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9章:合作共贏的玩法(1 / 1)

推荐阅读:

婁曉娥帶著何雨柱給她出的主意,帶著何雨柱允諾的四五年後相見的希望,

又是一次踏上了去往港島的飛機。

這次,她滿臉微笑,

因為,再相見之日已然不遠。

其實兩人在一起,真沒瞎折騰。

更多的,是何雨柱把他對於往後幾年發展的理解,詳細的給婁曉娥說了一遍。

以前何雨柱自然也說過,但當時他能接觸到的層次不高,對社會發展的理解也是不如現在。

有些話初聽是戲謔,但等到人到了一定年紀,到了一定位置,才能明白裡麵的真實含義。

就像是後世有句閒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

何雨柱以前的理解,這就是嘲笑那些屍餐素位者,說話冠冕堂皇之輩。

但何雨柱經過這小二十年的發展,現在徹底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他以前在食堂副主任位置的時候,所慮者也就是掌管好小食堂,伺候好軋鋼廠幾位領導。

後來他到玩具廠,農場,其實思考的更多的,還是小集體得到失去的問題。

但這一切從他進入市府顧問組開始,就有了轉變。

他必須站在更高的維度去思考,不能再為了某個小廠,以及某幾個跟他關係好的人,就提出某些格局不大的主意。

這上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三家狗蛋,以及大領導身邊的陳秘書。

要是何雨柱還隻是玩具廠廠長,他肯定會重點培養或者維護這兩個人。

把他們安排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因為他在個人情感上,天生就跟二人親近。

但現在,何雨柱已然可以很冷靜的看著二人在職場上沉沉浮浮,一點都沒感覺有什麼不妥。

那些算計陳秘書的人,是哪幾個,因為什麼,其實何雨柱都看得清清楚楚。

但隻要那些人,能配合他的“小專精”改革,何雨柱就會把那些人,當成了他的同路者。

而如今,他的高度又上升了一個維度。

他看事情也就更加透澈。

他最近在思考的,就是過幾年必須要改開的原因,……

說白了,還是個人魅力問題。

現在的老幾位能鎮得住下麵,也能鎮得住外麵。

雖然消耗很多,但一切還是按照他們預定的目標發展。

一虎在,百獸不敢動。

就是這麼簡單。

婁曉娥回到了港島,就大刀闊斧,做起了精減。

手下很多還在掙錢,但是回款周期長,利潤不高的廠子都是被她轉賣了出去。

這個上麵是有說法,婁曉娥並不是簡單的一賣了之。

而是內部消化,把那些廠子以股份的形式,轉賣給了那些廠裡的管理者。

沒錢也沒關係,先欠著,以後掙錢了再還給她。

這個上麵與現在港島的做生意理念,是有點背道而馳的。

婁曉娥也不解釋,她全盤接受了何雨柱的建議。

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有意識的扶持一些優秀人才,支持他們創業。

而那些人,都是從何氏商貿出去的。

又一下子從管理者變成了老板,對婁曉娥的認同感,那是比以前還要多的多。

這個上麵,肯定也有白眼狼。

現在對婁曉娥卑躬屈膝的,以後搞大了,說不定想著要咬她一口。

但婁曉娥也不在乎。

她現在抓在手上的就兩端,銷售渠道的建設,以及研發這塊。

至於中間的生產端,她都是儘量的轉讓了出去。

按照婁曉娥對那些人說的,就是她做到今天這一步,多虧了大家的支持。

那麼她吃肉,也會讓大家跟著吃肉。

以後要是誰有好的想法,想著要出去創業,那麼她願意當這個天使投資人。

這上麵,就好像現在的電影大亨邵氏跟以後的嘉禾一樣。

玩法不同。

一個是一家獨大,追求大而全。

而後者卻是扶持起了一大批的衛星公司。

那也是港島影視最繁榮的一個時代。

婁曉娥現在玩的就是嘉禾那套。

就包括裝修市場,婁曉娥也有試水。

扶起了好幾個“判頭”出來,婁曉娥投錢,幫那些人引進各種洋鬼子那邊的設計師,幫那些公司宣傳,幫那些公司拉生意。

然後對賭協議簽起。

也就是那些衛星公司,發展的越好,那麼婁曉娥手裡保留的股份,也就越少。

這種玩法,肯定是衝擊了一大批既得利益獲得者的飯碗。

但也扶持出了更多的一批有想法,有膽氣的年輕人。

關鍵這些人,大多都是從南方小城周邊,遊泳過去的。

敢打敢拚不說,還天然認同跟他們算半個老鄉的婁曉娥。

可以說,這段時間婁曉娥撒出去的錢不少,但身上的包袱,也是被她丟了個精光。

並且手下多了一大批的合作者。

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給她打工,她必須要管人家飯碗的雇工們。

婁曉娥以照顧老鄉的名義,跟一些建築開發商,聯係了樣板房的設計與展示。

要是以前的婁曉娥跟人家談這個合作,婁曉娥自己丟麵子不說,那些開發商,可能也要多想一下。

但現在婁曉娥換了個方式,介紹窮老鄉到大老板手下揾點錢,混口飯吃。

那些大老板卻是一個多想的都沒有,反而是很給麵子。

就算有想法,人家最多也就是不同意,而不會對外麵說什麼冷言冷語。

很明顯著的一點就是,現在的婁曉娥是自己出錢,出人脈,扶持一些才從老家出來的年輕人。

並且如何退出,什麼時候退出的條件也是擺明了。

這就像婁曉娥把自己家的公雞母雞,交給窮鄰居家飼養。

她給人家提供飼料,提供市場,

等到人家養大了,她收取合理的利潤,然後退出。

要是中間養死了,婁曉娥自己認賠。

這在目前的港島商界來說,婁曉娥就是在做慈善。

但婁曉娥在這中間,把她的廚衛品牌以及她引領的裝修潮流,悄摸的塞了進去。

卻是沒人看出她的玩法。

說白了,婁曉娥就是借人家的場子,培育她自己的品牌。

畢竟在這中間,她也是沒虧本,還是可以獲得部分利潤。

每個她扶持起來的裝修公司,都是簽了一份協議,相同條件下,裝修公司必須首選推薦她名下公司的廚衛品牌。

這是合作共贏的玩法。

陽謀,誰都破不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