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兩大模型(1 / 1)

推荐阅读:

“終於又等到和徐教授你合作的機會了,陳教授和高教授已經在會議室了。”

009年月11日,周三,空間技術研究院樓下。

時隔這麼長時間,身為助理研究員的肖信斌再次看到徐源,臉上堆出著肉眼可見興奮的笑容。

打完招呼問候了一句,便作勢走在前麵帶路。

對此徐源也是回以微笑,邁步跟著肖信斌上樓前往會議室。

還記得因為嫦娥一號探月衛星軌道的事,他被許崇興推薦過來幫忙。

當時首次來到空間技術研究院,正是肖信斌從樓上下來接他。

屬於那種開朗熱情的性格。

儘管如今他的身份稍微有些變化,成為了箐華大學數學院正教授,以及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研究員,但兩人交流起來感受依舊如初。

所以他也樂意和肖信斌多交流,路上詢問起空間環境監測信息的事。

“院裡對空間環境,相關專業部門的監測信息搜集的怎麼樣了?”

要想保證航天飛行器和載人飛船,在複雜多變的空間環境中精準對接。

就必須對空間環境模型深入分析研究,通過大量收集國際上相關專業部門監測信息,開展空間環境使用參數的預估。

並且還要進一步對空間環境模型創新。

他這半個月的時間裡,雖說人並沒有在空間技術研究院。

也未開始對空間對接軌道的計算,但卻思索著具體的解決方案。

此次天宮一號和載人飛船對接,主要是驗證空間軌道對接技術。

但更隻是一個開始。

畢竟一個百分百完成度,能夠投入使用的空間站包括核心艙實驗艙,以及光學艙貨運飛船載人飛船等多個飛行器組成。

這就代表空間軌道對接技術,是一項需要頻繁使用的重要技術。

因此他不能把目光放在這次的對接成功上,否則那便是治標不治本。

必須要保證今後每次飛行器的對接,都可以做到百分百精準對接,隻有這樣才能算是稱為成熟的技術。

好在他如今腦海中掌握的大量知識不是白費的,這些天在時不時進去深度學習狀態後,思維加快碰撞之下初步誕生了一個方案。

所以他今天才特意來到空間技術研究院,準備針對此方案開始計算。

肖信斌自然不知道此時徐源在想什麼,麵對詢問他沒有任何耽擱,立刻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講了出來。

“是這樣的徐教授。”

“這段時間院裡組織了優勢力量,搜集了大量國際上相關專業部門監測信息參數。”

“目前相關參數還在搜集中。”

儘管他有意克製著情緒,但說話時還是能感受到心裡的激動和興奮。

上次因為徐源的幫忙,提出調相軌道並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全部計算,使得他們部門順利完成軌道任務。

要知道本來他們的進度已經落後很多,屬於是拖累了嫦娥一號探月衛星項目的進度。

甚至都做好了因此延遲發射的準備。

當時大家心裡也都頗為自責,可謂是頂著很大的壓力去工作。

結果就因為徐源一個人的加入,便讓情況瞬間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但拿出了更適合且保險的軌道方案,還很快完成計算最終使得探測衛星提前發射。

而這次集團把飛行器空間對接軌道的任務交給空間技術研究院。

他們部門自然又是主要負責團隊。

關鍵所麵臨的壓力要比上次大的多的多。

很簡單。

探月衛星作為國內航天史上首次發射,儘管是一個裡程碑項目比較重要,但就算失敗造成的影響起碼有限不是太大問題。

畢竟根據各國統計的數據,曆史上首次發射探月衛星便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數。

失敗也權當是積累經驗。

可天宮一號航天飛行器和載人飛船的對接不同,這關係到後麵國家能否搭建自己的空間站。

從組建國際空間站被國際拒之門外,到眾議院簽署文件進一步針對,國內航天事業的發展可以說一直都處在劣勢中。

隻有搭建出屬於自己的空間站,才能讓海外知道先前的決定日多麼錯誤。

總之彆人越不希望你能做到,那便偏要做到。

外界不是說獨自搭建空間站是不可能的事情,屬於非常愚蠢的做法。

更不可能掌握空間軌道對接技術。

那麼當這些全都變成事實時,不知道真正愚蠢的又會是誰。

這些肖信斌在會議上已經不知道聽到了多少遍,而心裡的目標也越發堅定。

說什麼都要解決空間軌道對接技術。

好在正當他們部門陷入困境時,陳建方又把徐源給請了過來幫忙。

本來今年春節大家基本都沒有回家,麵對技術上的難題心情相對比較低落,在得知徐源將會幫忙參與空間軌道對接的計算時,可以說瞬間大家便興奮激動起來陰霾一掃而空。

徐源在探月衛星軌道上便表現出了優秀實力,這兩年又取得了新的成就。

顯然水平應該更高才是。

在這種情況下,解決空間軌道對接技術,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徐源聽完肖信斌的回答點了點頭,然後加快腳上速度朝著會議室趕去。

要對空間環境模型創新,就需要大量的空間環境監測信息參數,單憑國內監測站的信息,肯定是無法滿足新模型建立的。

必須要在國際上大量收集。

不多時。

徐源和肖信斌來到會議室,推門進去後入眼便是幾個熟人。

正是項目負責人陳建方,以及軌道部門主要研究員高鐸教授。

兩人看到徐源進來後,臉上立刻堆出燦爛笑容連忙站起身打起招呼。

“咱們的徐教授終於來了,快進來坐。”

徐源這時嘴角也浮現出笑容,近前後分彆和他們打起招呼。

其中對陳建方的稱呼自然還是職務。

隨即在旁邊座位上坐下後,又對高教授說:“算下時間和高教授可是有段時間沒見了,也怪我來咱們研究院的次數少了點。”

“當初就知道你小子前途無量,但這麼快成長到現在的高度還是讓我驚訝,處的職位高了身上的責任自然也就變高了,平時那麼忙不回來看看也很正常。”高鐸聞言笑著擺擺手回答。

而緊接著又半開玩笑道:“主要誰讓我沒有像雨然那樣好的閨女呢。”

徐源對高教授知道自己的事並不意外,畢竟他和陳雨然已經訂了婚,陳建方肯定不會對院裡同事隱瞞。

何況借助這層關係讓他過來幫忙,院裡的其他人高興還來不及呢。

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

不過在這種場合被長輩調侃,作為不到三十的年輕人難免有些羞澀。

好在旁邊的陳建方及時打援場岔開了話題。

“好了老高,還是先說正事吧。”

高鐸聽到這句話也頓時收起了羨慕,表情瞬間認真之下開始和徐源說正題。

“這段時間我們搜集了大量空間環境監測信息,並且還組織了人員對空間環境模型深入分析,不過空間環境複雜多變且太陽活動頻繁,單憑這些能保證飛行器和載人飛船的百分之百精準對接嗎?”

“隻是這些還不夠。”徐源麵對高鐸的詢問搖搖頭說。

旁邊的陳建方想到什麼說道:“你前兩天不是說有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快說說看。”

到了這個時候徐源自然不會賣關子,稍微組織下語言便介紹起來。

“我的想法是通過對各種數據計算核對,創造性的對空間環境模型進行創新。”

“並依據飛行器在太空中的不同姿態,產生的不同阻力建立力學模型。”

“如此便能借助這兩大模型,通過對空間環境參數辨識策略,準實時的修正大氣密度模式,以此突破中長期軌道預報難題,來極大地提高軌道控製精度,這樣便能為交會對接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他的解決方案正是建立空間環境模型,以及力學模型這兩大模型。

好對中長期軌道進行預報,消除掉空間環境複雜多變帶來的影響。

有了這兩大模型,再保證航天飛行器和載人飛船的精準對接就會容易上很多了。

陳建方和高鐸聽完徐源的方案,頓時陷入沉思琢磨著其中的可行性。

約摸過去半分鐘後,才開口道:“你的拿出的解決方案確實可行,不過這裡麵對數據的計算核對量,可是很大的一個數字?”

“計算核對數據是我最擅長的,相信不會花費太久的時間。”對於兩人的擔憂徐源滿臉自信表示。

而接下來自然也沒有任何懸念,經過大家表決一致同意了徐源的方案。

並由高鐸他們團隊全力配合。

徐源憑借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對數據的計算核對有著特殊的方法,加上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後的超高效率,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可以說進度呈現出坐火箭式的上升狀態。

空間環境模型和力學模型都逐漸完善。

儘管往返錦城和燕京的次數多了些,但項目上還算都比較順利。

隻是當時間進入六月份,徐源卻留在了燕京。

除了陳雨然研究生畢業這件事,更重要的是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即將召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