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拍攝的是國內最後兩場特效戲,拍完這兩場,劇組就要轉場加拿大。
巨大的攝影棚內,到處可見建在液壓裝置上的布景——房屋,草坪,樹木,街道,甚至還有一輛汽車。
樹木,街道這些道具栩栩如生,汽車完全就是真的。
但房屋這些卻很簡陋,隻搭了個大概的樣子,剩餘用藍色幕布包圍。
遠處的背景也全部是藍色幕布。
到後期的時候,這些藍色幕布都會被綠幕技術替換成真正的房屋和背景。
今天的第一場戲是程龍來接前妻一家,正好遭遇地震的戲。
“各部門就位~”
“action~”
場記報幕之後,拍攝正式開始。
工作人員按下開關,液壓機開始工作,眾人所站立的地麵突然震動起來。
門口位置,驚慌失措的程龍和前妻一家出現,然後在震動中蹣跚跑向不遠處的林肯。
在這部電影中,華納可謂將廣告植入玩到了極致。
光是汽車讚助商就有林肯,奔馳和賓利三家。
林肯作為前期逃生的工具,給的鏡頭可不少,廠家為此出了不少血。
奔馳也給了不少鏡頭,富豪的座駕。
賓利則是他們到達xz時,從飛機裡開出來的那輛車。
背景設定是富豪們的最愛,雖然隻有短短一個鏡頭,但卻是廣告效果最佳的,因為特意安排了語音啟動的功能展示,所以讚助費比其他兩家加起來都高。
其他的房車,摩托車,小型飛機,可口可樂的廣告牌,巨大的漢堡王模型……
這些都是廣告植入。
還有俄航,索尼電腦……
廣告植入這塊華納的確經驗豐富,地皮都能刮下一層油來。
電影裡還出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前蘇聯的安225,可惜全世界隻有一台,不知道該找誰要讚助費。
重新說回拍攝
地麵的震動愈發強烈,樹木房屋都跟著左搖右擺,搖搖欲墜。
一行人跑在顛簸的道路上左搖右擺。
用液壓機模擬的地震就是這點好,完全不需要表演,演員表現出來的就是最真實的。
眾人上車,啟動,林肯在顛簸中開遠。
“哢~”
這個鏡頭到此結束。
張辰和特效總監坐在一起看回放,商量每一處細節。
涉及到特效的鏡頭,光他這個導演點頭沒有用,必須特效總監也點頭,鏡頭才算合格。
後世國內的特效總監接受采訪的時候就吐槽過,國內的導演因為沒有接觸過特效,完全不懂特效電影應該怎麼拍。
很多時候甚至是拍完之後才找特效公司接手。
這樣的電影質量當然無法保證。
正確的做法是,在電影籌備階段就要特效總監介入。
電影裡所有的特效鏡頭,特效總監都會和導演,攝像商量後給出合適的拍攝方案。
“好,這個鏡頭過了~”
幾分鐘的討論後,終於傳來好消息,這證明這個鏡頭同時得到了導演和特效總監的認可。
眾人開始轉場,下一場是室外戲,早已經準備好,隻等著他們開機。
道具組則會留一部分人將這裡的場景拆除。
拍電影費錢就在這裡,道具都是一次性的,拍完就沒用了。
而且類似這樣地震的鏡頭更麻煩,一次拍攝沒過,道具組就得重新布景。
因為液壓機工作的緣故,那些布景基本上沒法二次使用。
而每次布景,不僅需要時間,花費也不菲。
有的時候一次布景就要花費十萬美元。
如果一次一次的拍攝不過,不僅演員有壓力,所有人都會有壓力。
所以類似的鏡頭拍攝前,演員都會反複排練,將情緒,動作之類的排練到位,爭取一次過。
現在還剩下最後一場戲,這場戲是程龍駕駛林肯在道路上飛奔逃命,兩側因為大樓倒塌之類的,不斷有汽車從天上掉落。
這個鏡頭拍起來稍微有點“危險”,因為兩側掉落的汽車不是特效製作的,而是真實的汽車,隻不過是通過空氣炮噴出來的而已。
攝像機的正前方是一塊巨大的藍色幕布,到時候這裡會被替換成末世的模樣。
程龍駕駛林肯在道路上飛奔,不時的躲避障礙物。
場地一側,鏡頭之外,則矗立著幾個空氣炮。
林肯車開過,按照事先設置的時間點,空氣炮依次開動,將炮中的汽車噴出去。
鏡頭拍到的畫麵就是林肯在道路上蛇形走位,在他附近,不停的有汽車掉落。
後期配合特效,倒塌的大樓和塌陷的地麵,這個鏡頭會非常震撼。
“哢~”
張辰和艾德蘭再次湊在回放器前,拍攝完畢的程龍也湊了過來。
“非常好,又是一次過~”
今天的拍攝非常順利。
這一個鏡頭,就摔了十幾台車。
如果多拍幾次,錢就跟水一樣嘩嘩的往外流。
抬起頭來,就看到程龍那張笑嘻嘻的臉。
“龍哥,沒受傷吧?”
程龍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塵:“沒有,這些都是小意思,說起來,特效片彆看場麵宏大,但拍起來還真不危險……”
旁邊艾德蘭的臉都笑僵了,你管這個叫不危險?
那些空氣炮,萬一哪個出了意外,彈射的距離不夠,很可能就造成事故。
你管這個叫不危險?
沒看安全保險員就在旁邊,一顆心都快跳出胸膛外了?
好吧,你是傑克成,你說不危險就不危險。
程龍當然覺得這些都是小場麵,他是用命拍戲的人,這些對他來說的確不算什麼。
“好了,大家都收拾一下,明天轉場加拿大……”
這次拍攝,張辰故意將很多特效鏡頭的拍攝都放在了國內。
對華納方麵的解釋是,因為這是合拍片,合拍片對中方的拍攝時長,地點,人員投入比例都有要求的。
為了符合要求,他隻能這麼做。
但實際上,合拍片其實沒有那麼嚴格。
更多的是張辰的私心。
他希望用好萊塢項目來鍛煉自己的團隊。
哪怕什麼都不做,隻是站在旁邊看都能學到不少東西。
乾中學嘛~
轉眼到了九月份,《2012》也隻剩下最後一個鏡頭——黃石公園火山爆發。
說起災難片,為什麼都說《2012》是標杆,因為其他的災難片都是單一災害,洪水,颶風,地震,極寒天氣,火山爆發……
隻有《2012》是複合災害,它將洪水,地震,火山爆發在一部電影裡呈現了出來。
所以這部2009年的電影,即便到了2025年,依舊沒有影片能夠超越。
黃石公園就是一場關於火山爆發的戲。
這裡,張辰采用了和艾默裡奇一樣的拍攝手法——實景拍攝與特效結合。
好處是更加真實,壞處是費時費力還有風險。
劇組在加拿大取景,搭建了占地 10英畝的火山口模型。
為了爆破戲份準備了接近 20噸炸藥,光是這一場戲的成本就超過千萬美元。
瘋狂!
真的瘋狂~!
但張辰覺得值得。
這是一場重頭戲,拍好了,青史留名那種。
這場戲,劇組足足準備了十天。
光是各種檢查就不下百次。
不管多麼小心謹慎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必須一次成功,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如果失敗了,他可沒有預算讓他重拍一次。
“最後一次安全檢查,所有的炸點,務必保證萬無一失……”張辰拿著對講機做最後的指示。
這場戲就是一行人來到黃石公園找那個怪人想要拿到方舟的地圖。
原劇裡男主是駕駛著房車去山頂找怪人,下山的時候遭遇火山噴發。
這裡張辰做了修改,程龍到達山頂後拿到了方舟地圖,怪人麵對火山噴發,決定留在這裡。
程龍騎了他的摩托車逃命。
這一場是實拍。
“各部門注意~”
“action~”
開機
程龍擰動油門,馬達的轟鳴聲中,越野摩托從山頂衝下,輪胎在山地上拖出一長溜的塵霧。
這個鏡頭張辰本來想用替身,但龍哥果斷拒絕了。
開玩笑?
這麼簡單的鏡頭居然要我用替身?
我程龍還不被人笑話死了。
張辰本以為保險公司不會同意,沒想到他們居然同意了。
這可和他之前了解到的不一樣,不是都說保險公司是嚴禁拒絕主角做任何危險動作的嗎?
問了之後才知道,鑒於程龍在特技這方麵的豐富經驗,保險公司才破例同意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場麵看似危險,其實危險等級並不高。
摩托車沿途的爆炸,看似離得非常近,其實都是經過嚴格計算的。
鏡頭中,摩托車一路疾馳,彷佛變身風火輪,從山頂一路疾馳下來。
到達半山腰的時候,模擬火山噴發的爆炸陸續被引爆。
所有炸點的引爆順序都是采用電腦控製,當摩托車觸發埋在雜草間的傳感器時,對應炸點就會被引爆。
這方麵好萊塢還是很成熟的,全部是電腦控製,而不是人。
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張辰可不想俞灝明的悲劇再次發生在程龍身上。
當然,最後一道保險是人,可以人為乾預引爆過程的安全員。
這真的是最後一道保險。
如果程龍按照規劃的路線走,即便炸點距離他非常近,也不會受傷。
裝藥量,爆炸半徑都是經過嚴格計算並且測試過的。
但就怕出意外,萬一程龍脫離了既定路線,那就不好說了。
這個時候就是安全員乾預的時候。
他手中的開關可以切斷通路,這樣即便摩托車觸發了傳感器,炸點也不會再爆炸。
當然,之前的鏡頭肯定也就廢了,需要重拍。
可重拍與人員受傷比起來,那代價可太小了。
程龍駕駛著越野摩托一路疾馳,炸點不斷在他附近爆炸。
前,後,左,右……
程龍像是被死神追趕,又被幸運女神眷顧。
200多個炸點按照程序逐一被引爆,現場煙霧漫天,遮擋了摩托車的身影。
兩秒鐘後,摩托車從煙霧衝衝出,呼嘯著從鏡頭前衝過。
“哢~”
張辰興奮的揮舞著手臂,接著如雷般的掌聲響起。
摩托車繞了一圈,最終停在張辰麵前。
萬幸,程龍沒有脫離預定路線,電腦程序也沒有出錯。
程龍擺擺手,又甩了甩頭,抖掉頭上的沙子,他總算感覺這部電影有點意思了。
“還可以嗎,可以我們接著拍……”
“小意思~”程龍渾不在意。
劇組調整機位,程龍也開始做準備。
下個鏡頭是上一個鏡頭的延伸。
地陷開始,飛機隻能一邊慢慢滑行一邊等待程龍追上來,程龍開著摩托車在後麵追趕,塌陷的地麵則追在他們後麵。
塌陷越來越近,千鈞一發之際,程龍從摩托車躍起,抓住了飛機。
身下的摩托車被深淵吞沒,程龍則掛在飛機上,一起飛上了天空。
這個鏡頭是張辰特意為程龍設計的,y的《碟中諜5》阿湯哥扒飛機的那一幕。
很有視覺衝擊力。
最初他設計這個場景是為了奧運會的閉幕式,想要程龍有個招牌動作。
但現在看來顯然有點來不及。
不過場景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主要張辰他這個改動起碼比原版男主腿著追飛機要更有視覺衝擊力,多半也能成為這部電影的又一個名場麵。
《碟中諜5》中,阿湯哥是實拍。
但張辰並不打算這樣做。
他當然相信程龍的實力,阿湯哥能做到的,程龍肯定都能做到。
隻是沒必要。
追飛機那段用實拍,跳飛機那段用綠幕合成就完事了。
挺簡單就能完成就沒必要搞得那麼複雜。
這是,程龍似乎並不是這麼想的。
劇組正在做準備的時候,程龍突然找到了張辰。
“阿辰,接下來的扒飛機的這場戲我想實拍……”
張辰不可思議的看向對方:“不行,這個問題我們早就談過了……”
“我知道,那時候是出於安全考慮,但其實,這樣的動作其實沒什麼危險……”
張辰都有點被他氣笑了,指著自己的腦袋:“你是不是以為我傻?這樣的鏡頭沒危險,那你乾嘛還上趕著要實拍?”
程龍也沒有被揭穿後的羞惱:“要不這樣,我們實拍一次,再綠幕合成一次,到時候看哪個效果好用那個?”
“你彆跟我這玩文字遊戲,我說的不行是因為拍攝效果嗎,是因為安全問題~”
不管程龍說什麼,反正就是不行。
這時候接到消息的保險安全員也趕了過來,義正詞嚴的說道:“不行,堅決不行,太危險了,這不在我們的承保範圍內……”
張辰聳了聳肩:“你瞧,可不是我一個人不同意…”
這種事情肯定不能答應的。
阿湯哥那個鏡頭,光看著好看了,背後需要付出的太多了。
你彆看他在節目上開玩笑說,一開始保險專員不同意,然後他把保險專員開了,換一個聽話的。
那完全是節目效果。
真實的情況是,阿湯哥扒飛機這個鏡頭,在保險公司的評級中是‘一級風險’,也就是最高等級。
光保費就2000萬美元。
此外,為了這個鏡頭暗中做的準備工作就多了去了。
首先飛機門框經過了特殊加固,還做了二次保險。
此外,阿湯哥身體貼金艙壁的那一側是有暗扣的,保證他不會被風吹下去。
他身上還綁了兩條隱蔽安全繩,主安全繩可承重三噸,副安全繩可承重兩噸。
然後飛機內還配備了一個小型icu中心,裡麵配備了兩名急救醫生。
此外,在鏡頭外,還有一家救護直升機待命。
張辰相信程龍的實力,但這一套流程走下來,起碼一個月,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沒得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