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隋朝的棋局 > 第七百九十八章 大舉北伐

第七百九十八章 大舉北伐(1 / 1)

推荐阅读:

次日上午,三百名士子站在應天門前,聽取禮部郎中段文敬唱名,“進士及第三人,第一名京兆府崔元禮,第二名渤海郡高季輔、第三名洛陽府褚遂良,賜進士及第十七人,分彆是第四名吳郡陸敏遠、第五名京兆府閻立本”

在殿試中,北方士子明顯占據上風,前一百名,北方士子占了六十二名,南方士子占了三十八人,這也是北方士子重對策,南方士子重詩賦和經義的區彆。

雖然省試南方士子考得好,但殿試就是北方士子全麵占優了,前十名隻有一個吳郡陸敏遠,他的《人口增長良策》很有見地,分彆從糧食、稅製、醫療、納妾、雇傭等五個方麵進行論述,

褚遂良提出了在漠北中心的娑陵水南岸、金山北麓以及遼東西部各建大型軍城,長期駐紮重兵,並修建直道直通三座軍城,同時在陰山修建二級軍城。

這比唐朝的三座受降城還要激進,但前提是徹底戰勝突厥,控製漠北草原。

唐朝的遺憾就是戰勝突厥後從草原撤軍,拱手又把草原主導權讓給了鐵勒各族,導致了回紇人的崛起。

接下來便是騎馬誇街,接受洛陽滿城民眾的慶賀,這也是士子們最榮耀的一刻,然後是天子賜宴,最後是吏部選官。

直到三月中旬,延續了半個月的科舉季才終於告一段落。

幾乎就是科舉開考的同時,二十萬隋軍兵分兩路殺向草原,所有士兵都騎馬代步,另外還有二十萬頭駱駝背負補給跟隨。

突厥已經和漢朝的匈奴不一樣,匈奴行蹤不定,很難尋找,但突厥人基本上都生活在漠北水草最肥美黃金地帶,也就是由娑陵水、額根河以及獨洛水等水係組成的數十萬平方公裡的草原地帶,這裡也是整個漠北草原的白菜芯。

占據了這裡,也就控製了整個漠北草原,就像占據了最好土地的大地主,其他遊牧民族都得給大地主當佃戶。

這也是蕭夏的宏偉藍圖,在漠北最富饒之地建設一座大城,駐軍三萬,用強大的火器作為統治根基,並把三萬駐軍的家人遷徙到這裡種地生活。

三月下旬,李靖和裴行儼的二十萬大軍在陰山北部彙合,之所以分兵兩路,主要是防止和突厥大軍錯過,現在兩支大軍合二為一,北麵八十裡外便是突厥王帳所在地。

上千名隋軍斥候分成數十隊,奔赴各地探查突厥軍隊的消息。

很快,第一個消息傳來,突厥王帳所在地已經空無一人,突厥王帳和跟隨部落都不見了。

二十萬隋軍沒有選擇,沿著額根水繼續北上,兩天後,隋軍遇到了第一個突厥部落,這個部落來不及逃走,被一萬騎兵包圍,俘虜了八千牧民和數十萬頭牛羊,大大改善了隋軍的補給。

李靖命令長史張公瑾進行審問,這裡是突厥貴族阿史那克魯的領地,阿史那克魯本人率領三千軍隊跟隨可汗北撤,剩下的老弱婦孺準備向西撤退。

隻是沒想到隋軍來得這麼快,使得他們逃跑不及,抓住了貴族女人正是阿史那克魯的妻子,據她交代,突厥可汗很可能在娑陵水和額根水之間的三角地帶。

三天後,隋軍在富貴城又抓獲了兩個大部落,俘獲人口近六萬人。

這時,所有的隋軍都意識到,他們距離突厥主力已經很近了。

次日清晨,幾支斥候隊同時傳來情報,一支十餘萬的突厥騎兵就在他們東麵百裡外。

事實上,當隋軍北伐草原的同時,突厥處羅可汗也在大舉集聚兵力準備南下攻隋,但他隻集結了一半多的兵力,隋軍二十萬大軍便殺來了,突厥軍沒有準備好,不得不倉促北撤。

當然,突厥軍有著高度機動能力,他們想撤隨時可以遠遁,隋軍也找不到他們。

但突厥軍撤不了,他們的家眷和財產使突厥大軍不敢離去。

當隋軍俘虜了第二批近六萬家眷,突厥軍再也無法躲避,隻得迎戰隋軍,再躲下去,他們的家眷都要被隋軍抓光了。

李靖留五萬大軍看守駱駝、牛羊和戰俘,又讓裴行儼率五萬大軍繞道去敵軍身後,截斷敵軍退路。

李靖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向敵軍殺去。

低沉地號角聲響徹原野,無邊無際的突厥大軍如黑色的波浪,一浪一浪向南方湧動,長矛密集如林,殺氣騰騰,巨大如雷鳴般的馬蹄聲向四麵傳開,數十裡外清晰可聞。

突厥依然是傳統布陣,兩翼各三萬騎兵護衛著八萬中軍,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氣勢向二十裡外的隋軍殺去。

這是一場關係到大隋命運和草原命運的決戰,沒想到來得這麼快,在四月的草原上來臨。

這場決戰誰也輸不起,無論是隋軍士兵還是突厥士兵,他們把民族的命運背負在肩頭,拚死一戰。

十裡外,十五萬隋軍也已整軍完畢,布陣在一片平坦的曠野中,十萬步兵排成了偃月陣,刀鋒向外,形成了一個占地數裡的巨大半月形陣型,步兵集中在中間,外圍是一萬人的弧形弓弩大陣。

精華正是這五千張雙人蹶張弩,這種弩需要用腳配合張弦,十分費勁,但射程卻達三百四十步,有效殺傷距離更是在三百步,

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箭雷,這是隋軍的殺手鐧,為了更大規模殺傷敵軍,箭雷隻會在最關鍵時刻亮出來。

隋軍主將李靖目光冷靜地望著突厥軍從遠方緩緩靠近,他心中充滿了期待,指揮十五萬人協同作戰,這是他一生的最高光時刻,為此,他對天子充滿了感激,這種信任讓他願意用生命來為之效忠。

“元帥,突厥軍三軍融合了!”眺望鬥上傳來了士兵的喊聲。

李靖立刻明白了對方的意圖,對方想集中兵力突破了。

他立刻一揮手令道:“全軍轉為箭雷陣型!”

箭雷陣型是李靖的獨創陣型,它是一個‘隻’陣型,前麵一個巨大的步兵方陣,身後是兩支騎兵。

步兵方陣最前麵是一萬重甲步兵,兩側是步槊士兵,中間便是五千部雙人蹶張弩。

另外還有五千名投擲士兵,以前是投擲鋼短矛,現在是投擲木柄鐵火雷,每個都能將兩斤重的木柄鐵火雷投擲出四五十步遠。

五千投擲士兵每人背著十隻木柄鐵火雷和十支火折子。

這時突厥大軍緩緩地停在三裡之外,開始列兵布陣,並沒有繼續向前,對方的謹慎在李靖的意料之中。

畢竟這是一場大規模的衝突,是決定兩個大國命運的決戰。

雙方都在靜靜等候,緊張得連空氣也凝滯了,大戰一觸即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