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回1958,打造世紀豪門 > 第820章 暴利的垃圾債券

第820章 暴利的垃圾債券(1 / 1)

推荐阅读:

楊文東則道:“各位可以看一下早年百思買的投資數據,150個城市,我們一共投資了超過4億多美元,這其中一半以上還是接近十年前的資金,按照通貨膨脹,這筆資金隻會更高;

再說風險,我是唯一一個在電子產業沒有起勢之前,就開始投入巨額資金進場的,一旦市場沒有如我預料的一板,那我隻會損失慘重,這個風險,可是我單獨承擔的,在座的各位今天基本上沒風險,坐享其成,那自然在資金層麵,得多出一點,這個很合理吧?”

對他來說,自然是沒風險,但對外人來說,從60年代末就開始投資百思買,一直承受著虧損,不停地投入資金,這自然是高風險操作;

到了今天成功了,那這個風險也是需要折算進去的。

巴尼道:“這一點,我們也認同,當初你這邊的風險的確很高,可15億美金,還是太高了,我們認為,10億美元的估值,應該差不多。”

“蘋果的估值也差不多十億了,你們認為我的百思買,比不過蘋果嗎?”楊文東反問;

不到一年前,蘋果的估值也才3億美金,但隨著電子產業的爆發,蘋果的估值再一次被提高至差不多8億美元;

當然,這並非官方數據,而是一位富豪想以這個價格入股蘋果,但被喬布斯拒絕了,因此市麵上有這個算法。

巴尼皺眉道:‘這還是不能比的,蘋果畢竟是電子公司,它的計算機全球暢銷,隻要再逐步解決渠道與生產問題,那未來的成績會以指數級增長。’

“對,百思買這種重資產企業肯定在增幅上比不過蘋果。”楊文東笑道:“不過你也說了,蘋果需要解決渠道問題,而我百思買則是最完善的渠道之一,

甚至哪一天蘋果可能會經營不善,ib或者其他企業會取而代之,但我們百思買卻不會,這麼多基建已經完成,彆人想再追上,即使有著足夠的資金,恐怕也不劃算吧?”

華爾街眾人也是眉頭緊皺,楊文東說的不錯,百思買或許在增幅上比不過那些專門做電子計算機的產業,可穩定性卻幾乎沒問題;

即使是他們投入重資,想打造一個與今天一模一樣的百思買,也得耗費至少五年時間,這還是現在百思買不發展的情況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且百思買在很多城市已經深入人心,後來者想追上,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百思買犯下大錯,可它是零售企業,除非管理混亂,長時間得罪客戶,不然也不會出什麼質量問題。

當然,也不能絕對,或許未來有後來者能夠超過百思買,但可能性也是極低的。

楊文東接著說道:“百思買其實現在不缺資金,我之所以拿出來融資,也是希望能夠與美國的金融朋友們一起享受這一份成績;

同時,有了足夠的資金、各位的背後資源,可以讓百思買更快速的擴張,從而壟斷部分美國的電子產業銷售與售後,甚至以後還可以進軍歐洲與亞洲。

如今的凱爾特超市,市值破百億美元,未來的百思買,市值也不會低於它,甚至可能更高,今天的估值,你們覺得高的,或許可以等下一次再來投資,到那個時候,我們再看,如何?”

今天百思買獨占這個市場,第二名甚至不知道是誰,這就是巨大的優勢,或許以後會有競爭對手,但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零售行業,即使是沃爾瑪,也有同行。

但隻要後續發展順利,絕對的就是美國的no1,這種傳統行業,除非未來亞馬遜這種企業崛起,不然在這種優勢的情況下,想掉隊都難;

當然,還是得引入華爾街或者其他巨頭,隻有這樣才能安心發展,不然被老美政府針對,隨便找個小問題無限放大,那任何企業也是吃不消的。

即使在東南亞,他的很多本地賺錢型企業都是與本地資本合資的,在美國更是如此,早年自己虧錢的時候,沒人在意,現在自己有了一統一個潛力巨大市場的趨勢,這些華爾街的鼻子就跟過來了

與銀行一樣,他們也隻會錦上添花,不過楊文東不在意,隻要能夠保證自己企業正常法則,自己控製渠道就行了。

“那我們需要回去協商一下,不知道這次,百思買出讓多少股份?”巴尼最終說道。

這麼大的生意,即使是華爾街,也是需要回去與董事會協商一下的。

楊文東道:“1520,具體就看各位除了資金之外,還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但凡對百思買發展有益處的,我自然願意出手更多的股份。”

此次融資,資金其實是次要的,主要還是需要華爾街銀行們的資源;

最直接的就是商業貸款,百思買這種重型資產行業,即使未來以後黃金收益到了,他也不會投入進去,而是會持續的利用銀行貸款,這才是正常商業行為。

而華爾街最擅長的,自然就是融資方式了,直接給錢,反而是最簡單的套路,真要是想融資,它們能搞出各種證券手段,2013年的希臘經濟危機,都是他們搞出來的,就是通過金融手段,差點坑死了歐洲

“好,那我們需要一點時間,一周後給您回複。”巴尼等人協商後說道。

楊文東點點頭道:“沒問題,我期待著各位的好消息。”

幾天時間,他還是等的了的,並且,除了百思買的融資,這次他來華爾街,也還有其他目的;

雖然最終,百思買肯定需要尋找華爾街來投資,但華爾街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也是有著很多金融巨頭的,這也就給了楊文東挑選的權利;

明眼人都知道,隨著電子產業的發展,百思買這家早期就開始布局的零售巨頭,崛起也是必然的,現在投資,百賺不虧,這就跟早年無數人去尋找金礦,但有的聰明資本家卻選擇修路一樣,無論誰家開出金礦,我收過路費就是穩賺不賠的;

或許今天的蘋果、ib未來不一定能夠壟斷個人計算機產業,但百思買卻有可能壟斷一部分銷售市場,任何其他資本想再打造一個類似百思買的巨頭,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先發優勢,不僅僅是在互聯網行業,在傳統零售行業也是一樣,除非行業變革,不然百思買未來必然一家獨大。

對於楊文東來說,他現在基本上不擔心會出現什麼類似競爭對手,反而沃爾瑪這種超市行業,可能會分一杯羹但這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不可能真的壟斷零售行業,沃爾瑪也做不到。

接下來,就看哪一家華爾街巨頭,願意出這筆錢,來與百思買合作了,隻要合作的,且未來能夠幫助百思買發展的,基本上也能夠獲得足夠的好處

還有一周的時間,楊文東也不是很著急,而是先在紐約市玩了兩三天。

5月20日,楊文東來到了紐約寬街(

oad street)60號,一家名字叫做德崇證券的所在地,他約了這家公司的老板。

德崇證券的ceo邁克爾·米爾肯也是非常看重楊文東的到來,親自來到樓下迎接。

“楊先生,你好,久仰你的大名。”邁克爾·米爾肯笑著握手道;

楊文東同樣禮貌握手:“米爾肯先生,你好,我也在華爾街聽過你的大名了。”

“哈哈,過獎了,外麵有些下雨,我們還是上去談吧。”邁克爾米爾肯道。

楊文東點頭道:“好。”

在米爾肯的帶領下,楊文東一行人進入了德崇證券的總部,這家公司位於大廈的第12層,公司規模並不是很大,隻有一層;

當然,這是相對於長興集團或者其他大型集團公司,實際上,能夠在紐約市中心租上一層辦公室的,已經算是不小的企業了。

米爾肯帶著楊文東在公司內部轉了一圈,隨即進入了辦公室,米爾肯詢問:“楊先生,聽說您的百思買準備融資了,這件事在華爾街已經傳開了。”

“哈哈,對,米爾肯先生有興趣嗎?”楊文東反問。

“哈哈,我的這點資產,還是算了吧,可比不了高盛與摩根他們。”米爾肯笑道:“不過我想問一下,您目前在美國的幾大產業,除了百思買,還有肯德基、紅牛,這兩家公司目前接受融資嗎?”

“你對這兩家感興趣?”楊文東笑了笑,道:‘肯德基以後可能會接受融資,紅牛的話暫時不接受。’

肯德基的主場也是在美國,在美國本土賺錢,那就需要適當的尋找合作夥伴,道理跟百思買一樣,隻不過就前途來說,肯德基是傳統行業,增長空間有限,華爾街這群人即使不拒絕,但興趣也不會很大;

米爾肯道:‘其實我是看好紅牛的。’

“你覺得我能夠擊敗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些巨頭?”楊文東好奇反問。

紅牛目前還是嚴重虧損期間,可口可樂等巨頭也參與進來,也不見得有多少人看好紅牛。

所以暫時不會接受融資,因為融資之後就涉及其他股東,要是一直燒錢,流程就會很麻煩且目前也沒華爾街的人主動討論這件事,米爾肯倒是第一個了。

米爾肯笑道:“對,可口可樂雖然品牌大,但其管理層的執行力是遠比不過楊先生的,我了解過楊先生的各家企業,雖然一些行業我不了解,但我能夠看出,一旦你決定了方向,那就是絕對不會放棄的,今天的百思買能夠成功,也是因為如此。”

“你說的很對,那以後,等紅牛接受融資的時候,我會考慮一下你的。”楊文東想了想,道:‘這樣也好,今天我準備投資你,等你以後投資成功了,那也可以參與紅牛的投資。’

邁克爾米爾肯,是80年代美國最成功的華爾街基金ceo,幾乎沒有之一,其名氣甚至還超過了量子基金的索羅斯。

邁克爾米爾肯笑道:“好,楊先生,您也是看好美國的垃圾債券了?”

楊文東點點頭道:“對,我相信,現在的一切債券危機問題,都是石油危機引發的,但石油危機總會結束的,一旦危機結束,美國經濟好轉,那這些債券必然會恢複一部分。”

邁克爾米爾肯笑道:“說的很對,楊先生的看法跟我一樣,看來您準備投資克萊斯勒,也是同樣的原因了?”

“有這方麵的考慮。”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垃圾債券,其實也是華爾街通過各種金融手段,將很多負債累累企業的債務打包上市。

具體的操作,連楊文東也不懂,隻知道裡麵有著非常複雜的數學知識,美國這些年來,華爾街也開始與大型製造業、nasa、波音等企業搶奪數學方麵的天才,就是這個原因。

通過數學手段,複雜化各種證券,從中獲利,這也是未來金融資本壓倒製造業的原因之一,頂尖人才本來就不多,然後全部來金融、法務、財務行業了

石油危機之後,全美經濟走軟,垃圾債券更是變的一文不值,可能百元的債務,變的隻剩下價值十元,還沒人要,因為很多人擔心債務違約,手中債券會變得一文不值;

不過如果有人膽子大,敢手持這些債務,一旦這些企業不違約,那就賺翻了實際上,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又或者國家,能不違約還是不違約的,後果太嚴重了;

而邁克爾米爾肯,就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規模囤積垃圾債券,等到幾年之後美國經濟好轉,其手中很多債權價值暴漲,從而成為了美國最著名的金融投資者,據傳,其1985年光是獎金就高達5億美金,還不談其投資收益

邁克爾米爾肯笑道:‘那楊先生可以投資多少?’

楊文東反問:“你看要多少資金?”

米爾肯想了想道:“一億美元,按照我們內部基金的規則,如果賺錢了,扣除本金之外的利潤,30是我的分成,您覺得如何?”

s:求月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