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張辰一直在閉關,主要是豐富《2012》的故事板。
這部電影,他瞄準的是明年暑期檔,奧運會之前上映。
按照時間倒推下來,滿打滿算隻剩下13個月,時間上非常緊。
他突然有些後悔當初答應任仲倫擔當上影節頒獎嘉賓了。
上影節在六月中旬舉辦,那麼他最早也得六月下旬才能開機。
白白浪費了半個月的時間。
可已經答應了,不好反悔,剩下的這段時間就隻能儘量完善故事板。
有時候,這玩意的作用比預演動畫還要重要。
故事板,或者說分鏡稿越詳細,工作人員越能直觀的了解導演的意圖。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時,張辰在畫的就是洛杉磯板塊翹起的那張特效圖,《2012》最震撼的幾個標誌性鏡頭之一。
這種鏡頭單純靠語言描述是很難準確表達的,用圖畫的方式呈現就直觀很多。
張辰繪製的隻是一個大概的樣子,角度,各元素的布局,位置。
類似這樣的鏡頭,肯定是特效和模型結合。
張辰已經讓特效公司製作對應的液壓機了,有《環太平洋》的經驗,製作起來並不難。
隻是比之前的更大而已。
不止這裡,災難第一次降臨時的那一幕也用到了液壓機模擬地震。
這些鏡頭都會在橫店的影棚裡拍。
這是張辰故意的。
一個是出於成本的考慮。
這些東西在國內生產,拍攝,費用會更低。
另一個則是他的一點私心,想要儘量鍛煉國內的隊伍。
硬件模型這塊,國內其實非常有優勢。
強大的工業能力決定了,想要什麼樣的道具都可以造出來。
隻不過以前缺少類似的場景,所以就缺少必要的配套。
但隻要有需要,這塊可以很快組織起來。
目前張辰手下的特效公司就是專門乾這個的。
另外就是cg特效這塊,這東西,不是說有錢就行的,必須得上手乾。
國內從事這塊的特效公司不算很多,不超過50家,且80為10人以下的小團隊。
如bj“視點特藝”承接《京華煙雲》特效時,全組僅 7人,用 3台電腦完成 200個鏡頭,單鏡頭製作周期平均 3天,質量僅達“能看”標準。
項目流程混亂,無標準化分工,常出現建模師同時負責渲染、合成師手動調整每一幀色彩的情況。
06年《鹿鼎記》神龍教祭壇的火焰特效因反複修改,最終呈現“五毛錢火焰”。
這也是‘五毛特效’的起源。
cg特效這塊,一口吃不成胖子,隻能慢慢來。
張辰已經在有意識的派人學習,《環太平洋》《2012》兩部電影,大頭雖然都在工業光魔,但也有一部分分給了立方體。
而立方體就有張辰從國內派去學習的工程師。
現在,他拍一部《環太平洋》要8億人民幣。
而後悔,《流浪地球》的總成本也才32億。
論特效鏡頭,兩者其實差不多。
那成本為什麼相差如此懸殊?
就是因為國內的特效起來了,不再受製於國外。
特效成本下來了,總製片成本自然也就下來了。
類似上麵這樣的鏡頭畫稿,張辰準備了很多。
劇組開機之後,程龍並不能馬上進組,他得等《功夫之王》那邊殺青,大概9月份才能進組。
在此之前,張辰要做的就是儘量完成其他的鏡頭,提前給工業光魔讓他們先一步製作特效。
正想著這些,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青花瓷》的歌聲委婉悠揚,很是好聽。
拿起電話,看到上麵的來電號碼是董建強。
張辰皺起眉頭,公司裡的人都知道這兩天他在閉關,難道有急事?
接通,那頭傳來董建強的聲音:“張辰,你來一趟公司吧~”
“怎麼了?”
“寧昊回來了,他這邊出了一些狀況~”
寧昊?
張辰有心想再多問一句,但想來董建強給他打電話,事情應該不簡單,電話裡多半說不清。
“行,我現在出發,一會到~”
一個小時後,張辰終於搞清楚了來龍去脈。
寧昊這小子,現在本來應該在拍攝《無名之輩》,可拍攝了一個月後,突然不想拍了。
“你到底怎麼想的?”
此時的房間裡人可不少,寧昊,張辰,董建強外,還有黃渤和徐征……
寧昊一臉痛苦:“我就是覺得《無名之輩》的本子不行,和《賽車》相比,差太多了,我不想拍……”
“就因為不讓你拍《無人區》你就鬨脾氣?”張辰的語氣有些冷。
“也不是,你們都說那麼明白了,我怎麼可能還惦記著,早就放下了。
但《無名之輩》我也不想拍~
感覺這就不是我的故事~”
寧昊好像鑽進了牛角尖。
此時屋裡,董建強沉默著不說話,另一邊的小透明黃渤和徐征,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乖乖,你平時就是這麼和張導說話的?
張辰也有點無語,換了寧昊之外任何一個導演,他絕對一口老痰吐對方臉上,可眼前這個鬨脾氣的是寧昊。
他的好兄弟,得慣著~
“那算了,不拍就不拍吧。”
這話一出口,不僅董建強驚訝,旁邊的黃渤和徐征也張大了嘴。
還能這樣?
尤其是董建強。
劇組開機那就是錢啊。
拍一半鬨脾氣,不拍了?
那之前的投入可就都打水漂了。
雖然寧昊給公司賺了不少錢~
雖然寧昊是國內唯三的兩億元大導演~
那也不能……嗯,好像也沒什麼。
不拍就不拍吧。
“辰子,對不起,可我真的拍不下去了,一分鐘都不想拍……”寧昊也有些不好意思。
張辰無所謂的擺擺手:“沒事。”
旁邊的董建強這時候道:“可這樣的話,我們十一檔就沒有電影可上了,要不,換個其他的導演接手……”
他也不知道張辰到底怎麼想的,隻能試探著提出建議。
張辰卻是大手一揮:“不用,封存就好,沒準什麼時候他想通了,又想拍了……”
幾人一聽,好家夥,張導對寧昊是真愛啊。
這都由著他。
“那你接下來準備做什麼,就這麼歇著?”
張辰問起了寧昊今後的打算,寧昊也茫然地搖搖頭:“我也不知道。”
張辰乾脆道:“給你兩個選擇,要麼跟我去好萊塢,我下一部電影馬上要開機了,給我做副導演。
要麼,我給你再重新找個劇本,你不是嫌棄《無名之輩》是多線敘事嗎,那這次就找個不是多線敘事的,甚至,是你從來沒有拍過的類型……”
嗯?
那是什麼?
寧昊也來了興趣。
“《爆裂鼓手》。”
張辰公布了答案,答案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周董那部?”
眾人都對這部片子有所耳聞,因為一次發布會上,張辰曾經公開喊話周董,說他有一部關於音樂的電影,邀請周董擔當男主角。
“對,劇本一會讓編劇部的人送過來,你看一下。人物很簡單,很適合周董,但電影有些黑暗向,我想,沒準會合你現在的口味。
最關鍵的,這電影很簡單,應該一個月就能拍完,完全不耽誤十月檔上映……”
原時空,《爆裂鼓手》隻拍了19天就殺青了。
這電影在歐美的票房其實很一般,但在亞洲卻異常火爆,日本300萬美元,韓國1100萬美元,不過沒在內地上映。
張辰這麼一說,寧昊更感興趣了。
“黑暗向的?”
“對,所以我一直沒急著拍,和我們公司的風格不符,不過你現在這種情況,正好拿來以毒攻毒……”
“我這種情況?我什麼情況?”
“你看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了。”
寧昊再看,黃博和徐征像是兩個傻子一樣的盯著他,頓時萘然起來。
沒多久,劇本被送了過來,寧昊逐字逐句的看起來。
張辰這版的《爆裂鼓手》進行了適當的本土化。
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香港,人設也稍微改了一下。
原著中弗萊徹老師滿嘴芬芳,簡直就是標準的人渣。
放在老美可能沒什麼,放在香港真的讓人沒法接受。
又不是《麻辣教師》~
原時空,許多觀眾都是因為這點對這部電影打出了低分。
張辰覺得沒必要。
如果強行按照原版的設定,沒準連過審都過不去。
畢竟,就連電視劇裡出現粗口也才是這兩年剛出現的事。
比如,奶奶個腿之類的……
寧昊讀的很仔細,電影大致講述的是音樂學院的新生周董一心一意想成為最強鼓手。
在加入學校樂隊後,他感覺自己正在朝著夢想邁進。
然而,在夢想的道路上,有一個最大的絆腳石,樂隊的魔鬼教練何冰。
是的,張辰在寫劇本的時候,連主演的人選都選好了——周董和何冰。
劇本裡角色的名字直接就用的演員的真實名字。
“當然,具體的角色人選你來定,不過我建議周董就請周董……”
“可他的演技……”
“慢慢磨唄,劉天王一開始也隻是會耍帥而已,而且,這部戲裡其實不需要太多演技,周董的角色,全程隻需要一個表情就好了。
更主要的是,周董音樂才子的人設與角色本身就很相符,觀眾看到他表演敲鼓,一點違和感都不會有。
換了其他演員,你能保證嗎?”
寧昊啞口無言。
不得不承認,的確是這樣,從人設來講,沒人是周董的對手,謝逼王或許勉強可以,但也隻是勉強而已。
張辰見寧昊不再反對,也放下心來。
他堅持用周董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票房。
周董是少數有票房號召力的歌手,《大灌籃》居然能破億,多少老牌演員都達不到。
更誇張的是《刺陵》,這種絕世大爛片都能有6000萬的票房,看到這個成績,恐怕很多專業演員都要哭死在廁所裡。
《爆裂鼓手》隻要有周董加盟,票房的基本盤就有了。
雖然他確實不會演戲。
“魔鬼教練你選的何冰?”
“這隻是我寫劇本時想到的人選,並不代表你也得選他。
其實換成任何一個老戲骨都沒問題,陳寶國,王誌文,陳導明,都能輕鬆駕馭這個角色,對了,馮遠征老師也不錯……”
“行,這片子我接了~”
寧昊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張辰則說道:“你接沒問題,但這次必須有始有終~”
“我保證這次一定不會再撂挑子了。”
得到寧昊的保證,張辰再次看向董建強:“那就把《爆裂鼓手》定在十一檔,替換之前的《無名之輩》。”
“好的。”
“另外,演員方麵你幫著聯係一下,尤其周董那邊,他這兩年這麼紅,檔期肯定都排滿了,我們這部戲最多一個月,和他商量一下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印象中,周董這兩年的作品就沒有斷過。
《不能說的秘密》《大灌籃》……
平均一年一部電影。
半天後,董建強回複,周董那邊正在拍《大灌籃》,這個月殺青。
太好了!
檔期剛剛好。
“我已經和他基本說定了,半個月後,他來參加上影節,到時候談具體細節……”
張辰點點頭,有了周董基本就成功了一多半。
其實,陪著寧昊任性一回也沒什麼,他也賠得起。
主要是不想寧昊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名聲毀掉。
前一部《賽車》過兩億,下一部《爆裂鼓手》票房不到一千萬。
到時候媒體絕對會用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寧昊,江郎才儘什麼的估計都是最文明的。
張辰不想寧昊遭受這種無妄之災。
唉,真是操碎了心。
彙報完,見董建強站在原地沒出去,張辰抬頭:“怎麼了,還有其他事?”
董建強點了點頭:“還真的有。”
“那你說~”
張辰放下筆,停下手頭工作,正式聆聽對方的訴求。
“華錄百納和中影在籌備重拍《紅樓夢》這事你知道嗎?”
張辰點頭:“知道啊,前幾天發布會還聽到有人在後台說這事。”
“我聽說高希希也在籌備《新三國》,他的背後是中國傳媒大學製作中心和小馬崩騰……”
“嗯,那又怎麼樣?”
張辰還以為他是在擔心這些劇會對他們的劇造成影響,但其實大可不必。
無論是《武林外傳3》還是《潛伏》都是大熱劇續集,根本不愁賣。
然而他卻想錯了,董建強問道:“你覺得我們籌拍《新水滸》怎麼樣?”
此時他的眼睛裡有光。
張辰一驚:“你想翻拍四大名著?”
董建強點頭:“彆人能翻拍,我們為什麼不能?”
是啊,彆人能翻拍,我們為什麼不能。
我們當然能。
以張辰今時今日的地位,隻要他說想翻拍《水滸》,絕對會有國字頭的找上他。
關鍵是,張辰不想。
為什麼不想?
因為他不喜歡《水滸》。
四大名著裡,《水滸》是被曲解最嚴重的一部。
所謂的梁山好漢,其實沒一個好人。
也不能說一個好人都沒有,但確實不多。
大多數都是強盜,土匪,殺人犯,強乾犯。
沒殺過人在裡麵就已經算是身家清白了。
所謂的替天行道和劫富濟貧都是給自己找的合法搶劫的借口。
張辰還記得他上輩子第一次讀《水滸》時的震驚,尤其是看到裡麵的李逵,這他麼能叫好漢?
見人就殺的好漢?
一直以為梁山都是好漢,結果就是這麼群玩意。
這他麼還不如陳浩南呢。
搞不懂它是怎麼混成四大名著的。
這不就是造反教科書嗎?
就一百零八將這種貨色,也就是四大名著的光環,否則電視劇也過不了審。
讓他翻拍《水滸》,他是一百萬個不願意。
哪怕知道肯定賺錢,也還是不願意。
為什麼肯定賺錢?
那是必然的。
四大名著隻要拍出來,就不愁賣。
但讓他選,他更願意拍《三國》或者《西遊記》。
可《三國》已經在籌備了,而《西遊記》,其實更適合改編成電影而不是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