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亞多利德那邊的飛艇降落點,來自歐洲各國的報社記者對於飛艇已經翹首以盼。
他們迫不及待地看向天空,哪怕蔚藍的天空沒有任何物體,也絲毫不能阻擋他們對於飛艇的熱情。
沒有辦法,正在進行實驗的飛艇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令人讚歎的物品。
在飛艇誕生之前,從來沒有任何一種物品能夠帶人飛上天空,還能夠飛行數個小時或者數十公裡的距離。
目前的飛艇已經做到了,並且還在不斷的改善當中,這是飛艇誕生之前的所有歐洲人都不敢想象的。
目前的飛艇代表著歐洲未來的生活會有極大的改變,人們在出行的時候也可以選擇飛艇這種交通方式,這也是眾多記者們之所以興奮的原因。
因為馬德裡和巴利亞多利德間隔了162公裡的直線距離,哪怕飛艇可以成功的進行這次試驗,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個小時之內就能到達巴利亞多利德。
在飛艇降落點圍觀的記者們也早已經做好了長時間待命的準備,一旦發現天空中出現類似飛艇的黑點,他們就會瘋狂地舉起照相機,先拍幾張照片再說。
哪怕最終確定這個黑點隻是一隻鳥,記者們對此也樂此不疲。因為他們記錄的並不是一張簡單的照片,而是人類飛向天空曆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正當記者們熱烈地討論著飛艇什麼時候才能到達巴利亞多利德的時候,遠處突然出現了一個體型碩大的黑點。
“飛艇,是飛艇,飛艇來了!”隨著一位來自德國記者的驚訝歡呼,記者們紛紛將目光看向了遠處天空上的碩大黑點。
沒錯,是飛艇無疑了。
這個碩大的黑點不可能是鳥之類的動物,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正在向巴利亞多利德趕來的飛艇。
隨著飛艇的逐漸靠近,一些記者用望遠鏡也看清了飛艇的造型。那些沒有攜帶望遠鏡的記者們,就隻能等著飛艇靠的越來越近的時候,才能看清楚飛艇的大小和模樣。
在記者們為之興奮和歡呼的時候,降落場地的實驗人員已經在準備著相關的提示工作了。
飛艇畢竟是飛在天上的,想要讓飛艇順利降落,必須要給飛艇上的駕駛員指引方向,讓他們明確降落的地點。
好消息是,此時的天空相當明媚,既無雲也無風,降落環境還是相當完美的。
在降落場地實驗人員的提示之下,飛艇也開始緩緩地降落在設定好的場地。
旁邊圍觀的記者們迫不及待地拍攝下照片,麵帶興奮地記錄著人類曆史上重要的一刻。
飛艇順利降落到地麵,也代表著這次飛艇的飛行實驗圓滿成功。對於這些圍觀的記者來說,他們親手記錄了一次重大新聞,已經迫不及待的撰寫新聞稿,將稿件和照片全部帶回國,然後加急印刷,賣報紙掙大錢了。
而對於西班牙來說,這樣一次成功的飛艇試驗,不僅能夠圓滿完成卡洛的計劃,還能暫時替代飛機,成為可靠的空中交通方式。
飛機和飛艇的飛行試驗成功隻是西班牙的好消息之一,另一個好消息,則是水櫃項目組的成果。
天空項目組負責研發飛機,水櫃項目組則負責研發坦克。
之前的坦克因為動力係統提供的功率不足的原因,研發進度一直受到阻礙。
當時的坦克隻是在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薄薄的鐵皮,然後再安裝了一挺機槍而已。
這樣的汽車連火炮都無法安裝,因為巨大的後坐力會讓火炮和汽車的連接出現問題,甚至有可能引發整輛汽車的散架。
就算水櫃項目組的一眾專家想要改善火炮的後坐力問題,也無法在現有的坦克上進行修改。
沒辦法,因為動力的局限,目前的鐵皮坦克是無法再增加任何東西的。要不然坦克的動力係統就會直接罷工,到時候彆說投入到戰場,坦克連跑起來都費勁。
在成立國家動力實驗室之後,卡洛就命令國家動力實驗室的總工程師狄塞爾負責研發動力更加強勁的柴油發動機,為坦克項目解決目前最大的麻煩。
不得不承認,狄塞爾對於柴油發動機的研發確實是這個世界領先的。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狄塞爾就根據運來的資料和相關設備,製造出了一台更加完善的柴油發動機。
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狄塞爾對現有的柴油發動機進行不斷的改進,最終將柴油發動機的功率提高了接近一倍。
動力更加強大的柴油發動機,明顯是更加合適的坦克引擎的選擇。
憑借著國家動力實驗室提供的柴油發動機,水櫃項目組很快開始了關於坦克的改進和研究。
有了動力更加強大的發動機,項目組也可以安心地在坦克上進行各種刪刪減減。
比如坦克的裝甲防護,原本隻是一層薄薄的鐵皮,在有了新的發動機之後,立刻變成了四周都覆蓋的超厚鋼甲。
在坦克自身的重量已經翻倍的情況下,坦克的平均時速仍然能夠保持每小時15公裡甚至更快的速度,這明顯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好消息。
雖然每小時15公裡的速度不算快,但坦克又不需要比拚速度,要比拚的是跨越障礙物以及進行攻堅戰的能力。
目前汽車的輪胎都是橡膠的,這麼做的好處是抓地力比較強勁,可以讓汽車擁有較快的速度。
但橡膠明顯不適用於戰場。一旦碰到尖銳物品,橡膠輪胎就會損壞,這會嚴重破壞坦克的運動能力。
為了防止坦克遇到類似汽車一樣的輪胎被破壞就無法動彈的尷尬處境,水櫃項目組特意為坦克研發了一種鐵製的履帶。
雖然這種履帶會讓坦克的速度遠遠不如汽車,但對於要上戰場的坦克來說,速度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有了這種鐵做的履帶,坦克可以輕鬆地跨過戰壕以及其他的障礙物。士兵們也可以安心的躲在坦克內部,用坦克上安裝的機槍或者火炮攻擊敵人。
目前根據水櫃項目組的研發進度,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坦克有希望在今年內麵世,這也代表著西班牙即將迎來自己的坦克部隊。
當然,哪怕在動力方麵有了提升,目前的坦克還是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的。
首先就是目前的發動機工作並不穩定,再加上坦克自身的龐大體積和重量,極有可能會發生趴窩的風險。
坦克一旦在戰場上趴窩,可就瞬間變成了活靶子。敵人的火炮可不會對坦克手下留情,他們會優先摧毀坦克這種戰場上的大殺器。
飛機,飛艇和坦克的進展對西班牙來說可以算是三個好消息,但外界得知的其實隻有飛艇一個。
不能否認的是,飛上天空對於人們來說確實是一種美好的想象。
當西班牙的飛艇成功飛行162公裡的距離,並且順利在巴利亞多利德降落的消息被報紙傳播到歐洲各國的時候,立刻引起了整個歐洲的轟動。
飛艇這個詞語瞬間變成了歐洲民眾熱議的話題,甚至還有一些資本家成立了和飛艇有關的公司,在股市發行了股票之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此時各國的股市還沒有相當嚴格的上市規定,基本上成立一家公司之後,隻要想在證券交易所發行自己公司的股票,在簡單的審核之後就能做到。
甚至有的管理比較混亂的證券交易所,審核機製也會變得相當混亂。這也是曆史上橡膠危機爆發的原因,這些證券交易所對於那些空殼子橡膠公司根本沒有任何審核,人們大量購買了空殼子橡膠公司的股票,最終導致橡膠的股市在經曆了一段繁華時期之後迅速跌落,最終讓許多人家破人亡。
隨著歐洲民眾對於飛艇的關注,再加上時間已經來到了1899年,新的一百年即將到來。
在整個歐洲,突然刮起了一陣暢想未來的風潮。
首先是西班牙的太陽報率先煽動了風浪。太陽報詳細報道了西班牙關於飛艇實驗的內容,並且在第二天的新聞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標題為《20世紀的未來》的新聞稿。
在這篇新聞當中,太陽報對於20世紀的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行了各種美好的想象,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人人都擁有汽車,人們的遠距離出行方式主要靠飛艇,人們的交流方式靠無線電報機等等。
這樣的美好想象還是很貼合實際的,畢竟不管是汽車還是飛艇,亦或者是無線電報技術,目前都已經有了眉目。
這樣的美好想象很快在歐洲掀起了熱潮,歐洲各國的報社媒體紛紛轉載了太陽報的報道,並且對於20世紀的未來增添了屬於自己的想象。
人們暢想未來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20世紀並不遙遠,明年就是1900年。
隨著19世紀即將結束,回望整個19世紀,瞬間發現人類的科技在這100年內的發展是巨大的。
19世紀之前的18世紀,工業革命隻是掀起了萌芽,蒸汽機當時還是很新穎的技術。
火車誕生於19世紀,對於18世紀末的人們來說,他們出行的唯一方式就是靠馬匹,靠海的則可以使用船隻出行。
而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馬匹雖然還在被廣泛的使用,但市場占有率卻越來越低。
汽車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是陌生的產物,已經有一部分中產家庭擁有了汽車。
火車自然不用多說。火車在19世紀迎來了迅速發展,世紀初開始誕生,經曆了數十年的發展之後,已經成為歐洲各國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
得益於19世紀如此巨大的科技跳躍,人們對20世紀的科技進行美好的想象也就不奇怪了。
在人們進行著對於未來的美好想象的時候,位於西班牙的皇家奔馳汽車公司總部,也已經在進行著新世紀關於汽車市場的規劃。
歐洲各國的報社媒體對於自己未來的想象是不同的,其中被廣泛提到的就是家家戶戶擁有汽車。
很明顯歐洲各國的民眾都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因為汽車和世紀初的火車一樣,即將成為人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本茨敏銳的察覺到了這是一個巨大的新聞熱點,同樣也是皇家奔馳汽車公司打響自己知名度的重要時機。
自皇家奔馳汽車公司的第一代汽車麵世開始,汽車市場每年都在進行不斷的膨脹。
目前皇家奔馳汽車公司的所有型號的汽車累計售出了超過百萬輛,市場占有率高達90以上。
其他品牌的汽車要麼各項性能比不上奔馳汽車,要麼能夠趕得上性能,但在售價方麵已經遠遠超過了奔馳汽車。
憑借著早一步布局汽車市場,並且依靠流水線生產的方式快速降低成本的方式,奔馳汽車已經成為全世界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沒有任何一家汽車公司能和奔馳汽車相比。
雖然目前取得的成果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本茨並沒有絲毫的得意自滿。
他在皇家奔馳汽車公司內部召開的會議上提到了關於新世紀的布局,其中就有讓人人擁有汽車的美好想象。
汽車工業發展到現在,汽車已經不再是什麼奢侈品。
汽車剛剛麵世的時候,成本價就已經高達12萬比塞塔。在經曆了如此漫長的發展之後,汽車的成本已經大幅度降低。
1892年的時候,每輛汽車的成本已經能夠控製到4200比塞塔左右,其他國家生產的奔馳汽車也能將成本控製到4500比塞塔。
而到了現在,西班牙本土生產的每輛奔馳汽車的成本可以控製在1700比塞塔,歐洲各國生產的汽車成本也都在2000比塞塔以下。
因為汽車成本的不斷降低,目前西班牙本土的汽車售價已經來到了2500比塞塔左右,歐洲各國出售的汽車售價也不會超過3000比塞塔。
對於大多數中產階級來說,這樣的汽車售價已經是完全可以消費得起的產品。
哪怕是普通平民,一家子攢幾年的收入,還是可以購買得起一輛汽車的。
目前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33786比塞塔,工人群體的人均年收入已經接近400比塞塔。
為了早一點達到人人都能買得起汽車的目標,本茨特意在汽車公司的會議上表示,要在1899年全年內,努力將汽車成本降低到1500比塞塔以下。
在1900年到1905年的範圍內,將汽車成本降低到1200比塞塔以下。如果計劃能夠順利完成的話,預計在1905年左右,每輛奔馳汽車的售價能夠達到1500比塞塔到1800比塞塔的區間,一戶家庭4個人賺錢的話,一年掙的錢就足夠購買一輛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