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阿拉斯加總督(1 / 1)

推荐阅读:

很顯然亞曆山大這次是戳到了尼古拉一世的肺管子,尼古拉一世這些年來廢除波蘭憲法、關閉華沙大學、禁止學校使用波蘭語、取消貿易壁壘、打壓天主教、強製征兵,為的就是徹底同化波蘭人。

現在亞曆山大所做的明顯和尼古拉一世的政策背道而馳。尼古拉一世緊急將亞曆山大召回了聖彼得堡想搞清楚自己的兒子究竟在想什麼。

“父親,偉大的尼古拉一世陛下。”

亞曆山大用略帶調侃的語氣和尼古拉一世說道,後者當即開始尋找趁手的“兵器”準備給前者一點久違的父愛。

亞曆山大連忙退後說道。

“父親,你看到的不過是表象,我還有一個大計劃!”

尼古拉一世聽後情緒稍稍緩和了一些,他就覺得自己的兒子不該那麼蠢。

“說說你的計劃。我一定”

“我要解放農奴!”

尼古拉一世的血壓一下就上來了,他立刻抄起手邊的燭台砸了過去。

“你現在就給我滾!有多遠滾多遠!”

不隻是尼古拉一世和保守派無法接受亞曆山大的做法,就連一些改革派也覺得亞曆山大的做法過於極端。

波蘭叛亂才剛剛過去不久,好不容易才把波蘭的權力收回來,現在又要放回去,幾乎沒有人能接受這種做法,認為這無疑是在製造叛亂的溫床。

在俄國,不管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首先最需要注意的都是沙皇的態度。

如果亞曆山大不是俄國的皇儲,那麼他們都可以考慮是不是要向沙皇進諫鎮壓叛亂了。

不過俄國方麵沒想到的是,亞曆山大的做法實際上分裂了波蘭貴族和平民、農奴之間的關係。

這就不得不說說波蘭的特色了,波蘭貴族、地主恐懼平民和農奴,更甚於恐懼俄國。

至少在俄國施行滅絕政策之前,波蘭的大多數貴族和地主是不願意和“下等人”站在一起的。

此時與俄國的戰爭已經結束,波蘭貴族相較於破壞所謂的統一戰線,更害怕失去自己所剩無多的特權。

但亞曆山大的做法也同時得罪了波蘭的貴族和平民,平民沒有獲得足夠的權力,而波蘭貴族隻是得到了理論上成為城市杜馬的機會,卻要接受所謂的解放農奴。

尼古拉一世將亞曆山大調離波蘭,在弗蘭茨看來完全是在為亞曆山大和波蘭著想。

維也納,美泉宮。

“然後你就被父親發配到維也納來了?你要做外交官嗎?你會很喜歡這裡的。”

奧爾加饒有興致地問道,她覺得維也納的花花世界很適合亞曆山大。至少這兩年奧爾加還沒把維也納逛完,而且這座城市還在不斷擴大、變化

“哼哼。哪有那麼簡單,你知道的,父親說到做到。”

亞曆山大有點自嘲,還有點驕傲地笑著說道。

“那是?西伯利亞?”

奧爾加已經腦補出亞曆山大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挖洞的樣子,畢竟在冬宮的時候亞曆山大就經常帶著弟弟妹妹們這樣做。

隻是她又開始在心裡埋怨起自己的父親,怎麼能把兄長送到那樣的冰天雪地裡,再怎麼說亞曆山大也是皇儲啊。

不知道自己的小卡爾以後會不會和弗蘭茨吵架,奧地利可有很多很可怕的地方,比如什麼地獄之門、骷髏海岸、死亡沙漠、惡魔之喉、哭泣森林、食人山穀、德古拉古堡之類的

“西伯利亞?你覺得我們的父親有那麼仁慈嗎?臭老頭子讓我去做阿拉斯加總督奉命組建阿拉斯加第一軍。”

亞曆山大無奈地說道。

“阿拉斯加?”

奧爾加反應了好一會才想起阿拉斯加這塊地方,並非是她缺乏常識,而是阿拉斯加這塊土地就不在此時歐洲人的常識之中。

其實直到1846年全阿拉斯加的俄裔隻有大約1200人,哪怕算上其他國家的人,在阿拉斯加的歐洲人總數也不超過一千。

(這是俄國人的數據,大概率有誇大成分。)

如果根據rac的曆史資料,1851年在阿拉斯加該公司正式登記的雇員隻有793人。不過書中的曆史線有所不同,法國人還開發了一段阿拉斯加。

路易·菲利普為此可是花費了超過一億法郎,他們怎麼可能不想辦法撈回來。

根據俄法之間的條約:

“俄國將阿拉斯加地區抵押給法國獲得兩億法郎貸款,法國先期支付一億法郎,之後三年內付清剩餘的一億法郎,為期八年,年利率7。

同時從第一批款項到位之後,法國即獲得在阿拉斯加地區開發一切資源之權利。

在貸款到期之日,俄國需按造價贖買法蘭西商人之一切建築。”

根據條約,如果俄國贖不回阿拉斯加,法國必須考慮如何從這個冰坨子上回本。所以法國必須要深入內陸尋找資源,哪怕是把那幾萬原住民拉去當奴隸賣也在所不惜。

否則路易·菲利普就要成為赤子國王了,但他可沒有太陽王的雄才偉略。基佐的情況也差不多,難得七月王朝的君臣能上下齊心。

如果能把阿拉斯加贖回來,那法國最好的賺錢途徑就是搞建設、造房子,畢竟根據條約俄國人可是要買單的。

當然當時的法國可並不想讓俄國贖回阿拉斯加,當年七月王朝還想在北美再造新法蘭西。

想要讓俄國人贖不回阿拉斯加最好的辦法自然也是多造房子

所以法國人在阿拉斯加的那幾年可沒少搞建設,光是港口就造了三個,更是聲稱在內陸開辟了十五處定居點。

這些所謂的定居點和俄國人自己宣稱的二十九處傳教站也差不多,一個傳教站內俄裔不超過五個人,很多就是僅存在於地圖上的擺設。

不過法國人也並非是白費力,他們找到了煤礦和銅礦。東西是好東西,但無奈周邊沒有需求,距離本土又太遠,法國人隻能將其賣到加利福尼亞。

說來可能有些離譜,法國人在阿拉斯加找到的最賺錢的生意居然是賣冰塊,一舉拉平了對加利福尼亞殖民地的貿易逆差,甚至還略有盈餘。

其實奧地利帝國的製冷技術發展很快,但奧地利帝國的製冰成本依然遠高於法國人的運輸成本。

製冰機隻有極少數大人物才有資格使用,普通人更是聽都沒聽過這種機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