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風起寧古塔 > 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謠言對謠言

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謠言對謠言(1 / 1)

推荐阅读:

賈平安身邊的宗師,好像隻有一位歐陽聖是中期,這位還是天下教的叛徒。另兩個都隻是初期而已。

除非數量足夠,不然麵對強之太多的質量,數量根本就不會起什麼作用。

臉上帶著輕鬆,進入了古郡,並很快就找到了秦王府所在之地。

確切地說,這裡不過就是賈平安臨時所住之地,他在哪裡,哪裡就是秦王府。

遠遠觀之,就可以看到有黑衛在附近巡邏,不遠,還有黑騎衛騎馬而過,幾分鐘一趟,保護等級之嚴密,倒是有些出乎了太史亮的意料。

可無所謂啦,他又不是要強攻,而是偷襲。

圍著秦王府轉了一圈,在心中記住了周邊的地形,包括晚上動手時的切入點,從哪裡進入,再從哪裡撤出,都有了數後,這便在附近尋了一普通的小院進入休息。

小院裡沒有人,他就進了主廂房。

就算是有人也沒事,大不了直接殺了就是。

高手都是很驕傲的,也不會把普通人當人,放在眼中。

尤其是天下教裡這些高手們,嘴上喊著仁義道德,什麼為了天下的蒼生。可實際上,就屬他們眼中等級觀念最強。

就像是總教那些人,隻願意與大統或是大夏這些上國合作,其它下國,好似都不配成為他們的合作夥伴一般。

名為天下教,卻不為天下人著想,習慣於走上層路線,使得他們的出發點就錯了。

錯的事情、錯的目標,最終得出的,隻會是錯的結果。

太史亮來了,賈平安並不知曉。

古郡現在人口足有十幾萬,妥妥的大城重城。

縱然就算是小黑在天空中盤旋、地上還有捕頭,以及雪花手下的一些情報人員密布於四處,但想完全監控每一個入城之人,也不可能做到。

大戰再即,賈平安需要忙的事情有很多。

今天,賈詡被他叫了過來,一起商量著有關一個叫人心的問題。

賈平安不擔心軍隊,經過了數個月的訓練,現在軍心士氣完全可用。倒是民間百姓因為沒有了豪紳的壓迫,反而有些不太習慣,最是容易多想的時候。

“王上,臣派人查過了,民心的確有些不穩。彆看豪紳被殺了不少,但還是有些表現看起來順從,但實際上卻一直想要翻身的豪紳,他們借著自己以前的影響力放出消息,說是宣軍主力到來,秦軍必然失敗,那個時候,豪紳還會是豪紳,被分出去的田地還是會重新歸他們所有的。也因此,很多百姓雖然分到了田地,卻不敢去種,生怕一切會改回去,他們的努力會為彆人做了嫁衣。”

說起這些的時候,賈詡頗是有些無可奈何。

豪紳是不可能殺光的。

畢竟有的豪紳,在地方上影響力極廣,且由於偽裝的不錯,有的還有大善人或是孟嘗君的稱號。

這些人表麵上是看不出什麼問題的,也不能因為他們從祖輩手中接管了大量的土地,就把他們給殺了,或是拉去做苦役,這樣的話,秦軍豈不是要不講道理了。

賈平安可是不止一次的說過,特殊情況要特殊對待,對於有問題的人,也不必要一棍子打死,能給改正的機會還是要嘗試的。

現在好了,就因為這種仁德,反而讓一些豪紳變得有恃無恐起來。

“這樣的說法很多嗎?”

“很多,幾乎每一個城池和村落裡都有。尤其是一些偏遠的村莊,我們派去的人手有限,又是以外來的身份進駐,影響力反倒不如當地的豪紳。”

“嗯,那你怎麼看?”賈平安有意考量賈詡,這可是他很看重的人,與自己一起,連賈氏的身份都不要了,名字被踢出了族譜,憑著這一條,他就不能對不起人家。

“王上,臣愚笨,實在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要不然把所有的豪紳都給抓起來?”

賈詡嘗試地問著。也就是他才會這般的大膽,畢竟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可是賈平安的說的,現在他要把所有人都抓了,就是在指責王上政策的不對。

“沒用的。”

賈平安搖了搖頭。“你自己也說了,豪紳於當地盤根錯節,他們的親朋太多了,就算是把他們抓了起來,其它人就不會說什麼了嗎?反而還會認為我們行事太過霸道,且政令總是朝令夕改,這樣的印象一旦形成,後果更加嚴重。”

“那要怎麼做。”

“以謠言對謠言。”

“謠言對謠言?”賈詡瞪大著眼睛,有些聽懂了,但又好像沒有完全的聽懂。

“這樣,你馬上安排人手,放出風聲,就說宣軍說了,隻要打敗了秦軍,所有之前分得土地的百姓,不管種與沒種的全都會殺掉。就說,這是豪紳與宣軍商量的結果。”

“有這樣的事情?”賈詡聽聞,臉上還露出了驚容。

可跟著,在看到賈平安臉上帶笑的時候,突然間明白了什麼是以謠言對謠言。“妙,妙呀。”

“行了,少在這裡拍馬屁,馬上去做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此事傳的人儘皆知。”賈平安嗬嗬地笑著。

他前世可是主政過一方的,也曾與地頭蛇交過手。

有的對手,就在當地有著很強的群眾基礎,蒙騙了不知道多少人。

這樣的對手實在是難纏,一步錯就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到被動之中。尤其伴隨網絡的發達,往往一件小事,也會被有心人無限的擴大,造成對自己不利的局麵。

分離人心,就是一種解決事情的最佳辦法。

隻要讓群眾主動與有問題之人分離,雙方成為了對立麵,那自己就等於多了無數幫手,一些事情再做起來,就會無比順利。

豪紳階層,多年以來無不是打下了強大的根基,想要對付他們的確不易。

可說到底,是沒有用對辦法。

是沒有找到關鍵點下手罷了。

豪紳橫行的基礎是什麼?

不是有多少的田產,更不是有多少的資產,而是當地百姓需要靠他們而活。

一旦沒有了百姓的支持,就算是良田再多,又有何用?

沒有人幫你去種地,幾年時間,良田就會變成荒地,所謂的良性資產就會變了性質。

有些豪紳看出了這一點,便對為他們賣命的百姓給予一些小恩小惠,跟著就得了一個大善人的稱號。

可骨子裡,這些豪紳會對百姓好,還是為了自己好,為了更好的行剝削與壓迫之事罷了。

賈平安正是看透了其本質,這才決定從根子裡下手。

豪紳不放謠言,他還想不到這個辦法呢。

你不仁,莫怪我不義嘛。

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醒悟過來的百姓就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逼得他們不得不做出選擇。畢竟有些百姓有把子力氣,就算是沒有屬於自己的田地,做佃戶也能勉強的活著,可能生活沒有質量,但不至於去死吧。

現在,事情涉及到了他們的身家性命,他們就無法在左右搖晃,就必須要做一個選擇。

怪不得賈詡直呼妙哉。這種隻有死與活兩個選擇之下,百姓就隻能選擇堅定的站在秦軍這一邊。

甚至為了可以活下去,他們還會在心中祈禱秦軍不要敗,還會想著主動做些什麼。

對策有了,但謠言放出去也是需要時間的,賈平安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謠言的發酵之後,看看結果是不是會如自己所願。

賈詡走後,賈平安又叫來了郭同方,這位現在主管後勤物資的大臣。

佟維興的死,對郭同方是有些影響的,他可是通過此人才投在了賈平安的門下。

但要說影響力有多大,也未見得。

從佟維興被豪紳暗中拉攏,思想上有了變化,開始明著暗著反對賈平安的時候,郭同方就料想到會有這麼一天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一個好的臣子,要學會適應主子。

哪怕主子的所為不合你的想法,那也隻能是你錯了。

不然的話,誰讓人家是主子,你是臣呢?

這麼淺顯的道理,佟維興竟然看不明白。還以為自己是什麼聖明之人呢。

再者,你也不看看秦王是什麼人?

還是普通百姓的時候,就敢收拾他的二姑丈興昌伯。

有了官職後,什麼武安侯、成國公包括賢王府都敢硬闖。

定國公父子,更是當著眾人之麵就給殺了。

這樣的人物,又豈是你一個隻會讀書之人可以質疑的?

而就算是比讀書,你也不是人家的對手呀。

佟維興隻是當過狀元。但賈平安可是教出過狀元、榜眼和探花之人。

根本就比不了呀比不了。

聰明的郭同方,並沒有去管佟維興,更不會同流合汙,而是老早就有意拉開了距離。事實也證明,他的選擇是對的。

佟維興死了,但他郭同方還活著,這就是明證。

就像是和紳雖貪,但能力的確是有的,管理朝政這方麵可以一個頂三甚至是更多。

反觀紀曉嵐,除了弄出四庫全書之外,還有什麼本事?

真讓他站在和紳的角度去做什麼實事,嗬嗬,定是一團糟。

郭同方就是有本事的聰明人,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絕對不能做。如此,佟夫子死後,他不僅沒有受連累,反而還被提拔重用,成為了主管後勤的大臣。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