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99 導彈射程70公裡,戰機雷達探測30公裡?不,哈工大有更好的!

299 導彈射程70公裡,戰機雷達探測30公裡?不,哈工大有更好的!(1 / 1)

推荐阅读:

“你小子故意的吧?”

李瑞沒好氣地說道,懶得跟謝威繼續這樣扯下去,開門見山地問道,“如果部隊給部分經費支持,三代機項目,能不能轉入設計階段,什麼時候能開始製造樣機!”

“不要說你不知道!”

見謝威臉上浮現出為難,張嘴想要拒絕,李瑞直接黑著臉阻止了他開口,“這裡也沒有外人,連我你都不願意交實底了?”

“要看空軍能支持多少經費。”

謝威被拆穿,絲毫尷尬都沒有。

“每年如果能在戰機上支持4000萬……”

“太少了。第一年問題不大,不過雷達、發動機、航電係統、發動機等,都需要加大投入……而上級給的中距空空導彈跟防空導彈係統等的支持,實際上並不是多……”

謝威也清楚,因為他的到來,改變了曆史。

目前l4的探測雷達比戰機還大,短時間內如果空軍無法獲得探測距離更高的戰機,空軍唯一的選擇就是從國外進口。

“現在你們提出新的中距導彈雷達探測距離在50公裡以上,這就要求空軍擁有的戰機探測距離更遠才能發揮出導彈性能……有個問題不知道你想過沒有?”

“???”

謝威一頭霧水地看著李瑞。

你都不說,我怎麼知道什麼問題?

“國內工業基礎這麼差、技術如此落後,都能搞出如此性能的空空導彈,技術跟實力都遠超過我們的美國跟蘇聯,裝備的空空導彈已經到了什麼程度?”

李瑞見謝威臉色迷茫,歎了口氣。

“!!!”

謝威沒想到李瑞提的居然是這。

難不成,l4改的實彈打靶測試把讓軍方大佬們想到國內跟國際上的差距?

即使現在關係升溫,國際上也不可能把最先進的東西賣給中國,即使中國知道的先進技術跟裝備,談都沒得談。

那不知道的呢?

反正中國最先進的,絕對不會對外公開。

“根據情報證實,美國74年服役的ai54不死鳥遠距空空導彈,有效射程最低150公裡,而另外有消息說這款導彈73年在太平洋靶場試射時攔截高空超音速轟炸機靶機時,創造了203公裡的攻擊距離……”

謝威很想問問李瑞,這些情報都是哪裡來的。

甚至想要告訴對方,美國人最擅長的就是吹牛逼,一直到後來的ai54c型,最大有效射程也才135公裡,而這個數據同樣是美國人自己公布的。

ai54從74年服役,到04年退役的30年時間裡,真正的實戰記錄也就是兩伊戰爭中,僅有幾次擊落伊拉克落後戰機的距離,射程還不是太遠。

美國人唯一公開的實戰記錄,是99年卡爾文森號航母起飛的f14d戰機對兩架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戰機發射了兩枚,結果是這兩枚導彈都因為發動機故障而沒有擊中目標。

真正的超視距空戰,第一款在超視距空戰中獲得戰果的是國內的l15超視距空空導彈,在印巴較量中誕生:l15在預警機的數據支持下,在160公裡外擊落了陣風、蘇30、米格29等戰機。

可謝威不能說。

真說了,上級首長們都會覺得自己在胡說。

讓首長們保持著對西方先進技術的恐懼,有利於國內技術發展。

這年頭,恰恰是美國人吹牛逼最厲害的時代,甚至在未來幾十年,蘇聯解體後,美國人一直靠著t來保持世界領先,一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20年代後,瘋狂追趕的中國怎麼都無法達到美國人公布的性能,可實際上各種先進武器都公開了,美國人也沒有拿出能跟性能不足美國人公布性能80的同類型裝備抗衡的裝備。

中國人才意識到,美國人是吹牛逼的。

美國人負責設想,中國人負責實現。

世界就是如此魔幻。

“要達到這樣的射程,我們還有很遠的路需要走……”

謝威也跟著歎了口氣。

“要多少經費?”

“每年最低1億,這還隻是戰機相關技術領域的投入。另外,還需要西北工大等更多單位的配合,組織全國攻關,十年時間內,我們可以拿出一款跟目前f16性能水平差不多的戰機。”

李瑞皺起了眉頭。

謝威提出的這要求,是組織全國技術大攻關啊!

全國技術大攻關,這需要非常強的統籌能力,幾乎動用整個國家的工業體係。

李瑞能不清楚這裡麵的難度麼?

謝威沒明確說,他自然也裝著不知道。

每年至少一億的研製經費,空軍咬咬牙,還能勉強拿出來。

問題是這根本就不是每年一億的經費能解決的。

一億,隻是戰機相關技術研究消耗的,其他的配套,都不算在裡麵的。

“我會向上級說明的。具體的等結果吧。”

李瑞深吸了一口氣,對謝威說道。

“校長,實際上不需要全國技術大攻關,我們已經有了詳細方案,不過呢……”

“不過什麼?”

聽到不需要全國技術大攻關,李瑞一臉急切地看著謝威。

隻要不是組織全國大攻關,都不是事兒。

改革開放了,要再組織全國技術大攻關,不給錢是沒可能的。

“上麵給足夠的支持,我們缺人,得調人來;需要配套支持,上級得根據我們的需求給予相關單位投入……”

“就這麼簡單?”

李瑞有些不相信。

謝威點頭,“就這麼簡單,如果上級能同意,保證每年一億經費投入,三年內,第一代樣機至少進入滑跑階段……十年,能改進多少,取決於上級的投入。其他我不敢保證,但凡我對學校決策有影響力,上級投入多少,學校補助的投入,不會低於上級補助……”

此刻,謝威也懶得顧忌其他。

提前5年開始搞殲10,殲20可能就不止提前十年出來。

等到海灣戰爭震驚所有心思全部在建設大炮兵的大佬們被嚇醒,不用等到科索沃這種靠著空軍獲得勝利的戰爭出現,國內可能就會提前改變科研投入了。

“好!”

李瑞沒有做出其他的表示。

他也清楚謝威提出這事情,證明學校的技術團隊已經有了完善方案。

哈工大終究屬於七機部。

戰機項目屬於三機部。

部隊不投入,學校如果先往這上麵重點投入,到時候七機部的領導怕是第一個不同意。

“他真是這麼說?”

龍耀華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心中則是快速思索李瑞說的事情操作空間有多大。

年後進一步削減軍費已經是板上釘釘,空軍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戰機落後不說,數量也不足,使用的空空導彈也落後;地麵防空體係的建設也需要大量經費,目前都沒有靠譜的防空係統;空軍基地建設、雷達站建設等,統統都需要錢。

還不少。

一年軍費都沒多少。

各方麵的技術跟裝備遠遠落後國際,甚至連基本的防禦都做不到。

怎麼搞?

“對!學校相關責任人也向大家介紹了,其實這些都是為三代機準備的……在這之前,學校其實就有這方麵的想法,礙於資金等問題,一直沒有實施。”

李瑞解釋著。

龍耀華並沒有急著回答。

李瑞同樣也沒有多說,而是默默地等著。

“等在601跟112了解了情況再說吧,殲8ii如果能提升性能……”

龍耀華暗自歎了口氣。

來之前,部隊首長就已經做出了指示,如果哈工大的l4改型的性能符合空軍需求,那就禁止出口,留給空軍自用。

l4改先進歸先進。

探測距離比戰機探測距離更遠。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哪怕是殲5,隻要擁有發射導彈的能力,在地麵雷達站引導下,一旦靠近l4的探測距離,丟出去,導彈自己的紅外導引頭都能鎖定目標。

壓力給到了殲8ii項目了。

“給殲8ii配套的雷達是由780廠在204雷達基礎上改進的208雷達,即使研製成功,也不具備下視能力……探測距離僅有30公裡……”

麵對一眾大佬,601所所長劉知敏介紹了殲8ii的研製情況。

本就臉色難看的大佬們聽到這話,神情更是嚴肅。

一名空軍首長黑著臉問道:“這麼說來,即使殲8ii研製成功,也不具備中距的攔射能力了?”

“首長,目前來說確實如此。即使是單脈衝的208雷達,780廠那邊進展也非常不理想。目前殲8ii方案論證已經完成,進入正式研製階段,根據目前情況來看,總體設計不會超過兩年。”

作為殲8ii總設計師,顧誦芬覺得上級現在來這邊的目的,有些強人所難。

戰機總體設計,對整個601跟112廠都不是問題。

問題是配套跟不上啊。

殲8ii需要的是擁有下視探測功能的脈衝多普勒雷達,目前國內連單脈衝探測雷達都沒有。

“哈工大的空空導彈設計團隊正在研製射程50~70公裡的中距空空雷達。如果戰機的雷達探測距離不夠,這樣的導彈,能發揮出性能嗎?”

龍耀華問道。

“……”

就連顧老總,此刻也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回答。

戰機探測距離30公裡,你導彈射程就到70公裡?

還需要什麼戰機給導彈提供目標參數?

“首長,真要發揮出這種射程導彈的真是性能,戰機所搭配的雷達探測距離至少需要提高到90公裡,鎖定距離也需要達到60公裡甚至70公裡以上……”

劉知敏提醒首長們。

這難度……

“首長,難道哈工大的雷達取得了突破?”

顧老總的眼神頓時亮了起來,“如果哈工大的d雷達取得突破,殲8ii的作戰性能可以提升很多!尤其是配合他們的空空導彈,完全可以擁有超視距空戰能力……”

他也有參與到601所跟哈工大的項目合作中。

隨著殲8ii項目正式研製任務下達,601所主要任務就是研製殲8ii。

殲8的研製主要是滿足空軍高空作戰,突出高空高速作戰性能,相比殲7,不管是航程還是爬升率跟火力,都比殲7擁有很大的提升。

可老毛子的圖22逆火轟炸機,可以在低空進行超音速突防。

麵對如此的戰機,以高空高速作戰為主的殲8根本無法攔截。

而毛子不僅在北方邊境陳列武裝到牙齒的上百萬鋼鐵大軍,更是布置了大量圖22逆火超音速遠程轟炸機,隨時都準備對中國首都進行轟炸。

誰能安心?

殲8ii的設計指標,完全是針對防禦逆火轟炸機而來的。

即使充分考慮了中低空作戰性能跟全天候攔射攻擊能力,可配套跟不上,顧老總團隊在設計的時候,也不得不向落後的工業基礎做出妥協。

“目前還沒有,他們的雷達項目都沒有轉入正式研製階段!”

“首長,哈工大雷達方案,潛力最大的就是他們采用平麵陣列天線的合成孔徑雷達,這款雷達的理論方案已經論證成功,最小探測距離90公裡……由於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投入研製,我們的設計方案隻能預留更換這種雷達的空間……”

顧老總的話,讓所有大佬們都愣住了。

他們剛從哈工大過來。

整個參觀過程中,沒有任何人向他們介紹學校有什麼合成孔徑雷達啊!

“怎麼回事?”

龍耀華神色不善地看向李瑞。

哈工大的人嘴巴閉得真緊,整個參觀過程,誰都沒有提一句。

哪怕是負責雷達研製項目的魏國鬆,也是沒有提半點的。

“首長,我離開學校的時間不短了,估計他們這是在我走後的預研項目,或是探索方向……”

李瑞訕訕地說道。

“李校長,你們學校使用平麵陣列天線的合成孔徑雷達項目,比以204雷達為基礎的d項目還早,學校的計算機、集成電路、光電等技術課題,都是為這項目配套的啊!”

顧老總以為李瑞是不願意學校跟601合作。

他之前去過哈工大,還在哈工大工作了一段時間,知道那邊的目標是三代機。

不能因為現在601所搞的是殲8ii,就不願意把先進的技術用到殲8ii上啊。

龍耀華看向李瑞的目光,殺氣越來越盛。

他已經到了冒火的邊緣。

之前在哈工大說得很清楚,隻要有可能,部隊勒緊褲腰帶都支持,甚至還讓李瑞專門給學校交了底。

哪裡能想到,學校最先進的技術項目都防備著他們?

叫人如何股接受?

“我真不知道……”

李瑞要哭了。

狗曰的謝威,誤我啊!

饒是心中不停罵謝威,李校長也清楚,這會兒要是不給說法,沒那麼好交代過去的。

他之前可沒少去問空軍要錢。

“其實,那個項目太超前了,現在配套跟不上,我離開學校的時候,連理論論證都沒有結束……如果非得說,實際上這個項目大家也都熟悉,是7010遠程警戒雷達上跟110單脈衝遠程跟蹤雷達上微型化,並且整合兩款雷達的技術……”

“吸~”

技術室裡,瞬間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