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哪個單位的?具體什麼情況?”
劉副總見對方不回答,看向李瑞。
“首長,哈工大準備搞小型化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原本是準備裝到戰機上,不過體型太大,重量太重……考慮到海軍軍艦更大一些,同時也需要更遠的探測距離……如果海軍需要,可以根據海軍的需要進行改進設計,搜索距離不低於200公裡,跟蹤距離大於160公裡,鎖定距離120公裡……”
“當真?”
劉副總猛地站了起來。
驚喜來得太突然。
海軍的艦艇本就落後,紅旗61防空導彈係統上艦工作一直進展不順利,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軍艦上使用的多種雷達係統不兼容的問題。
“龍耀華首長才從哈工大回來……”
“你們等一下,我安排一下,咱們去海軍司令部!”
劉首長想都沒想,當即叫來秘書詢問自己最近的工作安排,把緊急工作處理後,就帶著兩人往海軍司令部而去。
“盾艦咱們肯定需要啊!劉副總,咱們海軍更需要航母!”
海軍葉首長苦著臉說道,“要是先搞盾艦,咱們海軍的航母夢更不知道啥時候能實現。”
海軍一直都希望擁有航母的。
從1970年的707航母工程因為難度太大而論證失敗,海軍依然沒有放棄過擁有航母的想法。
劉副總原本是海軍副參謀長,707航母工程就是他提出來的。
“在90年代以前,海軍就不要想搞航母了。即使搞出了航母,沒有先進的護航艦隊,也都隻能成為海上巨大的靶子。而航母也不符合國家的國防戰略。”
劉副總對葉首長說道。
他比誰都更希望海軍擁有自己的航母艦隊。
不能因為想,就不顧國家實際情況不是?
“即使有足夠遠的探測距離,也沒有射程足夠的區域防空導彈啊。”
目前唯一一款正在上艦的防空導彈係統是由紅旗41改名為紅旗61的中低空地空導彈防禦係統改進而來的。
紅旗61,最大射高8000米,最大射程10公裡,最大速度3馬赫,半主動尋的製導。
不同於地麵發射的穩定,軍艦在海上環境惡劣,艦體震動、搖晃、噪聲等都對發射有影響,所以到目前為止,053型導彈護衛艦的紅旗61都沒有完成上艦工作。
“目前我們正在研製一款射程50~70公裡的地空導彈。”
劉德寶急忙說道。
“紅旗2還是紅旗3改進型?”
葉首長問道。
紅旗2跟紅旗3防空導彈,是目前國內最射程最遠、射高最高的防空導彈。
“即使把這兩款防空導彈燃料改成固體燃料,也不適合上艦工作。”
葉首長提醒著劉德寶。
“不是。哈工大使用新的紅外指導技術改進了l4空空導彈……在這樣的基礎上,彈徑增加、彈體加長,隻要導引頭的探測距離能達到50~70公裡,這款導彈的射程就可以達到這個數據。從地麵發射的,是以這些技術為基礎的改進型號……”
目前學校這項目八字都還沒有一撇,隻有論證過的理論方案。
卻絲毫不影響劉書記拿出來忽悠海軍往上麵投資。
“這款導彈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彈多用……”
“這樣啊?”
葉首長沉思起來。
“他們去找海軍了?”
龍耀華看著彙報的參謀,“什麼項目?”
“相控陣雷達,還有中遠程防空導彈上艦項目。不過目前海軍方麵沒有給答複。”
“中遠程防空導彈上艦並不容易,不過要是海軍也投資相控陣雷達的小型化項目,不僅能讓海軍擁有更遠的警戒距離,也能讓成本降低下來。”
龍耀華想了想,如是說道,“關注著消息吧。空軍那邊關於新戰機項目是如何考慮的?跟美國方麵的接觸展開了嗎?”
“空軍目前爭論很大,並沒有明確的結果。對於跟美國合作改進殲8ii,不管是空軍跟海軍,態度都很一致,美國方麵威斯汀豪斯、休斯飛機公司、通用電氣、格魯曼等公司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唉~”
龍耀華歎了口氣。
再一次想起提出跟美國合作方案的謝威,真不知道這樣的年輕人是如何思考的。
談彆的,美國人根本不願意,甚至先進一點的戰機都沒打算賣。
“空軍那邊有結果了立即彙報。”
龍耀華揉了揉發脹的腦袋,“或許,等畢業後讓謝威進總參更能發揮他的優勢?”
“阿~嚏~”
正在絞儘腦汁思考如何在目前技術基礎差的情況下,把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進一步提升,同時融合數據處理中心的謝威突然打了個噴嚏。
“感冒了?”
一旁的莫靈羽抬起頭來,關切地問道。
隨著2000門程控交換機最後的攻關階段的到來,加上謝威現在整天忙得不停,兩人見麵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候甚至一個星期也見不了一麵。
“沒呢。”
謝威搖頭。
“照顧好自己。”
莫靈羽說完,就抱起一摞厚厚的技術資料,準備出去。
“等等。”
謝威叫住了莫靈羽,莫靈羽停住了腳步,扭頭看向謝威,等他說事。
時至今日,莫靈羽在感情上已經不對謝威抱任何希望了,自己表現得如此明顯,謝威卻沒有給予任何回應。
“雷達那邊的項目你真的不考慮嗎?雷達通訊一體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我覺得你適合去雷達項目。”
看著莫靈羽,謝威一臉誠懇。
78級實驗班的人,絕大部分都進入了軍事科研項目。
因為學校的軍事科研項目更需要人,甚至很大一部分被相關單位借調走了。
“……”
雖然明知道謝威說的跟自己想要聽到的是兩碼事,莫靈羽還是一陣無語。
開口淡淡地說道:“班長,學校準備從實驗班選一批留學生,我報名了,準備去美國。”
“啊?”
謝威一臉意外,這事兒自己不知道啊。
他雖然以先進戰機技術為理由,想要提前推動“和平典範”項目的實施,這才沒有幾天,八字都沒有一撇呢。
“如果沒彆的事,我就先去忙了。目前2000門程控交換機的任務非常重。”
“……”
這女人吃槍藥了?
不僅這段時間對自己越來冷漠、疏遠,連說話都如同吃槍藥了一樣,就因為自己讓她去雷達項目麼?
“……”
看到謝威啥話都沒說,莫靈羽也是默默歎了口氣,都懶得生氣了。
轉身離開。
這樣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謝威。
有源相控陣雷達是必須先搞的,即使沒有戰機項目,隻要海軍對神盾艦有想法,那就必不可少。
原本他覺得莫靈羽熟悉通訊技術,對無線電技術也了解,轉入雷達,負責相關的技術研發是最合適的,畢竟目前學校的教授們都很少有跨領域研究的。
第一個實驗班的同學,學習了大量不同專業課程的基礎,在跨學科相關的研究中表現得非常耀眼。
莫靈羽無疑是佼佼者。
奈何,她不願意。
“是有一批,你們班上有8名同學被選中成為交流生,年後去美國,時間一年。”
張鳴秋一臉緊張地看著謝威。
就怕謝威突然提出他也要去。
本身,謝威是派遣出國留學最合適的,可學校怕他出去後出現意外,自然是不可能放他出國的。
“莫靈羽不適合出國吧?”
“怎麼?”
張鳴秋一臉愕然地看著謝威,“你不知道?”
我應該知道?
謝威一臉的不解,莫靈羽的事情,跟自己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啊。
看著謝威一臉迷茫,張鳴秋嘴角抽搐,“謝威啊,年輕人追求進步是好事,如果隻顧著工作忽略了其他,人生會少很多樂趣,這些樂趣實際上是生活的調劑,可以更好地工作……原本名額中是沒有莫靈羽的,她主動要求……”
“出去看看也好。”
謝威聽得一頭霧水。
真心不知道張鳴秋要表達什麼,“美帝比我們先進是事實,學習他們的先進回來建設祖國多好?要不然,我也不會向部隊首長提出讓美國人幫忙改進殲8ii的設計,讓我們的技術骨乾參與到裡麵……”
看著謝威的神態,張鳴秋覺得自己在對牛談琴。
虧得謝威在技術研發跟做生意上那麼有想法、有天賦,在感情上卻一塌糊塗。
張鳴秋這倒真的冤枉謝威了,謝柔的情商為負數,謝威實際上也好不到哪裡去,即使他在原本的世界,身邊每一個女人都告訴他:“我不是因為你的錢才跟你在一起,而是因為喜歡你這個人……”
實際上呢?
謝威根本就沒往女人身上投入心思,不忙工作的時候,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了。
現在更沒有精力花在個人情感上。
每個在各個不同技術項目中來回折騰,謝威都佩服自己居然沒有瘋。
“對了,張校長,校企辦那邊的負責人,究竟什麼時候能到位?校企辦不能繼續這麼散下去,再發展一段時間,管理難度就大了。”
謝威沒有去糾結莫靈羽為什麼突然申請出國。
他這次來找張鳴秋,是為了讓校企辦的管理走上正軌。
“校企辦內部培養的人才,這兩年也有不少表現得很好的啊。”
張鳴秋不明白謝威怎麼又突然把話題轉到校企辦管理人員身上,“之前不是準備從內部培養、選拔?”
“等不及。再說了,校企辦招聘的人員即使經過培訓,也都是參加高考沒考上的知青……努力一些主動學習管理知識跟市場知識的還能用。”
現在謝威才意識到,有王征在,自己省卻了多少麻煩。
按理,校企辦應該張鳴秋負責。
也不知道是張鳴秋為了向謝威展示自己對校企辦的管理權沒心思,還是他根本就懶得過問,根本不去管校企辦的事兒。
王征走的時間不短了。
也虧得這年頭國內市場競爭不激烈,否則校企辦早就完蛋了。
“我催催李校長。”
“儘快啊。”
謝威無奈地看著張鳴秋,很想提醒他:你是校長,對關係到學校發展的校企辦,上點心吧!
可想到當初為了避免學校把校企辦當成錢袋子,自己跟李瑞簽的合同,他終究沒說什麼。
“謝威,你們校企辦的樓,修不修啊?”
孫紹東在土木樓前攔住了謝威,“設計工作我們可是已經完成了……”
對於校企辦的混亂,孫紹東這位建築係主任也是深惡痛絕,原本跟王征都已經在談修校企辦辦公樓的事,結果還沒談妥,王征就被調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修!”
謝威斬釘截鐵地回答。
“啥時候啊,你這都說了多少次了,也沒動靜……我們這可是準備把校企辦的辦公樓打造成樣板工程。”
“急也沒用,現在進入冬季沒多久,土壤都凍上了,氣溫也低,冬天可不太適合土方施工。”
謝威有些頭大。
孫紹東這邊,是根本繞不開。
現在王征不在,踢皮球都不知道踢給誰。
“剛好我們在研究寒冷地帶冬季土方施工的相關課題,你知道咱們國家冬天寒冷的區域不少。比如西北地區、青藏高原、整個黃河以北……”
孫紹東可不願意放棄。
給校企辦修辦公樓,建築係可是鉚足了勁兒,不僅要打造樣板工程,之前很多想搞的課題統統納入了研究範圍。
“這兩天校企辦的新負責人就到了,到時候您跟他談?”
“彆,實在不行,你給張校長招呼一聲,隻要學校同意,你們除了給錢,到時候隻管入住,其他各方麵都不用你們管。”
孫紹東既然找上門,肯定沒打算輕易放過謝威。
“校企辦的事,肯定不能由孫校長說了算的。”
謝威搖頭。
“這樣,你在這委托書上簽字……”
孫紹東直接把謝威拉到他的辦公室,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委托書”,上麵內容很簡單,校企辦委托建築係辦理辦公樓修建的一切事宜。
“不對啊,原本不是說1800萬?怎麼現在合同總金額2400萬了?增加這麼多!”
謝威翻看後麵的合同,總金額居然直接從1800萬飆升到2400萬。
謝威原本要求是地下4層,地上18層一共22層。
現在也變成了地下4層,地上22層。
“孫主任,您不能把校企辦當冤大頭啊。”
“這是充分考慮到性價比等問題,按照原來你們的要求,價格也要將近2300萬,多四層隻是增加了100多萬的成本,再增加,成本又會飆升……地下四層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成本。這裡麵包含了供暖等設施……”
孫紹東解釋著。
謝威聽到裡麵包含有供暖設施等,以為連裝修費用都在裡麵,覺得增加這幾百萬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為了不讓孫紹東繼續堵自己,加上目前科研項目不差經費,校企辦的利潤足夠支撐辦公樓修建,保證等到新的校企辦主任到位,第一時間就讓他來簽字。
他終究還是沒有在合同上簽字的。
“這小子實在是太滑了,他不簽字,咱們那麼多課題可沒經費搞啊!”
看著謝威離去的背影,孫紹東拍了拍腦袋,“合同上也沒什麼容易看出來的問題啊。”
這事情還真不怪他自己,謝威根本就沒往這方麵想。
隻因為他雖然掛著校企副主任的職務,不過也沒打算插手校企辦的管理工作,不然他就不會催問校企辦負責人什麼時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