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娛:從怪獸電影開始 > 第501章 給煤老板們開會

第501章 給煤老板們開會(1 / 1)

推荐阅读:

煤炭省

飛機降落,張辰和陳曦落地太原。

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聞著空氣裡那股煤麵子的味道都感覺親切。

太原的機場很小,一點也配不上省會的名頭。

“啊切,啊切~”

從出了機艙開始,陳曦就開始不停的打噴嚏,剛到太原鼻炎就犯了。

這邊的粉塵汙染太嚴重了。

很長一段時間內,全國的粉塵汙染排名中,太原和蘭州一直都是第一第二,兩位難兄難弟還經常互換位置。

所以這邊的人很多都有鼻炎或者哮喘。

但奇怪的是,這邊的醫院對這兩種卻沒有什麼建樹。

不都說一個地方的醫院都會對當地的常見病很擅長嗎?

比如重慶的肛腸科是最好的,內蒙古治療寄生蟲病是最好的,口腔問題就找湖南,菌菇中毒就找雲南,怎麼到了山西,就不靈了呢?

機場外,張父張母早已等候多時。

“叔叔,阿姨~”

陳曦也是認識張父張母的。

“小曦這次來多待兩天,讓張辰帶著你好好玩玩……”

張母送上鮮花,陳曦笑著接過。

“是呢,張辰給我推薦了好幾個地方,晉祠,平遙古城,喬家大院什麼的……”

眾人正說話間,一陣風刮來,風中的土麵子撲麵而來。

“快上車,外麵太臟了,這兩天刮沙塵暴……”

張父一張嘴,牙齒都是黑的,顯然在等待的這段期間內遭到了沙塵暴的洗禮。

一行人上了車,張父開車。

張母開口道:“小曦有什麼想吃的嗎,或者有什麼忌口的沒?”

陳曦微笑搖頭:“沒有,阿姨,我是龍江省人,不挑食的,吃什麼都行。”

張父開口:“那我們去山西飯店吧,我在那裡訂了位置,請你品嘗地道的山西菜,那邊的大師傅是給國宴做過油肉的。”

楚雲飛其實沒說錯,山西菜上不了台麵,沒什麼特彆有名的菜肴,隻有過油肉和刀削麵上過國宴。

不過山西飯店曆史悠久,這地方是以前明清時期的貢院,科舉考試的專用場所。

後世在抖音上很火,屬於來了太原必打卡的地方。

不過現在還沒那麼漂亮,2011年裝修後才有那種規模。

眼見父母的熱情讓陳曦有些無法招架,張辰岔開話題:“爸,明天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你李叔幫著一起安排的……”

張父一邊開車,一邊回道。

想了想,又不忘叮囑:“明天的事,你該怎麼來就怎麼來,不要顧及我的麵子,如果那幫老貨們提了什麼過分的要求,該厲害就厲害點……”

“知道了爸。”

這次他回來,當然不是探親,而是為了院線的事。

去年老爸的幾個煤老板朋友做了影院生意後,一個個都賺的盆滿缽滿。

然後過來找老爸詢問這方麵的煤老板就更多了。

有些和張父有交情,有些則完全不認識,還有通過老李介紹的。

也不全是煤老板,還有做其他行業的,但大致都是一個圈子的。

煤炭省就那麼大。

張辰見狀,乾脆就將他們組織起來,一起見個麵。

第二天,張辰和陳曦來到湖濱會堂,也就是今天約定見麵的地方。

湖濱會堂就在昨晚吃飯的山西飯店對麵,位於寬大的迎澤大街兩側,一南一北。

迎澤大街曾經是全國第二寬的街,僅次於京城的長安街。

又長又直又寬!

為什麼又長又直又寬?

因為這條街有戰略作用,這裡是京城的備降跑道。

如果遇到戰時,這裡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當做飛機跑道使用。

湖濱會堂,聽名字也知道它的作用。

為了避免給兒子造成麻煩,張父今天沒來,老李負責在門口接人。

“張導,陳總~”在外人麵前,老李很是客氣。

“李叔~”

有一些認識的也紛紛站起和張辰打招呼,張辰一一回應。

老李臨時充當司儀,說了幾句開場白:“我老李就不在這浪費大家的時間了,下麵有請張導給大家答疑解惑。”

下麵響起掌聲,張辰走上講台。

台下還有人在打趣老李:“老李,現在學會咬文嚼字了啊,果然,在京城沒白待……”

老李哈哈一笑:“吳總,你就彆打趣我了,好好聽,機會難得,張導當麵,有什麼想問的趕緊問,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台上,張辰接過話筒:“大家好,我是張辰~”

禮貌性的掌聲。

“最近不少人都找到我父親和李叔,或是詢問院線的生意,或是想投資電影,我索性一次給大家說明白。”

“好,張導仁義~”

下麵有人附和。

煤老板這個群體,普遍都是粗人。

不用普遍,100全是粗人。

但彆以為粗人就傻。

在這個年代能混出頭的就沒一個傻子。

“首先說一下投資電影,各位都是我的叔叔伯伯,那就是自己人。

作為自己人,我會明確的告訴你們,投資電影不是一個好生意。

但我的身份如果是一個北電學生,那我會告訴諸位,投資電影,一本萬利。”

嗡嗡嗡~

底下傳來議論聲,顯然不少人都有過不好的經曆。

“看來大家也並非一無所知。”

張辰頓了頓:“電影投資,是一個風險很高的行當,並非一個好生意。你們中不少人都應該投過電影,或是為了掙錢,或是為了捧人,但你們掙到錢了嗎,我想,大概90的人都是虧的血本無歸……”

哄~

下麵笑成一片。

倒不是因為被揭了短,而是張辰說到了捧小三。

立馬有人互相打趣:

“老張,你那個小蜜後來怎麼樣了?”

“早分了~”

“老白,你那個呢?”

“你說哪個?”

最後還是老李站出來:“好了,都安靜,大家注意自己的素質,人家張導還在上麵站著呢~”

人群這才漸漸安靜下來。

張辰繼續:“為什麼說投資電影不是個好生意,因為這行對人的專業能力非常高。

你想投資電影,你起碼得懂電影吧,但各位懂嗎?

咱們山西煤老板的做事風格基本還停留在我信你這個人,我就給你投資。

但偏偏影視行業騙子最多。

能把一個草台班子吹成國際大項目的人太多了。

那些虧錢的老板們,你們想想,是不是就是這麼賠錢的。

想投資電影,你起碼要知道什麼類型的電影能投,電影不是說拍出來就一定能賺錢的,可能連上映都無法上映。

你投資1000萬拍一部鬼片,涉及宣傳封建迷信,根本沒法過審,1000萬投資打了水漂,你著不著急,上不上火?

當然,如果諸位就是單純想睡個女演員,那當我沒說。”

哄~

台下又笑了。

男人嘛,說到女人少有不感興趣的。

還好,今天的聚會開始之初就說了,是內部聚會,不允許外傳,也不允許有任何錄音錄像設備。

張辰說話也就放肆了一些。

“咱們先不說那些騙人的手段,就說正常投資,都沒那麼簡單,這方麵,李總應該有親身經曆……”

人群看向老李,老李苦笑:“張導的第一部電影《黑暗侵襲》是我投資的,賺了不少,然後我用賺到的這些錢又陸續投資了幾部同類型的電影,全都賠了……”

張辰接話:“他這還算是聰明的,知道投資同類型電影,但還是賠了。

其實不止是他,就算是行內專業人士,也經常有失手的時候,電影這東西,有時候根本不講道理,就跟賭博一樣,你也搞不清他為什麼就成功,又為什麼失敗……”

底下一時間沒了聲音。

“再來說說那些騙人的手段,在我們影視圈子裡,想坑圈外人的錢,太容易了。

我舉個例子,有個導演找到你們說有一個電影項目,找到了程龍合作,需要投資,你投不投?

你肯定覺得有程龍,那穩賺的,肯定投。

先投5000萬。

等拍到一半,告訴你錢不夠了,需要追加投資,你投不投?

多半也會投的吧,再投5000萬,這就一個億了。

然後片子拍完,要做後期,要宣傳,這些都需要錢,還得追加投資,你投不投?

不投?

那之前的一個億打水漂了。

投?

一億成本的電影上映後,就一定能賺錢嗎?

到時候又是個血本無歸。

這還隻是最簡單的手法,劇組裡坑錢的手段更多。

劇組拍外景,需要借個民居拍幾天戲。

民居主人開價一千。

肯定是沒發票的。

然後劇組會怎麼做,賬上的費用是一萬,製片人拿5000,導演拿3000,經手的人再拿個一千幾百的,這9000就這麼被黑掉了。

你能查出來嗎?

一個劇組幾百人,貓鼬貓道,狗有狗道,每個崗位都有自己黑錢的門路。

如果是圈內人,可以將這個被黑掉的預算控製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可如果是圈外人,我不誇張的說,你就是安排幾個人進劇組盯著,你都控製不住,甚至,連這裡麵的門道都發現不了。”

此時,下麵這些老板們的臉色都不太好,畢竟,被人當傻子,誰心裡都不舒服。

更彆說是一個個財大氣粗,還有勢力的煤老板。

可就像張辰說的,他們不懂這裡麵的門道。

“最近很流行和香港那邊做合拍片,我再給你們說說這裡麵的門道。

諸位都是看著港片長大的,肯定覺得那邊的拍攝團隊更加專業。

然後他們一般是怎麼做的呢?

平時在香港拍電影,一部電影下來,攝影師團隊的費用大概是200萬。

然後和內地合作的時候,直接開價1200萬,彆驚訝,他們能乾的出來這種事。

內地公司覺得香港團隊嘛,人家夠專業,咬著牙認了。

然後拍出來的電影上映後,票房一共不到2000萬。

參與電影的工作人員,演員,導演,攝影師,道具,所有人都賺錢了,隻有投資人賠錢了。

你氣不氣?

彆以為我是在胡說,這是真實。

星美院線就是這麼被香港團隊坑的,這還是國內排名前三的大院線呢,圈內人,照樣被坑,你們覺得自己這個圈外人就能幸免嗎?”

下麵再次沉默。

突然,有人說道:“那如果我們投資的是你的電影呢?”

馬上有人附和:“是啊,如果我們投資你的電影呢,你爸和我們都是自己人,總不能坑我們吧?”

老李站起來想說什麼,張辰擺擺手示意沒事,然後環顧一周:“諸位叔叔伯伯,既然大家是自己人,那我就實話實說了啊。

諸位根本沒有機會投資到我的項目,甚至我公司的項目都不可能。

星辰娛樂的項目在整個圈子裡都屬於優質項目,多少人想溢價加入都進不來。

能加入的要麼是有背景,要麼就是有資源能幫到這部電影。

比如你有院線資源,或者有宣傳資源,或者能利好海外票房,可這些,諸位有嗎?”

場麵一下子陷入安靜。

張辰的話有些刺耳,但全都是實實在在的大實話,讓人無從反駁。

“那我們該怎麼辦?總不能讓錢放在銀行裡生鏽吧?”

台上的張辰微笑:“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投資電影不是個好生意,但投資電影院是。

自從加入wto後,國家一直在文化產業方麵發力。

目前我們國家的電影總量,每年都以30的速度在遞增。

電影在未來20年都是朝陽產業,電影院作為電影產業的基礎配套設施,也同樣是朝陽產業。

而且這個產業有準入門檻,沒一定身價的人根本玩不起,所以我認為投資這個基本沒有風險。

我來給各位算一筆賬:

電影院的選址最好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帶,核心地帶雖然房租貴一些,但巨大的人流量也能帶來更多的收益。

我們以北上廣深舉例。

當今京城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核心地段,商鋪的租金約為10元㎡天。以一家 5個影廳、總麵積 1000㎡的影院為例,月租金約30萬元。

然後是放映設備。

全新的 16膠片放映機單台價格約50萬,5個影廳設備總成本就是250萬。

數字放映機要貴一些,單套設備成本約150萬元,含服務器、解碼器,但長期算下來要劃算一些。

不過目前膠片放映機是主流,我們就以膠片機舉例。

再說說人員成本:

人員工資這塊,一線城市影院員工平均月薪約20003000元,一家 50人規模的影院月人力成本我們就按10萬元算。

水電費與維護,一個月差不多8萬元。

宣傳費用:開業初期大概需要投入50萬元用於廣告、活動策劃。

其他費用電影放映許可證:約10萬元。

消防與環保審批:約5萬 10萬元。

設備押金與耗材:膠片拷貝押金約20萬元,單部影片拷貝成本約2萬元。

那麼一間中等規模的影院,包含5個廳,膠片設備和人員之類的開支一共需要800萬。

再說說收入:

票房收入是所有收入中的大頭,大約占到80。

其他的爆米花,飲料約占10。

銀幕廣告、陣地廣告等占10。

假設每天放映 5場,平均上座率 30,5個廳總座位 1000個,票價按照40元算,那麼日票房收入為1000x30x5x40元= 6萬元,月票房約180萬元。

影院分賬 41,那麼分賬後的月收入約738萬元。

扣除成本,租金的30萬,人力的15萬,水電8萬,宣傳5萬,月利潤約158萬元。

回本周期:800萬÷158萬≈51個月,也就是43年。

但注意,這是說的普通影院。

嘉禾不是這個行列。

去年嘉禾一共加盟了8家影院,全部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利潤都比這個高,平均回本周期兩年半。

一年掙個兩百多萬,在座的各位肯定都覺得沒多大意思。

但彆忘了,國內的電影總票房每年都在增長的,並且幅度達到30以上。

這是一個長久的生意,細水長流,可以傳家的。

我想各位老板能有今天的成就,肯定都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了解甚深。

應該沒多少人想讓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吧。

煤炭辛苦,有風險,說不定哪天就折在裡麵了。

可電影院不一樣,有院線指導,經營起來並不難。

經營好了,孩子長大了,可以作為事業傳給他。

張辰這一席話,前麵還在擺事實講道理,可後麵這幾句話,完全就是衝著各位老板的七寸去的。

是啊,自己的苦隻有自己知。

沒人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很多人根本不求孩子有多大出息,隻要本本分分,能守住這份財富就好了。

可即便如此簡單,都有好多人做不到。

那些二代們,要麼花天酒地,要麼就是想著創業。

花天酒地容易學壞,創業那就是拿錢往水裡扔。

現在有個現成的賺錢行當給他們乾,隻要前期投資幾百萬,就能當做事業做。

為什麼不做?

這總比花錢給那些小祖宗們找個班上強吧。

“好了,該說的我都說完了,下麵讓我們嘉禾的陳曦總給大家講一下嘉禾的經營理念……”

陳曦登場,侃侃而談。

“02年,全國23個省市,30條院線正式掛牌成立……

一開始效益不好,沒什麼人關注。

但最近幾年盤子越來越大,已經有不少民營資本注意到這塊並且進場。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星美,賺的盆滿缽滿。

然後05年萬達院線成立,06年大地院線成立……

短短兩年時間,萬達就做到了全國第五,在他前麵的分彆是上海聯合,bj新影聯,中影星美,南方新乾線……

嘉禾現在是第六,影院數量比萬達少兩家,是13家,但營業額差的並不多,他們是15億,我們是143億……

而排在第一的上海聯合是多少?

他們的影院數量超過100家,熒幕數量超過200,營業額則是3億。

這證明什麼?

證明這完全是一開藍海市場,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大有可為。

李總和幾位老總加盟的影院可以在遠超同行的兩年半內回本就是最好的證明。

我期待各位的加盟,歡迎諸位加盟嘉禾院線。

當然,今天就是一場內部交流,並不強求,諸位也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院線加盟。”

最後這句話純屬就是廢話,相信也沒人會傻的加盟其他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