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也想不到,竟然有一天,敵人會從北麵出現。
冷廣傑出了皇宮後,就點齊兵馬,直奔營城而來。
到達營城的時候,正好碰上了從前方退下來的兵部尚書許德勇。
“許尚書。”
“冷大將軍。”
“許尚書,你與秦國交過手,不知有何教我?”
“冷大將軍,秦軍勇猛,上了戰場就悍不畏死,極難對付。尤其是他們還有火藥之利,可以無視堅城的防禦。想要對付他們,就要抱以不怕死之心,同時要準備好應急隊,一旦哪個城牆之下有了缺口,要及時派兵封堵,如此,才會有一定的勝算。”
許德勇沒有吝嗇,畢竟現在他的族人和家人都在昌都,他是需要時間安排好一切的。
對於冷廣傑是不是能擋住秦軍,說實話,他並不看好。
但能多擋一日,總是好事。
“多謝許尚書。”冷廣傑拱手致謝。
他雖然是靠心機才當上了羽林衛大將軍,便是上一任的大將軍吳鐵屠還是他親自手刃的。
但這並不能說明他不會打仗。
相反,依仗著年輕,隻有三十多歲年紀的他,還是有一股子血氣方剛。
至於麵對秦軍的時候,他也有勇氣一戰,而不像是高海寶那般,連組織軍隊拚死的能力都沒有。
得了許德勇的指點之後,宣軍積極防禦,安排著應急隊,一切工作倒也是有條不紊。
尤其是羽林衛,身為宣國兩大精銳之一,是能做到令行禁止的。
等到秦軍的先鋒趕到營城城下的時候,已經是兩天之後。
遠遠就可以看到城樓之上,宣軍來回走動的身影,任青虎停下了前進的腳步,把事情向上彙報。
次日,三千夫長李康恒來到了城樓之下,聽取彙報。
“任將軍,你說昨天晚上試著派人在城下活動,被發現了?”李康恒早已經不是當初六皇子那青澀的樣子。
尤其是自己的妹妹折佳慧成為了秦王側妃之後,他更感壓力山大。
他要立下更多的戰功,以保證妹妹可以在賈平安麵前更受重視。
“是的。末將昨天晚上派人試探了一下,城樓上宣軍防守禁嚴,我們的人還沒有走到城樓之下就被發現,亂箭之下還傷了兩個兄弟。”
“如此看來,守城的宣軍應該是精銳無疑了?”
“末將是這樣認為的。”任青虎點頭稱是。
“把消息向後傳給王上知曉,其它人安營紮寨,斥候放遠一點,以防止宣軍會主動進攻。”李康恒很清楚,他們一路走來太順了。所過城池,很多都是望風而降,就沒有打過什麼硬仗。
現如今,昌都就在不遠之處,也到了要與宣軍精銳硬碰硬的時候。
想到賈平安之前就說過,一旦發現了宣軍精銳,不要急於求成,要防守,等待主力趕到再說。
既然提前就有了命令,李康恒當然不敢越俎代庖,而是嚴格按著要求的軍令來。
秦軍停在營城之外,止步不前了。
消息傳回到昌都,原本有些混亂的局勢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宣軍也終於有時間,開始調集更多的糧草送往營城,供前線軍隊所用。
但在無人注意的地方,吉中直也開始了他的遊說之旅。
隻有他知道,秦軍突然停止不前,可不是怕了宣軍,也不是沒有信心打下營城,而是在給他這樣的人爭取立功的機會和時間。
昌都不同於彆的。
這裡是宣國國都。
這裡也是宣國最富裕的地方。
一旦這裡被完全的破壞,再想要重新建設的話,需要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
怎麼樣可能更好的保存昌都城裡的繁華,就成為了賈平安再考慮的事情。
而就是這個時候,他收到了吉中直送來的密信。
內容就一個意思,他願意投降賈平安,還願意主動做內線,說服更多人,爭取尋找到可以控製昌都四城的機會。
對於吉中直想要控製整個昌都城,賈平安是不看好的。
宣明宗就是靠著造反才成功上位。往往這樣的人,在安全方麵都會格外的注意。
但大的目標完不成,吉中直可以說服更多人為大秦所用,倒是不錯的結果。
成了,可以多一些有用之人和人口。
真敗了,自己也不會損失什麼,何樂而不為?
對於吉中直說,需要一段時間去做這件事情,賈平安沒有懷疑的就答應了下來。
不懷疑,是因為賈平安自信。
隻要他想,隨時可以攻破營城,區彆就是付出的代價多少而已。
對方的陰謀自己可隨手破之,那就不怕他耍什麼手段了。
其實賈平安還是相信吉中直的。這樣的大事,尤其是誆騙自己的行為,但凡是有腦子的人,就不會去做,因為這可是不死不休之局。
吉中直任禮部尚書的時候,很少出頭,習慣與人為善。他的性格做不出這樣的事情才是。
隻是為了以防萬一,賈平安隻是給吉中直半個月的時間考慮。
半個月之後,不管對方準備的如何了,秦軍都會發起猛攻,拿下營城。
而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內,秦軍依然還會攻城,但不會用全力,更多是以練兵的方式進行。為的就是讓自家的將士們明白,天外有天,不要以為打了一些勝仗就自認老子天下第一了。
黑騎衛還好一些,軍紀較嚴,其中的骨乾,都是受過一定思想教育的。
秦軍步騎兵中,有些人就不行了。
從攻下了龍山衛一路而來,就幾乎沒有沒有打什麼硬仗,就讓他們攻城掠地,一路如過無人之境。
太順了,順到自大之人很多。
驕兵必敗。
前車之鑒就擺在那裡,賈平安當然不會讓自己的軍隊重蹈覆轍。
想要解決問題,光靠一張嘴是沒有什麼用,要用事實來證明不是所有的敵人都是廢物。
從秦軍中挑選一百人做骨乾。
從輔兵中挑選五百人做輔助。
從預備役中挑選三千人做兵。
攻城。
隻是派出了三千多人,在雙方總兵力加在一起四十萬人的戰場之上,的確是小打小鬨。
可就是這樣的小打小鬨,更能證明著一些事情。
第一次攻城,秦軍幾乎沒有什麼收獲,連雲梯都沒有架到城牆之下就被殺退了回來。
第二次攻城,雲梯倒是架上了,但沒有一人可以衝到城樓之上。
第三次第四次亦然。
連續六次之後,秦軍不僅毫無收獲,且還損兵折將,尤其是預備役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要如何保護好自己,死傷眾多,近千人扔在了戰場之上,其它還有不少重傷的。
如此代價,沒有收獲嗎?
賈平安笑了,當然是有收獲。
眾將在看向營城的城牆,那眼光都有些不同了,這便是改變。
雖說隻是動用了一百秦軍、五百輔兵,其它都是充數的。但以往,派這些人攻打普通的城池,不敢說一定會打下來,至少也可以帶給敵人以重大死傷。
可是這一次,除了用弓箭射傷了一些宣軍之外,幾乎就是毫無進展。
守營城士兵的實力,可見一斑。
將領們也終於知曉,這一次碰上了硬茬子。原來不是所有的宣軍都是好欺負的。
尤其是李康恒和任青虎,他們更是在心中慶幸。
當初要是不聽王上之言,來到營城之下,就帶著手下秦軍進行攻城的話,怕是早就碰了一頭的包,回頭還要因違反軍紀被懲處。
王上果然是王上,把一切的可能都給料到了呀。
秦軍變得老實了起來,然後就是練兵再練兵。
衝擊的速度不夠快,雲梯兵架設的位置不夠精準。
對,是精準,而不是準確。
對他們,要求的就是雲梯放好就不要來回挪動,第一個放下的位置就是最佳位置才行。
還有弓箭兵,仰射的本領還要練,要能夠一出現在戰場之上,就壓著敵人打,讓對方少射,最好不是射弓箭為準。
盾牌兵的力量也要有所加持,要能夠舉得更高更穩,更好保證自己和同袍的安全。
加餐、加肉,增加自身力量。
秦軍的訓練是具有針對性的,但這樣的訓練放在守城宣軍眼中,他們卻是再高興的哈哈大笑。
秦軍,不過如此爾。
想著人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連續占領整個北州和半個冀州,那得是相當的厲害。
原以為,秦軍開始攻城,他們就要麵臨著一場血戰了。
可是現在
原來秦軍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他們是有能力守住城池的。
“來人呀,把好消息呈送給皇上知曉。”冷廣傑一臉的意氣風發,信心滿滿的說著。
昌都城。
前方宣軍打了勝仗的消息傳了回來,讓很多如熱鍋上螞蟻般的大臣與權貴們紛紛鬆了一口氣。
不少人更是喜笑顏開,原本準備轉移整個家族離開昌都的舉動,都開始放慢、放緩,有的乾脆就停了下來。
如果有可能,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呢?
他們的根在這裡,主要財產也在這裡,當然是不走最好。
倒是吉中直的府中,幾位族老得知消息一一趕了過來,臉帶緊張之意。
他們已經決定投降秦王,可是現在,秦軍竟然敗了,打不過宣軍,這是不是說明他們的選擇是錯誤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