大的案子。

弗萊格洛娃此時終於對弗蘭茨那句貪腐無處不在有了切身的感受。

之後奧地利帝國的監察力量明顯加強了向底層的傾斜,帝國工廠和公司中的浪費明顯大幅下降。

這對於奧地利帝國來說自然是好事,減少浪費等於是降低了成本,更低的成本方便獲取更大的市場,賺取更多利潤。

不過對於英法來說可就難受了,因為他們的市場會進一步被奧地利帝國擠占,甚至隨著貿易的不斷擴張就連本土市場都受到了威脅。

實際上此時奧地利帝國聯合力量百貨公司的凡爾賽店就是整個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納稅最多的企業。

拿破侖三世對此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納稅一直很積極,並且真的交了很多錢。恨的是它並不是法國本土的公司,因為奧地利帝國的關係他更動不了它。

不過大多數法國人卻並沒有這種感覺,畢竟凡爾賽這個名字真的很法國。再加上開在巴黎,很多法國人認為這就是法國人自己的百貨公司。

法國的報紙也不太敢炮轟這家公司,畢竟他們的聲音沒有弗蘭茨的大,而且這家百貨公司在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是奧法友誼的見證。

拿破侖三世政府在沒有足夠實力和奧地利帝國叫板之前,還是要細心嗬護這段友誼,畢竟兩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幾乎已經不複存在,而奧爾良家族、波旁家族從未放棄過對法國的宣稱。

路易·拿破侖一點也不喜歡這種仰人鼻息的感覺,但很不幸此時他的沒有實力改變這一切。

這個聖誕節對於拿破侖三世來說也不是沒有好消息,那就是連接英國多佛爾與法國加萊的電報電纜終於接通了。

這樣一來法國和英國的關係就更近了,但拿破侖三世並沒有開心幾天。

一周之後一艘法國漁船將海底電纜當成了樣貌奇特的海藻,六名漁夫用斧子和鋸條成功將其斬斷,並用漁船拖拽了十六公裡長的電纜到市場上販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