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
群玉山,瑤池仙境。
蕭辰見到了傳說中的瑤池王母。
此乃蕭辰初次目睹王母之容顏。
雖《西遊記》未曾直述王母外貌,然曾有詩讚曰:
“月裡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
“宮妝巧樣非凡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往往最後登場者,皆為壓軸之重。
由此可見,王母娘娘之美貌,足可與月裡嫦娥、九天仙子並肩,甚至更勝一籌,乃是天界當之無愧的第一女神。
但是,蕭辰眼下的身份隻不過是一個小小天兵,在這等級森嚴的天界,自然不好直視王母的麵容。
不過他的視力極好,隻是匆匆一眼,即從瑤池那澄澈如鑒之水中倒影,窺得王母之容顏。
王母確實是一個端莊又絕美的豐腴女神。
瑤池之水,清可見底,宛如一麵廣袤之明鏡,映出王母那絕世之容顏。
但見王母麵容清麗,超凡脫俗,她的妝容精致入微,每一處細節都恰到好處。其眉眼若遠山含黛,那一雙黛眉微微上揚,隱帶不怒自威之凜然氣勢。
其丹唇輕啟之際,如朝霞映雪,紅潤且嬌豔,令人心旌搖曳,幾欲一親芳澤,然終懾於其威嚴,不敢稍有唐突。
瑤池王母既有神聖不可侵的王母之威嚴,又含女性之慈柔溫潤,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在她身上完美融合。
瑤池王母頭戴金玉簪,腰懸昆侖玉如意,外披雲錦霞帔,如天邊雲霞,流光溢彩,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曳。其氣質仿若一朵盛開於天界之富貴牡丹,雍容華貴,端莊絕美,令人為之傾倒。
瑤池仙境,再配上絕色王母,這無疑是每一任“天帝”的標配。
男人,哪有不向往權力和美人的?
正如當年劉邦觀秦皇帝出巡,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項羽觀秦始皇,亦豪情萬丈曰:“彼可取而代也!”
江山如畫,美人如玉,這世間英雄豪傑,無不對權力與美人有著難以言說的向往,此乃人性使然,亦為千古之常情也。
……
瑤池王母端然坐於華貴寶座之上,身姿嫋娜娉婷,然威嚴自顯,不怒而令人敬畏。
四周環伺之女仙,雖皆貌美若仙葩,仙姿嫋嫋,風華絕代,然於王母之前,皆失其色,恰似繁星遇皎月,黯然無光。
遙遙望見王母那絕世之姿,蕭辰隻覺眼前似有霞光乍現,心下讚歎不已,下意識輕聲念道: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此詩乃李白所作《清平調·其一》,於後世廣為流傳,聲名遠揚。
相傳當年李白於長安供奉翰林之時,唐玄宗與楊貴妃於沉香亭賞牡丹,興致正濃之際,便命李白作新樂章以助興。
李白才思泉湧,揮毫潑墨,寫下了這膾炙人口的讚美詩篇。
此詩一出,楊貴妃喜上眉梢,心花怒放,李白亦因此獲唐玄宗諸多賞賜。
其實,詩中之“群玉山”,就是傳說中王母居住之地。
而“瑤台”,更是王母所在之宮殿。
故而,此《清平調·其一》之詩,既可以看作是對楊貴妃美貌的極致讚美,亦可視作是對王母的崇高禮讚。
又或是李白借王母之名讚美楊貴妃,言其美貌能與天上的王母相媲美,儘顯其傾國傾城之姿。
而現在這個時候,沒楊貴妃,也還沒李白。
那麼此詩就仿佛是專門為王母所作,將她的美貌與氣質描繪得淋漓儘致。
當然了,這首《清平調·其一》與紂王那首調戲女媧之詩截然不同。
紂王之詩曰:“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紂王的詩中儘是“鳳鸞寶帳、梨花帶雨、媚妝妖嬈”之詞,更有“要把女媧,取回長樂侍君王”之語。
女媧身為上古女神,遭紂王如此褻瀆,自是怒不可遏。
而《清平調》則不然,此乃李白在唐玄宗麵前為楊貴妃所作之讚詩,正兒八經,發自肺腑,絕無半點褻瀆之意。
畢竟,在古代,誰敢在皇帝麵前寫詩調戲他的貴妃?
那豈不是自尋死路?
《清平調》這首詩,隻有對楊貴妃的讚意和敬意,毫無褻瀆之意。
李白曾因此得了唐玄宗的不少賞賜。
而楊貴妃極喜此詩,時常吟誦。
故而蕭辰吟此詩,也並無任何顧忌。
蕭辰心想,若能借此在王母麵前刷個臉,留下些許好印象,也是好的。
畢竟,若是九葉靈芝草在瑤池,他日後來瑤池盜取九葉靈芝草,也方便許多。
遠處。
王母娘娘正端莊地端坐於那華麗的寶座之上,鳳目微闔,神態端莊而威嚴。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時,一道清朗之聲,雖輕,卻清晰傳入王母耳中。
那聲音如清泉擊石,在靜謐的瑤池中激起層層漣漪。
要知道,詩仙李白的這首《清平調》,在其浩如煙海的詩作中,亦是熠熠生輝、名列前茅的佳作。
那靈動的筆觸、絕美的意境,將美人的風姿綽約描繪得淋漓儘致。
古來今往讚頌美人的詩句有很多,而詩仙李白的這首《清平調》,當之無愧可排得進前三。
一般女人,沒有不喜歡的。
聞得此詩,王母娘娘不禁微微一怔,張開雙目。
那如秋水般的美眸輕輕抬起,目光如電,穿過層層縹緲的雲霧,穩穩地落在了這前來送信的天兵身上。
隻見這小天兵身姿挺拔,麵容清秀,雖身著普通天兵戰甲,卻難掩其身上散發出的不凡氣質。
常言道:“風塵滿麵,難掩英雄之氣;破衣一身,全無寒酸之誌。”
一個人的麵容和身材都好變化,但骨子裡的散發的氣魄,還是很難改變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會向瑤台月下逢。”
瑤池王母在心中又細細品味了一遍這首詩,不由暗自詫異:
“此小小天兵,又不是那主管文運的文曲星,竟能吟出如此絕妙之詩句,字裡行間,儘顯文采風流。”
“以前瑤池宴會上,文曲星也曾多次揮毫潑墨,創作不少詩詞歌賦以助雅興。”
“彼時那場麵,眾仙皆讚歎不已,紛紛為文曲星的才情所折服。”
“可如今想來,文曲星之詩雖也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和此詩相比,也就泛泛一般了。”
“這般驚才絕豔之人,本應在天庭文苑之中大放異彩,如今卻屈居於小小天兵之位,整日於刀光劍影間奔波,豈非大材小用,明珠暗投?”
要知道,天庭廣袤,官職眾多,有那掌管文運、揮毫潑墨的文官,有衝鋒陷陣,對外征戰的武官……
還有養馬官,精心照料天馬,使其膘肥體壯;工乾官,負責各類工程建造,為天庭添磚加瓦;養花官,悉心培育奇花異草,讓天庭四季芬芳……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打仗的官,隻不過是這眾多官職中的一種罷了。
在天庭,隻要文章寫得好,也是能憑借自身才華,謀得一席之地,儘展才華的。
“想不到天庭竟還有如此文才,卻沒被發掘,實在可惜……”
瑤池王母心中暗道。
未幾,蕭辰便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行至王母娘娘之前。
他雙手抱拳,行禮恭謹,一絲不苟,儘顯天兵的紀律與素養。
而後,蕭辰自懷中取出玉帝之手旨,雙手捧奉,朗聲道:
“娘娘,此乃陛下旨意,欲借娘娘金簪一用,以助天河水軍破敵,還望娘娘應允。”
旁邊侍奉之青鳥仙子見狀,蓮步輕移,嫋嫋娜娜上前,接過手旨,複雙手遞至王母娘娘之前。
王母娘娘伸出纖纖玉手,接過玉帝的手旨,緩緩展開。
看著看著。
王母娘娘的黛眉漸漸蹙起,眸中怒火隱現,對玉帝之不滿,溢於言表。
“哼!”
王母娘娘輕哼一聲,聲音雖輕,卻似帶著無儘的怒火。
隻聽聞“啪”的一聲。
王母娘娘將手旨重重一放,那手旨與案幾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回蕩於瑤池之間,驚得周圍的花草都微微顫動。
王母娘娘當眾怒斥玉帝道:
“天界婚姻之事,本就該由我處置。”
“牡丹仙子犯了天條,也該由我發落,我自會秉公處理,給她一個公正的結局。”
“玉帝何以瞞我,越俎代庖,將牡丹仙子打殺?”
“他這是視我為何物?難道以為我不存在嗎?”
“玉帝行如此之事,將東華帝君逼反,這才致使今日之禍!”
“他懷的什麼心思,我還不知道嗎?”
“如今,又來找我?”
“是何用意?”
王母此言一出,旁邊眾女仙皆嚇得花容失色,一張張俏臉瞬間變得煞白。
“娘娘息怒……”
“娘娘息怒……”
……
她們紛紛拜倒在地,身軀瑟瑟發抖,仿佛秋風中的落葉,連大氣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惹惱了王母娘娘。
蕭辰卻依舊麵不改色,身姿挺拔如鬆,不卑不亢地立於王母娘娘麵前。
那一襲銀白素淨的天兵戰甲,甲胄在瑤池仙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清冷的光澤。
此時此刻。
蕭辰見王母娘娘黛眉緊蹙,言辭間儘是對玉帝此舉的憤懣,心中暗自思忖著這複雜的局勢。
這玉帝與王母娘娘之間的糾葛,猶如天界深處那神秘而又深邃的迷霧,暗流湧動,波譎雲詭。
他一個小小天兵,實在不好多嘴,由他去吧!
不過,蕭辰心中還惦記著能摸一摸王母娘娘的金簪法寶。
這瑤池王母要是不借金簪,他金角大王不是就摸不到了?
斟酌片刻後,蕭辰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
“娘娘息怒,陛下此舉或許有他的考量。”
“天界局勢瞬息萬變,陛下每日需處理諸多繁雜事務,難免有思慮不周之處。”
“娘娘您心懷慈悲,掌管天界諸多事務,陛下想來也不想因這牡丹仙子一事惹您不快,隻是事急從權,才出此下策罷了。”
“還望娘娘念在三界安寧的份上,暫且應允此事。”
王母娘娘聽聞,目光如炬,在蕭辰身上停留片刻,而後輕歎一聲,很是不滿的說道:
“即便如此,玉帝也該與我商議,而非擅自做主。”
“他這般行徑,置我於何地?”
“我還是這天庭的王母嗎?”
女人發怒的時候,不好直接回懟,容易吵起來。何況眼前這女人還是王母娘娘,是天庭的大神,而他不過是一個小小天兵。
蕭辰微微垂首,順著瑤池王母的話,往下說,語氣懇切道:
“娘娘所言極是。”
“陛下此番行事,確有失妥當,未顧及娘娘顏麵與感受,實乃不該。”
“待戰事稍緩,或許陛下會向娘娘說明情況,屆時定會向娘娘賠罪。”
“但如今戰事吃緊,天河水軍危在旦夕,若因這芥蒂之事,誤了戰機,恐生靈塗炭。”
“娘娘心懷天下蒼生,如慈母憐愛子女,想必也不願見此情景。”
說罷,蕭辰微微低頭,沉默不語。
自己不過是個小天兵,此時多說無益,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就這樣吧。
這金簪法寶,瑤池王母借或者不借,隨她去吧!
自己也不過是少摸一個寶貝罷了。
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
王母娘娘聞言,神色稍緩,原本緊蹙的黛眉漸漸舒展,那如秋水般深邃的眼眸中,透出一絲思索。
她微微仰頭,望向瑤池之上那如夢似幻的雲霧,似是在權衡著利弊,又似是在回憶著往昔與玉帝之間的種種糾葛。
良久之後。
瑤池之中,一片寂靜,眾仙戰戰兢兢,不敢出聲。
瑤池之中,唯有那潺潺的仙泉流淌之聲,似在訴說著時光的悠長。
最終。
王母娘娘還是緩緩開了口,聲音清冷,卻又帶著一絲無奈:
“罷了,看在下界蒼生的份上,這金簪我便借他一用。”
“若因我等之事,致使下界生靈塗炭,那便是我們的罪過。”
“是我們神仙失職了。”
“隻是此事絕不能就此作罷,玉帝日後需得與我好好說道說道!”
“他這般行事,全然不顧我的顏麵與感受,若再如此,休怪我以後不留情麵!”
王母娘娘說到此處,語氣陡然轉厲,美眸中閃過一絲寒芒,帶著凜冽的殺意。
刹那間。
瑤池之水都被這寒意所懾,竟一時都凍結成一片,晶瑩剔透,卻又透著絲絲寒意。
常言道,母老虎發威,有時候比公老虎更可怕。
王母之怒,也不亞於玉帝之怒。
瑤池之中的女仙們,個個嚇得花容失色,皆戰戰兢兢,大氣都不敢出。
她們低垂著頭,身體微微顫抖,生怕王母娘娘的怒火會波及到自己。
此時此刻。
整個瑤池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王母娘娘那清冷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
說罷,瑤池王母輕輕抬手,衣袖隨風飄動,一道璀璨的金色光芒閃過,一支散發著柔和金光的金簪出現在她的手中。
青鳥仙子忙上前一步,從王母娘娘手中接過金簪,而後轉身,蓮步輕移,將金簪遞給蕭辰。
蕭辰雙手接過金簪,隻覺一抹溫潤之感傳入掌心。
他連忙躬身行禮,朗聲道:
“多謝娘娘恩典,小仙定不辱使命,用完之後定將金簪安然歸還,以報娘娘恩德。”
王母娘娘微微頷首,目光落在蕭辰身上,那目光中帶著幾分審視,又帶著幾分讚許。
王母朱唇輕啟,讚道:
“你這小天兵,倒是有幾分膽識與才情。”
“今日之事,你做得不錯,能在本宮盛怒之下,不卑不亢,言辭懇切,實屬難得。”
瑤池王母的聲音依舊清冷,但語氣中卻多了一絲溫和。
瑤池王母話鋒一轉,突然道:
“隻是,你一個小小天兵如此為玉帝奔走,不怕日後因玉帝與本宮之事,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