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16章 這什麼古瓷窯特化搜尋犬啊!

第16章 這什麼古瓷窯特化搜尋犬啊!(1 / 1)

推荐阅读:

這麼刺激的嘛!

上來就滅族,毀窯!

沈樂感覺整個人都在輕輕顫抖。如果他能跳起來,能衝上去,這時候已經衝上去了——

奈何瓷塔的記憶,似乎暫時並不打算開這個功能。他掙紮了幾次,連眼睛都沒法睜開,更不用說動彈胳膊腿。

仿佛,整個身體都背叛了自己,根本不聽自己使喚。

又仿佛,自己並不是人,隻是瓷窯裡的某一件瓷器,所以才沒法衝出去,隻能在一邊聽著……

哐!

轟!

嘩啦!

劈裡啪啦……

粗暴的動靜不停傳來。沈樂支著耳朵,聽得心都快要碎了:

這一聲是架子被砸倒,這一聲,沉重的東西落地,難道是瓷窯的窯門被拆了?

這一聲,連片塌下來,塌的範圍還不小,難道是瓷窯直接被砸了個窟窿……

這聲音……匣缽、匣缽、裡麵的瓷器、裡麵的瓷器……

彆啊!

這些東西,放到現在,都是珍貴的文物,甚至瓷窯本身也是文物啊!

你們把瓷窯砸了,我的瓷塔怎麼辦,它回不去家了!!!

“彆砸!彆砸啊!”他心痛,彆人——或許是窯主人——比他更心痛。

沈樂聽到有人撕心裂肺地喊,夾雜在拳腳交加聲,和一聲聲的痛呼裡,嗓子都喊劈了:

“我們冤枉!陸氏冤枉啊!我們沒有詛咒國運!我等小民,怎麼有膽子……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

“還敢狡辯!”

一聲皮鞭抽開血肉的爆響,聽得沈樂一個哆嗦。旋即,那個粗豪嗓子大笑一聲:

“弟兄們,這夥叛逆還不服,還在喊冤!加把勁,把東西找出來,讓他們死了也閉上眼睛!”

更多的打砸聲在各處響起。很快,遠遠的有人高叫:

“將軍!找到了!!!”

踢打聲,喝罵聲,夾雜著那個喊冤的聲音遠去。好一會兒,沈樂聽到極遠極遠處,一聲聲瓷器破碎的聲音,夾雜著粗豪嗓子的叱罵:

“七七四十九座瓷俑!”

“每座瓷俑身上都有花紋!透光在地,現出北鬥七星!”

“瓷俑背後有字!有名字!元坦,元斌,元孝友,元暉業,元弼,元韶——還說你沒有謀反!這分明就是心向前朝!”

“瓷俑腳下的刻字!你看看這是什麼!鎖陰兵、鎮黃泉——”

“老東西!你還說不是詛咒國運!!!”

沈樂簡直想要蹦起來往外看了。透光的瓷俑!現出北鬥七星的瓷俑!

這瓷俑的衣擺是半透明的嗎?透影瓷?透影白瓷?!之前的文物發現,從來沒有出現過透影白瓷做的瓷俑!

瓷俑腳下的刻字……至少在隋唐之前,沒有發現過這樣刻字的瓷俑!

從這個瓷俑身上,能提取到的信息,實在太多了!

他掙紮了一下,又掙紮了一下,還是沒能起身——確切地說,還是沒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隻能聞到周圍血腥味越來越重,那個喊冤的人嘶聲吼道:

“這不是詛咒!不是詛咒!這些鎮魂俑,是國師令我們燒造的,是為了鎮住漳河下的屍骸!!!”

沈樂一凜。任何一條河流,都不可能沒有死過人,包括沈樂家門口的小河都有孩子下去遊泳淹死——

但是,說到“漳河下的屍骸”,沈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著名的漳河捕魚事件:

北齊初代皇帝高洋,在逼迫東魏孝靜帝禪位,登基之後十年,忽然一拍腦袋,為了去除後患,把東魏元氏宗室,總共721人全部殺死。

《北齊書·列傳·卷二十八》記載:

“或父祖為王,或身常貴顯,或兄弟強壯,皆斬東市。其嬰兒投於空中,承之以槊。

前後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投屍漳水,剖魚多得爪甲,都下為之久不食魚。”

這種大規模的殺戮,這種滅絕人性的屠殺,可想而知,如果超凡元素的占比比較大,怨氣大概已經衝天——

就算沒有超凡元素的乾預,人心也會惶惶不安,有點什麼風吹草動,有點什麼瘟疫啊,旱災水災蝗災啊,老虎下山吃人啊,就會往上麵扯。

當然,高洋本人大概是不在乎的,這位“投杯而西人震恐,負甲而北胡驚慌”,被突厥可汗稱為“英雄天子”的皇帝,都能當庭彈奏髀骨琵琶:

北齊高家的人,多少都沾點兒精神病,和他們家男子的出眾美貌一樣知名。

但是,他不在乎,架不住彆人在乎,架不住老百姓在乎。

看都下(鄴城,當時的國都)很久不敢吃魚,就知道當時的百姓,包括文武百官,都已經看著瑟瑟發抖了……

如此情況下,朝中大臣,或者國師,或者不知道誰誰誰,下達任務,讓這個窯場燒一批鎮魂俑,就可以理解了。

瓷俑背後的名字,沈樂雖然一個都沒聽過,但是,就聽那一個一個“元”字,大概就能想象,這都是扔進漳河的元氏宗室?

就算不是,大概,也是比較重要的宗室,一起死在高洋手裡。下單子的人心頭不安,一撥兒給下個單子,這也說得過去……

沈樂默默思索著。等等,這個世界,超凡元素占的比例,還真未必小了:

哪怕天地元氣在不斷下降,仙魔妖鬼都在遠離這個世界,中唐時分,也有劍仙修行,也有妖獸踏破軍陣。

那麼,比中唐更早的時代,隋朝之前的那個誰……

北周?

北齊?

說不好真的有妖魔,說不好,真的有製式的鎮魂俑,可以鎮住怨氣……等等,他們在說的“國師”是哪門哪派?

鎮魂俑的樣式是國師親傳嗎?

為什麼這個式樣的鎮魂俑,就能鎮住怨氣——或者,並沒有這種事,製式鎮魂俑啥的,一小部分是陸家的成本,一大部分是史密斯專員的豪車?

正在想著,就聽馬蹄聲急,由遠而近。來人滾鞍下馬聲、大約是摔了的痛呼聲,與喊聲一起傳來:

“不能殺!不能殺啊!隻有陸家瓷窯的鎮魂俑,可以鎮魔!

——殺了他們,來年鄴城必生大疫啊!!!”

沈樂“嘶”地吸了一口氣,開始奮力回想,漳河到底是不是在鄴城旁邊。

殺聲一靜,顯然過來砸窯、殺人的兵丁,聽到大疫也有點怕,大概是本能地停了手,在看領頭人的臉色。

沈樂也豎起耳朵,一邊聽,一邊祈禱:

彆殺了!

彆殺了啊!

能燒透影白瓷的瓷窯,砸一個少一個,能燒透影白瓷的匠人,殺一個少一個,沒準就斷掉傳承了!

就好像秘色瓷,傳承斷絕之後,花了多少工夫,才千辛萬苦複原啊!!!

然而事不從人願。那個領頭的粗豪嗓子一聲冷笑,揮刀:

“隻有他們家的鎮魂俑能鎮魔?那就是說,他們家的血脈,多少有點兒靈氣——

押下去,回程帶他們到漳河邊上,用陸家人的血祭河!”

啊?!

還能這樣?

沈樂要不是沒有被開放視力,他的眼珠子都能被瞪出來。哀嚎聲,咒罵聲,鎮魂俑被砸碎的破裂聲中,他忽然感覺整個人猛烈搖晃:

很快他就發現,不是他在晃,而是彆的什麼東西在晃,旁邊還有人拚命按住。

一邊掙紮、扭打、往下按,一邊還壓低了聲音勸說:

“少爺!彆出去啊少爺!老爺他們都被抓了,要傳承陸家瓷窯,就隻剩下您了!彆出去!千萬彆出去——”

身邊的天地不知搖晃了多久,終於安靜下來,外麵的士兵也早已離去,隻有柴火未燃儘的劈啪聲,在寒風中偶爾爆響。

沈樂屏息聆聽半天,終於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手一撐,翻身就起。這一起身,頭頂上“咚”的一下:

“哎呀!”

他筆直往下一躺,伸手捂住額頭,疼得連治療術都忘了怎麼引發了。對麵,一個雪白的人影連退兩步,差點沒晃到地上去:

“起這麼急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沈樂連續眨了幾下眼睛,這才看清楚,對麵搖搖晃晃的是趙先生:

大概正好彎下腰,或者蹲下來看他的情況,被他猛然這麼一起,頭碰頭。

瓷頭碰肉頭,沈樂的額頭一片疼痛,趙先生疼不疼不知道,但是至少,把他往後一撞,差點把他撞倒在地上!

這麼大一個瓷人兒,要是摔倒了,砸個好歹的,豈不是造大孽了?

沈樂跳起來,連連道歉。趙先生同樣努力向他道歉,自言不應該湊這麼近,應該保持一點距離。

兩人客氣來、客氣去,耗費了半天時間,趙先生才問沈樂:

“剛才您這是又怎麼了?有我能幫上忙的嗎?”

沈樂巴不得這一聲。他滔滔不絕,把之前聽到的,疑似瓷塔記憶的內容講了一遍,末了認真請教:

“我琢磨著,更多的線索,大概還真的在瓷窯那裡——得找到那個廢窯,或者,找到鎮魂俑。您這裡,有點兒線索嗎?”

趙先生越聽臉色越是嚴肅。全部聽完,他蹲下身撫摸著瓷塔的碎片,長長一歎:

“廢窯……難找啊……”

不難找,我也不來尋你了。沈樂一眨不眨地看著他,等待一個答案,或者至少是一條線索。

好半天,趙先生才向沈樂招招手,帶著他快步往外走:

“邢窯並不是一座窯,而是燒造一種類型瓷器的窯口的統稱。

這片窯區,在太行山東麓丘陵地帶,跨州連郡,占地麵積相當廣闊,大概是南北長約90公裡,東西寬約30公裡的狹長地帶……”

他鋪開一張全國地圖,幾乎不用細細尋找,指尖就準確地點在河北中部的位置上:

“臨城縣、內丘縣,還有xt市的信都、襄都兩區,都有窯址分布。到現在為止,在臨城縣和內丘縣,各發掘出了十幾個窯址。”

那麼,這些窯址,是不是我要找的呢?

沈樂繼續盯著趙先生看,心裡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趙先生能夠提供線索,就先跟著他走,沒有線索,就回學校:

找給他講課的那位教授,然後拜托教授,找一找考古隊那邊的一手資料。已經發現的瓷窯,統統跑一遍,看一看是不是他要找的;

如果不是,再在那片地方,來來回回,一步一步親自走過去,一平方米、一平方米親自尋找。

就不信找不到了!

南北90公裡,東西30公裡,也就這麼點地盤!他之前,在塔克拉瑪乾沙漠裡找東西,不是照樣給他翻出來了?

正在想著,趙先生站起身,雙手合攏,“啪”、“啪”,用力拍了兩下。很快,背後一扇小門打開,連跑帶滾,趕過來一個……

一個……

一個白瓷瓶子?

雖然隻是個白瓷瓶子,也看得沈樂眼前一亮。這隻瓶子雖然隻有半尺來高,然而折沿圓唇,豐肩鼓腹,曲線優美,圓潤如滴。

瓷胎緊密堅實,釉質光滑瑩潤,如銀似雪。骨碌碌滾過來的時候,每轉一個角度,室內的光線,都在它身上籠罩一片光暈:

那是細細密密的冰裂紋,能開出這樣的冰裂紋,說明窯工對瓷釉的細膩程度和火候的把握,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是邢窯白瓷啊!”

沈樂彎下腰,向那瓷瓶伸出一隻手,瓷瓶用力一蹦,立刻跳到他的掌心。

涼浸浸,滑溜溜,慌得他立刻雙手去捧,捧住了才扭頭看向趙先生:

“這是……”

“這孩子是當地古窯發掘出來以後,在附近建了博物館,我在複原的仿古窯爐,用當地材料燒的一爐。108件瓷器,隻出了他一個有靈性的,慢慢養到現在。”

趙先生慢悠悠道:

“你既然想去找瓷窯,就讓他跟你去,幫你指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有古瓷窯的地方,隻要不是埋在幾十米以下,應該能幫你找到一個大概。”

什麼古瓷窯特化搜尋犬……

不,這比狗狗好用多了吧!

狗狗最多也隻能聞到土壤下一兩米的東西,這個瓷瓶,他的搜索範圍,至少能有10米深啊!

這瓷瓶,送到對口的考古隊去,給個國寶都不換!

沈樂抱起瓷瓶,向趙先生重重的欠了欠身,幾乎鞠了一躬。趙先生用力揮手:

“去!快去!在當地發現了古瓷片,記得給它吃一點!——還有,彆把它交給考古隊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