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複山河 > 第四百一十三章、內鬥不休

第四百一十三章、內鬥不休(1 / 1)

推荐阅读:

京師。

隨著北虜的逼近,城中局勢也緊張了起來。

“陛下,好消息!”

“舞陽侯率領的勤王大軍,在通州靠岸,明日即可抵達京師。”

汪逸風一路小跑過來彙報道。

勤王大軍抵達,不是什麼秘密。

甚至連到達時間,也早就推算好的。

不過這不影響,汪逸風向皇帝邀功。

相較於錦衣衛,東廠發展速度,要遲緩的多。

尤其是在情報搜集上,基本上局限在了順天府。

不是他這個廠公不努力,主要是東廠當初拉的仇恨太多。

被裁撤期間,遭到了各方最殘酷的報複。

重新複立起來的時候,人員和機構都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錦衣衛除了是特務機關,同時也是天子親軍,肩負著保衛皇宮安全的重任。

被裁撤的隻是特務機構,守衛皇宮的部隊,並沒有受到影響。

雖然裁撤人員同樣遭到清算,可錦衣衛中還有不少權貴子弟,靠家族庇護逃過了一劫。

東廠就不行了。

作為一家以宦官為核心的特務機關,可沒有哪家權貴舍得把自家子弟送進來。

哪怕是掛個名,大家都覺得有辱門風。

永寧帝重建廠衛後,錦衣衛靠殘餘人員迅速恢複建製,東廠的機構都沒有補充全。

專業技能,較巔峰時期,更是差的遠。

幾度想要搞事情,都碰的頭破血流。

期間還被文官抓住了把柄,多次遭到皇帝訓斥。

“好!”

“舞陽侯抵達,朕就放心了!”

永寧帝一臉感慨的說道。

關鍵時刻,還是自家人管用。

這一刻他突然明白,出了無數外戚犯禍國的案例,為何還有那麼多君主喜歡重用外戚。

不是他們不知道,外戚做大的威脅,純粹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從江南到京師,足有兩千多裡地。

按照虞軍的常規操作,光準備工作都得兩個月,行軍也要兩個多月。

算上聖旨傳遞的時間,能夠在半年內抵達京師,那都算高效率。

即便朝廷再三催促,最快也得四五個月。

舞陽侯所部,從接到聖旨,到抵達京師,僅用了不到三個月。

麵對北虜那種強敵,第一個抵達可不是什麼好差事,這意味著要率先頂上去。

如果不是自己人,誰願意這麼拚命啊!

何況外戚有威脅,不等於其他勢力就沒威脅了。

從古至今,經曆了眾多政治變革,期間主導政局的團體不斷更替。

任何政治團體做大之後,都會對皇權造成威脅。

“恭喜陛下!”

“自古賢臣配名君,有舞陽侯……”

沒有絲毫猶豫,汪逸風果斷送上了一通馬屁,拍的永寧帝神清氣爽。

“陛下,內閣四位大臣和六部尚書,在後殿等待您傳喚。”

禦前太監的聲音響起,結束了這段美好時光。

“帶他們過來吧!”

永寧帝當即回應道。

能夠讓內閣和六部一起找過來的,必定是大事。

作為一名勤政的皇帝,他不允許自己的攜帶,影響到了朝政大事。

……

“臣等拜見陛下!”

說話間,眾人齊身行禮道。

“諸位愛卿,不必多禮。”

“賜座!”

吸取了上一次閣臣猝死的教訓,凡是有老臣覲見,永寧帝都會賜座。

儘管當著皇帝的麵,坐著未必能有站著舒服,但政治作秀不能少。

“臣等謝過陛下!”

仿佛是接受過專業訓練,群臣齊聲回答道。

“諸位愛卿,這麼急著過來見朕,不知所為何事?”

永寧帝關心的詢問道。

“陛下,勤王大軍抵達了通州。

現在前線戰事緊急,請您下旨讓舞陽侯立即帶兵,趕赴前線主持大局!”

兵部尚書羅澤風率先開口說道。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得知北奴入侵的消息後,北地的士紳大戶們紛紛外逃躲避戰亂。

偏偏大虞基層治理,以士紳豪門為根基。隨著這些人離開,基層也亂成一鍋粥。

衙門中許多吏員,跟著閃人跑路。許多地方官,直接淪為光杆。一些膽小的官員,也混跡在逃難人群中。

除了少數能力強的官員,組織起了防禦外,勉強保住城池外。

北奴南下一路橫掃,沿途幾乎沒有受到像樣的抵抗。

寄予厚望的大同鎮、薊州鎮、宣府鎮,全部都和紙糊的一樣,被敵人打的節節敗退。

前線戰事告急,求援信雪花般從各地飛來。

朝野上下都在向兵部施加壓力,逼他們想辦法解決問題。

一旦讓北奴打進順天府,再次兵圍京師,後果不堪設想。

舞陽侯的勤王大軍,成了兵部上下最後的救命稻草。

“勤王大軍千裡迢迢的趕來,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

就算前線再怎麼緊急,也得要人家適應一二。

據朕所知,上一次兩廣勤王大軍過來,還沒上戰場就病倒了八千,相當於打殘了一個鎮。

如果不吸取教訓,恐怕勤王大軍十成的戰鬥力,到了戰場上隻能發揮五六分。”

永寧帝一口回絕道。

登基這些年,年年都在和戰爭打交道,他也惡補了不少軍事常識。

從下旨讓各地組建勤王大軍開始,“水土不服”、“非戰鬥減員”,這些詞就頻繁在他腦海中浮現。

對舞陽侯率領的勤王大軍,他是寄予厚望的。

可不希望這支精銳,因為內部緣故,就這麼無意義的消耗掉。

“陛下,軍情緊急啊!”

“北虜距離順天府不足三十裡,敵軍騎兵一天即可殺到京師腳下。

前線的各路兵馬,全部都在勉力支撐,隨時可能崩潰。

為了大局著想,懇請陛下,勒令舞陽侯立即出兵!”

羅澤風的話音落地,永寧帝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

不等他做出反應,群臣跟著起身高呼道:“懇請陛下,勒令舞陽侯立即出兵!”

眼前的一幕,讓永寧帝火冒三丈。

前線局勢危機,他自然是知道的,可群臣的表現,還是突破了他的底線。

口口聲聲說著戰事緊急,實際上背後卻有各自的小算盤。

按照慣例,勤王大軍抵達京師,肯定要先覲見皇帝。

眾人急著過來,擺明是不想他見舞陽侯。

原因非常簡單,長城防線一日告破,沿途那麼多關隘,都沒有發揮作用,背後牽扯的東西太多。

朝堂上的一眾大臣,或多或少都牽扯了一些,沒幾個人敢說自己完全乾淨。

從防線被捅破開始,文官們就忙著平賬。

可惜有問題的地方太多,以往根本就沒有想過會出事,一時半會兒很難清理乾淨。

皇帝好糊弄,不等於舞陽侯也好糊弄。

勳貴集團如果全力支持皇帝,想搞清楚問題並不難。

甚至錦衣衛本身就掌握了不少證據,沒有捅出來,那是錦衣衛上下被折騰怕了。

倘若皇帝勳貴聯合,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顆雷一旦被引爆,那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整個文官集團都會陷入被動中。

為了團體的利益,哪怕反對和北虜決戰的徐文嶽,也隻能被動站隊。

甭管怎麼說,現在都必須阻止皇帝和舞陽侯見麵。

後續等北虜搶完了,他們留下的一堆漏洞,也差不多被清掃乾淨。

到時候推幾個替罪羊出去,就能平穩渡過這次危機。

何況勳貴係,也不是鐵板一塊。

皇帝和舞陽侯關係密切,不等於和其他幾位,同樣關係密切。

永寧帝上位之後的一係列操作,實際上也沒少得罪勳貴係。

雙方心裡有疙瘩,就很難推心置腹的合作。

讓勳貴們冒著未來被清算的風險,大肆屠戮文官,幾乎是不可能的。

文武之爭固然激烈,但不等於雙方就完全沒有合作的可能。

政治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

有些政治交易,雙方甚至不需要開口,就能夠達成默契。

私底下讓渡一些利益過去,事情也就過去了。

“哼!”

冷喝一聲之後,永寧帝直接轉過身去。

群臣挑明了立場,如果他拒絕調兵,導致戰線再次崩潰,一切政治後果就需要他來承擔。

皇權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同樣需要天下人擁戴。

京師再度被圍的政治影響太過惡劣,大虞朝積累了數百年的威嚴,將直接毀於一旦。

這是會動搖皇權根基的。

“你們看著辦吧!”

賭完氣之後,永寧帝一臉無奈的說道。

百官們玩的陽謀,現在這種局麵,他著實不敢賭。

……

通州。

看著眼前的聖旨,舞陽侯是一臉的無奈。

真是怕什麼,就給來什麼。

前腳剛在驛站落腳,朝廷催促出兵的聖旨,就到了他手中。

帶著步兵去打騎兵,縱使軍神再世,也要頭皮發麻。

“朝廷讓我們務必擋住北虜大軍,不讓他們襲擾順天府,諸位將軍可有建議?”

舞陽侯的話一出口,一眾將領就傻了眼。

“侯爺,順天府雖然有燕山山脈為屏障,可最重要的關隘,早在前麵的戰鬥中就已經丟失。

敵人都打了進來,現在再想找險地扼守,也沒有發揮的餘地。

總不能圍著順天府,再建一條長城吧!”

南直隸第一鎮總兵任啟辰雙手一攤說道。

想他也是熟讀兵書,可麵對這種奇葩要求,還是無能為力。

大同、宣府等地都丟了,居庸關、古北口、紫荊關等地也落入北虜手中。

整個北疆防線,也就山海關還在虞軍手中。

有遼東鎮駐守,北虜主動避開了這個硬茬。

戰線推進到了京師門口,敵軍隻要願意,隨時都可以發起進攻。

想要攔截都不行,敵軍以騎兵為主,占據著戰略主動權。

現在所謂的順天府防線,看起來更像是玩笑。

從前線撤下來的潰兵,早就淪為驚弓之鳥,所謂構築防線,無非是逃脫朝廷追責的手段。

“時間這麼緊,長城肯定是建不了的。

再說京師周邊那麼多戰略要地,都能丟的這麼快,多一條長城也沒有意義。

侯爺,朝廷下達這份聖旨,無非是想要推卸責任。

光我們這點兒部隊,根本不可能四麵布防。

要不然我們直接在順天府附近,挑選有利地形進行駐紮。

敵軍向我們發起進攻,大家就固守營地。

如果從其他地方繞路,那麼我們無能為力,步兵是追不上騎兵的。

何況北虜入寇兵力,足有二三十萬之多,我們很難以寡敵眾。”

南直隸第二鎮總兵元羽豐緊接著開口補充道。

從調侃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來,他對禦敵於順天府之外,不抱有任何希望。

“休要口無遮攔!”

“這些話,不是你們該說的。

若是傳了出去,又少不了一場風波!”

“朝廷既然下達了命令,我們就要儘可能的完成任務。

你們幾個挑選一個適合長期駐守的地方,本侯要和北虜打持久戰。”

嘴上訓斥的凶,心裡他還是非常認同的。

此時盲目衝上去同北虜決戰,那就是在送人頭。

敵人明明有機會圍困京師,卻故意拖著進度,怎麼看都像是陷阱。

偏偏京中那幫蠢貨,一心想著政治影響,完全不考慮軍事上的風險。

倘若勤王大軍戰敗,大虞朝還能不能存在,都是一個未知數。

“侯爺,以末將之見,通州背靠大運河,最適合大軍駐紮。

不過這個位置,太過位於後方,朝中那邊肯定沒法交代。

如果居庸關沒丟,昌平州是最好的選擇,現在隻能湊合著用。

皇陵在那邊,我們過去保護皇陵不受北虜破壞,想來朝中百官也沒話說。

唯一的問題是北虜明明有時間占據昌平,卻故意放在嘴邊不吃,很可能存在陰謀。”

任啟辰略顯猶豫的提議道。

昌平州是京師的西北門戶,這裡是抵禦草原民族入侵的最後一道防線。

從前線撤離下來的各路潰兵,也大都集中在此地。

理論上來說,隻要整合了當地的部隊,就能拉起十萬大軍。

這樣的兵力,放在整個戰場上,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怎奈潰兵這種生物,從來都不是戰力擔當。

把這些部隊編入軍中,很多時候不僅無法增強戰鬥力,反而會影響士氣。

“嗯!”

“我們就去昌平州!”

“就算敵人真有陰謀,大不了我們退守皇陵,在山中同敵軍進行糾纏!”

遲疑了一陣之後,舞陽侯下定決心,同北虜在昌平州打一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