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隋朝的棋局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半島歸一

第八百一十八章 半島歸一(1 / 1)

推荐阅读:

高句麗投降了,按照協議,隋軍收繳了高句麗士兵的全部兵器,將他們全部遣返回鄉,羅士信下令封刀,和平接管了漢陽城。

就在這時,遼東都督李鹿鳴來到了漢陽城。

大帳內,羅士信很客氣地請李鹿鳴坐下,他頗有有點敬畏這位長期執掌內衛的傳奇中年女人。

李鹿鳴坐下便開門見山問道:“羅將軍打算怎麼處置這些新羅王公貴族?”

羅士信歎息一聲道:“我雖然和他們簽署了協議,但我還是考慮把他們處決掉,以絕後患。”

李鹿鳴點點頭,“在處理這件事上絕不能有半點婦人之仁,羅將軍的決定是對的,但不要蠻乾,要采取一些策略,既能達到目的,又能讓那些腐儒們找不到挑剔之處,比如之前新羅船隊遇到暴風雨沉沒就是很好的思路嘛!”

“卑職也是這樣考慮的,夏天多風暴,如果再遇到兩次呢?”

李鹿鳴擺擺手,“一次就夠了,再來就是畫蛇添足,反而沒有了可信度。”

羅士信知道李鹿鳴很有手段,連忙道:“懇請李都督指教!”

李鹿鳴微微笑道:“將軍知道曆朝曆代為什麼都要把反叛者發配邊疆嗎?”

羅士信搖搖頭,“請李都督明示!”

“因為距離!”

李鹿鳴緩緩道:“邊疆足夠遙遠,可以死無對證,沒有人會跋涉幾千裡去邊疆求證這些反叛者是否還活著,所以反叛者基本上都會被處死,但也不會對外說他們已經死了,隻是不提而已,時間久了就被人遺忘了,偶然再想起也是幾十年和百年後的事情,這些反叛者早已成為塵土,誰又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

羅士信若有所悟,“李都督的意思是,讓我把他們發配到極為遙遠的地方嗎?”

李鹿鳴冷笑道:“隻是對朝廷這樣說而已,發配到萬裡之外,難道誰還會去求證不成?”

“多謝李都督指點,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李鹿鳴淡淡道:“隻是為了堵一些腐儒的嘴罷了,我們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大漢民族千年的利益!”

………

三天後,兩千多名高句麗的王公貴族以及他們的妻兒分彆乘坐十艘大船前往平壤,他們的財物也由另外十幾艘大船單獨運輸,跟在十艘大船後麵。

雖然很多貴族反對這樣安排,要求和自己財物呆在一起,但這種事情由不得他們,隋軍士兵將他們趕上船後,財物都放在其他大船上。

船隊在一陣號角聲中起航了,按照正常的航程,三到五天就能抵達平壤,但三天後,隻有運輸財物的十幾艘大船抵達平壤。

十艘滿載著高句麗統治者的大船從此再也沒有任何消息。

隋朝時代遠沒有後世那樣信息靈通,距離是隔絕信息最好的手段,對於半島三國百姓而言,都以為他們的王公貴族被送去了大隋,而對大隋朝廷而言,也以為三國貴族被剝奪為平民。

羅士信的述職報告中也隻是簡單提了幾句,運送新羅貴族的船隊在歸途遭遇狂風暴雨,全服沉沒,僅十餘老人幸存。

考慮到渡海危險,隋軍便改為在極北之地築兩國城,安置百濟和高句麗兩國貴族。

至於這些王公貴族最後的命運,隻是在兩年後的《京都早報》上提到了一則消息,天降暴雪,半月不止,積雪深達數丈,極北之地的兩國城被暴雪吞沒,再無生靈。

但這時,已經沒有人關心這些王公貴族的死活,它們便徹底消泯在曆史上的長河之中。

天子蕭夏隨即下旨,在半島重設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等四郡,恢複漢朝以來的失地。

《京都早報》也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恢複大漢四郡的消息,消息傳開,天下士子無不歡欣鼓舞,而百姓也為之沸騰,朝廷又傳達了天子旨意,用三年時間,從江南各地向半島四郡移民三萬戶,凡無地流民皆在可選範圍之內。

七月初,羅士信返回洛陽述職。

政事堂內,羅士信對一眾閣老和相國們道:“除了新羅外,百濟和高句麗都是投降,但他們內部的意見並不一致,甚至強硬派還占據上風,隻是因為士兵不不願意再戰,他們才不得不投降。

這些貴族有影響力,有能力,有手段,隻是屈服於實力不足才暫時隱忍,一旦大隋從半島撤軍,他們必然會再挑起叛亂,殺戮漢民和官員,所以我再三考慮,才決定把他們送去極北之地築兩國城,安置他們。”

“一共有多少人?”高熲問道。

“大概五千餘人,包括百濟和高句麗的貴族?”

“新羅貴族呢?”閣老蘇威問道。

這時,天子蕭夏緩緩道:“運送新羅貴族的船隊在歸途時遭遇風暴,十幾艘大船全部沉沒,所以朕考慮安全,就不再要求把百濟和高句麗的貴族送來大隋,而是采用異地安置的辦法。”

房玄齡也道:“考慮當年北齊的教訓,政事堂也一致認為,如果處理不好,一定會導致半島長期戰亂反抗,最好的辦法還是把王公貴族和普通百姓隔絕,羅將軍把他們送去極北之地築兩國城安置,確實是明智之舉。”

蘇威又追問道:“兩國城在哪裡?”

羅士信道:“回稟蘇閣老,極北之地也有一座半島,地域廣闊,島上荒蕪人煙,距離洛陽有萬裡之遙,來回一趟須三年時間,如果閣老想去看看,卑職可以安排士兵護送。”

蘇威尷尬笑道:“我隻是隨口問問,並不打算去看。”

這時,天子蕭夏緩緩道:“大家商討一下,四郡百姓怎麼治理,用什麼有效力的措施將三國百姓徹底變成大隋子民!”

………

下午,蕭夏單獨接見了羅士信,蕭夏有些不悅道:“築兩國城是誰的主意,為什麼不先向朕彙報?”

羅士信連忙道:“回稟陛下,這是微臣和李都督商量的辦法,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兩國城,隻是說說而已。”

蕭夏的臉色稍稍緩和,點點頭,“都乾掉了?”

“保證沒有一人漏網!”

這還差不多,蕭夏還以為羅士信真搞出一個兩國城關押兩國的王公貴族,一旦被靺鞨人搶到這些人質,後患無窮!

蕭夏負手走了幾步道:“朕確實需要你在遙遠的極北之處建一座軍城,不管叫兩國城還是彆的名字都可以,囤積大量的糧食、醃肉、煤炭、藥物等補給品,留一百士兵看守!”

“微臣遵令,請問陛下軍城建在哪裡?”

蕭夏取出一卷地圖,鋪開對羅士信道:“明年朕要派遣一支船隊去遙遠深海探險,但它們會沿著海岸線一直走,最北麵有一座很大的半島,叫勘察加半島,朕考慮在半島最南麵的角上建造一座補給軍城,這個任務非常艱巨,朕就交給你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