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官運亨通 > 第2610章 彆人不具備的優勢

第2610章 彆人不具備的優勢(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唐少英滿意的看向劉浮生:“浮生同誌,你也不要過於保守嘛,我們為人民服務,發展國家經濟,首先就要有強大的自信心,如果你這位主要領導,都沒有自信,那下麵的同誌又怎麼開展工作呢?”

“這樣吧,你給我和所有同誌,都吃一個定心丸,這次外商考察,你們潮江地區,能拿下多少投資?”

唐少英一點都不客氣,抓住機會,就把劉浮生往牆角上逼。

劉浮生笑道:“唐省,你這有點為難我了,現在客觀情況擺在那裡……”

見劉浮生還想打太極,唐少英頓時向劉博使了一個眼色。

劉博會意道:“劉省不用為難,我們江頭市先表個態,我覺得,江頭市拿下一百億的投資應該問題不大。”

一百億!

許多人都倒吸一口冷氣,劉博還真敢說啊。

身為江頭市的市長,李武急忙說道:“劉書記,你這一百億是怎麼算出來的?投資預估,需要詳儘準確的數字支撐,絕不能一拍腦門就表決心啊!”

劉博冷笑道:“怎麼?李市長對江頭市這麼沒信心嗎?唐省剛才都說了,作為主要領導,必須有擔負責任,創造奇跡的勇氣,以我們江頭市的政策,再加上各種產業布局,一百億,難道很困難嗎?還是說,李市長不想擔責任,不想給省領導,吃一個定心丸?”

“我……”李武被噎得一窒,沒想到劉博與唐少英一唱一和,配合的挺不錯。

唐少英笑道:“劉書記不用激動嘛,我知道你是為了工作,為江頭市的未來著想,團結同誌還是很有必要的,我想李武同誌,隻是準備穩紮穩打嘛。”

說罷,他又看向劉浮生:“浮生同誌,你要體諒省裡的苦衷,國家沒給粵東下指標,已經很照顧我們了,在這種情況下,國家讓省裡拿出一個數字,我們都拿不出來,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唐少英假裝思考,隨後說道:“當然,我也理解浮生同誌,以及潮江三市其他同誌的想法,如果你們覺得有什麼困難,比較難以克服,那不妨讓有信心的同誌先試一下?比如劉博書記。”

這番話太露骨了。

第(1/3)頁

第(2/3)頁

你劉浮生支支吾吾,不敢說目標,那就彆怪我省裡的名義,把你換下去,這可不是我故意整你,而是你自己不中用啊。

唐少英這招很刁鑽,劉浮生是粵東主管經濟的副省,還是潮江的市委書記,轄製潮江三市。

這兩個頭銜,無論哪一個,都足以讓他對外商考察團的事,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即便是唐少英,也沒有辦法強行乾涉。

但是現在,唐少英以國家的名義,讓劉浮生定下目標。

如果劉浮生做不到,唐少英就可以把他換下去,彆人也說不出什麼,甚至會覺得,劉浮生沒魄力,不敢承擔責任。

孫海忍不住說道:“唐省,現在喊口號,有點為時過早吧?對於投資總額,劉省心裡肯定有數,為了保險起見,才不願給出具體的數字……不管聯邦的投資額度是多是少,那都算粵東的成績呀。”

“有些事情,不能隻看報上來的數據,更要看最終的結果,劉省是主管全省經濟的大管家,他對潮江地區的情況十分了解,甚至可以說,潮江如今的局麵,就是劉省親手打開的。”

“反觀一些盲目提出目標的同誌,剛剛降落到潮江地區,屁股都沒坐穩,對於整體情況,都沒有任何的掌握,我們難道要把這麼重的責任,交給這樣毛躁的同誌嗎?這可是在用粵東的聲望去冒險啊。”

孫海說的有理有據,讓唐少英略感意外。

他微微一笑說:“孫廳長的話,自然有道理,但我已經把苦衷和原因都說出來了,國家要看到的不是結果,也不可能越過過程直接得到結果,我要的,就是浮生同誌的一個態度,我相信,以浮生同誌的個人能力,以及一貫的表現來看,他心裡肯定有底氣,既然有底氣,就不妨說出來嘛。”

唐少英再次注視著劉浮生。

劉浮生笑道:“我心裡確實有個大致的估算,但我不敢像劉博同誌那樣,信心十足,拍胸脯保證什麼啊。”

李武也說:“我和劉博同誌,是一起到江頭市履職的,這段時間,我一直在了解江頭市方方麵麵的情況,同樣也覺得,劉博同誌所說的一百億投資,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依據。”

趙秋偉和顧洪成等人,聽到此話之後,全都輕輕點頭。

第(2/3)頁

第(3/3)頁

事實上,任何有經驗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劉博剛才隻是隨口說出一個數字而已,他目的就是在會議上,將劉浮生一軍。

至於劉博這一百億投資的根據是什麼,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

唐少英對劉博,都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豈料,劉博此刻冷冷一笑,接過李武的話頭說:“李武同誌的想法,我可以理解,因為你以前,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在司法方麵,基本沒有處理過,經濟方麵的事情。”

“包括來到江頭之後,李武同誌首先要關心的,也是江頭市的社會穩定,和司法係統的廉政建設等等,說到經濟這個領域,還是我了解的更多一些。”

李武有些不服氣,反唇相譏道:“我知道劉博同誌,之前在滬市工作,或許在經濟發展方麵,也有過一些建樹,但我們剛到陌生的環境,你連江頭市的具體問題都沒有摸清楚,怎麼能得出詳細的結論呢?”

劉博淡然道:“這麼大的一座城市,想要完全了解經濟方麵的詳細數據,恐怕要數個月甚至半年,這也是地方領導任職之後,無法迅速做出成績的主要原因。”

“但我有一些,其他通知不具備的優勢。”

唐少英饒有興致的問道:“”請問劉博同誌,你的優勢在哪裡?”

劉博笑道:“我在滬市時,接觸過包括呂氏玉業集團在內的,許多跑到潮江考察的,世界五百強企業。”

眾人微微一愣,細想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畢竟滬市是我國經濟最強的直轄市,也是對外貿易最大的口岸。

國際企業到我國之後,首選的投資和設立總部的地方,往往就是滬市。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