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無敵六王爺 > 第1195章 真沒把自己當外人

第1195章 真沒把自己當外人(1 / 1)

推荐阅读:

藍田自詡皇親國戚。

這身份地位,自然就該是不一樣的。

他跟慶皇,該算是家人,總不該是外人!

就算那些外姓臣子說不得慶皇的家事兒,藍田覺得自己卻是能說的。

慶皇對秦允炆,不該這般的好!

搞得如今呂本坐大,京都中有許多臣子,風向已經倒向了秦允炆那邊。

甚至有些臣子,準備死諫,準備開啟禮儀之爭,爭一爭到底是誰才是真正的故太子嫡子!

總之。

想法很明顯。

若是秦允炆能坐上儲君的位置,未來文官們的權利必然會變得更大!

而若是秦雄英作為太子。

武將勳貴們權利會大!

因為但凡文官們,都很清楚,秦雄英從小到大,最為敬重的,素來都是遼王。

甚至口口聲聲說要當遼王第二!

若是成年之後,少不得會開啟戰事兒,親自去開疆拓土。

可如今這大慶周邊。

哪裡還有什麼能打仗的地方?

無論怎麼說,未來親雄英親近武將勳貴們是一定了。

這就是文臣們不願意看到的。

未來的皇帝親近哪一派,哪一派必然得勢,這點誰都清楚。

更不用說。

還有從龍之功!

這個誰都想要。

哪怕是藍田如此位高權重了,仍不例外,想要跟秦雄英親近,成為未來秦雄英最為倚重的人。

故此今日這番的言語,已說了數次。

生怕慶皇不知道一番。

“如今這大慶,軍中威望最高者,也就非我莫屬,雄英繼位之後,軍中大小事物,總不能去問遼王,就該問我這舅爺。”

事實上。

若按照正式的叫法,在京都這邊,藍田是秦雄英的外舅公。

隻不過平日裡,也稱之為舅公。

而北方則稱之為爺。

藍田這南不南、北不北的稱呼,自稱是秦雄英的舅爺。

所謂不過一事兒。

那就是套近乎。

當今大慶形勢,明眼人一看都清楚,誰跟皇帝親近,誰就能得到權勢。

誰跟未來的皇帝親近,誰就能掌握權柄。

京都的錦衣衛越發猖獗,藍田就越覺得,這是慶皇老了、身體不行的體現。

若慶皇還年輕之時,哪裡用得著錦衣衛?哪裡用的著如此的提防?

那都是直接喊過來,問過話後一刀直接砍了就了事兒了。

或者直接披甲,帶兵過去給砍了就算了。

哪裡用得上這般?

種種表現,在藍田看來,都是慶皇年邁不堪的表現。

畢竟六十多歲了,而且征戰了一生,身體若是沒留下點什麼暗疾,藍田都不信。

藍田覺得。

慶皇興許沒有多少年好活了,畢竟皇帝當的連太子死了。

他藍田身為京都勳貴,以及武將們得頭目,也總該為將來多做一些打算。

藍田在國公府裡的話。

自然一字不差的全都被慶皇得知了。

而且手上的密奏,還不止一份。

“當真越發猖狂了!朕要立誰不立誰,也由得他一個外姓人來插嘴!”

慶皇對此氣憤不已。

這個藍田上了歲數,竟然越發的不懂事兒,竟然仗著跟皇家的親近,以及資曆老,越發的猖狂起來。

“朕還活著,就敢如此猖狂了,若朕死了,那豈不是還要再進一步,學那董卓不成!”

慶皇知曉。

自己立了雄英,未來應當無人敢質疑這秦家的天下。

可問題在於。

有太多人想當那董卓了!

帝皇年幼,人心浮動,都想將這年輕的帝皇,控製在自己的手裡。

甚至就連大學堂裡的學士們,很明顯的也亢奮了起來。

畢竟一句話,就能影響到未來的皇帝的觀念,這誰不能興奮呢?

有的或許真的是想讓秦雄英未來能造福天下百姓。

而有些,隻是為了私心。

到了現在,當真已經很難分辨了。

因為之前做的太露骨的那群官員,基本上全被慶皇殺完了。

但凡傻一點的。

都活不到現在。

哪怕慶皇用了錦衣衛,都抓不住這些人太大的把柄,一個個全都跟泥鰍似的,滑不留手。

哪怕是慶皇,都有些想念那群蠢不可及的官員了。

至少殺起來,沒有現在這般的難纏。

慶皇憑借著威望,當然也是能殺人的。

隻是為了秦雄英的未來,慶皇不想壞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法度。

“朕做皇帝,一言便可決之。”

“可雄英未來做皇帝,必然要仰仗這個法度,否則未來雄英辦事兒,將會變得極度困難,咱現在壞不了。”

“這藍田隻是說咱壞話,咱最多罵一頓,還殺不了他。”

慶皇按下了那些密奏,氣得不行。

畢竟是一名國公。

如今又是京都這邊的實權人物,軍中宿將。

這北伐剛過去沒兩年,藍田北伐過程中的功勞還在,哪怕慶皇再想殺了這藍田,也沒有找到太好的辦法。

當今的大慶。

終究不是當年的大慶,慶皇想維係法度,而非是隨意殺人。

可在從當年過來,那個可以隨意殺人時代過來的藍田,依舊延續著以往的想法,不曾認清當下的情況。

覺得慶皇如今,是老了,才會變成這般模樣。

否則。

也不至於老了,糊塗了,讓呂本那群人做大了,甚至如此優待秦允炆。

讓許多臣子,都以為立聖孫有了轉機。

立聖孫是立聖孫,這是朝廷上下近期達成的共識。

大慶未來的皇位。

由慶皇的孫子,已故太子的嫡子來繼承。

可立哪一位聖孫,這可大有講究。

換句話來說。

大慶的儲君之位,秦風這群皇子們沒有爭奪,也避免了爭奪。

而有爭奪皇位想法的臣子。

卻瞄上了慶皇的兩個孫子。

怎麼說呢?

自古這皇位之間的爭奪,大多都是皇帝自己縱容的。

或者是臣子們在朝堂上不得誌,想憑借此機會,獲得那從龍之功,背後挑唆事端。

這種事兒,曆朝曆代太多了。

畢竟那從龍這功,古往今來都是來的最快,最潑天的富貴。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莫過如此。

皇子便是那一人。

而他們便是那些雞犬。

如今三位親王無心皇位的事兒,京都百官大多都已知曉。

畢竟暗中拜訪秦風的官員,一個都沒成,這已代表遼王表明了誌向。

那麼在聖孫究竟是誰上。

同樣能爭上一爭。

萬一爭成了呢?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