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 > 第六百七十四章 落幕的傳奇!

第六百七十四章 落幕的傳奇!(1 / 1)

推荐阅读:

“真的三百萬美元?”

“不會再變了?”

楊潔這時候遲疑的問道。

李長河則是沉思了一下:“您要是覺得少,其實還可以再加點。”

“我自己是有把握開到五百萬美元的,您要是覺得合適,我可以跟他們談,我覺得問題不大。”

反正外彙都是給國家,三百萬五百萬的,對他來說,都是小錢。

“五百萬?”

“這長河,咱們可不興獅子大開口啊,我覺得三百萬美元就挺多的了,咱們這電視劇還沒拍呢。”

一旁的王老師這時候一聽這個報價,急忙伸出手連連擺手。

萬一這要價把港島那邊激怒了,到手的美元再飛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我覺得也是,可彆讓人家港島電視台那邊覺得咱們太貪心,貪得無厭的張嘴,我覺得三百萬美元就挺好的,已經超i出台裡的預期了。”

“北影廠那邊一部電影據說也就賣幾十萬美元,咱們這一部電視劇賣三百萬,我聽的都跟做夢一樣。”

楊潔這時候也跟著應聲說道,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與其賭人家抬高價格,不如接受對方的報價,反正這個三百萬美元是對方報的,肯定不太會反悔。

一旁的朱琳聞言,忍不住偷偷笑了笑。

三百萬還是五百萬,不都是李長河一句話的事嘛。

“那也成,這樣,我讓他們再加兩台攝影機什麼的,到時候交給咱們劇組。”

李長河可是知道的很清楚,原本曆史上,整個《西遊記》劇組就一台攝影機,全靠王崇秋老師扛著各種拍攝,既辛苦,拍攝效率也低。

現在李長河來了,彆的不說,多給點攝影機還是沒問題的。

“這這能談下來?”

王崇秋一聽,眼神一亮。

對他來說,攝影機那可是他吃飯的家夥,可是電視台那台攝影機有些年歲了,跟如今最先進的設備比起來差了不少。

國家倒是有時候會采購一些攝影器材,可是電影廠那邊第一時間就分了,就算央視拿到手,也有很多其他部門要用,電視劇部門不是最優先的。

現如今央視給劇組那邊,就調配了一台攝影機,這如果能多加幾台,那拍攝的難度,可就大幅度降低了啊。

“一點攝影器材還是沒問題的。”、

“您二位不知道,港島那邊很多公司,現在都想著跟咱們做生意,打好關係,所以很多公司姿態都放的很低。”

“既然咱們不漲價,那單純的讓他們附贈點設備,完全不是什麼大事。”

“之前北影廠那邊,不就給了攝影機,還給了兩台車呢。”

“其實為的就是打開魔都那邊的影視城項目的口子,後續不就談成功了。”

“所以這點事我覺得完全不是事。”

李長河微笑著說道。

楊潔跟王崇秋一聽,相互對視了一眼,覺得這事聽起來似乎很容易的樣子。

“這樣,我去找老阮和老戴商量一下,我覺得這個條件,已經很好了。”

楊潔這時候沉聲說道,她說的正是央視的兩個副台長,也是推動四大名著改編的核心人物。

“成,楊老師,那你們確定了,給我家裡打個電話,我給港島那邊說一聲,讓他們派人來跟咱們電視台接洽,也算是走個形式。”

“這樣我跟琳琳就先回去了。”

李長河隨後起身,準備跟朱琳先走。

而楊潔看著朱琳,本來還想說些什麼,不過想了想還是沒開口。

待李長河和朱琳離開之後,王崇秋看著楊潔,笑著說道:“你剛才是想跟他倆說角色的事情?怎麼沒開口?”

“我還沒想好呢,再說琳琳現在也演不了,還懷著孩子。”

“等她生完孩子再說吧,反正一時半會的還拍不到那裡。”

楊潔搖搖頭,無奈的說道。

主要是她也沒什麼把握,那個角色,改的略大膽了一些。

另一邊,李長河和朱琳出來之後,朱琳則是笑著衝李長河說道:“你剛才咋不報一千萬美元呢,瞧把老師他們驚的。”

“我就隨口那麼一說,其實三百萬五百萬的,對我關係都不大。”

“趕明兒個,我得再去跟國家商量一下,再來個十億八億美元的大投資。”

李長河這時候則是笑著說道。

“十億八億美元?這麼多?”

“你又從哪賺錢了?”

朱琳一聽這數額,雖然早就免疫了,但是還是有些吃驚。

這怎麼隔了這一段時間,李長河又有這麼多錢了?

“這次可不是我的錢,是德士古公司的錢,就米國一家石油公司,在這次石油危機之中賺了大錢,沒地花,非要投我手下的風投機構。”

“他們給了二十億,我打算拿一半出來,給國內這邊投資,看看投資個石化項目!”

李長河微笑著說道。

“這能成嗎?”

“而且你不是風投嘛,風投不是投資公司嘛,這能投國內?”

在知曉了李長河的身家之後,朱琳現在閒來無事也看看一些財經方麵的書,懂一些財經知識。

按照她的話來說,起碼知道自己家到底有什麼產業啊,彆到時候李長河一說兩眼一抹黑,啥都不懂。

雖然她沒有參與的興趣,但是一些基礎知識起碼得知道一些,了解了解,尤其是現在馬上有孩子了。

“理論上來說肯定是不行,但是這玩意兒有招啊!”

“你還記不記得我在新加坡那邊,設立了一個石油公司!”

“新加坡麵積小,所有的項目肯定施展不開,隻要國內同意,我可以用新加坡那邊的公司為主體,跟國內合作。”

“新加坡那邊以煉油為主,而國內可以以石化為主,變相的分開。”

“而風投機構,到時候購買的就是新加坡那邊公司的股份。”

“實際上就相當於新加坡那邊的公司在國內創辦個分公司,而我投資了新加坡的石油公司。”

李長河輕聲的衝著朱琳解釋說道,朱琳聽完,則是搖了搖頭。

“太繁瑣了,算了,反正我也不懂。”

“你看著談吧。”

朱琳搖搖頭,無奈的說道。

李長河也歎了口氣:“這恐怕是我最後一次利用這個身份跟國內談合作了。”

“再往後,就得用包澤陽那個身份,光明正大的跟國家接觸了!”

伴隨著82年的到來,上麵的一些改革也開始逐步展開,首先就算一部分老人退位。

這些人退位給李長河帶來的的最直觀的影響,就是他那些關係網,都要下來了。

不管是廖老,還是盧局長,亦或者張廣年他們,都要退下來了。

雖然影響力還在,但是毫無疑問,不工作在第一線,也就不會再直接的插手業務。

而按照廖老的說法,李長河如今大勢已成,其實很多合作,不需要再私下裡跟國內溝通了,直接以港方身份來談就是了。

上麵自然會對他格外優待,如此也更能長遠的跟【包澤陽】合作,對這個身份進行保護。

李長河之前也決定了如此,不過哪裡料到現在突然有這麼個機會,那絕對是不容錯過的。

因為這不僅可以帶來大額外彙,還能帶來一定的石化技術。

而石化技術,可是如今工業發展的基礎之一。

次日,盧局長家裡,當聽到李長河的計劃之後,盧局長忍不住搖搖頭。

“長河,你這還真的是是不是的就給我們驚喜呢。”

“十億美元的投資,還是石化產業,你這確實給國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要知道石化產業可是如今國家極其稀缺,大力發展的產業,畢竟石化產品不光對重工業,對輕工業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彆的不說,就說滌綸,做衣服的材料,就算石化產品之一。

如今國家也在大力發展石化產業,可是這行業想做,難度很大,一來國家缺少合適的人才,二來跟西方公司的合作也得慎重。

這屬於國家大型項目,不是隨便選個公司就能做的。

李長河玩這一首偷梁換柱,對國家來說,起碼在信任上,是能增加兩個台階的。

畢竟德士古的錢是放在了風投,而風投投進了李長河在新加坡的亞洲石油,亞洲石油再用這筆錢擴張,本身又可以向德士古買技術。

埃克森的煉油技術,德士古的石化技術,幕後都可以算作是洛克菲勒的支持,但是明麵上又繞開了洛克菲勒的直接參與。

這其實變相的就是降低了國家的成本,畢竟高層如果直接跟洛克菲勒談,付出的代價肯定不止這些。

而現在,這些代價,由李長河在海外幫忙承擔了,國家不需要額外付出,那就是巨大的利好。

“也是恰好有這個機會,我都沒想到,德士古會一口氣在我那裡放二十億美元,這筆錢不花白不花。”

“而且據我所知,德士古接下來也會大肆並購,他們的技術恐怕也會突飛猛進,這樣拿一部分即將淘汰的技術賣給我,也不算違規。”

李長河笑著說道。

“行,這件事我幫你跑一趟,跟上麵聊聊,看看把項目具體放在哪裡。”

“你自己有什麼想法沒?”

盧局長這時候又好奇的問道。

像這種石化合作,不太可能是另建新廠,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原有的石化企業跟李長河的石化企業合作,成立分公司,然後算作合資。

但是國內的石化企業可不少,從東北到兩廣,沿途都有自己的石化產業,這種好事,想要分一杯羹的企業肯定是不少的。

“嗯,我記得寧海那邊就有一家石化公司來著,不行的話,放在那邊吧。”

“包澤陽的身份是寧海人,回饋家鄉也說得過去。”

李長河笑著說道。

他回來之後做過簡單的調查,寧海那邊他記得後世有個鎮海石化還是很厲害的,說明那裡有土壤。

“那倒也是,現在港商回來投資,基本上第一選擇都是回報家鄉,這個說辭倒也說的過去。”

“這樣,我去跟上麵聊一聊,你等我消息。”

盧局長也是寧海人,李長河把這麼大的企業放在那邊,他也很支持。

彆的不說,光帶來的就業崗位,就足以讓其他地方眼紅。

有了盧局長出麵,李長河也沒再多管,而是回到了家裡。

剛到家,朱琳就笑著看向了他。

“剛才老師來電話了,三百萬美元打包購買海外版權,央視同意了。”

“不過央視那邊也有條件,那就是要對你有監管權,如果你們對電視劇進行了抹黑或者說影響了國內的形象,他們有權收回版權。”

李長河點點頭:“這種謹慎挺對的,我這邊肯定沒問題。”

“這樣的話,過幾天我回港島一趟,安排下這件事。”

李長河想了想,衝著朱琳說道。

這種回去屬於很快,來回幾天就可以了,並不影響朱琳的生產。

“嗯,對了,你的畢業證,剛才咱媽給你帶過來了,雙林給送到家屬院去了,咱媽正好給你帶來。”

“除了畢業證,還有一張你同學們的合照,順便大家還給你寫了一份畢業寄語,都一並給你帶過來了。”

李長河聽到自家媳婦兒的話之後,走到了一旁的桌子上,然後看到桌子上的畢業證書,以及照片,還有那厚厚的一本畢業寄語,歎了口氣。

坐在沙發上,隨後李長河拿起那本畢業寄語看了起來。

上麵留下語錄的人很多,除了他政經係的同學之外,包括很多跟他玩的好的,比如說法律係的,中文係的很多人,都在上麵有留言。

就連林毅夫,都在上麵給他寫了一段話,表達了對兩人共住幾天的懷念。

想到這裡,李長河一陣汗顏。

張老師把他調去跟林毅夫一個宿舍,本來想讓他幫人家的,結果李長河沒住幾天就走了,算下來,其實反倒是林毅夫幫他比較多。

看著上麵一個個情深意切的寄語,李長河搖了搖頭,隨後慢慢的把它合上。

這份寄語,算是他這個身份,最後的輝煌了。

曇花一現,而又如流星一般墜落,也許再過幾十年,在他身份未曾曝光之際,他還會是眾人口中的北大傳奇。

一個落幕的傳奇!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