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第509章 學習小組到來(1 / 1)

推荐阅读:

509.第509章 學習小組到來

早飯之後,聽到村裡的廣播聲響起,周子文帶著布置圖,和陳家姐妹一起來到生產隊。

今天的曬穀場顯得很熱鬨。

因為今天是春耕的最後一天,今天忙完,大家就可以輕鬆許多。

“同誌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上午,會有公社的領導過來視察工作。”

“這一次過來,主要是為了咱們的蘑菇種植基地做建設。”

“等今天之後,咱們的建設工作也要開始了,所以大家還不能放鬆下來……”

……

聽到公社的領導乾部們要來,生產隊的社員們都很高興。

因為吳書記說了,公社的領導乾部是為了建設蘑菇種植基地來的。

至於說建設蘑菇種植基地會很辛苦,他們並不在乎。

都是鐵打的漢子,怕什麼苦。

現在苦一點,等蘑菇種植基地建成,他們的日子就要好起來了。

心中有了期盼,再苦再累,心也是甜的。

早會結束之後,周子文被留了下來。

“子文,剛才那幾個生產隊來信了,說人馬上就到,你先等會吧,等會把人一起接過去。”

吳大剛開口說道。

“吳叔,他們這些來學習的,平時怎麼吃飯啊?下工之後還回去嗎?”

周子文問道。

“午飯嘛,他們自己會帶來,到時候找個爐子,熱一熱就可以吃了。”

“至於回去的問題,距離近的會自己回去,距離遠一點的,估計回去不了,不過也沒事,到時候讓他們出點錢,咱們給他們該兩間就行了。”

吳大剛點燃煙鬥,開口說道。

“哦,好的。”

周子文點到為止。

要是再繼續說下去,這事說不定就落到他頭上了。

既然吳叔已經有想法了,那他就不多嘴了。

“公社的領導乾部什麼時候來呢?”

周子文話音一轉,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應該快了,說不定這會已經在路上了。”

吳大剛吧唧兩口煙鬥,不慌不忙的道。

“蘑菇種植基地的布置圖我弄好了,吳叔要看一下嗎?”

雖然是問話,但周子文還是把手中的圖紙遞了過去。

“喲,可以啊,這麼快就弄好了。”

吳大剛誇獎了一聲,急忙起身接過布置圖。

周子文畫的圖不難懂,上麵形象的把蘑菇種植基地各個位置的用處畫了出來,就算是個不懂看圖的普通人也能看懂。

吳大剛看得很仔細,也看得很入神。

雖然之前周子文還和他們商量過,但那畢竟隻是嘴上說的,聽在耳中,也沒個具體概念。

但現在這布置圖一出,整個蘑菇種植基地就一目了然。

那寬大和形象的布局,雖然還沒親眼看到,但他已經能想象到,等蘑菇種植基地建成之後,會是多麼漂亮了。

“好,這布置漂亮,比我想象的還要漂亮。”

看了一陣,吳大剛大聲叫好。

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還沒離開圖紙。

“老吳,什麼好啊?外麵老遠就聽到你的聲音了。”

這時,大隊長的聲音從外麵傳了進來。

“哈哈,我在說子文畫的布置圖呢!你快過來看,這布置圖太漂亮了,等咱們的蘑菇種植基地建成,絕對能把其他生產隊羨慕死。”

吳大剛大聲笑道。

“哦?我看看。”

大隊長走進來後,幾步來到吳大剛麵前,接過布置圖看了起來。

這一看,大隊長也看入神了。

“這就是咱們的蘑菇種植基地?”

良久之後,大隊長回過神來,臉上充滿激動。

“你看,這裡一共五個蘑菇培養房,每一個都有半個曬穀場那麼大,這要是全都種了蘑菇,那得有多少斤啊?”

吳大剛也激動的附和。

“那得多少斤啊?”大隊長也有同樣的疑問。

於是倆人的目光看向周子文,希望他能給個答案。

布置圖是周子文畫的,對於蘑菇種植基地的產量,周子文當然有數。

“這布置圖,我是按照蘑菇房十倍麵積畫的,剛開始的時候,產量肯定沒這麼高,我的計劃是二十萬斤。”

周子文說了個數。

“二十萬?”

“真能種這麼多?”

聽到這話,吳大剛和大隊長紛紛激動起來。

“這隻是最低產量,如果滿負荷運轉,這個產量還能提高一倍。”

周子文淡笑道。

“四十萬?”

大隊長驚呼出聲。

“四十萬太多了,估計公社都不一定能吃得下。”周子文開口解釋。

“那怎麼辦?”大隊長心痛的問道。

“我覺得,保險起見,先種二十萬斤,試試公社的能量。”

周子文想了一下,然後開口。

公社能吃下多少蘑菇,不是光憑嘴巴說的。

鮮蘑菇的存放時間並不長,保存好一點,也就半個月左右。

“我覺得可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要是公社那邊吃不下這麼多,那咱們可就白忙活了。”

吳大剛讚同的點了點頭。

“行,那就先這樣吧!”

大隊長也點頭同意。

“對了,老周,你那邊忙完了?”

吳大剛掏出煙袋,往煙杆裡麵裝煙葉。

“哎喲,糟了,其他生產隊的人還在外麵等著,你看我,這一忙起來,事情就給忘了。”

大隊長一拍腦門,有些懊悔的道。

“其他生產隊的人來啦?”

周子文驚訝的問道。

“是啊,就在外麵,先彆說了,出去再說。”

大隊長急忙起身,吳大剛的煙葉也不裝了。

“這事弄的。”

跟在大隊長和吳大剛身後,周子文無奈苦笑。

很明顯,之所以鬨這烏龍,估計也是大隊長打心底裡不待見他們。

要真重視,也不會忙著忙著就把他們忘了。

生產隊外麵的曬穀場上,一群人站在一起,粗略一數,大概二三十人。

這些人三五成群的待在一起,有的一臉期待,有的不是很耐煩。

他們是來學習的,不是來受氣的。

他們人都來了,結果來了卻沒人管他們,一些人的臉色不太好看。

他們都是每個生產隊精挑細選選出來的。

在村裡,那也是有文化的知識分子。

年輕人,自有傲氣,這大壩子村明顯不待見他們,他們又何苦來這裡受罪?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