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四合院:我還沒出手你們就倒下了 > 第三十七章:閻埠貴起心思(求追讀,求收藏,求推薦)

第三十七章:閻埠貴起心思(求追讀,求收藏,求推薦)(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各位街坊鄰居,現在全國都在推進集體公有製,在廣大的農村,集體大鍋飯能讓所有人吃的更好,現在這個政策即將在城市裡麵推行。”小鄭乾事宣布了新政策。

“什麼叫做大鍋飯?”有人問道。

“就是所有人把各自的定量集中到一起,然後一起做飯,一起吃!”小鄭乾事講解道。

“有人定量多,有人定量少,甚至有人沒定量,這怎麼做到公平公正?”又有人問。

“這個,就需要幾位管事大爺出來主持了!

街道辦人手不夠,所以以院子為單位,每個院子組建一個小食堂!”

“管事大爺主持?要是做不到公平公正呢?”

這個時候,關乎到大家切身利益,院子裡的路人鄰居們坐不住了。

這個院子裡麵,除了劇情中出現的那幾家事兒多,其他的路人鄰居基本上都是隨大流。

隻要不涉及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很少冒頭。

如果是劇情開始的1965年,經過易中海多年經營,院子裡的鄰居多多少少習慣了息事寧人,或許還不會跳出來問這些問題。

但是現在,管事大爺製度是街道辦成立後,為了預防敵特才設立的聯絡員製度。

街道辦是1954年成立,管事大爺製度也不過三四年時間。

再加上賈東旭這個易中海養老第一人選沒出事兒,所以院子裡的事情處事還算公正。

所以院子裡其他鄰居並沒有習慣被道德綁架,一個個都還知道為自己的利益出聲。

“這一點,院子裡所有鄰居都有監督權,如果認為院子裡管事大爺有失偏頗的,

可以到街道辦反應,我們會進行調查核實,然後做出處理。”

小鄭乾事回答了管事大爺如果處事不公這個問題。

在大鍋飯政策宣布完成後,小鄭乾事離開了院子,他還要到其他院子宣傳政策呢。

當小鄭乾事走遠之後,易中海,劉海忠和閻埠貴三位大爺走到了人群中間。

“各位鄰居,安靜一下!接下來我們商量一下這個小食堂該怎麼辦?”易中海首先講話。

他現在傷還沒好利索,所以稍微有點羅圈腿,這樣不會碰到下體的傷口。

“要我說,就是大家的定量都集中起來,分成一個月天數相同的等份,每天做一份就好。”

賈張氏不可謂不聰明,首先站出來提議道,這樣他們家現在四口人,就賈東旭有定量,一定占便宜。

“賈張氏,你們家就賈東旭一個人有定量,出一個人的定量四個人來吃飯,想得美!”

有鄰居跳出來指出賈張氏的如意算盤,讓賈東旭麵色羞赫的拉住了想和人乾架的賈張氏。

“要我說,就每個人的定量都自己拿著,第二天要吃多少,就拿多少道院子食堂。”

又有人提出了新的建議,並且還挺有道理,食堂隻負責做飯,其他的都是個人自己拿出來。

你拿多少東西道食堂,就吃多少,避免了拿得少,吃得多的情況。

“不行,誰知道食堂做飯會不會克扣?一家扣一點,怕是夠好幾個人吃一頓了。”

又有人提出異議,直接點出了怕食堂貪汙他人糧食。

“要不,還是集中起來,讓管事大爺做好監督。

用了多少糧食,買菜花了多少錢都記錄下來,最後算賬多陪少補。”

“我們要相信管事大爺們!”有人覺得應該相信易中海他們。

易中海三人也看出了這其中的好處,辦好了可是能讓他們在院子裡的威望增加不少。

於是三位大爺出麵,一錘定音,定下了管事大爺監督食堂,大家集中定量一起吃的決議。

“既然大家相信我們三位大爺,那麼我們三位就分分工,首先我因為還有傷,不能遠行,所以我就負責監督食堂做飯,避免克扣。”易中海說道。

“那,我就負責各家各戶收定量,集中管理。”劉海忠說道。

“我負責外出購買糧食,蔬菜!”閻埠貴撿了個苦差事,但是他沒得選,誰叫他是三大爺。

黃高峰沒有提出反對,因為這個時候反對吃大鍋飯,可是了不得的罪行,反動派可以直接擊斃的。

所以他還是拿出了定量,反正對於他而言,這點定量就是滄海一粟一般,可以毫不在意。

將糧票,油票,肉票這三種需要上交的票據給了劉海忠,黃高峰就繼續當起了觀眾。

他知道這種大鍋飯無法持久,鄉下的大鍋飯,有往年的儲備糧打底,到今年年底也辦不下去了,更何況沒有糧食儲備,靠著供應糧生存的城市。

所以當個看客,當做無聊生活的調劑也是不錯的選擇。

當院子裡所有人的定量都收集起來後,三位大爺又提出了買菜錢的事情。

並且三位大爺在這個時候給出了建議,沒有定量的那些人,就多出買菜錢。

就當是從鄰居家買糧食了,這樣算是平息了院子裡,沒定量的人就不能吃食堂的非議之聲。

1958年8月初,四合院的集體食堂開業了,不過都是院子裡的沒工作的婦孺在辦這件事兒。

而有工作的,都要上班,哪裡有空買菜做飯?

隻不過這其中不包括三大爺閻埠貴,他在拿到買糧買菜的差事之後,就腦子裡活躍起來了。

彆看這是個苦差事,要到處跑,卻也是三個大爺的分工裡麵唯一可以撈油水的差事。

看著食堂不克扣糧食的易中海,和征收票據與買菜錢的劉海忠,都沒辦法做手腳。

而閻埠貴卻能在買糧食的時候,把新糧換成陳糧。

把好菜,換成不那麼新鮮的,和那些賣家講講價,估計能節省出一筆錢來。

閻埠貴感覺這樣,並不是貪汙,因為他確實買到了足量的糧食和蔬菜。

價格也是市場價,怎麼能算貪汙呢?這是他通過算計節省下來的,不偷不搶不是嗎?

閻埠貴的小心思,並沒有對任何人說。

小食堂開起來的第一天,閻埠貴就帶著錢票出發采購了。

他拉著一輛借來的板車,挺胸抬頭的走著。

因為身上帶著的錢和票,是他最大的底氣,他從來沒有獲得這麼多錢票。

在院子裡軋鋼廠工人定量一個月34斤。而閻埠貴黃高峰這樣的,一個月30斤。

婦女28斤,12歲以上的未成年人24斤。8歲到12歲兒童18斤,8歲以下12斤。

算下來全院一百多口人,兩三千斤的糧票,雖然沒全帶在身上,卻也支撐起了他的脊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