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電門口
這裡的一眾飯店不僅是北電學生們的最愛,也是北電老師們經常光顧的地方。
一處包廂中,兩個人已經就著涼菜聊了起來。
薑偉和曹保平端起酒杯碰了一下:後者道:“老薑,你執導的那部電視劇什麼時候開播啊?”
薑偉聞言樂嗬嗬道:“快了,差不多7月份的時候吧,京城台……”
“那好,到時候瞻仰一下你的大作……”
薑偉擺擺手:“你少來,你是拍電影的,我是拍電視劇的,差著級彆呢……”、
曹保平也開玩笑:“那能一樣嗎,我是拍電影的,但拍出來的電影沒人看,反倒是你的電視劇,引發收視狂潮,羨慕都羨慕不來……”
“好了,好了,你也彆給我灌迷魂湯了。從你叫我出來喝酒,我就知道你小子沒憋著好屁,說吧,今天把我叫過來,到底什麼事?”
“還得是你老薑啊~”
曹保平打個哈哈:“真是什麼事都瞞不過你~”
曹保平舉杯,薑偉卻不舉杯:“趕緊說,不說,這酒我不敢喝~”
曹保平乾脆放下酒杯:“是這樣的~,我最近弄了個本子,想把它拍出來……”
薑偉一聽就來了興趣:“電視劇?”
“不是,電影。”
“本子帶了嗎?”
“帶了。”
“我看看。”
接過劇本,封麵上的名字叫《李米的猜想》。
薑偉拿著劇本看起來,曹保平也不吭聲,包廂裡突然那安靜下來。
刷刷的紙張翻閱聲後,薑偉再次抬起頭來:“老曹,這本子不錯啊,你自己寫的?”
曹保平笑著點點頭。
“很不錯的本子,我覺得有機會拿獎。”
“是吧,我也這麼覺得。”
曹保平顯然對劇本也很有信心。
“那你找我是?”
薑偉當然不會傻到以為對方是讓他幫著修改劇本,曹保平本身就是教編劇的老師。
曹保平麵露猶豫,薑偉恍然:“缺少資金?”
前者點點頭。
“找張辰啊,他不是說過嗎,北電老師如果有想法,他都願意支持……”
張辰的確說過這話,也是這麼做的。
付老師就不說了,就連薑偉和薛曉路也都從張辰那裡拿到過項目。
薛曉路執導的《美人心計》收視大好,他的《潛伏》也馬上就要開播了。
聽到薑偉的話,曹保平的臉色卻是一苦:“主要我的這次想用的演員裡有華誼的人,你也知道,張辰和華誼的關係一向不怎麼樣,我有點擔心……”
“華誼的人?誰?”
“張涵予與王保強~”
薑偉聽到這兩個名字,稍一思索就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葉傾城和裘水天?”
“嗯。”
薑偉點了點頭:“確實是合適,但也確實是難辦。”
曹保平也跟著苦笑:“我就是擔心這個,所以才找的你,你能不能幫著探探口風……”
薑偉為難:“就不能換兩個演員嗎?”
曹保平堅持:“能不換儘量不換,葉傾城和裘水天的角色就是我照著這兩人寫的……”
“唉~”
薑偉歎口氣:“我儘力而為吧,這事你找我就對了,如果找老付,反而不好辦~”
曹保平也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付東來是張辰的老師,如果他開口,張辰就算不願意,多半也會同意。
但這樣,就給付東來和張辰之間埋了釘子。
相反,讓關係更淺的薑偉去探口風,就算不行,也不傷和氣。
大不了,他從其他的渠道找投資,就是麻煩點罷了。
……
好萊塢,立方體影業
張辰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戴安正在跟他彙報工作。
“《暮光之城》的情況還好吧?”
戴安推了推眼鏡:“有半個月就能殺青,凱瑟琳導演讓我問你,要不要過去看一眼,劇組上下對你的到來都充滿了期待……”
張辰卻是擺擺手:“算了,我就不過去了,耽誤他們的拍攝進度,那邊,你盯著就好。”
“對了,《恐怖遊輪》怎麼樣了?”
對於《恐怖遊輪》,戴安其實並不怎麼上心。
他並不喜歡這個故事,因為看不懂。
她討厭一切非線性敘事的東西。
而且整部電影的預算隻有300萬,對比《暮光之城》的3500萬,實在是算不得什麼。
但這項目是張辰的,她就不能不管。
“電影的發行工作交給了華納,那邊評估之後,認為不適合大規模推廣,他們預定的開畫影院數量是1500家……”
1500家,張辰已經很滿足了。
在好萊塢,院線發行,電影院排映這些事情所需的宣發費用是非常高的。
一般來說,獨立電影公司發行的恐怖片,開畫影院數量都在12001500家之間。
當初的《電鋸驚魂》第一部,開畫影院也隻有1400家。
等到了第二部的時候,因為已經有前作的成功經驗,這才漲到了2900家。
《恐怖遊輪》是原創故事,沒有任何粉絲基礎。
1500家的數量,其實已經非常多了。
燒腦片的票房普遍都不好,屬於叫好不叫座的那種,隻有諾蘭是個例外。
原時空,因為他的製作公司沒錢,付不起高昂的發行費,無奈隻能在藝術院線和非主流院線放映,再加上電影的觀影門檻有些高,最終票房慘淡。
放在起步階段,張辰是不敢碰這電影的。
雖然很多人將它奉為神片,但曆史上叫好不叫座的電影多了去了。
《大話西遊》還被封為經典呢,上映的時候還不是賠的褲衩子都快沒了。
但成功之後,張辰不介意把它拍出來。
反正成本隻有300萬美元,他賠得起。
為了想試試看,這電影能不能成功,所以找了華納。
張辰也不知道《恐怖遊輪》能不能逆天改命。
這電影的觀影門檻太高了。
時間循環,無限輪回,非線性敘事,各種隱喻……
根本沒有人看一遍就能看懂,這就很有可能造成兩種情況。
一種是觀眾被勾起好奇心,反複觀看。
另一種被大量的差評淹沒,電影被批評為爛片。
張辰也不知道最後會怎麼樣,所以他想試一試。
不過注定要讓李蓮花失望了。
《恐怖遊輪》不可能在國內上映。
這片子是獨立電影,不是合拍片,也不可能占用引進名額。
國內的觀眾想要看,就隻能去下載盜版了。
……
華納兄弟
內部會議室中,大衛·海曼也正在和發行部的人討論《環太平洋》的細節。
“你們覺得《環太》和《變形金剛》具備可比性嗎?”
沉默半晌,有人先開口道:“我覺得有一定相似度,《變形金剛》現在正在大賣,等半年後《環太》上映,肯定有人會拿兩個作比較,雖然一個是機器生命,一個是機甲,但對觀眾來說,都是機器人,我覺得我們可以捆綁《變形金剛》宣傳……”
說起來,《變形金剛》現在真是太火了。
北美7月3日上映,華夏7月11日上映。
派拉蒙這次是下了血本,電影提前一個月,宣傳已經鋪天蓋地。
會變形的機器生命成了全世界電影市場的焦點。
電影也沒讓人失望,7月3日上映以來,首映周末票房 7050萬美元,打破“7月首映周末票房紀錄”。
此前紀錄為《加勒比海盜 2》的 6230萬。
汽車人征服了老美。
海外同樣大爆,韓國,彎彎,新西蘭,澳大利亞,斬下多個地區的當地日票房冠軍。
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現象級話題。
“汽車變形”的視覺奇觀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單部電影包含約 500個 cgi鏡頭,單個變形金剛模型細節超 10萬個零件。
“汽車人,變形!”成為年度流行語。
國內,《變形金剛》同樣大爆。
電影院裡,90的海報都是汽車人的,各種展台上循環播放的也都是《變形金剛》的預告片。
這聲勢,頗有當年大船的風采。
“夥計們,你們有人去看了《變形金剛》嗎?”
大衛·海曼突然發言,大部分人都舉起了手。
“我承認《變形金剛》很優秀,但我也必須說,如果拋開所有濾鏡,其實《環太平洋》才是更讓人熱血沸騰的那部。
《變形金剛》的熱賣,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同年記憶的具象化,但故事本身沒什麼。你們誰能告訴我,看完電影後,你們記住了什麼?
是不是隻有汽車人變形的那一瞬間,其餘的為什麼打,和誰打,我們根本不關心……”
哈哈哈~
大衛的話立馬引起了眾人的共鳴。
的確是這樣,除了變形的特效,其他的都想不起來了。
而相比之下,《環太平洋》的確更勝一籌。
電影裡的人類,為了共同的命運,放下成見。
中美俄三方,明明之前還是對手,但為了整個人類的命運,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爆為隊友爭取機會。
這種感動是實實在在的。
而這,更是一般的視覺大片所不具備的。
“大衛,我很讚同你的話,但我認為,等《環太》上映,已經是《變形金剛》半年之後了,那時候我們很難再蹭到他的熱度。”
“我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蹭到……”
看到眾人都朝他看過來,說話的那人道:“你們注意到沒,《變形金剛》上映的時候,派拉蒙找了卡梅隆來評價邁克爾貝,卡梅隆怎麼說的,邁克爾貝是個神奇的科幻小子……
卡梅隆是因為欣賞才這麼說的嗎?
怎麼可能?
隻能是為了派拉蒙的錢。
他們可以,我們當然也可以。
等《環太》上映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卡梅隆給《環太》站台,無非是價格罷了。
而且作為回報,他的《阿凡達》上映的時候,張辰也可以幫他站台,彆忘了,張辰在華夏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這個辦法不錯,或許真的可以一試……”
這麼一說,思路被打開,其他人又想到一些好的點子。
“好了,今天散會後,大家先出一份大致的方案,但有一點要注意,必須要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
原因大家也都清楚,畢竟這是一部非好萊塢作品,華納方麵也不想被人帶了節奏。”
……
華納眾人談論《變形金剛》的時候,張辰也剛好讓戴安幫他搞了兩張《變形金剛》的電影票。
他也想看看這輩子的《變形金剛》和他上輩子的是不是一樣。
本來想回國看中文字幕版,但回去起碼也是一個月之後了,有點等不及,乾脆就在這邊看了。
在北美,《變形金剛》同樣是一票難求。
為什麼《變形金剛》的受眾這麼多,不是電影拍的多好,單純就是圓兒時的夢。
同時從側麵也說明了孩之寶的推廣能力是真的強。
說起來,國內能夠看到《變形金剛》還要感謝孩之寶的騷操作。
1988年,《變形金剛》就已經火遍美國了。
有了美國的成功後,孩之寶開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
那個年代,汽車都屬於高級玩意,更彆說汽車還可以變形了。
這種腦洞在那個年代是無敵的。
《變形金剛》迅速在全世界風靡。
孩之寶信心滿滿的想要攻略中國市場,挾《變形金剛》以自重。
誰知道剛談就被教育了。
央視居然以““暴力成分比較多,不利於塑造熒屏文化””為由,直接拒絕引進。
孩之寶吃了個閉門羹。
中國市場進不去?
然後孩之寶開始轉變思路。
央視不合作,我就找地方台,選的是第二發達的上海。
跟上海台說好了,白送。
讓你們免費播,反正我的目的是賣玩具。
這一招很絕,後來被我們學去了。
那兩年我們國內有個賣冰箱的叫海爾的,也跟著學,一個賣冰箱的硬是拍了一部動畫片叫《海爾兄弟》。
海爾兄弟的冰箱賣的怎麼樣不知道,但孩之寶的變形金剛玩具的確是賣瘋了。
當時《變形金剛》在上海台播出後,立馬就爆了。
受到全上海小朋友的追捧。
孩之寶也趁機將變形金剛玩具引入中國市場。
借助動畫片的熱播,孩子們對變形金剛玩具產生了濃厚興趣,家長們也受孩子影響,使得變形金剛玩具銷量大增。
7年間,變形金剛在中國的正版玩具銷售額達到 10億人民幣,這還隻是正版的,盜版的更多。
(筆者記得小時候,父母有個獨生子女獎,獎品就是變形金剛玩具,當然,大概率是盜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