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倉稟足(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太多了!太多了!已經盛不下了!”

“沒有了,真的一粒空隙都沒有了!再不要往裡麵灌了!”

“嘩啦嘩啦,嘩啦嘩啦……”

當劉協再看到賈詡彙上來的單據時,隻覺荒謬。

這一次,雙方彼此明顯都低估了互相的實力。

短短不過一月,賈詡就花出去了董卓上萬金的財物,搞得賈詡都害怕董太師找自己算賬,不敢再去郿堡搬寶貝。

而相應的,賈詡這一次的收獲也極為驚人。

“太倉府庫,已然充盈!”

長安太倉,乃是先漢時期所建。位於長樂、未央兩宮之間,與武庫一同處在皇城最核心的位置。其儲量雖不及關東巨儲的敖倉,可依舊能夠容納十萬石的糧食!

而如今太倉滿,其中至少有七萬石糧食都是賈詡此次從市麵上買來的……

“文和,你最近就窩在尚書台好了,沒事不要去見太師。”

劉協語重心長的吩咐,一副此事與朕無關的模樣。

因為劉協實在沒想到,對方能玩的這麼大。

本以為能有個三萬石糧食放出來就不錯了,結果對方硬生生的放出來了七萬石!

一石糧食,往往就足夠一名青壯一月食用。

若是仔細管控,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一月不再餓肚子。

再極端一些,到了朝廷不得不施粥保人命的時候,甚至可以做到一石糧食養活一個五口之家一月之久。

也就是說,十萬石糧食,足夠五十萬關中百姓生存一月之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收來的這些糧食,完完全全就是關中的救命糧!

而關中的救命糧,其實就是如今這個大漢小朝廷的救命糧。

有了太倉的這批糧食,無論是賈詡還是劉協,至少都能睡幾天好覺。

“陛下,不過對方似乎已有察覺,不再放糧收取五銖。”

賈詡似有遺憾:“以後若再想尋這樣的機會,隻怕是難了。”

被賈詡吞了這麼多糧食,對麵就是一群豬也該反應過來了。

所以劉協也沒有太在意:“既然不能買糧,那就重新開始收小錢、鑄五銖。”

既然沒人阻撓,那這一次的政令勢必可以順利推行。

雖然耽擱了些時日,但劉協表示,如果可以的話,這樣的耽擱大可以多來幾次!

相比於劉協這邊的歡快,另一麵的氣息顯然是陰沉的可怕。

黃琬府邸。

一群人圍坐在此處,各個麵帶慍怒。

“子琰!我們可是聽信了你的說法,這才以自家府庫鼎力相助,可現在是為何啊!”

“是啊!子琰,這一次,你務必要給我們一個說法!”

“子琰,我兩家是世交,可此次……你著實令人失望了。”

……

這些人,都是關中的一些大戶、豪族。

這一次灌注到太倉中的糧食,基本都是從他們自家府庫中掏出去的糧食。

黃琬如今看到這些人像一個個催命鬼一般上來討要說法,也隻得是強忍著羞恥,挨個與這些人道歉。

道歉的同時,黃琬內心卻早已扭成一張苦瓜。

“君榮誤我!”

這次用糧食換取五銖,之後另鑄小錢,攪亂政令的謀劃正是士孫瑞的主意。

但士孫瑞如今在長安的名聲早已臭不可聞,所以真正出麵的人還是黃琬。

黃琬的祖父、父親都曾經擔任過三公之職,而黃琬本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擔任過右扶風的職務,與關中大族交好,所以才能說動這些人將自己的糧食聚集起來,破壞朝廷政令。

按照士孫瑞的推斷,頂多以五萬石糧食就能徹底破壞關中的錢政,令賈詡的謀劃付之一潰。

但如今七萬石糧食都砸進去了,雖然如今市麵上流通的錢幣都成了他們私鑄的小錢,但關中的市肆卻全然沒有半點崩潰的跡象!

因為朝廷用五銖購買糧食,然後他們再將五銖私鑄成小錢,百姓拿到小錢後又去市肆換成糧食……如此,就使得本來毫無用處的小錢居然莫名其妙的被循環利用了起來。

這就導致,現在市麵上流通的銅錢還是小錢,根本沒有半點改變。

唯一不同的就是,這小錢從董卓私鑄的小錢變成了他們私鑄的小錢……

然後,他們還莫名其妙賠進去了幾萬石糧食?

雖然他們不曉得其中原由,但他們知道,自己絕對被坑了,而且被坑的很慘!

也就黃琬出身的江夏黃氏乃是名門望族,黃琬本人又在士林中威望過高,不然的話今日可就不是心平氣和的前來商議,而是過來鬨事了!

黃琬對這些人每道一次歉,心裡就流下一滴血。

現在,道的根本不是歉。

而是他黃琬,與其父,其祖的顏麵!

當這些顏麵都被拔下,那他黃琬,怕是並不會比士孫瑞好到哪裡去。

“諸位,此次確實是董賊狡詐,假托廢除小錢之名斂財,當真防不勝防。”

“但正因如此,我等才要同心協力,共振朝綱!”

黃琬言辭激勵,但無論如何卻都不如貨真價實的糧食來的令人安心。

有知道黃琬與王允等人謀事者,更是迫切詢問:“敢問王老籌備的事情究竟何時才能施展?如今董卓隻要活著,我等就片刻不得安寧啊!”

黃琬不知如何應答。

自從上次誅董一事無疾而終後,王允謀事就無比小心,便是昔日與其親密的黃琬也不知道其中細節,隻知道王允如今確實是在醞釀一件大事。

“諸位莫慌。”

“具體事宜,還恕我不能直言。”

“但那一日,終究是快來了。”

王允做的事情黃琬並不知情,也不能透露,但若是士孫瑞做的事,倒是能夠講出來以安人心。

“如今董卓殘暴,禁止百姓種植平日裡愛吃的粟、麥,反而是種植產量不高並且口味不佳的蜀黍與菽。”

“這般倒行逆施,早已是激起了民怨!隻要稍加推波助瀾,便是民意洶湧,關中沸騰!”

黃琬此言倒還讓這些人安心了少許。

至少,這計策比之貨幣錢政要更為輕鬆,也更為易懂。

這一次,總該不能再虧一次了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