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國院士從學霸開始 > 第174章 居然是徐教授你設計的【萬更求訂閱】

第174章 居然是徐教授你設計的【萬更求訂閱】(1 / 1)

推荐阅读:

“我們研究所自主設計的電傳飛控係統,在其他型號的戰機上已經驗證了可靠性。”

“但最新代的隱身戰鬥機因為邊條和鴨翼設計,大幅度提升戰機機動性能的同時,控製難度和風險也會呈現大幅度上漲趨勢。”

“這就使得飛控係統需要更加可靠先進,目前這方麵還存在很多需要升級的地方。”

寬敞明亮的會議室內,負責電傳飛控係統的研究員梁占軍,站在投影屏幕麵前詳細講解係統問題。

現場其他人則全神貫注認真聽講。

隨著戰機的性能不斷提升,對飛控係統的要求必然持續增加。

就拿梁占軍在會議上所講,殲0采用了邊條和鴨翼的氣動布局設計,增強了戰機的升力表現。

但它們的增強程度和偏轉角度變化是非線性關係。

飛行拉動操縱杆的前一毫米,飛機抬頭可能還算柔和聽話。

而後一毫米就像是屁股上被烙鐵戳了結實的烈馬一樣人被掀翻掉在地上。

如果飛機是在高速飛行中被掀翻,那可是能直接在空中解體的。

正音如此才體現出先進飛控係統的重要性。

就這樣伴隨梁占軍研究員的彙報,大家也對目前的情況有了清晰了解。

約摸又過去五分鐘。

梁占軍則將目光看向宋文璁說:“宋院士我說完了。”

宋文璁聞言抬手示意梁占軍先坐下,然後分彆看了旁邊的徐源和戴誌剛一眼,笑嗬嗬拋出了一句詢問。

“兩位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如果沒問題的話那我可就安排任務了。”

“既我們這次是受邀過來幫忙,那工作方麵自然全聽所裡的安排。”戴誌剛聞言率先開口表態,對這件事沒有任何異議。

緊接著徐源也沒遲疑說道:“我也沒意見。”

至於坐在戴誌剛後麵的那位博士後,在這種場合下是沒有發言資格的。

儘管他的年齡要比徐源還大些,但博士後距離正教授還是有距離的。

宋文璁將兩人的話全部聽進耳中,接下來沒有耽誤絲毫時間。

直接便當場宣布了工作安排。

“既然兩位都沒意見的話,那就由徐教授負責電控係統的飛行力學數學模型,戴教授和梁研究員對硬件軟件進行升級優化。”

從國產最新代隱身戰鬥機項目立項,到現在他們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已經投入了大量人力資源和時間。

若不能儘快拿出成果,無論麵對哪方麵都不會太好交代。

畢竟當初可是他力排眾議,堅決支持研發國產最新代隱身戰鬥機。

按照他認為的理想結果,最好能在明年完成首飛。

即是麵向全球宣布,他們已經擁有了不輸世界上最先進水平的戰鬥機,更是為舉辦奧運獻禮。

為此他才特意尋找了外援幫忙,就是希望給殲0的研發提提進度。

徐源作為戰機氣動布局外形設計者不用多說,來自金陵大學的戴誌剛教授,先前本就參與過上一代戰機飛控係統的研發工作。

這時徐源聽到宋文璁院士對自己的安排,倒也是在意料之中。

雖說以他的計算機水平,完全能同時負責電傳飛控係統軟件方麵的優化,但既然研究所方麵還邀請了戴誌剛教授幫忙,那他也不好把彆人的工作也做了。眼下隻要以最快速度完成戰機飛行力學計算,為戴誌剛教授提供數學模型。

何況他本就是戰機氣動布局外形的設計者,負責這項工作還是比較輕鬆的。

戴誌剛就更加不會有異議,隨即主動站起身朝向徐源伸出右手說:

“徐教授。”

“那接下來咱們就互相配合。”

“爭取早日完成電傳飛控係統的升級,也好讓戰機順利首飛。”

“放心吧戴教授,我會很快完成數學模型,不會耽誤戴教授您的進度。”徐源同樣站起身和對方握了下手,臉上堆著和煦笑容特意保證了句。

戴誌剛:“徐教授在數學上的天賦誰不知道,這點我肯定放心。”

說完戴誌剛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宋文璁身上,用一種比較敬佩的語氣往下講。

“說起來這麼複雜的氣動麵設計,我還是頭一次在隱身戰鬥機上看到。”

“儘管這導致了電傳飛控係統的要求苛刻,但隻要能研發出先進可靠的飛控係統,肯定把這款戰機的性能發揮出一個恐怖的數據。”

“到時候我們便有了不輸海外最先進水平的戰機。”

他這話可不是亂說。

雖然他主要研究的領域是計算機,可好歹也參加過上一代戰機的飛控係統設計,對一款戰機的表現如何還是能看出來的。

加上鴨式布局宋文璁院士之前便應用過,戴誌剛便認為是宋文璁設計的氣動布局。

就連他身旁自己的博士後學生李豪,此刻都非常崇拜的看向宋文璁。

畢竟要不是跟著導師剛好有這個機會,他可看不到國家原來已經有了這麼厲害的戰機。

對於外界的普通民眾網友來說,麵對國產戰鬥機認知還停留在殲10這個層次。

也就是所謂的三代機。

當年殲10首飛成功並且開始服役時,大家確實激動興奮了一段時間。

但想到海外更為先進的隱身戰鬥機,依舊消除不了這種巨大落差感帶來的失落。

心裡也都盼望著什麼時候才能擁有自己的國產頂尖隱身戰鬥機。

不過礙於各方麵的差距,大家也都非常明白想實現這個夢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恐怕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去追趕。

而此刻李豪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就算把殲0的消息公布出去,恐怕都不會有多少人相信它的存在。

因為剛才在會議上,他聽到戰機的性能介紹後同樣不敢相信。

要不是場合的原因,他隻怕會驚訝到喊出聲來。

宋文璁對戴誌剛的情緒很理解,這恰恰證明了國產隱身戰鬥機的性能強大。

隻是在氣動布局外形設計者這件事上麵,他並沒有把功勞攬到自己身上。

下秒便直接笑著解釋道:

“國產最新代隱身戰鬥機,所使用邊條翼升力體鴨式氣動布局方案,確實能極大程度增強戰機的機動性。”

“這項設計方案,也保證了咱們的戰機,擁有和海外猛禽比較的實力。”

“不過此氣動布局外形方案的設計者並不是我。”

說到最後一句時,目光有意無意的瞥向了徐源,臉上堆著燦爛笑容。

另外會議室內的梁占軍等研究員,以及後麵的趙嶽峰也麵露笑容沒有多說。

反觀戴誌剛教授和李豪,聽到這個消息表情瞬間便被詫異所占據。

不敢置信的重複了句:“氣動布局方案不是宋院士你設計的?”

他對宋文璁院士是比較了解的,對方作為殲10的總設計師,並且早就提出過鴨式布局相關理論,按理說眼下的隱身戰鬥機項目,也應該是宋文璁院士的傑作。

宋文璁看出戴誌剛的疑惑,倒也沒在這件事上繼續賣關子。

先前戴誌剛和李豪並沒有參與項目,對他們自然要執行保密條令。

現在兩人已經聽完了今天的報告會議,並且接下來還要協助負責電傳飛控係統的升級,那麼也就不存在項目保密的事了。

“其實關於最新代隱身戰鬥機,整個氣動布局設計方案都是由徐源完成的。”

幾乎是宋文璁的話音剛落,戴誌剛和身後的李豪兩人頓時便向徐源看去,瞬間瞪大了眼睛倍感驚訝。

如果說剛才聽到方案不是宋文璁院士設計,心裡麵隻是感到意外。

那麼此刻就隻剩下震驚。

當然這並不是說質疑徐源的實力,主要正所謂術業有專攻。

大家眼中所熟知的徐源,是那個證明了多道數學難題獲得高斯獎的數學天才。

可要設計隱身戰鬥機的氣動布局外形,這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略作遲疑之下,戴誌剛還是忍不住追問了句。

“徐教授。”

“據我所知你一直研究的不是數學領域嗎,難道對戰機的氣動布局也有研究?”

他自然不會認為宋文璁是在亂說,正因如此才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到了這個時候,徐源也隻好開口回答戴誌剛。

“是這樣的戴教授,其實我除了研究數學外,還同時攻讀了箐華工程力學係學科。”

“當初也是看了宋院士的那篇小展弦比論文,才設計出了這份氣動布局方案。”

前腳剛說完,緊接著又聽宋文璁院士補充:“要不是徐源給我們提供了這份氣動布局方案,國產隱身戰鬥機項目可沒那麼容易確定下來。”說話時臉上絲毫沒有掩飾對徐源的讚賞。

李豪聽到這裡也才算徹底反應過來,沒想到讓國產隱身戰鬥機問世的,竟是比自己年齡小上很多的數學天才徐源。

他作為金陵大學計院的博士畢業生,當然聽說過徐源的經曆。

以前他隻是覺得徐源屬於像高斯那種非常難得的數學天才,是能夠帶領華國數學界崛起的天生數學家,但今天他才真正知道,敢情自己一直都嚴重低估了徐源的天賦程度。

徐源的天賦並不僅限於數學,哪怕在其他領域照樣讓彆人難以企及。

或許正是這種心態上的巨大轉變,使得他忍不住插嘴說了一句。

“沒想到這份氣動布局外形方案,居然是徐教授您設計出來的。”

甚至都沒注意到,自己非常絲滑的喊出了徐教授。

而對於李豪這種堪稱失態的表現,坐在後麵的趙嶽峰卻非常能理解。

仿佛從對方身上,看到了當初在研討會上的自己。

不由得對李豪的印象都好了很多。

戴誌剛則還在消化著剛才宋文璁院士的話,因為他從中發現了一件事。

是徐教授的方案促成了隱身戰鬥機項目立項。

幾年前的話……

那豈不是剛上大學就設計出了方案!

念頭停留在這裡,想通其中的真正情況後,他立刻驚呼道:

“徐教授剛讀大學,就完成了這份氣動布局方案?”

“也是我運氣好,歪打正著被選中用在了國產隱身戰鬥機項目上。”徐源迎上戴誌剛教授的吃驚表情,頓了下還是用了種謙虛的說法回答。

戴誌剛聽到這句話,深吸了一口氣才算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平複下來。

然後目光停留在徐源身上,神情複雜的說了句。

“怪不得你們箐華無論如何也要把你留住,國家有你這樣的天才是一大幸事。”

他可不會單純認為徐源是運氣好。

還記得徐源剛上大一時,便證明了無窮多個卡邁克爾數間隔問題,並在數學年刊上發表首篇論文。

有這份實打實的成績在,同時在氣動布局設計上有所成果也正常。

隻不過後者外界並不知道。

甚至他都忍不住在想,如果哪天大家知道名震世界的少年天才數學家,還設計了國產最新代隱身戰鬥機的氣動布局外形。

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但有一點絕對可以確定,那就是全世界都會震動。

宋文璁顯然很喜歡看到大家對徐源認可,這時候都還不忘接過話茬附和。

“想起來那天還是流體力學研究所的許崇興,帶著小徐過來找我,當時看到這份氣動布局設計方案,我可比你現在還感到驚訝。”

“要是國家能再多幾個像小徐這樣的天才,咱們的技術肯定能超過海外。”

“宋院士你這話深刻啊,看來咱們還是要多給年輕人機會才行。”戴誌剛點著頭表示附和。

話音剛落臉上重新堆出笑容,麵向徐源發自內心的感慨。

“既然徐教授就是氣動布局外形的設計者,那我對電傳飛控係統升級就更有把握了。”

“我會全力配合戴教授,”徐源和煦的回答。

會議進行到這裡,接下來宋文璁也並未過多浪費大家的時間。

最後囑咐了幾句,便宣布今天的會議結束,大家也都陸續離開開始自己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這邊,為徐源和戴誌剛都準備了專門的辦公室。

徐源想著早點完成飛行力學的計算,好給出數學模型和戴誌剛對接。

因此會議結束後回到自己辦公室,便很快沉浸其中進入深度學習狀態。

至於戴誌剛也同樣沒有閒著,具體去測試了現有的飛控係統軟件,以便更好的抓住重點完成優化。

……

……

徐源的效率向來驚人,何況這次本就是給他自己設計的氣動布局計算數學模型。

短短幾天時間,便已經全部完成。

畢竟隻是一些數學模型,難度可要比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簡單多了。

這天上午徐源正坐在辦公桌旁,看著自己剛完成的數學模型停下動作伸了個懶腰。

“終於搞定了模型,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戴教授了。”

想到宋院士並沒有安排他升級軟件的任務,自顧自低喃了這麼一句,腦海裡也在安排接下來要做的事。

他對自己完成的數學模型,無疑是胸有成竹。

肯定不會出現錯誤的情況。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受邀來隱身戰鬥機項目幫忙的任務已經完成。

後麵電傳飛控係統怎樣升級優化,保證性能可以達到要求就是戴誌剛的工作。

不過他暫時還不打算離開,起碼要等電傳飛控係統的升級有了進展。

否則到時候要是再把他喊過來,還要來回折騰。

況且在這裡也並不影響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說不定新環境還更能碰撞靈感。

正當他思索著這些時,念頭卻突然被外麵飄進來的敲門聲打斷。

迅速回過神來,目光朝著辦公室房門看去,然後從口中吐出兩個字。

“請進。”

趙嶽峰聞言推門進來。

走到辦公桌前停下腳步後,比較恭敬的稱呼了句徐教授。

“徐教授。”

正所謂工作的時候稱職務,和私下裡相處還是存在些區彆的。

徐源聞言倒也沒多說什麼,隻是正常問了句:“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徐教授,宋院士讓我來問問你這邊還有其他要求沒有,有問題伱直接和我說就行。”趙嶽峰麵對徐源的詢問如實回答。

“所裡準備的都很充分,我這邊沒有其他要求,不過既然你過來了,那就和我一起去趟戴教授那裡。”徐源想到什麼突然開口說:“我剛好把完成的飛行力學數學模型和他對接一下。”

“好的徐教授……數學模型?”趙嶽峰聽完這句話後知後覺反應過來。

隨即下意識追問道:“你是說數學模型已經完成了?”

他一直都在國產隱身戰鬥機項目中,對飛行力學數學模型的計算量很清楚。

況且徐源還不是在原來的模型基礎上優化,而是從頭開始設計了新的模型。

這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

在研究所的其他研究員看來,想完成這份數學模型肯定需要不少時間。

結果現在他聽到了什麼。

不過才短短幾天時間,徐源竟已經完成了模型。

這種效率哪怕知道徐源的天賦,親耳聽到心裡依舊止不住感到驚訝。

“這不是擔心戴教授等的著急嘛。”徐源邊說邊拿起東西起身準備出去。

趙嶽峰聞言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隨即忙跟著徐源前往戴誌剛的辦公室。

這幾天戴誌剛對現有的電傳飛控係統,可以說進行了比較詳細的研究,並且已經初步有了比較明確的優化方向和內容。

隻不過沒有拿到徐源設計的全新數學模型,後麵的工作也不好立刻展開。

畢竟這才過去短短幾天的時間,哪怕徐源是數學天才在他看來也不可能完成。

但這個想法在徐源過來後,便瞬間從腦海中徹底消失不見。

——

“戰機的飛行力學數學模型已經完成了,這速度實在是太驚人。”

辦公室內戴誌剛接過徐源遞過來的東西,整個人都還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臉上表情除了驚訝還是驚訝。

要不是知道徐源不可能在這種事上說謊,並且還已經把東西拿到。

估計都不敢相信。

當然他有這種表現倒也正常,誰能想到徐源除了有著很高的天賦外,還可以隨時進入到深度學習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效率可是平時的數倍。

而可能是因為前幾天剛對徐源的天賦,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這次很快情緒便平複了下來,臉上重新堆出笑容顯得頗為激動。

“該說不說這份數學模型還是比較及時的,接下來便能立刻開始對飛控係統升級優化。”

“那後麵的工作可就拜托戴教授了,有問題的話可以隨時找我。”徐源和戴誌剛對接完後噙著笑容說。

聞言戴誌剛則是胸有成竹的講:

“徐教授放心。”

“有了你的模型,我想很快就能完成係統的優化。”

從他們來到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大家的注意力便都在徐源的身上。

雖然這並沒什麼,但現在終於到了他擅長的領域。

那肯定要漂漂亮亮的完成。

有著上一代戰機電傳飛控係統的經驗,他有把握讓飛控係統更加先進。

徐源將戴誌剛的話悉數聽進耳中,隨即便也不再打擾和趙嶽峰一起離開。

他並不確定戴誌剛對殲0的氣動複雜程度,有沒有比較清楚的認知,但如果隻是當做比普通的國產隱身戰鬥機的話,那麼最終所開發出的飛控係統,很有可能無法達到最佳的效果。

隻是眼下結果還沒有出來,也隻能等地麵測試完成以後才能有初步判斷。

就這樣。

接下來的時間徐源輕鬆了很多,大部分都待在自己的辦公室中。

繼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除此之外中間他還回了燕京幾趟,並沒有一直待在錦城這邊。

另外對於戴誌剛和梁占軍共同負責的飛控係統,他也在關注著具體情況。

從得到的消息來看,升級優化工作還算順利。

轉眼兩個月過去。

九月底。

在徐源的努力下,他成功結合先前的篩法,又對其進行了改進。

儘管距離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還有很遠的路走,卻也不是什麼收獲都沒有。

如果這時他把目光放在眼前麵板上,那肯定會發現進度條已經來到了百分之二十,哪怕隻是這僅僅百分之十的增長,代表的卻是繼續證明下去的動力。

起碼說明他目前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確的。

並沒有出現錯誤。

隻不過證明方法並非最優解,所以進度條的增長顯得很緩慢。

但哪怕是這樣,按照當下的效率,他也照樣能提前結題。

“現在的篩法上依舊有改進的空間,看來還是要進一步創新才行。”

“另外可以考慮結合群論數學分支方法。”

上午辦公室內,徐源吃完早飯便又開始接著先前的證明進度,繼續對過程進行推導改進。

在這個過程中,腦海裡不斷浮現各種方法,又以最快的速度否定。

確保以較高的效率來解決哥德巴赫猜想。

不過這個時候他並沒有沉浸到深度學習狀態,反而看了下時間後暫時停下動作。

“差不多該過去了。”

簡單收拾下桌麵上的手稿,邊低喃著邊起身推門辦公室房門出去。

早在幾天前梁占軍負責的飛控團隊,已經麵向研究所給了通知,決定在今天進行飛控係統機上地麵試驗。

這裡麵包括外場可更換部件的驗收試驗。

軟件的測試和驗證。

全係統綜合實驗。

結構模態耦合實驗等多方麵試驗。

嚴格來說這也是對戰機飛控係統的初步驗證,以此來判斷飛控係統的性格。

如果最終的數據沒有達到理想目標,那麼連飛行試驗都沒法進行。

距離飛控係統升級優化剛過去兩個月,便要安排進行飛控係統機上地麵試驗,這說明飛控係統的升級已經有了明顯的進展。

所以對此徐源也是比較期待的。

不多時徐源便來到機上地麵試驗地點,抬起視線看去隻見梁占軍和戴誌剛已經到位。

正在進行著最後的準備工作。

就連李豪也跟著在後麵跑腿打下手,眾人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徐教授來了,希望今天的試驗能給你一個驚喜。”

戴誌剛注意到徐源的身影,當即暫時停下動作胸有成竹的主動打了聲招呼。

徐源則是點點頭道:“我也很期待。”

說完他還不忘和旁邊梁占軍研究員問候了句。

很快宋文璁院士和其他研究員,也都趕了過來,共同見證今天的試驗。

畢竟隻要飛控係統通過試驗,那麼下一步便可以安排飛行試驗,如此距離真正的首飛也就不遠了。

宋文璁總是能一眼注意到徐源,並且主動走了過來針對接下來的試驗閒聊。

“戴教授能協助小梁他們,這麼快便讓戰機的電傳飛控係統到達機上地麵試驗的程度,可和你快速完成數學模型有很大關係。”

“否則今天可看不到這場地麵試驗。”

能看到宋文璁對徐源的效率高度稱讚,說話時絲毫沒有掩飾臉上的喜悅。

徐源則是實話實說道:“主要還是我對戰機的氣動布局外形設計熟悉,否則也不可能那麼快完成模型。”

宋文璁聽後並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聊,隨即又另外拋出一個問題。

“先不說這個了,你對今天的飛控係統機上地麵試驗文明看?”

“能完全發揮出戰機的性能嗎?”

“邊條翼升力體鴨式氣動布局設計上比較大膽,氣動麵的數量更是非常多,這對飛控係統的要求也近乎達到了苛刻程度。”

徐源麵對這個問題,稍微組織一下語言才開口說。

“這需要飛控係統的電腦軟件足夠強大,有先進適合的算法來輔助操作。”

“你說的這些也正是我們所擔心的,但既然選擇了這種氣動布局,那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要把飛控搞定。”宋文璁聽完徐源的話點點頭回應。

從國產隱身戰鬥機立項之初,大家便清楚研發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之所以堅持到底不拋棄不放棄,更是因為一旦成功能為國家帶來的好處。

可以一舉讓自家的戰鬥機擠進世界領先水平。

話講到這裡,接下來的時間兩人也不再多說,耐心等待最後的準備工作完成。

大約又過去二十分鐘。

隻見梁占軍快步走到宋文璁麵前,進行實驗前的正式彙報。

“宋院。”

“殲0戰機電傳飛控係統機上地麵試驗,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可以開始試驗。”

聞言宋文璁隻是平靜的喊出三個字:“開始吧。”

而隨著宋文璁下達最終指令,負責機上地麵試驗的工程人員也都開始忙碌起來。

記錄戰機的各項指標數據。

說起來這還是徐源首次這麼完整的近距離看到自己設計的最新代隱身戰鬥機。

獨特的邊條翼鴨式外形,加上遠超海外戰鬥機長度的大機型,都給人一種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這時戴誌剛教授神情則是異常專注,親自盯著機上係統的各方麵試驗,生怕有一丁點的出錯,影響最終的驗證結果。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機上地麵試驗仍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差不多一直持續到中午,才算逐漸結束。

不過大家此刻可沒有任何要吃飯的打算,都期待著本次試驗的結果。

隻是從梁占軍和戴誌剛拿到結果時的表情看,恐怕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理想。

……

“這次飛控係統機上地麵試驗的結果如何?”

宋文璁迫不及待來到梁占軍麵前,立刻直指重點詢問試驗情況。

梁占軍聞言頓了下才開口說:“相比較之前版本的電傳飛控係統,經過戴教授升級優化後,各項表現均有了很不錯的提升,隻不過某些個彆方麵依舊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表現。”講到後麵不忘把手裡的詳細報告文件遞給了宋文璁查看。

聞言宋文璁接過報告當即認真查看,發現確實和梁占軍彙報的一樣。

儘管隻有個彆幾項數據表現沒達到預期,卻依舊能宣判整個電傳飛控係統的死刑。

畢竟隱身戰鬥機和普通戰機不同,在那麼快的飛行速度中,個彆控製單元達不到預期影響的可不是戰機的部分性能。

而是很容易發生機毀人亡的事故。

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不過考慮到電傳飛控係統的升級確實有效,最終宋文璁合上報告後,還是毫不吝嗇的給出了稱讚誇獎。

“我們的飛控係統優化有了成效就是好事,才兩個月時間就有這種進展,已經稱得上很不錯了。”

戴誌剛站在梁占軍的旁邊,將這句話聽進耳中,下秒突然開口說:

“這次主要是係統電腦的軟件算法還需優化,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些時間。”

“電傳飛控係統不是戴教授你一個人的事,隻要儘最大努力就好,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宋文璁聽完戴誌剛的話又特意多說了句。

對於戴誌剛而言,他和徐源都被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邀請,參與戰機的飛控係統升級工作。

如今徐源短短幾天就完成了分配的工作,他自然也不想拖後腿。

原本他對今天的機上地麵試驗頗有把握,相信升級後的電傳飛控係統性能。

結果還是有幾個數值沒有達到預期。

隻能說他低估了這台隱身戰鬥機的操作複雜性,想完美發揮出戰機性能,確實不是一件能夠稱作容易的事情。

但對於戰機電傳飛控係統的優化,他還是具備些信心的。

無非是在多花些時間。

徐源將這幕看在眼裡,儘管對這個結果不意外,可難免有些遺憾。

而下午就當他準備去找戴誌剛,想要申請和對方共同優化電傳飛控係統時,卻突然接到了一個有段時間沒見的熟人電話。

在電話裡與之聊了幾句後,兩人約了見麵地點。

——

“徐師弟這邊。”

下午徐源按照地址來到一家餐館,剛走到樓上便看見一個熟悉身影站在包間門口,正對著他擺手示意。

徐源看到這一幕,嘴角浮現出些許笑容,徑直朝對方走了過去。

近前後應聲道:“郭師兄,咱們可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麵了。”

沒錯。

眼前這位熟人正是箐華計院的博士畢業生郭誌航。

當初正是徐源幫忙才完成了機器學習算法,使項目順利得到國家支持。

之前箐華舉辦年度風雲人物頒獎典禮時,郭誌航和朱閩豐兩人就說過,要去錦城參加一個重點項目,通過借助他們的算法來給天網監控係統,增加上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

他來到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後,因為項目敏感性和忙著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這才沒有主動聯係他們。

沒想到今天郭誌航主動找了過來。

“你看我又把這事忘記了,現在應該喊徐教授才是。”

郭誌航把徐源拉到包間,突然想到了什麼這才連忙笑嗬嗬改口。

對此徐源瞥了眼道:“你少來,還是喊我師弟吧。”

“今天閩豐那貨忙項目上的事走不開,隻能我掏腰包請咱們的徐大教授吃飯了。”郭誌航看到徐源坐下後才接著往下說:“要不是我給院裡去了電話,還不知道你也來錦城了呢。”

“來先喝杯這家的酸梅汁解解暑。”

徐源和郭誌航心照不宣並沒有解釋自己突然來錦城的詳細原因。

端起麵前的酸梅汁嘗了一口,然後接話道:“今天特意把我喊過來,是不是項目上遇到難題了?”

他在頒獎典禮那天和郭誌航說過,如果項目上遇到困難的話可以找他。

畢竟郭誌航他們申請國家資金扶持時,那份關於機器學習算法的申請書上,也有著他的名字屬於一個項目的成員。

郭誌航聞言則是搖搖頭說:“這次項目很順利,我們的算法已經和錦城天網監控相結合。”

“今天找你是有兩件事,除了請你吃飯外,剩下是想邀請你參加後天的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徐源下意識重複了句。

接下來經過郭誌航的詳細解釋,徐源這才弄清楚全部情況。

原來這次他們在錦城的項目確實很順利,借助機器學習算法成功開發出圖像複原算法,並將其作為天網監控的軟件係統。

借助這種圖像算法,在尋找某個人或物體時,可以直接和監控係統中的圖像進行比對。

以最快的速度圈定相似數據,大大減少了工作人員的人工比對時間。

另外因為環境天氣導致的模糊監控圖像,也能進一步的嘗試複原。

而後天正是錦城作為試點城市,正式啟動天網監控係統的日子

如果效果非常好的話,那麼下一步還會麵向全國投入使用。

他雖沒具體參加錦城這邊的項目,卻是機器學習算法的開發者,既然人剛好在錦城,那出席啟動儀式倒也很正常。

剛開始郭誌航還怕耽誤到徐源的時間,畢竟大家都知道徐源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從燕京過來再回去路上都會花費不短的時間。

在給計院的姚啟智教授打電話彙報項目喜訊時,他才得知徐源剛好在錦城。

所以這才有了今天的事情。

弄清楚情況,徐源倒也沒有拒絕的道理,反正隻是當天露個臉。

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源便也不再糾結,隨即便看向郭誌航滿口答應下來。

“這事我知道了,後天我會準時到地方的。”

說完更是又端起麵前的酸梅汁,祝賀郭誌航和朱閩豐取得項目成功。

“另外恭喜你們順利完成項目。”

“師弟你能來那可真是太好了。”郭誌航臉上堆滿燦爛笑容連連說道。

接下來的時間,徐源則和郭誌航兩人點了幾個菜。

然後便分開各自回去。

007年9月1日,周五,錦城天網監控中心。

徐源吃完早飯便來到公安大樓下,因為提前給郭誌航打了電話,很快便看到郭誌航和朱閩豐過來。

兩人脖子上都掛著工作證件。

畢竟這裡地方比較特殊,沒有專門的人員帶領肯定是進不去的。

本來徐源就是想著單純過來露下臉,也省的浪費郭誌航和朱閩豐兩人的盛情邀請。

結果之後進入大樓,來到監控中心後卻又看到了兩個熟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