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白錦瑟滿口答應下來。
楊慎行他們等白錦瑟撤掉神識禁製之後,便趕忙離開了書房,回到自己的洞府,把所有能帶上的東西,全都裝進儲物袋裡。
要不是知道床單枕頭被褥這些的沒有用,他們恨不得把整個洞府裡除了桌椅書架床鋪櫃子之外的所有東西都打包過去。
要知道,他們可是星曜石的固定隊友啊,那可是星曜宮的星曜石啊,將來很有可能要成為上神的啊!小心謹慎一些怎麼了?
而白錦瑟也沒閒著,等小夥伴們離開後,直接就去了地藏王菩薩的山頭大門前。
她再怎麼是星曜石,也隻是熟悉自己的門派和自己的召喚獸,對於其他門派對裝備和召喚獸的要求可是一竅不通,萬一指導錯了,反倒影響了隊伍的戰鬥力。
與其如此,倒不如找幾個見多識廣,對那些門派頗為熟悉的人來指點。而那些人,就需要祖師爺出手了。
地藏王菩薩剛回來,就看到了等候在大門外的白錦瑟。
如今,事情都已經挑明了,他跟白錦瑟之間,就不再是祖師爺跟弟子的關係,而是同一陣營的戰友關係了。日後,如果白錦瑟真的成為了上神,他還會是她的追隨者。
所以,他也不打算讓白錦瑟上到山頂來,而是自己騎乘著諦聽獸,落到了白錦瑟的麵前。
白錦瑟見到地藏王菩薩,正要行禮,就被對方製止住了:“如今你的修為已經進階到飛升初期,身份也算是半公開了,本座跟你之間,也算是戰友了,你不用太過客氣。”
白錦瑟也不在這些虛禮上過分謙讓,直接挑明了來意。
地藏王菩薩略微思索,笑道:“這樣吧,等你的小夥伴們回來時,你就把他們帶到本座的山頭,本座把這四個門派的祖師爺都召集過來,他們這些老家夥,對門派弟子該用什麼樣的裝備和召喚獸,最了解不過了。”
祖師爺的話正合白錦瑟的心意,她答應之後,行了一禮便回自己的山頭等著了。
……
接下來,事情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先是楊慎行他們的裝備、召喚獸、坐騎以及其他各種各樣可能會影響戰鬥力的東西,都被各自的祖師爺拿出來評價了一番。
當然,結果就是,每位祖師爺都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對他們的所有東西都是各種嫌棄。不過,最後也教會了他們,該怎樣揚長避短,在戰鬥中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
楊慎行他們趕忙拿出紙筆來記,生怕自己遺漏了什麼重要信息。
就這麼記了厚厚的一遝紙,都快趕上一本功法心法了,祖師爺們才停了下來,滿飲了一壺靈茶。
然後,是三界城十八門派的祖師爺們,把各自門派的掌門和長老召集到了麵前,告知了他們目前邪修的一些情況,並要求他們挑選出師門裡比較有天資的弟子,每三日到自己山頭來,由自己指導修習。
十八門派的掌門和長老們對此事頗為頭疼。
他們很清楚地知道,祖師爺讓他們挑選的,必然是未來對抗邪修的主力軍,但這個度,該怎麼把握呢?
對抗邪修的人數,在他們看來,自然是越多越好。可人數越多,天資這一塊,也必然會參差不齊,到時候祖師爺指導修煉起來,從水平上就能看出端倪。
而且,這個“比較有天資”,有沒有什麼標準?什麼樣的天資才算比較有天資?
一群人迷惑了……
在陰曹地府,秦廣王給佑峰真聖的建議就是去請教白錦瑟。
白錦瑟住得跟祖師爺近,平日裡也經常聆聽祖師爺的教誨,應該會比較清楚地藏王菩薩話裡的意思。
佑峰真聖從善如流,直接去到了白錦瑟的山頭,白錦瑟給出的建議是,隻要掌門和長老覺得有潛力可挖的修士,都可以召集起來,讓祖師爺過過眼,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由祖師爺自己來判定。
而其他門派的掌門和長老通過向佑峰真聖吸取經驗,也奉行了同樣的做法。
於是,三界城十八門派被選中的未來對抗邪修的主力弟子隊伍,開始有了雛形。
等對這些弟子的培養走上正軌之後,二十位祖師爺們又開始去到各自門派管轄範圍內的門派,以及其他的名門正派去晃悠,看看還有沒有什麼好苗子可以挖掘。
另外,就是龍海龍王、觀音仙子、菩提祖師和大大王、二大王、三大王對楊慎行他們四個人的格外關注了。
其他弟子是三天指導一次,上手之後就是十天指導一次,但對於楊慎行、古小小、姚仲楨和易乾坤這四個星曜石的隊友,祖師爺們則是每天都要指導一次,而且,對他們訓練的強度也特彆大。
如此,等白錦瑟過完三百歲生日的時候,她已經晉級到了飛升中期修為,楊慎行和易乾坤則達到了化神中期修為,而古小小和姚仲楨也都進階到了化神初期修為。
這下,古小小終於相信,肉體凡胎隻要碰到一個好師父,也是可以快速提升修為的。
觀音仙子聽到這句話,直接就被古小小逗樂了:“小小,修煉這個東西,說到底,其實看重的還是天資。當初你們在三界城參加十八門派招選大會的時候,為什麼要去測試靈根,也是這個原因。”
“你的靈根,適合加入仙族門派,又略微懂一些藥理上的知識,所以在加入普陀山之後,修煉起來很快就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但你若是去到女兒村這樣的人族門派,或是陰曹地府那樣的魔族門派,怕是現在都還沒離開內門呢。”
“就像哪怕本座去到世俗界,隨便在街上挑一個人來指導她修習,她也不一定就能學會引氣入體,踏上修真一途,明白嗎?”
古小小若有所思地望著祖師爺:“弟子明白了。弟子能有今天的成就,天資、運氣和自己的努力,缺一不可,但又不能單純依賴其中的某一點。”
觀音仙子微笑著點點頭,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