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 第572章 楊慎破防

第572章 楊慎破防(1 / 1)

推荐阅读:

“怎麼,不相信我的醫術?”

“哪裡話,侯爺神醫之名可是太醫院冠的名,含金量自不必多說,慎怎會不信?”楊慎苦笑道,“奈何,我這又不是病了,隻是自然衰老之下的必然結果……”

“巧了,我這個神醫最擅長的就是續命。”李青嗬嗬笑道,“不是我吹,多了不敢說,給你續個一兩年手拿把掐。”

楊慎失笑搖頭,正色道:“我乾不了幾年了,最好的選擇不是給我續命,而是挑選一個得力之人取代我。”

頓了下,“最好能快一些,趁著我還有時間,可以教一教新人。”

李青默了下,道:“人選有了,等南直隸分成安徽、江蘇之後,人就會來。”

“何人?”

“原錦衣衛鎮撫使,沈煉。”李青說道,“此人是嘉靖十七年的進士,曾任知縣之職,德才兼備,又通武略。”

“安徽,江蘇,沈煉……”楊慎消化著信息。

良久,

“南直隸的分割事宜,大抵什麼時候能落地?”

李青思忖少頃,道:“不會太久,快則明年春,慢則明年底,太具體……我就沒辦法打包票了。”

“這個時間段完全可以接受。”楊慎鬆了口氣,保證道,“侯爺放心,倭患之事我會多加注意,之後對戚將軍也會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李青含笑點頭,打趣道:“怎麼,聽你話中意思,這是要送客了?”

楊慎啞然失笑,道:“永青侯時間寶貴,慎受之有愧啊。”

“你這就太矯情了。”

李青說道,“於公,你是江南巡撫,對整個南直隸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於私,我與你也算是相交已久,且我對你父親承諾過要照拂你;再者,我時間寶貴也是分時候的,就眼下來說,我時間並不寶貴。”

頓了下,“今日聽了你對走私的論述,我也要適當做出一番調整了。”

楊慎神色一動,“如何調整?”

“本來呢,我是打算讓戚繼光徹底打死倭寇,順便打死日本走私商,現在,我覺得還是隻打死倭寇就好了,日本走私商……倒也不必一杆子打死。”

楊慎眼眸一亮,補充說:“可以將倭寇打成走私商!”

“這得看倭寇自己的命了。”李青說道,“打起來就不能留手,打的越疼,之後的日本走私商才會越懂禮數,越乖巧。”

“嗯…,這樣也好。”楊慎微微點頭,繼而道,“侯爺當真要在此留住,為楊慎調理身體?”

“你以為我在開玩笑?”

楊慎苦笑搖頭,“慎隻是受寵若驚。”

“安心受著便是,你之付出,你之功績,完全當得起。”李青笑言,“我現在也是閒人一個,在哪兒閒都是閒,何不在這有著天堂之稱的蘇州閒著?”

楊慎也笑了。

可很快又不笑了。

“侯爺如此,可是不得不如此?”

李青坦然承認。

“現在的大明暫時不需要李青了。”

楊慎不意外,卻有些感傷,歎道:“如此,對侯爺著實不公。”

“也還好吧,我從不覺得大權在握是件值得開心的事,如此也好,至少輕鬆了不是?”

楊慎卻道:“一碼歸一碼,朝廷如此,大明如此,終是對不住侯爺。”

“其實我一點兒也不在乎。”

“可大明在乎啊。”楊慎遺憾道,“雖說永青侯秘密曝光之後,多少會讓人忌憚,但總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以我之見……侯爺不妨嘗試著緩解一下,如若能兩全其美,豈不是皆大歡喜?”

“沒辦法兩全其美。”

“何也?”楊慎不解道,“李家勢大,永青侯長生不死,這的確會讓群臣忌憚,生怕你來個改朝換代,可十朝以來,永青侯從未真正逾矩過,這不足以說明問題?”

李青好笑道:“適才你那般通透,這會兒怎又如此天真?”

“呃……”

“我有沒有改朝換代的野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改朝換代的能力。”李青笑著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道理,你當明白才是。”

楊慎辯駁道:“永青侯的秘密,從來不是絕對的秘密,至少……皇帝知道,曆代皇帝知道,可曆代皇帝並未因此,就疏離了永青侯。”

“今皇上能如此,未來……哪怕太子不如當今皇上,可隻要侯爺想留下,以侯爺的能力,說服未來皇帝,讓其相信你,並非難事。”

楊慎認真道:“隻要侯爺你想,你就能留在京師,留在廟堂之上,無非是侯爺與群臣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可……從來也沒好過不是嗎?”

李青苦笑點頭,歎道:“我離開廟堂非是懶惰,而是這一招行不通了,除去我剛才說的死結,單就是我與皇帝,也難再和平相處了。”

“何也?”

李青說:“以前我能與皇帝和平相處的本質是,我一直站隊皇權。”

楊慎一臉茫然,訥訥道:“我知道啊,難道侯爺之後不打算站隊皇權?”

李青沉默。

楊慎愕然,繼而失驚道:“侯爺怎可如此?”

“為何不能如此?”

“哎呀,皇權一旦衰落,臣權勢必做大,於侯爺而言,引導一個皇帝,可比引導一個群體要輕鬆高效太多太多了,我大明官吏數十萬,兩相比之孰難孰易?這個賬太容易算了啊……”

楊慎急得不行,就差拍大腿了。

李青無奈道:“誰說皇權衰落就一定是臣權做大?”

“?”

“也可以是民權嘛。”

楊慎傻眼。

接著,他用一種異常複雜的眼神看著李青,有不解,有焦急,有憤懣……其中,認為李青幼稚的情緒最明顯。

楊慎全然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永青侯會說出如此幼稚的話。

以至於他都不知該咋說了。

好半晌,才憋了一句:“百姓愚昧啊。”

李青:“百姓不會一直愚昧。”

楊慎苦澀道:“侯爺你認真的?”

“我從不在政事上開玩笑。”

楊慎痛苦地閉上了眼眸。

李青則有些無奈,沒好氣道:“不是,你就這麼瞧不起百姓?”

“這跟瞧不瞧得起有關係嗎?”楊慎破防,言語之間也沒了敬意,直截了當道,“哪怕百姓讀書,哪怕百姓認字,百姓依然愚昧,學識不等於見識,他們沒見過,沒見過……”

“你冷靜一下。”

“……”楊慎強抑激蕩的情緒,稍稍平複了下,道,“侯爺你太想當然了,根本沒可能,即便我大明百姓,個頂個都擁有堪比秀才的學問,也萬不能讓其掌握權力,那般隻會誤國!”

“我知道你的……”

“不,你不知道。”楊慎有些激動,“他們沒吃過,他們沒見過,他們隻會偏激,隻會把可憐的丁點見識奉為圭臬,以此轉變為洶湧的情緒……到頭來,多數人裹挾少數人,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會陷入惡性循環……”

李青不說話,讓他說。

楊慎一口氣說了半刻鐘,激動之情才稍稍平緩,問:“這些,侯爺可知?”

“我知道。”

“那你為何……?”

李青說道:“皇帝越精明,臣子越精明,臣子越精明,皇帝便不得不精明。論臣子才具、智慧、權術……嘉靖皇帝治下的臣子質量,超越大明曆代皇帝,換之百姓……亦然。”

“百姓越愚昧,做官的越覺百姓可欺,百姓越是好欺負,做官的越肆無忌憚……這才是惡性循環,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在惡性循環……”

楊慎愕然良久,愣是無法強有力的反駁。

“太瘋狂了,簡直太瘋狂了……”楊慎喃喃道,“這是在賭,在賭……”

李青哂然一笑,道:“要這麼說,我一直在賭。”

楊慎痛苦道:“可賭注……太大了啊。”

“曆來改革,當權者無不談虎色變,壞就壞在這裡。”李青歎道,“治國之道上,我對孔孟之道不排斥,也不從推崇,可在大局觀上……至少孟子有句話,我深以為然,且奉為圭臬。”

“什麼?”

“無敵國外患則國恒亡!”

李青說道,“時下我大明已然無敵,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無敵,豈能不思憂患?不再鼎盛中自我革命,便會在鼎盛中自我消亡。”

“大明有今日有多不容易,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此大明,我豈能讓它在極盛中沉淪?”

李青凜然道:“曆朝改革往往失敗,表麵看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可最終受損失最大的,往往就是既得利益者本身,究其原因,就是恐懼改變,中庸不錯,可大多時候,隻是庸,而非中庸。”

楊慎啞口無言。

李青籲了口氣,神情逐漸緩和下來,道:“我這人做事,一向不慮成,先慮敗,做這個決定之前,我早就演算過種種失敗的後果了。”

“如何?”

李青眼眸前所未有的璀璨:“失敗了,尚能挽回,成功了,朗朗乾坤。”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