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國院士從學霸開始 > 第216章 萬裡穿針,全世界的焦點【萬更求訂閱】

第216章 萬裡穿針,全世界的焦點【萬更求訂閱】(1 / 1)

推荐阅读:

伴隨徐源在學界的名氣越來越高,不少粉絲自發建立了企鵝群貼吧等,但徐源本人在網站平台上並沒有公開的個人賬號。

在這種情況下突然開通微博並發表動態,並且還有箐華大學燕京大學等官號轉發。

自然是瞬間便吸引了網友的注意,紛紛點進去關注並留言。

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再次衝到熱搜榜首。

“居然是活的徐神耶,剛起床就這麼大驚喜,今天看來是幸運的一天。”

“臥槽。”

“感謝徐教授讓我看到了菲爾茲獎章。”

“我家是看金店的,是不是金的我一摸就知道,麻煩徐教授給我寄過來。”

“徐教授你這麼調皮箐華大學知道嗎,不知道這下國內有多少數學家要羨慕了。”

“這可不止國內,海外的數學家同樣羨慕。”

“你們速度也太快了吧,我立馬就點了關注,結果已經十萬開外了。”

“好多官方賬號啊,我還看到了有明星留言,這也太排麵了。”

……

徐源的首條微博迅速發酵下,閱讀量以很快的速度向著百萬衝刺。

就連粉絲都超過了五十萬。

以眼下微博大幾千萬的用戶數量,這個數據已經能稱得上驚人了。

關鍵評論區一群各高校機構媒體官號留言,歡迎徐源開通微博賬號外,微博官方也第一時間評論對徐源獲得菲爾茲獎送上祝賀。

徐源在自己的個人介紹上,隻標注了箐華大學數學院教授和數學學報編委,這兩個數學領域身份。

在稍微看了下大家的留言後,他隨即便收起手機不再過多關注。

雖然不少網友希望他平時多發微博,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偶爾上線給大家一個驚喜就可以了。

隨著國際數學家大會圓滿結束,天宮一號空間實驗艙順利在肅州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並以零窗口精準發射,圓滿進入預定軌道。

因為天宮一號是魔都航天技術研究院的項目,有著何魯平院士坐鎮,隻是發射入軌已經非常有經驗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對此發射當天徐源並未在飛控中心現場,而是和張靳院士討論複合材料量產的事。

畢竟就算把技術攻克,製造不出來足夠的材料也是沒辦法應用到無人機機身上麵的。

好在張靳研究了碳纖維複合材料這麼久,對各方麵都有著較為成熟的計劃。

最終由國家牽頭重組碳纖維材料製造公司,對原有設備更新換代。

使用全新的技術生產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

並優先供給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使用。

等產量規模上來後,便可以廣泛應用到航天航空軍工等領域。

甚至穩定後還能向民用領域發展。

而因為天宮一號的順利發射,也使得海外媒體的關注點立刻從數學上轉移。

對此新聞進行了不少報道。

不過大家都明白,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主要還是看後麵發射載人飛船,能否和天宮一號完成交會對接。

但毫無疑問很多媒體,以及航天領域學者,都對此次試驗持悲觀態度。

主要觀點是作為首次進行軌道交會對接,不具備經驗的情況下,想一次成功概率是非常低下的數字,除非是被幸運女神眷顧才有可能。

甚至有人表態,已經能遇見此次對接的失敗。

稱之為這將會是航天領域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航天器撞擊事故。

相比較對天宮一號對接試驗的不看好,國際空間站這邊則是意氣風發。

今年國際太空空間站已經建設完成,在當下時節經過各國際空間站成員商議,最終確定在九月初於霓虹東景召開航天局首腦會。

——

010年9月8日,周三。

東景。

上午由多個國際空間站成員參加的航天局負責人會議正式開始。

台上坐在中間的航空航天局naa負責人博爾遜斯率先發表講話。

講述目前國際空間站的情況。

而台下則是來自全球各地區的新聞記者。

“我很榮幸的告訴大家,目前國際太空站已經徹底建設成功並投入使用。”

“接下來我們將會和太空站夥伴,共同致力於國際太空站的應用,這意味著科研人員擁有更多機會進行站上微重力環境實驗。”

“另外各太空站成員已經同意,將尋找方法降低國際太空站運行的年度成本。”

“並且國際太空站將會延長使用壽命,我們將確保在軌元件最大可以工作到08年。”

隨著博爾遜斯講述國際空間站的情況,台下很多成員勢力記者也都非常激動。

在他們看來,國際太空空間站,毫無疑問是人類文明建完成的一項偉大項目。

代表人類已經擁有初步征服太空的可能。

作為成員自然會感到驕傲自豪。

於是不多時便有記者示意,想要進行提問采訪。

博爾遜斯看著眼前大家溢於言表的興奮,心裡麵也感到格外高興滿足。

當即選擇其中一位有著波浪金發的女記者提問。

“博爾遜斯先生你好,我是泰晤士報的記者,很榮幸能向你詢問問題。”

被點名的女記者立刻開口打起招呼,說話時並沒有掩飾自己表情上的激動。

“請問。”

聞言博爾遜斯伸手示意對方提問。

見此那位女記者也沒遲疑,當即把早就在腦海裡準備好的問題拿了出來。

“博爾遜斯先生,請問國際太空站的管理和政策是什麼樣的?”

“我們的國際太空站足以支持站上長期六名乘員的全麵運行。”

“國際太空站作為一種資源,對於在軌研究和探索以及驅動先進科學技術進步,這些重要作用受到了參建成員的一致認可。”

“目前太空站建設合作成員,已經就太空站未來的發展和應用初步達成共識。”博爾遜斯比較官方的說著這些話對記者提問回答。

至於旁邊坐著的甌空局等其他成員代表,接下來的時間也先後表態。

回答了更多不同地區記者的疑問。

當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整個現場的氛圍也逐漸變得狂熱起來。

為自身掌握著最先進的航天技術感到驕傲。

不過由於正值天宮一號和載人飛船下月進行對接試驗的關鍵時刻,在眼下這種場合下自然會不可避免的被提及講出來。

畢竟一個是已經全麵建設完成投入使用的,世界上首個國際太空空間站。

足足有多個成員勢力共同搭建完成,堪稱是人類文明的偉大工程。

另外一個則是要獨自搭建世界上第二個空間站。

並且目前還未掌握軌道對接技術。

隻要是位記者,都能看出這裡麵新聞包含的重大國際熱度。

於是最終一位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最先向甌空局負責人提出這個問題。

“沃爾納先生,華方上月底剛成功發射了他們的首個太空實驗艙,並計劃在下月發射載人航天,進行飛行器軌道對接試驗任務。”

“你認為他們這次試驗能成功嗎,對方又是否有希望獨自搭建出第二個空間站?”

坐在博爾遜斯旁邊的沃爾納,聞言並沒有立刻回答這個問題,反倒是扭頭看向博爾遜斯笑了笑。

顯然對今天的會議上出現這個問題,絲毫都不感覺意外。

稍微頓了兩秒,這才笑眯眯開口進行回答。

“我相信任何一個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的成員,都不會說出獨自搭建空間站這種話,因為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至於他們首次進行軌道對接試驗,我隻能在這裡祝他們能順利吧。”

“沃爾納先生的意思,是不看好這次試驗嗎?”記者接過話茬繼續追問。

而這次還沒等沃爾納回答,隻聽旁邊的博爾遜斯突然率先說:“航天技術的摸索研究,自然是避免不了失敗和事故的,就算這次失敗也沒有什麼。”話裡話外的意思明眼人都能輕鬆聽懂。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陰陽怪氣就顯得特彆合適。

並且博爾遜斯的回答還遠不止如此,話音剛落緊接著又宣布了一件新的事情。

“今天會議上還有一件事,我們會發布關於國際對接係統標準。”

“這項國際標準將為未來航天器的對接提供通用界麵指導方針。”

“適用的航天器範圍從低地球軌道任務到深空探測任務的載人飛行器和自動飛行器。”

“當然這項係統標準,隻服務於國際太空空間站的參與建設成員,其他勢力不能享受這份便利。”

為航天飛行器的軌道對接建立係統標準,無疑會讓軌道對接變得更加簡單。

偏偏這時候天宮一號還在對掌握此技術進行軌道對接試驗。

此舉無不在炫耀自家擁有的先進航天技術。

對於博爾遜斯公布出的新消息,自然是深受現場記者的喜歡。

想著今天的報道有了新內容。

但凡事皆有例外,人群中有位黃色皮膚麵孔,此刻臉色卻顯得非常陰沉。

放在桌子下麵的手攥成拳頭,都控製不住顫抖。

這是因為自身極度氣憤下身體的表現。

董軍身為總台駐霓虹記者,對於這種航天領域的重要會議自然要出席參加。

本來他對這次大會還比較期待,畢竟知曉國際空間站的動向情況,也有利於國內空間站的搭建。

在剛才的提問環節中,他每次都舉手示意,希望能獲得提問權。

結果全都被直接無視。

雖心裡麵有些遺憾,但他並沒有多說什麼。

可在聽到路透社記者的提問,以及博爾遜斯和沃爾納的回答後,頓時便義憤填膺有些壓不住火氣。

國內天宮一號剛發射成功,馬上就要發射載人飛船進行首次對接試驗。

這代表著國內能否掌握軌道對接技術,為搭建世界上第二個空間站打基礎。

對此國內可以說都是信心十足。

無比期待著這天的到來。

現在載人飛船都還沒有發射,兩個航天飛行器也沒有進行對軌,卻被沃爾納和博爾遜斯如此唱衰。

甚至還故意拿出國際對接係統標準,明顯是針對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的他們。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發言表明自己的態度,那可太有失自己的專業素養。

念頭停留在這裡,他頓時做出了決定。

直接在沒有得到提問許可的情況下,猛地從座位上站起身向博爾遜斯質問。

“博爾遜斯先生你好,我認為你所說的這些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

“我們已經實現了載人航天,並首次圓滿發射實現探月衛星工程,在航天技術的發展上我們並不慢,所以對於這次的航天飛行器空間軌道對接試驗,我相信肯定會圓滿成功。”

隨著董軍鏗鏘有力的英語發言說完,瞬間便吸引了在場眾人的目光。

顯然大家都沒有想到會有人這麼做。

其他記者麵對董軍的做法,除了有人鄙夷外更多還是佩服。

畢竟站在董軍的角度,這種行為很值得敬佩。

博爾遜斯對此則依舊保持著原本表情,儼然根本沒把這種插曲當回事。

在現場安保人員將董軍請出去的同時,繼續對台下其他記者爆料。

“今年年底我們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還將發射龍飛船航天器,並對航天器進行回收。”

“這將成功標誌著商業公司第一次成功回收從低地球軌道再入的航天器。”

他的這番話意思非常簡單,即我們的商業公司都已經擁有了航天器回收技術,你們又如何稱的上航天技術領先。

隻能說董軍雖然表現出了自己的專業素養,但對於這場會議並未造成影響。

而就在會議結束後,各大媒體也針對會議上的內容和發生的事情進行報道,

泰晤士報報道國際太空空間站將延長壽命,最高可運行到08年。

路透社則直接表示甌空局對不看好天宮一號對接。

加上國際對接係統標準的發布,很快便成為國際上近期新聞熱點。

而對於國內網友來說,本來國際太空空間站的全麵建設成功,單純從人類的角度出發,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祝賀的事情。

象征著人類文明邁向太空又進了一步。

可在看到博爾遜斯和沃爾納兩位航天負責人,針對天宮一號空間軌道對接任務的評論後,心裡麵頓時顯得氣憤不已。

要知道沒能成功加入國際空間站的建設銀行,本就是對方駁回了申請。

無奈之下才隻得自己搭建世界上第二個空間站。

現在還沒有進行對接試驗,就已經被如此唱衰,哪怕脾氣再好都會忍不住爆發。

倒是記者董軍的做法,讓網友們非常支持敬佩。

上個月國內數學界剛拿到菲爾茲獎,成功打破了之前在國際上數學領域領獎的記錄。

可以說大幅度提升了民眾的自信心和驕傲。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天宮一號的對接試驗,自然是充滿著堅定的信心。

相信無論是這次軌道對接,還是搭建屬於自己的空間站都會成功。

並沒有因為海外的看法,而動搖此觀點。

何況被網友視作偶像的徐源,還是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員。

負責空間軌道對接技術,也讓人安心很多。

甚至還有人紛紛跑到徐源的那條微博下留言,希望徐源能透露些關於此次對接任務的消息。

總之大家是群情激憤,越發期待國慶假期的到來。

想要看到天宮一號空間軌道對接圓滿成功,用事實來證明自家擁有的航天技術。

同時對博爾遜斯和沃爾納他們的輕視,給予強有力的反擊。

“他們擁有的航天技術確實先進,但也不看看都已經在航天上麵發展了多少年,咱們雖然起步時間晚,可進展速度那可是快的驚人。”

“當初拒絕咱們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現在又言辭鑿鑿的說我們會失敗,用丞相的話來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相信空間技術研究院就完事了,畢竟這次任務可是還有徐神參與。”

“這位記者真是好樣的。”

“正如這位記者說的那樣,在進行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工程的時候,我們同樣是首次發射探月衛星,結果不還是照樣圓滿成功。”

“好想趕緊快進到咱們空間站搭建完成的那天。”

“我現在就等著載人飛船發射對接,到時候倒要看看這兩人的表情會有多麼精彩。”

“徐教授有沒有內幕消息啊,能不能先給大家吃顆定心丸兒。”

……

“這兩天網上的消息伱都看了吧,現在咱們可是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目光的焦點。”

空間技術研究院辦公室,陳建方坐在椅子上,指著電腦屏幕中關於網友的討論對身旁徐源說,不過臉上卻是堆著淡淡笑容沒有絲毫忐忑。

“看到了一些。”徐源聞言點點頭如實回答。

因為下月1號便是神舟載人飛船發射的日子,屆時會進入預定軌道。

經過逐漸抬高軌道在兩天後,正式與天宮一號進行空間軌道對接。

完成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

眼看距離真實發射對接越來越近,他來空間技術研究院這邊的次數自然就多了些。

需要多次進行模擬驗證,確保不出現任何失誤。

至於國際空間站成員首腦會議,所帶來的各種新聞熱議他自然關注了一些。

特彆是在打開微博後,還看到了很多從他這裡打聽消息的網友留言。

隻是雖說這時候,確實可以通過官方賬號發布些關於對接的情況。

讓大家能更加有信心。

但不真正看到對接成功的消息,心裡麵的那絲擔心總是會無法避免。

反正隻剩下大半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最終會是什麼結果都會非常清楚,倒也不必在意這點時間。

這時坐在沙發上的高鐸,聽完陳建方和徐源之間的對話。

扭過頭笑著說:“海外這些家夥,什麼時候都改不掉傲慢自大的臭毛病。”

“他們以為阻止我們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就能限製我們的航天技術發展,實際上隻會讓我們發展更快,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空間站。”陳建方對高鐸的話顯然是非常認可,當即接過話茬跟在後麵附和了句。

話音剛落。

又立刻把視線投向徐源。

憑借徐源建立的兩大模型,他們對空間軌道對接已經進行了很多次模擬。

最終的結果都是圓滿成功,精準率達到百分之百。

在這個數據之下,對於此次天宮一號空間軌道對接任務已經是胸有成竹。

自然也就不存在擔憂。

“小徐你怎麼看這次的國際空間站成員會議?”

徐源聽到陳建方拋過來的問題,僅稍微頓了兩秒組織下語言,隨即便直接開口說出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對於那些議論並不需要在意,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並且想要達到這最大預期壽命是非常難的事情,需要更多的運行成本投入進去。”

“相信等我們的空間站建成的時候,國際空間站已經快無法使用。”

“屆時我想肯定會有其他勢力,主動尋求與我們在航天事業上建立合作。”

他的這些話一點錯都沒有,眼下因為國際空間站剛剛建設完成。

其他成員還能夠參與進行一些科研項目。

但等他們自己的空間站建成之後,距離國際空間站壽命終結應該也不剩下多少時間。

到時候世界上就隻剩下一個空間站。

如此其他勢力想要進行太空科研實驗研究,僅剩下的辦法就是和他們合作。

也算是攻守易型身份調轉了。

陳建方哪裡不懂徐源話裡的意思,聞言心裡麵也可謂是相當激動興奮。

身為航天領域的老人,在航天技術的發展上,不知道麵臨了多少困難。

尤其是國際空間站項目上的無奈。

想到今後這種局麵會徹底發生反轉,心情如何不欣喜高興。

“好啊。”

“不知道有多少航天人,盼望著這天的到來。”

“相信這天不會很久了。”同樣振奮激動的還包括沙發上的高鐸。

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則又具體討論了載人飛船發射的正事。

眼下神舟飛船和火箭已經被運往發射中心,將會在那裡的垂直吊裝中心進行組裝。

然後於一號淩晨送至發射架。

等待發射。

就這樣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徐源先後又去了空間技術研究院幾次。

除了確定具體的發射對接方案外,還還針對在對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突發狀況,進行預演想辦法來進行補救以及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點。

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很快也終於來到飛船發射的時間。

——

010年9月30日,周四。

晚八點。

燕京飛控指揮中心。

距離神舟飛船發射還剩下九個多小時。

雖然正值七天樂假期,但此刻徐源卻和空間技術研究院以及魔都航天技術研究院一眾人員,坐鎮飛控指揮中心大廳,嚴陣以待關注著此次的飛船發射以及空間軌道對接試驗任務。

也就是說未來的半個月時間內,他大部分時間基本都會待在這指揮大廳內。

直到此次對接任務圓滿成功。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後,經過第4圈和第13圈兩次變軌完成在軌平台測試和變軌調相,目前天宮一號正在高度約343千米的近圓軌道上運行。”

“等待與神舟八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

飛控中心指揮大廳內,作為天宮一號項目總設計師的何魯平院士,和徐源介紹著目前天宮一號的情況。

隻是空間軌道對接,天宮一號為目標飛行器。

神舟飛船則作為追蹤飛行器。

徐源對於這些情況自然是都清楚的,聞言立刻點點頭表示知曉。

而旁邊的陳建方也沒有閒著,緊隨其後講起這次交會對接的測控通信網。

“這次交會對接測控通信網由顆中繼衛星,16個國內外陸基測控站,3艘測量船以及燕京飛控中心和西京測控中心組成。”

“確保能對飛行器精準傳遞指令,使之按照計算的軌道方案完成交會對接。”

對於空間技術研究院和魔都航天技術研究院,雙方的實力都不需要擔心什麼。

畢竟已經執行了那麼多次的航天任務,針對必要的流程肯定不會出現紕漏。

到了這個時候,徐源倒也沒有必須要盯著的事情。

隻能耐心等待發射時間的到來。

要確保火箭將神舟飛船精準送入軌道,就必須實現零窗口發射。

正負誤差不能超過1秒。

所以無論提前還是延後發射,都會導致原本的軌道計算方案出現誤差。

就這樣當控製中心大廳內的眾人嚴陣以待時,國內民眾也都在關注著這曆史性一刻。

總台對本次發射對接任務,進行了實時轉播。

使得大家能夠在電視上,觀看這場關於空間軌道對接試驗任務的全程。

由於剛好正值七天樂的假期,因為這件事很多人都取消了自己的假期活動。

決定就待在家裡觀看全過程。

晚上儘管距離發射時間還有幾個小時,但不少人都已經決定熬夜通宵,趁著這個時間段在微博貼吧上心情激動的討論著。

“明天不用上班,可以待在家裡看火箭發射和天宮一號軌道對接,簡直是太爽了。”

“看新聞好像淩晨五點多才發射,萬一起來晚錯過了怎麼辦。”

“什麼你們居然還睡覺,難道不應該是通宵嗎?”

“火箭發射感覺沒啥好看的,關鍵還是兩天後的自主交會對接。”

“反正放假七天時間,肯定要看全程。”

“本來明天說好的帶兒子去動物園,但我決定讓他陪我一起看火箭發射,兄弟們請問我做的對嗎?”

“哥們做的太對了,動物園什麼時候都能看,咱們首次軌道對接錯過可就沒有了。”

“就當提前培養孩子航天愛好了,以後說不定還能進入航天係統工作。”

……

此時某小區房間內,劉平抱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在貼吧上和網友聊天。

討論關於神舟飛船發射和天宮一號對接的事。

作為航天極度愛好者,平時他對航天領域的動向可以說格外關注。

有什麼新的信息發布,他都能第一時間知曉,並分享給群裡的小夥伴。

甚至先前航天科技集團公布天宮一號發射任務,也是他最先發現在群裡傳播的。

如果觀察他的臥室和工作位上,會發現還擺放著火箭和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模型,完全能稱得上是航天重度愛好者。

而自從那天得知天宮的發射消息,起他便一直期待著這天的到來。

本來今天下午下班時,有位女同事還想約他明天出去看電影吃飯。

甚至明確表示要請他。

但對此他連想都沒想,便直接拒絕。

畢竟他可是早就計劃好,要通宵觀看這次發射對接特彆直播節目。

怎麼可能因為彆人一句話,就輕易改變自己計劃。

正當他和吧友們聊的火熱時,突然電視裡麵的廣告畫麵消失不見,取代的是一男一女兩個熟悉主持人。

顯然是這次特彆直播節目開始了。

“歡迎大家收看本次萬裡穿針特彆直播報道節目。”

……

“萬裡穿針?”

劉平聽著主持人的話,臉上表情頓時一怔。

不過轉瞬他便反應了過來。

在相同高度的軌道上,進行如此遠距離的精準軌道對接任務。

可不就是萬裡穿針。

想到這些他把筆記本放到旁邊,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電視上麵。

而相同的情況,還發生在各大城市其他人中。

大家都在期待著這次任務圓滿成功。

陳雨然因為總台開設直播特彆節目,選擇了留下加班沒有回家。

另外她還想著,等發射成功後跟著其他人前往飛控中心采訪,到時候剛好還能見到徐源。

至於任務失敗這個選項,在她腦海裡壓根就沒有出現過。

沒辦法。

她對自己喜歡的人有著絕對的信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很快幾個小時過去,淩晨點時畫麵中正式矗立在發射架的火箭。

神舟飛船就在火箭上麵。

燕京飛控中心指揮大廳,徐源陳建方以及何魯平高鐸等人。

注意力也都在前麵的巨大屏幕上。

其中已經浮現的倒計時格外引人矚目。

距離發射還剩下五十八分鐘。

“火箭的電氣性能等各項檢測都已完成,推進劑也已經加注完畢。”

“火箭軌道校正成功。”

徐源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著大廳內各項播報,神情卻顯得越發平靜。

反觀陳建方和高鐸甚至何魯平他們,越臨近發射時間就越顯得有些緊張。

儘管都是航天係統裡的老人,也參與了多次火箭衛星發射任務,按理說不應該這麼緊張才對。

但畢竟是首次進行軌道對接試驗任務,且在此之前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對照,哪怕有著徐源的兩大模型作為保證心裡也難免無法徹底平靜。

徐源對他們的這種情況也表示理解,誰讓這次任務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焦點。

身上肩負的壓力確實不是一般的大。

不過徐源的要求就隻有一個,那便是保證零窗口發射讓火箭精準入軌。

完全根據自己的軌道計算,圓滿完成此次軌道對接試驗任務。

明明大家都已經熬了一夜,眼看快要到達六點,但偏偏依舊保持著亢奮。

精神高度集中沒有絲毫懈怠。

除了這天是大家期待了很久的日子外,更重要的一點火箭發射時間要到了。

當時間來到零時點7分40秒,距離火箭發射點火就隻剩下30秒。

轉眼指令員便開始播報最後十秒。

十。

九。

……

三。

一。

點火!

隨著點火兩個字響起,隻見屏幕中的火箭底部頓時噴射出巨大尾焰,推動著火箭向著太空飛去。

就猶如一把利劍在天亮未亮的時候,直插雲霄。

與此同時大廳內則是各種對火箭的追蹤指令,結果均是正常沒有出現問題。

直到神舟飛船和火箭順利脫離,大廳內這才響起一陣熱烈的鼓掌聲。

“火箭成功實現零窗口發射,並且精準進入預定軌道飛行。”

高鐸這時看向徐源臉上堆著一抹輕快笑容,講出這句話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儘管這才僅僅是一個開始,但起碼開了個好頭。

有助於調動大家的激情。

徐源則依舊保持著專注,聽到高鐸的話點點頭沉聲開口回答。

“神舟飛船已經成功入軌不假,但接下來的兩天飛船在地麵測控通信係統的引導下,還需要完成五次調相軌道變軌才行。”

“直到從初始軌道轉移到330千米的近圓軌道。”

高鐸將徐源的話悉數聽進耳中,自然也清楚這五次變軌的重要性。

每次變軌的時間和到達軌道高度,都是經過了周密的計算。

保證了最終變軌後的所處位置,以此實現和天宮一號的自主交會對接。

如果變軌出現誤差,那就需要重新計算,很容易造成對接誤差。

使得兩個飛行器無法完成交會對接,甚至更嚴重者發生碰撞造成航天事故。

而這時網友們則異常亢奮,僅是看到神舟飛船發射入軌成功,便有種已經完成了對接的欣喜感。

紛紛停下觀看電視直播特彆節目,拿起手機電腦互相發表心情。

“火箭發射升空的那刻實在太帥了,期待兩個航天器實現對接的那刻。”

“總台將這次對接任務比作萬裡穿針,很好體驗出難度的同時怎麼還有種浪漫的感覺。”

“兩個航天器對接萬裡穿針,該說不說這難度確實是爆表。”

“和我一樣通宵熬到現在的,讓我看看有多少。”

“必須要睡覺去了,否則過兩天見證軌道對接的時候犯迷糊可不行。”

“感覺咱們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我有預感,這次的對接肯定成功。”

“這不是廢話嗎,謹慎小心是咱們的老傳統了,既然要搞基本就不會有危險了。”

……

徐源這時候可沒有拿手機上網的時間,待神舟飛船在預定軌道上平穩飛行時,徐源站起身活動了下身體對陳建方他們說。

“何院士,還有陳教授高教授,要不你們先去休息補覺吧。”

“這裡眼下沒多大事,有我盯著就行。”

他首先二十多歲的年紀正年輕,就算通宵熬夜也不會太過疲憊。

何況白天的時候他還睡了會。

在這種情況下肯定要先讓何魯平陳建方他們休息。

畢竟年紀都在這裡放著,真身體出現問題的話反倒會影響這次任務。

對此何魯平和陳建方高鐸他們也沒強撐,聽到這話便起身準備回房間休息。

“那就先辛苦你了,有情況立刻喊我們過來。”

最終陳建方多安排了句,然後拍了拍徐源的肩膀和其他人一起離開。

地麵測控通信係統始終保持著對飛船的追蹤,到達指定時間後便引導進行調相軌道變軌。

整個變軌過程都進行的非常順利。

且每次變軌結束後,神舟飛船所在的軌道便會抬高越發接近天宮一號。

因為軌道越低航天器的飛行速度越快,所以整個過程是神舟飛船對天宮的追逐,正如某些網友所說,萬裡穿針未嘗不能看做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下午休息完的何魯平和陳建方高鐸等人,也重新回到飛控中心指揮大廳。

並讓徐源回房間休息。

到了這個時候,徐源自然不會扭捏什麼。

和幾人打了聲招呼,便起身離開。

這兩天對大家的精神無疑是比較大的消耗,畢竟需要時刻保持著專注。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神舟飛船前麵四次調相軌道都實現了精準變軌,並沒有出現讓大家擔心的失誤。

如此他們距離此次發射任務,也就隻剩下了最後關鍵的兩步。

即完成最後一次變軌,讓神舟飛船進入和天宮一號相同高度的軌道上。

並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建立空空通信鏈路,開始自主導航。

完成接近和平移靠攏幾個階段。

通過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在對接機構觸碰開始十五分鐘之內完成捕獲緩衝拉進和鎖緊四個過程。

當然不到最後的成功鎖緊過程,大廳內眾人可不敢鬆懈大意。

依舊時刻關注著飛行器狀況,等待最後一次調相軌道變軌的時間到來。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