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 > 第五百六十章 剛開始就出現問題

第五百六十章 剛開始就出現問題(1 / 1)

推荐阅读:

暮色如紗,輕柔地籠罩著周家莊,為村莊披上一層朦朧的金輝。

大飯堂前的空地上,二十幾張八仙桌整齊擺放,桌上的煤油燈早已點亮,昏黃的光暈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與天邊的晚霞相互輝映。

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雖然沒有大魚大肉,但村民們依然滿心期待,這場釣魚比賽的慶功宴,是對他們辛勤勞作的犒賞,也是村莊裡難得的歡樂時刻。

老支書精神矍鑠地站在臨時搭建的小舞台上,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地說道:“鄉親們!今天這場釣魚比賽,大夥都拿出了真本事,賽出了咱周家莊的精氣神!不管有沒有拿到名次,大家都是好樣的!現在,我宣布,慶功宴正式開始!”

話音剛落,現場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孩子們更是興奮地跳了起來。

最先上桌的是幾大盤熱氣騰騰的清炒時蔬,翠綠的油麥菜、金黃的南瓜片、雪白的冬瓜塊,在大鐵鍋裡被炒得油亮油亮的,還撒上了一把把翠綠的蔥花和鮮紅的辣椒,色彩鮮豔得讓人垂涎欲滴。

趙嬸站在灶台旁,一邊往鍋裡添柴火,一邊大聲吆喝著:“都敞開了吃啊!管夠!”

二柱作為釣魚比賽的第一名,自然成了全場的焦點。

他滿臉得意地坐在主桌,肩膀上還搭著條擦汗的毛巾,時不時向鄰桌的村民們展示自己獲得的五斤肉。

“要我說啊,這釣魚講究的就是個耐心和技巧,”二柱夾起一大筷子油麥菜,嚼得滿嘴生香,

“我往水裡撒酒米的時候,就知道這片兒準有大魚!”

周圍的村民們一邊笑著,一邊紛紛點頭,嘴裡還不停誇讚:“二柱,你可真是咱村的釣魚狀元!”

秀蘭坐在二柱身旁,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時給丈夫夾菜。

她轉頭對謝玉梅說:“謝老師,多虧了你平時教孩子們認字讀書!”

秀蘭對於謝玉梅還是十分敬佩,而且還讀過高中,果然知識能改變命運。

謝玉梅抱著小寶,溫柔地笑道:“孩子們都很聰明,隻要肯學,以後肯定都有出息。”

小寶聽了,開心地咧開嘴,露出兩顆還沒長齊的門牙,模樣可愛極了。

周誌明捧著第二名的獎狀和五塊錢,坐在另一張桌子上,正和幾個年輕小夥聊得熱火朝天。

“我這次能拿到名次,純屬運氣好!”

周誌明謙虛地說,“下次比賽,你們肯定都能超過我!”

大夥卻不樂意了,紛紛說道:“誌明,你就彆謙虛了,你那釣魚技術,我們都看在眼裡!”

氣氛熱鬨極了。

角落裡,周大柱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第十名的一塊錢,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

他身旁的幾個村民打趣道:“大柱,這一塊錢打算咋花啊?”

大柱憨厚地撓撓頭,說:“我想給俺娘買塊花布,她好久都沒添新衣裳了。”

聽到這話,周圍的村民們都安靜了片刻,眼神中滿是感動。

酒過三巡,不知誰起了個頭,唱起了歡快的民謠:“太陽出來喲嘿,照四方……”

熟悉的旋律響起,村民們紛紛跟著唱了起來,歌聲在夜空中回蕩。

老支書也被這歡樂的氛圍感染,打著拍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謝玉梅帶著孩子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圈,隨著歌聲歡快地跳起舞來,孩子們清脆的笑聲,為這場慶功宴增添了更多的歡樂。

在這個夜晚,周家莊的大飯堂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所有的疲憊和辛勞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分享著美食,暢談著生活,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歡樂時光。

不過快樂的時光過得就是快,不知不覺已經來到將近九點鐘的樣子。

由於明天還要正常乾活,所以大家都被老支書趕回家去,早點休息,明天又要投入到新一輪的農活當中去。

次日清晨,公雞的打鳴聲撕破天際。周家莊的村民們如往常一樣早早起身,卻發現今日的空氣裡多了一絲緊張。

由於小麥已經全部收割完成,而且飼料的庫存並不多,要知道周家莊現在無論是養殖雞或者是豬這些,全部都是使用飼料,導致飼料的消耗大大增加。

還有另外幾個村子,得知飼料的好處之後,村裡養殖業全部都使用了飼料,導致本來一包能使用十幾二天,連一個星期都撐不過。

但是其中的好處,也是有的,雖然說養殖場的雞,不是每天都變個樣,但是隔幾天過來瞧一下,就能發現雞的確是大了不少,比單靠散養,快上不知道多少。

所以飼料加工坊隻能重新動工開行。

眾人很快就來到飼料加工廠這裡,本應該煙囪本該升起嫋嫋白煙,此刻卻寂靜無聲。

幾個工人用力扳動啟動開關,機器卻像沉睡的巨獸,沒有絲毫動靜。

眾人看見這一幕後,都被嚇到,怎麼跟平時不一樣?

“這可咋整!”二柱急得直跺腳,他知道飼料廠一旦停工,村裡養殖場的牲畜就得挨餓。

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傳遍全村。

老支書拄著拐杖,三步並作兩步趕來,渾濁的眼睛裡滿是焦慮。他顫巍巍地說:“快把誌明叫來!”

周誌明正在自家院子裡修補農具,聽到消息後,工具一扔就往外跑。

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浸透了後背的衣衫。

趕到加工廠時,他顧不上喘氣,立刻投入檢查。萬用表在他手中飛快地測量著電壓,螺絲刀熟練地拆卸著零件,目光在錯綜複雜的線路間來回掃視。

“線路也沒破損”周誌明喃喃自語,眉頭越皺越緊。

圍觀的村民們議論紛紛,有人說是不是得罪了河神,有人說可能是機器老化。

這些聲音像無數根細針,紮得周誌明心裡發慌。

他的手開始微微顫抖,額頭上的汗珠大顆大顆地滾落,滴在機器外殼上。

老支書在一旁不停地踱步,煙袋鍋在地上敲出急促的聲響:“再仔細找找!”

他的聲音裡帶著難以掩飾的焦急。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一秒的等待都像一把重錘,敲在眾人的心上。

十幾分鐘後,情況依舊沒有任何進展。

老支書終於沉不住氣,聲音提高八度:“快去把益民找來!”

一名年輕小夥像離弦之箭,朝著周益民家飛奔而去。

生怕跑慢一點就會被老支書罵一樣,眾人都不敢這時候出聲,生怕被老支書抓住臭罵一頓,連大氣都不敢喘。

周益民正在後院躺在椅子上,旁邊還擺放著一些花生和水果,突然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和呼喊聲。

周益民聽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敢耽擱,跟著來人匆匆趕往飼料加工廠。

遠遠地,他就看見圍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以及老支書焦急的身影。

“益民,就靠你了!”老支書一見到周益民,立刻抓住他的胳膊,眼中滿是期待。

周益民拍了拍老支書的手,輕聲說:“老支書,我隻能儘力嘗試一下。”他深知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大意。

走進加工廠,周益民立刻進入狀態。

他先繞著機器轉了一圈,仔細觀察各個部件,耳朵貼在機器外殼上,試圖聽出異常聲響。

周誌明緊跟在他身後,眼神裡滿是期待與焦慮。

“誌明哥,把電路圖拿來。”周益民冷靜地說。

接過圖紙後,他對照著機器上的線路,一條一條地排查。

突然,他的目光被電源指示燈吸引。

本該亮起的綠燈此刻一片漆黑,這個細微的異常讓他心中警鈴大作。

他快步走到電箱前,小心地打開箱門。

箱內各種線路錯綜複雜,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

他的目光在各個開關間掃視,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主電源開關不知何時被打了下來。

“找到了!”周益民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興奮。

他伸手握住開關手柄,深吸一口氣,然後用力向上推去。

幾乎就在同時,機器發出“嗡”的一聲,沉寂許久的轟鳴聲再次響起。

傳送帶開始緩緩轉動,粉碎機也重新發出熟悉的聲響。

“好了!好了!”圍觀的村民們爆發出一陣歡呼。

老支書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他重重地拍了拍周益民的肩膀:“好小子!你可真是咱們村的救星!”

周誌明卻滿臉疑惑,他湊到周益民身邊,急切地問:“益民,這機器到底是啥問題?我咋就沒發現?”

周益民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耐心解釋道:“隻是跳閘了。你看,這個開關一旦過載或者短路,就會自動斷開,這是為了保護機器和人員安全。”

周誌明撓了撓頭,還是有些不解:“可我檢查了電壓和線路,都沒問題啊?”

周益民笑著說:“跳閘不一定是線路故障,也可能是瞬間電流過大,或者是有人不小心碰到了開關。以後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檢查電源,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聽了周益民的講解,周誌明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原來如此!益民,多虧有你!我又學了一招!”

周圍的村民們也紛紛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詢問著。周益民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現場儼然變成了一個臨時課堂。

老支書看著這一幕,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周家莊能有今天,離不開周益民這樣的能人。

更讓他高興的是,周誌明這樣的年輕人也在不斷成長。“好了好了!”

老支書大聲說,“機器修好了,大家趕緊乾活!可彆耽誤了飼料生產!”

隨著機器重新發出轟鳴聲,飼料加工廠內原本緊繃的氣氛瞬間消散。

老支書布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他揮了揮手中的煙袋鍋,大聲喊道:“都彆愣著了,趕緊各就各位,加把勁把落下的產量補回來!”

周誌明主動站出來指揮,他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聲音洪亮地安排著:“二柱、大柱,你們負責把新運來的麥麩搬到粉碎機旁,秀蘭、趙嬸,檢查一下傳送帶的卡扣,彆再出岔子,其他人準備調配飼料配方!”

眾人紛紛應和,迅速行動起來,原本寂靜的廠房裡頓時充滿了忙碌的腳步聲和工具碰撞聲。

二柱和大柱兩人憋足了勁,肩膀上扛著百來斤重的麥麩袋,腳步穩健地朝著粉碎機走去。

麥麩袋摩擦著他們的肩膀,發出“沙沙”的聲響,細碎的麥麩從袋口灑落,在他們身後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跡。

“大柱,加把勁!”

二柱咬著牙說道,“要是今天完不成任務,晚上可沒臉去大飯堂吃飯!”

大柱漲紅著臉,甕聲甕氣地回應:“放心吧!我能行!”

秀蘭和趙嬸蹲在傳送帶旁,手中的扳手不停地擰緊卡扣。

秀蘭一邊檢查,一邊念叨著:“可彆再出問題了,這機器一停,我的心都跟著懸起來了。”

趙嬸笑著拍了拍她的手背:“彆怕,有益民和誌明在,咱啥困難都能克服。這次檢查仔細點,以後咱自己也得多留意。”

兩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就將整條傳送帶的卡扣都加固了一遍。

周益民沒有馬上離開,他站在調配飼料的操作台旁,指導著村民們調整配方。

“玉米粉和豆粕的比例再微調一下,”

他拿起量杯,耐心地解釋道:“現在牲畜正是長膘的時候,營養得跟上。”

眾人雖然不懂,但是他們知道周益民懂,所以周益民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這樣總不會出錯。

機器的轟鳴聲中,粉碎機開始歡快地“咀嚼”著麥麩,金黃的麥麩如瀑布般傾瀉而下,被傳送帶送往調配區。

混合著玉米粉、豆粕和骨粉的飼料原料在巨大的攪拌桶裡翻滾、融合,散發出陣陣穀物的清香。

隨著攪拌完成,飼料從出料口源源不斷地流出,村民們推著小車,將飼料分裝到編織袋中,整齊地堆放在倉庫裡。

時間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轉眼間到了晌午。

老支書再次來到加工廠,看著倉庫裡漸漸堆高的飼料袋,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大夥先歇一歇,喝點綠豆湯!”他招呼著,後勤組的婦女們立刻端著裝滿綠豆湯的木桶走進廠房。

綠豆湯還冒著熱氣,清甜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驅散了些許疲憊。

二柱接過一碗綠豆湯,一飲而儘,抹了把嘴說道:“這綠豆湯下肚,渾身又有使不完的勁了!”

其他人也紛紛笑著附和,稍作休息後,又投入到緊張的生產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