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307 十號工程項目經費靠貸款?還要盈利的那種?

307 十號工程項目經費靠貸款?還要盈利的那種?(1 / 1)

推荐阅读:

“這對我們沒什麼好處啊!”

回去的一路上,劉德寶都是憂心忡忡的,“要搞這麼大的工程,一年就給8000萬,咱們要往裡麵補的都不止8000萬……”

“又不隻是我們一家出錢!601跟611是拿不出錢,112跟132這些廠,能搞一些錢弄配套吧!”

“他們?”

劉德寶直撇嘴,“全國的軍工單位,就沒有一家日子好過的。這一點你比我更清楚啊,132廠雖然有殲7跟殲強5等戰機的出口訂單,可那點產量跟設計產能差太多,日子同樣不好過。”

不是他瞧不上這些軍工單位。

112廠原本生產殲5、殲6機型時期,生產任務飽滿。到了後來132廠投產,還有處於貴州的130、162廠等一批三線工廠投產,112廠的殲7生產就轉移到其他廠,殲8才剛開始生產,日子比其他戰機製造廠要好過不少。

“上麵不是提倡各單位利用雄厚的製造實力向民品領域進軍,不僅解決單位發展所需的經費,同時也能填補民用市場的空白,為經濟發展建設做出貢獻嘛。”

謝威笑著說道。

132廠的洗衣機,得安排上。

即使這個時代有了自己,不需要132廠靠著賣洗衣機賺錢來補貼殲10的研製,謝威覺得,要是132廠不生產洗衣機,總是少了點什麼。

“……”

對於謝威現在提出來的問題,劉德寶倒是沒法反駁。

相比普通的國營生產單位,軍工廠的技術基礎跟設備都要強很多,生產市場所需的民用產品,無論是質量還是效率,都相對高一些。

而校企辦,恰恰就是搞民品開發的。

如此一來,劉德寶才沒有繼續在謝威耳邊抱怨,讓他輕鬆了很多。

謝威是輕鬆了。

可李瑞反而更忙了。

接連幾天,每天睡眠不足三小時。

要推動《國軍標》的製定跟執行,有太多需要準備的工作,哪怕有部隊的所有相關部門參與進來,僅僅是人員調配跟前期準備工作,都足夠讓人頭大。

尤利華再次找到了李瑞。

“你這是一直都沒休息?”

看著李瑞雙眼布滿血絲,滿臉都是疲憊,尤利華都為李瑞這種拚命的精神所震驚:李瑞年齡可不小了。

“困了就休息一會兒,要搞《國軍標》,在前麵又沒有先例借鑒,雖然謝威那小子提出了借鑒國際通用標準為模板,再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以及軍品需求製定標準,僅僅是後麵的實際需求跟實際情況,就讓人頭大,需要統籌的單位太多……”

李瑞說話的同時,手上動作沒有絲毫停頓。

“謝威的位置,你準備怎麼安排?”

“嗯?”

李瑞愣了,“目前他雖然還在上學,也擔任著產學研辦公室主任,同時掛職校企辦副主任……”

一想到謝威身上掛的職位,好像有些多。

要是再在即將成立的國防科工委這邊掛職,怕是七機部那邊反應會非常巨大。

“無論是複雜係統工程管理方法,還是標準化的推行,謝威是最了解的,龍耀華首長覺得謝威可以參與到這裡麵來……”

“他想讓謝威進部隊?”

李瑞頓時警惕地看著尤利華。

“彆反應這麼大,謝威如果畢業進總參,發展應該會比其他單位更好。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部隊的發展,都有莫大好處……”

“拉倒吧!”

李瑞不樂意了。

即使他現在手下極度缺人,也清楚一旦謝威到他手下工作,他的壓力至少會瞬間減少60以上,可李瑞寧願自己累,都沒想過先把謝威給借調過來。

謝威未來發展的道路,他還在學校的時候就給規劃好了。

“老李,不是說他一定要到這邊,完全可以掛職。國家都搞改革開放了,部隊也在開始準備改革,以前的那一套不行了,部隊需要年輕的人才參與到建設中來,謝威無論是戰略目光還是對前沿科技的敏銳目光,都是部隊發展所必須的……”

尤利華來找李瑞,就是這目的。

龍耀華確實動了心思,想要讓謝威進入部隊係統發展。

奈何,彆說七機部把謝威寶貝得不行,連從七機部調出來的李瑞,在這方麵也都非常固執。

“掛職可以,不過組織關係沒有可能轉移過來。”

“為什麼?”

尤利華不解。

“那是我給哈工大培養的校長!讓他留在科研跟教育領域,遠比在部隊發展的作用更加巨大。”

李瑞也不隱瞞他對謝威未來的規劃,見尤利華要開口解釋,李瑞直接出言擋住了對方的話:“你可彆說謝威進入部隊係統後能對整個部隊的建設產生作用,彆的不說,以目前他的年齡,在部隊哪怕是再乾十年、二十年,能有話語權嗎?”

“……”

尤利華沉默了。

李瑞的話,直指要害。

哪怕再過二十年,謝威也不過四十出頭,表現再好都沒有可能到高層,自然也就不會有多少的話語權。

“留在學校就不一樣了。他對部隊建設發展提出建議,即使得不到采納,學校的軍事研究成果一旦能改變戰爭勢態,部隊還能堅持而不改變?要真的如此,也就不會有這一次國防科工委提前掛牌的事情,更不可能整個部隊相關單位都沒有任何意見地同意搞軍用標準……”

李瑞神色很輕鬆,可話卻讓尤利華不得不認真思索。

謝威僅僅隻是通過一些項目,就讓部隊高層看到目前部隊發展建設過程中的缺陷,從而做出改變。

沒人說過。

可現在李瑞提出來,稍微思索就會發現,確實是哈工大的科研成果導致了目前這些改變。

“還有,150遠程火箭炮的出現,部隊沒有裝備,已經在開始研究擁有這種射程的炮兵作戰方案吧?甚至更遠射程的也納入了考慮吧?”

尤利華竭力想要否認。

絕密的事情,哪裡適合在這裡談?

沒等他開口否認,李瑞就眉頭一挑,撇嘴說道:“我隻是隨口一說,反正十號工程的啟動,有些急了。殲9剛取消呢。”

尤利華一臉無奈地看著李瑞。

這老家夥實在是太精明了,難怪能被上級從非部隊係統選來籌建國防科工委。

“反正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好好考慮一下……”

“我會考慮的。”

李瑞隨口回答,讓尤利華感覺滿滿都是敷衍,卻又無可奈何。

人的組織關係在學校,在七機部。

哪怕是強行調過來,中間會產生很多問題的。

“我會去一趟學校……”

“你去學校乾什麼?”

李瑞更加警惕,“尤主任,我可給你說,這事情需要從長計議,操之過急會影響謝威成長的……”

看著李瑞緊張的樣子,尤利華隻是笑笑,反而沒有給任何解釋就直接告辭離開了。

“尤主任,等等……”

可尤利華反而走得更快,這讓李瑞著急不已。

回到學校後,謝威否決了劉德寶要召集全校中層以上管理乾部開會的決定,“雖然被命名為十號工程,上麵不是也說了,在部隊方麵並沒有正式立項?這是學校自己跟611等單位搞的項目……”

“無論資金還是資源,都需要向十號工程傾斜吧?不開會通知大家,後麵工作安排怕是會出現問題。”

劉德寶擔憂不已。

不開會,這就意味著項目的真實情況隻會掌握在少數核心人員手裡。

“這樣不是挺好?學校其他的項目同樣也有傾斜,學校的領導們也沒有誰不配合,不支持的啊。”

看著謝威輕鬆的表情,劉德寶很想提醒他:之前搞的要麼是民品,要麼是七機部業務範疇內的,可十號工程不屬於航天。

謝威忽悠鄭部長說什麼要搞空間站、要把宇航員送上天甚至送到月球上的那些話,學校的領導們可不會在意。

餅太大,學校的領導們吃不下。

“公開了,才會有問題。項目研發過程中,不足的經費通過校企辦以及銀行的貸款方式補足。”

“啊?”

重大軍事科研項目,經費通過貸款?

劉德寶此刻,是徹底傻眼了。

總覺得謝威是在跟自己開玩笑。

“項目自主、自籌經費、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劉書記,學校的課題跟研究項目,隻要是涉及到項目自主的,就必須算成本。也隻有如此,才能讓校企辦健康運營下去。”

謝威在這事情上,有著自己的想法。

如果十號工程真的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健康運行下去,將來其他的軍工單位也可以學習這條道路。

這不是謝威自創,而是根據祝老總研究99坦克的過程,利用相關技術向其他同類型裝備輸送收回投資,等到坦克搞出來,10億投資也就完全回收回來了。

如此操作,不僅能有效降低新裝備技術研發的成本,同樣也能把技術成果提供給其他單位,讓其他單位減少在已有的技術上投資,更能直接以已經研究出來的技術為基礎,開發更先進的技術。

在謝威原本的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後,中國的各種先進裝備如同井噴,要說不是全國所有先進技術的整合,甚至全國最先進的單位都一起發展,沒人會信的。

如此的操作,對複雜係統工程管理方法的要求,絕對不低。

“部隊從年後開始每年給8000萬?不足的資金貸款?上麵能同意?”

宋總有些懵。

搞了幾十年戰機,一直都在國防技術領域中工作,從來就沒聽說過哪個重大軍用技術項目是通過貸款來籌集經費的。

武器裝備是用來提升國防實力的。

可不是用來盈利的。

“上麵同意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這樣乾才能減少反對的阻力。”

謝威這話說得很直接。

宋總也不是不清楚。

“投資需要貸款,即使有了成果,在缺錢的狀況下,部隊也不一定采購啊,貸款要支付利息的,到時候怎麼償還?難不成到時候賴賬?”

宋總說到這裡,看向謝威的目光變得怪異。

“哪能呢!雖然錢是國家的,咱們貸款不還也沒誰把咱們怎麼樣,可不能這樣乾啊。”

謝威無語了。

自己是那種無賴的人?

“那……”

“之前我們不是向巴基斯坦方麵提出了搞超7嗎?原本超7就準備驗證一些先進戰機技術,攤薄成本的。”

“你的意思是通過其他項目轉嫁成本?”

“不是轉嫁成本,是攤薄。而且,不隻是超7可以攤薄相關技術的成本,601、603等研究所搞的軍用飛機,也可以使用一些技術,這樣一來,大家都節省了成本,同時還節約了研發的時間,也能把經費集中起來利用……”

“如果我們的技術不夠先進呢?”

宋總覺得謝威的提議是不錯的,問題在於操作起來的難度太大了。

“誰的技術先進,咱們就用誰的,當然這是付費的,不能因為大家都是國家的單位,就想著免費從彆的單位去拿他們辛苦搞出來的成果。”

謝威解釋著。

即使哈工大在科研方麵不差,也不可能什麼技術都搞,還都是最先進的。

謝威要做的就是借著機會,整合全國的科研資源。

看著謝威年輕臉龐浮現出的自信,宋總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

他能感覺到謝威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可這盤棋究竟什麼樣子,即使宋總也看不出來,謝威現在剛把棋盤拿在手裡,還沒擺下棋盤呢。

“行,我們這就開始整理之前的相關資料,再進行一輪技術論證,論證完成後開始製造風動模型……”

宋總沒有再問下去。

對科研團隊來說,隻要技術研發工作能繼續,不用研發人員整天為了經費到處奔波,把精力都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就行。

“西工大那邊以航空技術為主,這方麵可以跟他們多合作,學校雖然有航空專業,終究沒法跟專業的西工大比的。”

中國的航空技術要發展,是繞不開西北工業大學的。

這個57年由西北工學院跟西安航空學院合並成立的學校,即使在70年合並哈軍工航空工程係整體並入之前,航空領域的實力在國內也是最頂尖的。

西北工學院由國立北洋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於1938年在漢中組建國立。

而西安航空學院來頭就更大了:由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航空工程係於52年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至西安……

擁有國內航空領域最雄厚的實力。

之前哈工大要是跑西工大去說要合作搞戰機技術項目,怕是都不會有人接待,還會被當成騙子給趕出來。

現在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