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指?”
路易·拿破侖清了清嗓子說道。
“街壘說白了就是一種用雜物把街道堵塞充作掩體的戰術。隻要我們把道路修得足夠寬闊,那麼他們就沒法輕易築起街壘。即便是勉強修建也不會堵得很結實。”
說完路易·拿破侖便拿出了一張設計圖放在桌麵上。
設計圖上的巴黎由幾個星形交叉路口和大量寬闊筆直的道路重塑了城市的結構,整張設計圖都透漏著秩序和清爽的味道。
其實不止是巴黎,歐洲的老城市多少都有這方麵的問題,如果沒有那場倫敦大火,那倫敦的巷子才是此時世界上最大的迷宮。
實際上說一千道一萬,道路狹窄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倆字——夠用。汽車出現之前主要使用的是馬車,馬車能通過的道路就是還過得去的道路。
過於寬闊的道路隻會被評價為浪費,甚至被各方合謀擠占。
維也納的三次擴建就都或多或少遇到了這種問題,民眾和基層官員不理解這樣做的意義何在。
不過在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這樣一直擔心巴黎發生起義的人看來卻是天才的設計。
“這真是偉大的設計!”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由衷讚歎道,但他的眉頭很快就擰在了一起。
“整個計劃需要花費多少錢?我們的資金可不太寬裕”
路易·拿破侖隻是神秘一笑。
“並不需要太過擔心,我們的收益將彌補我們的損失。”
這次輪到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迷茫了。
“市政工程怎麼賺錢?”
路易·拿破侖得意地說道。
“巴黎市中心的土地可謂是寸土寸金,肯定會有人願意買單。
隻要我們將那些不適合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送到他們該去的地方,節省出的土地售賣的資金就可以大大緩解城市改造資金匱乏帶來的壓力。”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聽後豁然開朗,改造城市可比擴軍和整裝的影響要小得多。
如果法軍突然擴編騎兵,又或者突然增加火箭彈的產量很有可能會引起周圍小國的恐慌。
過去的法蘭西自然不必在乎那些小國,畢竟他們掀不起任何風浪。然而隨著德意誌邦聯的出現,小國也可能會引發戰爭,甚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另一方麵則是此時的法國今非昔比,與英國的盟友關係未必能保證法蘭西的安全,一旦軍備競賽開始,那將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
如果法國讓奧地利等反法國家感到了威脅,那麼他們必然要升級裝備以尋求優勢,而一旦奧地利等國獲得了對法的優勢,很難保證那些國家不會進一步肢解法國。
所以如何不刺激到周圍的強敵一直是法國外交部研究的重點。
“這真是天才的想法,不愧是您。陛下。”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毫不吝惜讚美之詞,不過路易·拿破侖卻有些受之有愧,因為這個計劃最初是由一名拿破侖派工程師提出的,他不過是竊取了彆人的想法。
“除了街道改造以外,我覺得我們也該改造煤氣、衛生和排水係統,一勞永逸地將巴黎變成真正的世界之都。”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對此也深以為然,之前他去過倫敦,英國人就在為不時爆發的霍亂,混亂而低效的管道和排水係統苦惱。
“陛下,您說的沒錯。對巴黎的改造將成為我們能否超越倫敦的關鍵,我們還可以剔除那些無能商人,整合煤氣和供水係統。”
路易·拿破侖卻有些不高興。
“你這是在破壞市場的自由競爭機製。亞當·斯密說過:‘壟斷是進步之癌’。”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立刻反駁道。
“奧地利人就是由國家控製公共工程,他們做的顯然要比英國人好。而且亞當·斯密還說過‘無形的大手會撫平一切傷口’。”
然而此時的路易·拿破侖是自由市場理論的堅定擁護者,他並不買賬。
“科洛納,過分的乾預必然會導致效率降低,抑止創新,反過來危害整個國家。”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點了點頭。
“陛下,您說的很對。但壟斷可以增加您的收入。亞當·斯密也說過‘人類最大的美德就是追逐私利’,個人追求私利將自然而然地促進公共利益。”
這一次路易·拿破侖終於被說服了。
“好吧,科洛納你說的沒錯。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吧。馬恩那家夥我實在信不過。”
“遵命,陛下。”
皮埃爾·馬恩,此時法國的財政大臣,不過實際上更像是拿破侖三世的私人顧問。
然而皮埃爾·馬恩並沒有真正的經濟學知識,他能上位很大程度上是靠背叛之前的組織,以及利益交換。
所以皮埃爾·馬恩對拿破侖三世也沒有多少忠誠度可言,裡昂的大火也確實有他一份功勞,畢竟火龍燒倉這種好事可不多見,他還要好好感謝一番那些工人和農民。
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其實並不喜歡處理這種事情,但是他也知道路易·拿破侖是靠著政變上台,其中牽扯到了太多內幕交易和利益置換。
有些人雖然沒有能力,但確實動不了,甚至還要照顧對方的感情,也隻能由自己來當這個惡人。
另外由於有奧地利帝國的例子在前,亞曆山大·科洛納·瓦萊夫斯基覺得哈布斯堡家族能做到的,拿破侖家族一定能做得更好。
財富向皇室靠攏也沒什麼壞處,反而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裡昂叛亂被迅速平定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歐洲,這其實是法國人在秀肌肉,畢竟能這麼快平定國內叛亂的國家可不多。
但奧地利帝國方麵卻隻關心法國人的損失有多少,在得知法國人的損失,以及其近期舉措之後很容易便分析出了法國人的下一步動作。
對於提高奢侈品價格這件事弗蘭茨一直是表示支持的,法奧兩國一同做局絲綢的價格飛速上漲,很快便達到了弗蘭茨的心理價位。
曆史上近東起義爆發之後,歐美市場絲綢價格平均上漲超過了250,而此時裡昂大火之後奧地利和法國聯合作秀,英國人也樂見其成的情況,絲綢的價格已經上漲超過330,在美洲部分地區甚至逼近400。
弗蘭茨很同意約翰·西納的說法,商品的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能賺四倍價差的機會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