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十二月,攻占了九江國之後,項羽馬上把矛頭對準劉邦,利用兵力優勢圍困滎陽,同時派兵繞後截斷漢軍的後勤補給路線。滎陽固然易守難攻,但沒有糧食遲早得餓死。劉邦實在撐不住了,向項羽求和,說:“算了吧,我們彆折騰了,這樣吧,滎陽西邊歸我,東邊歸你。”
麵對劉邦的示弱,項羽又心軟了,準備和劉邦講和。範增急了:“你怎麼不長記性啊,趁他病要他命啊,現在可是消滅劉邦的大好機會。”項羽這次聽了範增的話,繼續圍困滎陽,打算耗死劉邦。劉邦這下發愁了,眼下情況危急,韓信還在北邊沒回來,這該咋辦?劉邦趕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酈食其給劉邦出了個主意,但事實證明酈食其隻是個能說會道的說客。酈食其對劉邦說:“大王,您看看曾經的商湯和周武王,他們成功以後都分封了對手的後代。但秦王不講道義,滅了諸侯以後不給他們後代活路,所以秦朝被推翻了。我建議您恢複六國,分封六國後人,這樣大家都高興,肯定對大王您感恩戴德,擁護大王。這樣大王就能稱霸了,楚國就隻能吃乾飯了。”
這個主意乍一聽還有點道理,酈食其又曾經立過大功,劉邦非常信任酈食其,就按照他說的,趕緊讓人製造玉璽,準備分封事宜。張良從外麵回來,到劉邦那裡串門的時候,劉邦和他聊起了酈食其提的計劃。張良一聽張大了嘴,問到:“這是哪個腦殼被門夾了的人出的餿主意?”
劉邦一聽納悶了,問張良:“怎麼了軍師,有啥問題嗎?”張良說:“要是這麼乾的話,大王你的公司就得破產了。”“啊?為什麼呀?”張良隨即給劉邦來了五個靈魂拷問。
“以前商湯、周武王分封對手的後代,是有能力拿捏他們,現在你有能力拿捏項羽嗎?”
“周武王能砍下紂王的腦袋,你能砍項羽的腦袋嗎?”
“眼下正打仗呢,現在是學周朝那派做法的時候嗎?”
“要是真搞分封,文臣武將就跟著他們的老板走了,誰來給你打工?”
“楚國這麼強,分封後的諸侯敢和楚國叫板嗎?誰來給你漢國當小弟?”
劉邦被問得啞口無言,“額……”。張良說得字字在理,劉邦終於醒悟了,今時不同往日了,現在漢國的情況不容樂觀,再搞周朝的做法無異於是找死。劉邦趕緊叫停了分封計劃,大罵酈食其:“這個腦殘儒生,差點被他給坑了。”
酈食其和張良一對照,謀略水平差了好幾個檔次,這就是說客和軍師之間的差距。從張良的話裡也能看出,他現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一心複興韓國的熱血青年了,對整體的政局也有了更長遠的考慮,軍師畢竟是軍師。
雖然張良頭腦清醒,阻止了錯誤的計劃,但對於眼下被楚軍圍困的劣勢,也一時想不出破解的辦法。不過沒關係,劉邦在楚漢戰爭裡的主角,是有光環的。照小說裡的情節,主角受困的時候一般都有高人相助,這次幫助劉邦的是從項羽那邊跳槽過來的陳平,他給劉邦帶來了離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