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風起寧古塔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收網

第七百二十七章 收網(1 / 1)

推荐阅读:

這邊剛站起來,還沒有出得院子呢,那邊就有人來報,說是吏部尚書關天強來了。

顯然,關天強也是聽到了動靜,以為找到了解決事情的辦法,急急而來。

“不見。”賈詡聽到是關天強這個名字時,那是一點的好臉色也沒有給。

以前自己能見到關天強,甚至是多說幾句話,都是一種榮幸。可是現在嘛,風水輪流轉了。

關文寶可是首犯,當街羞侮李月秀已然非是大丈夫所為。

更不要說,李月秀身後還有湯紅鶴,她本人還是一位剛獲得了表彰的女先生。

說到底,她已經算是賈平安的人。

那王上的人是那麼好欺負的?

如果真把人給打了,回頭屁事都沒有,讓那些跟著賈平安的人會怎麼想?

關文寶是必須要受重處的。

不僅是他,這一次整個關家也會因此而受連累的。

一個就要倒台之人,賈詡又哪裡有時間與他多說一些什麼?

賈府的人很快回返,告訴了等在門外,一臉急切的關天強。“我家老爺說了,關大人要相信秦法,你還是回去吧。”

“賈大人不願見老夫嗎?”關天強發怔般地問著。

沒有人給予回答,但這就是回答。

關天強如全身都被抽空了骨架一般的,跌坐在了地上。他知道,關家完了。

馮贏等人的速度很快,有關其它權貴的一些罪證,很快就送到了賈詡的手中,也等於是送到了賈平安的手中。

拿著這些供詞,賈平安一份份看著。

裡麵記載的可謂是五花八門。

遠的不說,就說近前吧。很多權貴為了避免財產流失過甚,他們竟然玩起了分家之舉。

你賈平安不是說了嘛,一個家族的田產最多隻能留一百畝。

這是鐵律,誰也改變不了。

那好,我們就從其它方麵下手。比如說一個大家分為十個小家,如此一來,原本的一百畝地,就變成了一千畝良田。

那如果繼續的分下去呢?

比如說,一家變二十家三十家

總之就是尋找漏洞做事,讓你無可奈何。

還有官商不能一體之事。

一個家族要麼經商,要麼為官,不可兩樣都占是吧。

那也簡單,選一部分人踢出族譜就是。

主家當官,踢出之人從商,這就是他們給出的解決辦法。

隨後就又是官商勾結、魚肉百姓,早晚將秦地變回原本宣國的樣子。

而這些操作,都是在秦軍還沒有進入昌都時,就已經辦好的。這還真是完美的詮釋了那句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分明是把賈平安當傻子一樣糊弄著呀。

你不把我的話當回事,我不收拾你收拾誰。

“行了,有這些證據在,可以收網了。”將供詞撂在了桌麵上,賈平安似笑非笑的說著。

生氣嗎?

談不上。早在進入昌都之前的時候,他就已經想過要麵對這些問題了。

有問題不怕,解決就是。但倒黴的就是這些敢搞小動作的權貴與大族們。

秦軍出動,大街上開始了戒嚴。

無數的帶甲秦軍由城外入城,跟著按名單拿人。

一個個府院中傳來了哭爹喊娘的聲音,傳出了求饒後悔的聲音。

然並卵。

秦軍的主子隻有一個,那就是秦王賈平安。

王上下的命令,他們隻會去無條件的服從。

關府。

大批秦兵湧了進來,由一百夫長負責宣讀罪狀,關天強被帶走,府內財產被沒收。

這樣的一幕,發生在不少大院之中,清除毒瘤行動以雷霆之勢而現,在強大的秦軍震懾之下,行動進行的十分順利。

京兆尹大牢。

馮東陽和於歡伯等人被放了出來。

安然無恙,身上無一處傷痕。

自從至終,湯紅鶴都沒有動他們一根手指頭,隻是將他們關押在牢房中而已。

關文寶自然是放不出來了,他已經被湯紅鶴用各種刑罰打死在了大牢之中。

隨著其它七人被放出,這一場風波算是塵埃落定。

大量的土地被回收、大批權貴準備的後手人員被抓,成為了苦力,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都會成沒有人權的犯人,直至服刑期滿為止。

一場公子哥的鬨劇,竟然引來了如此的大地震,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讓不知道多少人因此而倒台,讓餘下的權貴們一個個都變得老實了起來。但好在,受益的是百姓。

空間中再一次有了變化。

或許是認可了賈平安對於昌都城的統治,一座巨大而望不到頭的煤山橫空而出。

蜂窩煤球開始在昌都城內盛行。

不是所有的煤都適合製成蜂窩煤球,比如說煙煤。

空間提供的煤屬於十分合適的那種。這個冬天,昌都城家家溫暖如春。

以蜂窩煤球為基礎,煤票順利得到了推廣。而百姓為了賺煤票,隻需要出苦力,建房或是修路就可以。

票證的出現,打斷了權貴們想要壟斷行業的夢想,讓國有、國家這個詞彙更加深入人心。

後方在向好的方向轉變著。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保護著國家的安全。

平郡城。

燕州的三郡之一,也是最後一郡。

大量的宣軍聚集於此,展出著屬於他們最後的倔強。

自昌都丟失之後,宣明宗帶人逃了出來,跟著就是一退再退。

南出百裡城,永安城,跟著退到了定郡。

秦軍趕到,定郡城之外,打了一場,宣軍敗!

定郡丟失、跟著連丟定興城、延來城、退守沽郡。

秦軍再至,宣軍再敗。

接連丟失穀平城、濟興城等地,最後退到了平郡,宣軍整軍準備再戰。

淶水關大開,大統二十萬援軍入關進入宣地。

援軍的到來,讓宣明宗等人終於可以鬆上一口長氣。

秦軍似乎也感覺到了危險,停留在了濟興城,不再前進分毫。

秦軍不再追了,宣明宗鬆了一口氣的同時,感覺自己又行了,已經考慮著自己何時殺回到昌都的事情。

於萬裡的三萬北府軍被調到了平郡。

羽林衛已經被徹底打散,將軍冷廣傑正在收攏一些逃散人員,但沒有足夠的時間,注定無法恢複其戰力。

現在的宣國,真正的精銳隻剩下了北府軍一隻。這讓宣明宗即便是看於萬裡有些不爽,也沒有輕動之意。

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

平郡郡府,宣明宗在這裡召開了不知道第幾次的臨時朝會。

杜文淵、許德勇、於萬裡、伍定生、餘才動等一眾文武大臣於下方站立。

杜文淵,整個杜氏隨他出了昌都城,宣明宗無人可用之下,又恢複了其首輔之職。

許德勇,這位總是打敗仗的兵部尚書,優點隻有一個,那就是對宣明宗的忠心。憑此,官複原職。

於萬裡就不必說了,北府軍大將軍,頗有軍方第一人之意。

伍定生,二品鎮南將軍。

餘才動,二品鎮西將軍。

雖然丟失了大麵積的土地,但宣國的底蘊還在,尤其是一路而撤的過程之中,光是敗兵就帶走了不少。

不僅兵員集中了,便是財富也相應的集中在了一起。那些從昌都逃出來的權貴們,為了小命的安全,為了可以重新回到昌都城作威作福,這一次給予了宣軍很大的支持。

什麼糧草呀、軍餉呀,都不敢再有一絲的懈怠與推遲。

事實也證明,這些權貴們並非是鐵公雞,一毛不拔。

隻是沒有被逼到份上而已。

當真切的感覺到,沒有國就沒有家的時候,就算是為了自己,也是願意出力的。

倘若是他們早就想通了這一點,賈平安想要成事,無疑就會困難許多。

隻是可惜,寒號鳥還是太多了一些。

宣明宗,為了團結更多人幫他奪回皇權,沒有絲毫要計較的意思。相反,對每一個跟在他身邊的人都是和顏悅色,重金許諾,大有事成之後,要給大家重重補償的意思。

主臣和睦,氣氛比之在昌都城的時候,還要更好一些。

眾人齊聚,由許德勇率先彙報著他們這一邊的情況。

“皇上,各位大臣同僚,截止到目前為止,我方共集中了良將數百以及一百萬大軍於平郡。其中糧草可供大軍兩年所用,可稱是兵精糧足呀。

“好,好呀。”下麵的文臣們得到這個數據的時候,一個個都是忍不住互相看著,眼中儘是欣喜。

這可是百萬大軍呀。相比於宣國鼎盛時期也差不了太多,這證明他們的實力依然還是很強的。

反觀武將這一邊,一個個將軍就不是那麼高興了。

他們是有兵百萬。

但其中真正的精銳又有多少呢?

怕是也就三成能用來打仗吧。其它的七成都是附近抓的壯丁、一些為了混口飯吃的流民和地方豪紳的護院以及食客們。

這些人,打順風仗還行,但要說攻打堅城,那還是算了吧。

真的派上陣,隻會影響到軍心士氣。

隻是明知道這一點,但大家現在都在興頭上,也不好拿出來說,打消大家的積極性。

“愛卿們都聽到了吧,我宣國實力仍在,未來大有可為呀。區區三四十萬的秦軍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會是我們的對手。”宣明宗開了口,直接就把事情給定了調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