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
1997年春晚,一首《春天的故事》席卷神州大地,這首歌能火,既跟質量有關。
又和某位老人有關。
畢竟。
剛剛送彆了他。
除了這一首《春天的故事》,還有一首《走進新時代》正在製作,同樣是記念那位老人的歌。
開車前往燕莎商場的途中,車內的廣播正在放那首《春天的故事》。
不一會兒,車子停到了大名鼎鼎的燕莎商場。
跟幾年前比,燕京街頭的私家車明顯變多了不少,燕莎的停車場,一水的豐田皇冠,虎頭奔,進口寶馬。
跟老張見麵前,李傑專門去了一趟一樓的‘茶百道’奶茶鋪。
茶百道是毛毛開的奶茶店。
如今。
毛毛已經開了三家奶茶店,每家店都是能買買,不能買才租,反正90年代的房價還算比較便宜。
即使西單、王府井等地的商用住宅一平方要2萬多,還是便宜。
誰讓那裡是燕京最熱門的商圈?
那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一般人想買還買不到呢。
哪怕買,也隻有商場外麵的鋪子,燕京各大核心區塊的商場,要麼是國營單位,要麼是香江和內地合營。
隻租不受。
像燕莎旗艦店,就是租的,租約五年一簽,月租金高達3萬+。
雖然租金很貴,但這家店是賺錢的,每個月保底能賺3萬+,這是扣除各項開支、稅費的純利潤。
“老板娘,老板來了。”
李傑一進門,那個小妹就朝著裡麵喊了一聲。
“你怎麼來了?”
看到李傑,毛毛有點意外,開業那會,‘卡子’倒是常來,偶爾會指點一些錯漏。
但。
進入正軌後,卡子就不怎麼來,最近,他的第三張專輯即將發行,都在忙專輯的事,來的更少了。
“老張來了。”
李傑如實道:“他約了我在這邊見麵,估計是談合約的事。”
“那,要不你打包兩杯奶茶帶過去?”
“行,來一杯洞頂烏龍奶蓋,再來一杯紅茶瑪奇朵。”
茶百道的菜單每個季度都會更新一次,更新來源是店裡的團隊,誰能提供新點子,過關的話,獎勵2000塊。
如果上架成爆款,獎勵兩萬。
有這筆錢吊著,很多店員都絞儘腦汁的研發新品,不過,這時候內地還沒有專門的‘奶茶茶藝師’。
大多數人都是野路子。
研發幾十、上百款,也未必能出現一個爆款,眼下店裡的爆款產品,都是李傑提供的方案。
他雖然說過不幫忙,但睡一個被窩的,哪有什麼幫不幫?
提供新品,隻是他們夫妻之間的小情趣,每次賣爆了,小李都能享福。
那些不願意的芝士,一個個解鎖,挺有樂趣的。
“走了。”
取好奶茶,李傑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門店,都是老夫老妻了,沒必要膩膩歪歪。
坐著扶梯來到頂樓,李傑走進了一家茶室。
看到他自帶飲品,服務人員隻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茶百道。
她知道,一樓那家很火的奶茶店,在整個商圈都小有名氣,很多人來燕莎都會點上一杯。
跟著服務員,李傑來到一個小包廂。
推開房門,看到屋內的兩個人,李傑稍感意外。
老段也來了?
“卡子,你來的正巧,我們剛剛還說到你。”
眼看他來了,老張和老段都露出笑臉。
能不笑嗎?
這是一個財神爺啊,正兒八經的曲爹,任閒齊、辛小琪、周樺建、林藝蓮的新專輯,發一張火一張。
零失手!
他給毛阿閔寫的那首《人世間》也很火,不止在內地,在寶島地區也火了一陣子。
不過。
寶島那邊的環境跟內地不太一樣,類似的歌,受眾有限。
年輕人更喜歡更流行的歌。
《人世間》有點太正。
不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而電台點播、專輯購買的主力軍又是年輕人,所以,《人世間》沒有成功走紅,實屬正常。
“說什麼?”
第(1/3)頁
第(2/3)頁
“你那張《無問》在英國賣的很好,上周還闖入英國專輯榜前30,單周賣了1萬多張。”
“一萬多張?”
李傑意外道:“怎麼突然漲了那麼多?”
《無問》在英格蘭上市近一年,一共才賣了5萬張不到,這一周賣了1萬多張,占了全年的四分之一。
“好像是哪個海盜電台的主播推薦了你的專輯。”
滾石在英格蘭那邊沒有渠道,走的是代理的路子,具體是什麼情況,他們也不知道。
寶麗金隻是順口提了一嘴是某個dj推薦的緣故。
海盜電台是英格蘭的特色之一,20世紀60年代,英倫搖滾正在發酵,但那時候,在主流眼中,熱烈、叛逆的搖滾樂是異類。
占據英國絕大部分份額的bbc,最初根本就不放搖滾樂,禁製播放,跟國內是如出一轍。
後來,因為搖滾樂越來越‘流行’,bbc做出了妥協,但每周隻給搖滾樂留下2個小時。
是每周!
不是每天!
然後。
一大批人非法的‘海盜電台’飄在公海上,7x24小時的播放搖滾樂。
眾所周知,英格蘭是一個島國,四麵都環海,如果在公海架設一個大功率電台,英格蘭根本就沒有管轄權。
不適應廣播方案。
60-70年代是電台的黃金期,那時候電台廣告是可以賣錢,賣大錢的。
最早的海盜電台迅速吸引了2000多萬的聽眾。
2000多萬在國內是很少的人,有些人口大省人口都破億了,而在英格蘭,這卻是接近一半的人口。
這麼多聽眾,最早那家電台賺的盆滿缽滿,然後又有大量的非法電台架設。
眼看海盜電台越來越火,‘高傲’的bbc也不得不低下頭顱。
商業社會,錢才是大爺!
那麼多人都收聽搖滾樂,再不播,他們覺得自己是在犯罪!
於是,bbc解禁了搖滾樂,但事情並沒有跟bbc預想的那樣發展,哪怕他們擁抱搖滾樂,那些海盜電台依舊活躍在公海上。
因為bbc的電台dj們太老了。
審美跟不上新時代的年輕人,他們的谘詢永遠落後好幾手,他們還要考慮各種因素。
反觀那些海島電台,他們不需要。
一個人,一根天線,一艘船就能開播,不論是兩三分鐘的流行搖滾,還是五六分鐘,甚至更長的搖滾樂,隻要喜歡,他們就播。
像《無問》這種從頭到尾幾十分鐘的專輯,沒有任何一家商業電台會播。
沒辦法。
商業電台是要吃飯的,他們有考慮指標,完播率達不到,影響的是自己的收入和前途。
這也是《無問》在歐洲沒有大賣的緣由之一。
它太長了。
“不說這個了,來,這是公司提供的新合同。”
張裴仁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掏出兩份合同。
“這麼單刀直入,也不來前戲?”
李傑嗬嗬一笑,打趣道。
“前戲?你想要什麼?要不我們去天上人間談?”
男人嘛,不論什麼年紀,都會想著女人,開開黃腔也正常,甭管是普通老百姓,還是大老板,大官。
都會來點小黃腔。
“嗯?”
看到擺在桌麵的合同,李傑抬頭看了老段和張裴仁一眼。
此刻。
桌上一共有兩份協議。
一份是專輯約,一份是股份轉讓協議。
前者是正常的合約,滾石的絕大多數歌手簽訂的都是這種,區彆隻是合同條款不太一樣。
後者。
那不一樣。
這是要綁定自己?
“利軍。”
老段見狀鄭重的邀請道。
“我代表滾石誠摯的邀請你加盟這個大家庭。”
“謝謝。”
李傑果然用出拖字訣。
“不過,這是一件大事,我想,我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當然。”
老段點了點頭。
“這是應該的。”
隻要不是當場回絕,那都是好消息,其實,如果是正常情況下,老段和滾石是不會這麼急的。
總得來點前戲吧?
不然。
乾乾的,怎麼弄?
但。
第(2/3)頁
第(3/3)頁
李傑這邊不是正常情況,據滾石的情報,已經有好幾家同行要出手了。
老段聽聞,寶麗金和百代都開出了很好的條件。
雖然不是邀請‘卡子’入股,但他們願意給‘卡子’單獨成立一家廠牌,公司內部事宜全部是‘卡子’說了算。
然後。
發行、簽約都是走最高檔的推廣協議,其中還有進軍歐美樂壇的相關條件。
對比那些大公司,滾石沒有太多的競爭優勢。
所以。
段氏兄弟決定讓李傑當股東。
一塊錢一股,轉讓3%的股份給他,按照滾石當下的市值,李傑隻需要付出1500萬,就能收獲價值5000萬的股份。
白送3500萬。
除了這份股份轉讓協議,前麵的那份製作人、歌手合同,也是誠意滿滿。
簽約金,三張專輯5000萬,可rb結算,可美元結算。
然後是專輯版稅分成再次調整。
18%的版稅分成,當然,這個18%不是銷售價的18%,而是滾石出貨價的18%。
如果是銷售價,一張cd一百塊,李傑個人就要拿18塊,批發價按照50塊計算,減去18塊,隻剩下32塊。
然後,還要再扣除5%的詞曲版稅分成、5%的製作人版稅分成,滾石到手隻有22塊。
再去掉成本,滾石的利潤隻有十幾塊,李傑到手28塊,是滾石的一倍。
這麼一算,唱片公司反而是給李傑打工。
天底下有沒有這樣的合同?
有。
但搖滾歌手拿不到這樣的合同,除非是披頭士、皇後、滾石等等全球爆火的樂隊。
他們可以拿到最頂級的合同,因為他們的商業價值更高。
李傑現在發的那些專輯,彆看賣了多少多少錢,它終究還是一種小眾音樂。
不是正兒八經的流行歌手。
所以。
這份合同基本是最頂級的條款,至少在現有框架是如此,想要獲得更好的合同,除非他願意全麵轉型,成為一位流行歌手。
那樣的話,滾石可以給出銷售版稅的18%,20%,甚至25%也不是不行。
不過。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簽下那麼豐厚的合同,歌手也會失去‘自由’。
從年頭忙到年尾。
不多時,李傑放下了合同,他對這份新合同還挺滿意的,主要是滾石沒有強行要求他參加宣傳什麼的。
一個歌手不參加宣傳,簡直是‘離譜’!
高達發達的商業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跑通稿,哪來的曝光度?
沒有曝光度,怎麼賣片?
全靠人傳人嗎?
那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而這,也是李傑沒跟百代、寶麗金、索尼等公司簽約的原因,他們提供的合同,不乏比滾石價碼更高的。
財大氣粗的索尼,不僅提供了1000萬美金/三張專輯的簽約金,還給了100萬美金的簽字費。
除此之外,如果生活上有什麼問題,他們也能包辦。
比如移居日本什麼的,他們都可以提供幫助,但,索尼合同裡的條款也很‘苛刻’。
一旦簽了那份合同,李傑哪能穩坐釣魚台,到時候他就是一個賺錢的工具人。
“合同沒問題,可以隨時簽。”
說著,李傑翻開那份股權轉讓協議。
“這個我可以帶走吧?”
“可以的。”
老張連忙道。
“保密就好。”
“好,這份合同我帶回去慢慢看,再跟家人商量一下。”
“ok。”
今天談成簽一份合同,已經是大圓滿了。
即便後麵那份合同沒能簽成,那也沒多大關係,來日方長嘛,像這種重量級的人物、合同,三顧茅廬都正常。
接著,李傑就在這家茶室跟老段、老張簽下了新合同。
簽好合同,老張又掏出一張專輯。
《第二屆海螺ee oper紀念專輯》。
“利軍,這是大馬滾石那邊舉辦的活動,裡麵有一個叫梁晶如的學生聲線很出色。”
“你回頭有空聽一聽,如果有靈感的話,可以提攜一下新人。”
“好,我回頭拿去聽聽。”
李傑把專輯放到合同上麵,話說,梁晶如這麼早就跟滾石接觸了?
這件事,他還真不太清楚。
不過。
他的詞曲庫裡有不少適合梁晶如的歌,既有她自己的,也有彆人的,就是不知道現在的梁晶如能不能駕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