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驪山之巔,雲層上。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小羽俯瞰下方不該出現在人間的龐大建築群,早被歲月殺死的記憶竟再次複蘇,還情不自禁背誦起來。
盤古世界的阿房宮,比杜牧《阿房宮賦》中的阿房宮,還要壯麗十倍。
從驪山之西開始,繞著驪山走了半圈,再往北折返,一直綿延到更北邊的鹹陽城。
“覆壓三百餘裡”真不是修飾詞,而是實景描寫。
真沿著驪山之西的第一棟建築往鹹陽走,還不止三百裡,起碼有五百裡。
沿途始終都在阿房宮內,腳底板不用沾泥,一直走在宮廷回廊上。
而且回廊並非簡簡單單鋪在地麵,很多回廊都懸空架在兩棟高大的建築之間。
像是立交橋。
回廊還重重迭迭,上下好幾層。
最高的建築超過五百丈,一千六七百米,都快夠到小羽腳下的仙雲了。
住在塔樓內的宮廷貴人,推開窗就能看到雲朵從身前飄過。
如此巨大且龐雜的建築群,卻不是空蕩蕩的“鬼樓”,裡麵都住滿了人。
走廊上熱鬨得像是集市。
除了少量趁著車馬出行的貴人,幾乎都是服務貴人的仆從。
他們挑著擔子、拉著車,為高大閣樓內的貴人提供肉米、泉水、蔬菜、木炭等。
也會將貴人創造的生活垃圾運輸出去。
貴人行走的回廊,和仆從與車隊使用的回廊,還各不相同。
貴人行走在幾十丈高的空中回廊,仿佛不染凡塵的仙人。
仆從則走底層的回廊,密密麻麻如同螞蟻。
就這麼壯麗的阿房宮,特麼的才修建了一半。
還有超過八十萬役夫,在山上伐木煉鐵,繼續搭建更加宏偉的宮室。
如果按照小羽前世大秦的生產力,壓根造不出來這等建築。
就說五百丈的“飛星塔”,現代社會的鋼筋混凝土,都扛不住建築本身的重壓。
盤古世界有仙人佛陀。
飛星塔的整體結構,其實十分簡單,就一根銅精柱子插進地脈深處。
地上五百丈,深入地下也有三百丈。
柱子上有很多榫卯結構的孔洞,可以在裡麵插上橫梁或者鐵柱,再以木梁或鐵柱為地基,修建磚木結構的宮室。
等於說,數百丈高大的建築重量,都由中央那根合抱粗的銅精柱子承受了。
彆說這點重量,再增加十倍、百倍,銅精柱子也穩如泰山。
因為“銅精”是靈材。
你就想象:悟空把金箍棒插在地上,不停喊“長長長”,金箍棒有萬丈長,然後在萬丈長的金箍棒上掛一棟棟集裝箱房屋,金箍棒會不會彎曲、折斷?
顯然不可能。
而金箍棒隻是大禹治水用的“量尺”。
嬴政的曆史功績且不提,隻說他的人皇權柄,絕對古今往來第一人。
大禹擁有的“量尺”,嬴政也好吧,嬴政大概沒有定海神針。
大禹與天庭關係很不錯,玉帝還請大禹到天庭當“天神”呢!
人皇政和天庭形同水火。
老君會將“靈陽棒”借給大禹當量尺,卻不會幫嬴政修阿房宮。
修阿房宮的都是役夫,誰敢把老君當役夫使喚?
不過,三界之中,並非隻有老君懂得煉器。
比如現在的小羽,隻要給她足夠多的青銅礦,提煉出一坨銅精,輕而易舉。
人皇嬴政還活著時,甚至有金仙到大秦朝廷打工。
資源足夠的情況下,煉製一根八百丈長的銅精柱子,還是非常勞民傷財的。
嗯,仙人能做到,但仙人也不可能憑空變出億萬斤純銅。
此時依舊在驪山服役的八十萬民夫,有一半都在挖礦、冶鐵。
凡人先冶煉出高純度的銅錠、鐵錠、銀錠。
煉器師再從中提煉出銅精、鐵精、銀精等。
若有必要,還會將幾種精金融合在一起,增加靈材的強度和功能。
阿房宮有八十萬青壯役夫,隔壁的秦嶺皇陵(趙太後陵寢),又占用了五十萬役夫。
小羽在天上看了一圈,心裡都替大秦、替贏氏感到恐懼:鍘刀已經架在脖子上了啊。
可他們似乎毫無所覺。
大秦皇族奢靡無度,大秦臣子同樣奢靡成風。
事實上,阿房宮內大多數宮室,都屬於曾經山東六國的貴胄。
離開驪山,進入鹹陽城後,小羽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李丞相府”。
“李斯這廝莫非沒長腦子?府邸修建得比鹹陽宮還要壯麗。”
看著車水馬龍的“李府街”,小羽都開始懷疑李斯的智商。
李丞相府大門前的街道,還不如他家院牆長。
她得走過三條街,才能“離開”李丞相府範圍。
不僅占地麵積極大,內裡的建築還特彆高大宏偉。
其中一座塔樓,足足一百丈,比鹹陽宮的最高建築章台,還要高一大截。
嗯,嬴政修的阿房宮極為華麗,但他從父祖輩那兒繼承的鹹陽宮,看著很樸素。
鹹陽宮麵積不大,高大的建築也不多,內裡裝飾也不奢靡。
說明嬴政之前的幾代秦王,的確在認真為子孫“攢家底”,沒怎麼鋪張浪費。
即便如此,李斯的丞相府修得比皇宮還大、還華麗,也太過腦殘小羽覺得腦殘,可鹹陽城裡的百姓與貴人,似乎沒太大感覺。
李斯的丞相府,有超過百年的曆史,在嬴政還活著時,已經開建。
“建造了如此華麗的府邸,李斯竟一直活到嬴政駕崩,政哥胸懷寬廣啊!”
小羽緩步穿過繁華的街道,來到城南朱雀大街,另一棟規模也很龐大的府邸前。
“你們老爺在不在家?”
和李丞相府前車水馬龍、門庭若市不同,孟岐的太師府幾乎稱得上“門可羅雀”。
彆說賓客,連路人都很少從門前過。
朱雀大街並不偏僻,可太師府修建在大街儘頭,靠近牆角。
塗了朱紅油漆的大門緊緊關閉,僅旁邊的綠漆“二門”半開著,有個五十多歲的老道士,坐在門前躺椅上曬太陽。
“道爺哪裡來?找我家老爺有何事?”
見到小羽穿道袍,且道韻十足,老道士麻溜地從椅子上爬起來,行了個稽首禮。
“前些天與孟太師短暫相會於碭郡芒碭山,今日特來赴約。”小羽道。
“芒碭山~~”
老道士眼睛一亮,連忙拉開二門,道:“道爺裡麵請,我家老爺還在欽天監。
老道姓‘何’,單名一個‘林’字,是老爺的道童。
道爺先進屋喝杯茶,老道立即飛符傳書,將老爺喚回來。”
小羽跟他進了屋。
在茶水端過來後,當著他的麵,從一個瘦高的中年道士,變成黑袍背劍的道姑。
“看來你已經知道我是誰了。”她笑道。
老道士看著她,驚訝、驚豔了一下,點頭道:“老爺提醒過老道,近日羽仙子可能要來,讓老道留意從芒碭山過來的故友。”
聽說來自芒碭山,他的確猜到“他”可能使用了變化之法。
小羽道:“我身份有些尷尬,故而換了形貌,不是存心欺瞞,老何你彆見怪。”
“明白,明白!”
老道童放下茶杯,原地轉了一圈,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五十多歲須發斑白的老道,變成個十二三歲的小道童。
大眼睛、紅嘴巴、白淨臉蛋,很是機靈乾練的樣子。
“仙子可以叫我‘小林子’。我跟著老爺五百年了,年紀比你大,可老爺說你跟他是同輩,讓我喊你前輩呢!”他笑嘻嘻道。
小羽擺手道:“孟老爹什麼都好,就是太過謙虛。
彆說他本人,小林子你若是在外麵遇到我,我都得喊你一聲‘前輩’。”
小林子吐了吐舌頭,道:“可不敢當!羽仙子年級不如我,道行卻比我高多了,我到現在還沒結丹呢!”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心裡立即有了猜測:小林子憋了五百年,應該是想衝擊天仙沒成功。
將來若結丹,八成是地仙果位甚至更慘,萬一渡劫失敗,又不肯輪回,隻能轉修鬼仙。
——天仙果然不是靠時間積累能達到的。
沒資質、沒福緣,憋多久都沒用;有仙骨和仙福,不用憋,一蹴而就。
小羽看過胡真君的記錄:三十五歲入門,養氣十二年,成就天仙果位。
從入門到飛升天界,攏共用了十二年。
胡真君算快的,卻遠不是最快。
來到神州後,小羽也聽說過東方朔的“神話傳說”——有說他出生百日,開始悟道,十來歲時已經成為天仙。
簡直是神話世界的“神話傳說”。
小羽不願相信。
但這個傳說流傳頗廣。
有人跟她一樣完全不信,也有人信誓旦旦。
“咱們道行差不多,你也彆叫我‘前輩’。咱們同輩相稱,孟前輩還是前輩。”
小羽拉著小林子沒說幾句話,孟岐便從天而降。
“哈哈哈,羽仙子你總算來了,老夫盼了半個多月呢!”
孟老頭滿臉紅光,活像個等到了接盤俠的房產銷售經理。
“唉,本來早該到了,半途又遇到點事兒,耽誤了。”小羽道。
“神霄派在泰山地府門外埋伏仙子的事兒,我也聽說了。”
孟岐進屋坐在她對麵,仔細端詳她片刻,問道:“仙子的傷勢可嚴重?”
小羽古怪一笑,道:“前輩是說東海一劍的事兒?嘿嘿,我倒是感覺良好。”
孟岐心中一動,“東海追殺,還另有隱情?”
小羽反問道:“最近幾天,前輩沒從神霄派聽到什麼消息?”
她離開碧玄洞天後,還鑽山洞用十天時間,將仙杏靈粹徹底消化。
之後來到關中,在鹹陽之外的秦嶺逛了一圈,又耽擱幾天。
此時,紫雲宮假“胡真君”之事,應該徹底發酵了。
孟岐搖頭道:“神霄派追殺仙子失敗後,就關閉了紫雲宮。
外人想進入碧玄洞天都不行,更彆說內部消息傳出。
我們外人隻猜測此行受挫,神霄派自覺丟了大臉,不好意思麵對仙界同道。”
“關門了?莫非明著關閉洞天,背地裡又在謀劃我?”小羽驚訝道。
孟岐意味深長道:“老夫估計他們暫時不會再謀劃仙子了。
泰山地府那次,他們已占儘天時地利人和,依舊失敗。
說明羽仙子你氣運正濃烈,此時與你硬碰硬,沒好結果。
其實他們早該看透的。
黃安大仙穿著周天星辰袍都隕落了,他們偏要不撞南牆不回頭。”
小羽擺手道:“非我殺他們,他們自己失道,而被天地厭棄。”
這話孟岐沒法接。
讚同黃安失道自逝,要得罪不知多少大仙、大道派。
不讚同,又得罪眼前說這話的羽鳳仙。
“仙子,老夫上次的提議,你考慮得如何了?”他問道。
小羽道:“前輩是說在欽天監掛名‘大天師’?”
“泰山地府一事,再次說明‘天師’之位已配不上仙子,老夫願意退位讓賢。
連同這棟太師府,以及府內仆童包括我這道童何林,一起留給仙子你。”孟岐一臉真誠地說。
——最近大秦發生了什麼事,老孟竟如此急切地想要跑路?
小羽心中驚訝,麵上惶恐,連連擺手道:“孟老爹是前輩,跟著前輩學習,幫前輩打下手,固所願爾。可要取代前輩,晚輩萬萬不敢,也沒能力。”
頓了頓,她又道:“再說了,晚輩如今惹了一身麻煩,太後娘娘肯定不願沾染我這坨臭狗屎。晚輩有自知之明,也不願讓前輩為難。”
——你的確是臭狗屎,可如今大秦朝廷已成糞場。將來說不定還要變墳場,真的很適合你。
孟岐抬頭看了眼外麵的天色,還沒到午飯時間。
他起身道:“仙子心有疑慮,老夫明白。咱們先去見趙太後,她盼望你多日,真心希望你留在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