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308 強-6麵臨下馬,拯救比渦扇-10A性能好的渦扇-6G

308 強-6麵臨下馬,拯救比渦扇-10A性能好的渦扇-6G(1 / 1)

推荐阅读:

“這事情學校出麵談?”

“學校出麵聯係,主要還得您去談。”

謝威想了想,學校去談實際上並不是最合適的,目前學校領導們已經開始有了商人的談合作風格,不太利於談判。

要想整合國內最頂級的航空技術,太過關注利益不太好。

萬一到時候西工大認為哈工大是想要挖他們航空技術的牆角,那就不好了,雖然謝威確實有這樣的想法,比如殲20的總師、運20總師、殲15常務副總師……

這些大佬都在一個班啊!

等他們在西工大完成學業,直接挖到哈工大來……

嘖嘖,想起來都美好。

不過目前,也隻能想想而已。

“行,我們先把資料準備好,做好正式研製的前期準備工作。不過,謝威啊,現在要正式立項,學校是不是需要正式組建航空電子係統研究室?專門用於數字綜合航空電子係統,之前我們有研究,卻並不係統。”

謝威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國內第一個航空電子係統研究室,是宋總為了殲10在85年才成立。

現在提前了,還在哈工大,有什麼理由不支持呢?

“宋總,正式研製需要的技術跟準備工作,您向劉書記提就行了,學校會支持的。”

謝威笑著說道。

他的出現,改變了曆史,也沒有改變曆史。

殲10提前5年啟動正式研製工作,謝威努力了兩年多時間,做了一堆的準備工作;總師依然是原本的總師……

不過,有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這次的十號工程不再隻是611所一家單打獨鬥,而是即將整合全國最頂尖的航空技術,西北工大、601等單位都會參與進來。

這就決定了殲10的技術,會比曆史上還先進。

航電等係統即使到不了殲10c,其他方麵的技術跟戰鬥力不會差太多的。

要搞係統的工程,謝威除了產於一些核心項目,能產生的最大作用就是利用自己的“眼光”從一開始就避免少走彎路,加快研究進度。

十號工程的正式研製啟動,幾乎是悄無聲息的。

連項目內部的人員了解實情的都不多,反正之前沒有立項的時候,大家的工作也都是這些內容。

為了攤薄殲10的研製成本,超7項目也跟著正式啟動,項目方案是已經改變的梟龍戰機+殲7f的融合。

超7項目,將會采用渦扇6g發動機,具體方案設計需要等到論證完成。

前期的資金投入,則是由學校新成立的投資公司投資。

至於先墊付資金,巴基斯坦放棄怎麼辦?

謝威沒想過。

學校的領導們即使想過,在劉德寶跟張鳴秋兩人不講原則的信任狀態下,也隻是想想。

“繼續改進渦扇6?”

在宋總的安排下,謝威見到了渦扇6跟渦扇10總師張恩和。

由於來之前就已經知道謝威的情況,對謝威能做出的決定,張總並沒有懷疑。

“對。雖然我們也需要更大推力的發動機,但是目前國內根本提供不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對渦扇6進行改進……”

謝威誠懇地點頭。

“我們有個準備開拓外貿市場的項目,將會以渦扇6g作為動力。”

一旁的宋總補充著。

“謝威,你了解渦扇6的情況嗎?”

張總並沒有因為渦扇6有了新的適配對象就高興,而是嚴肅地問謝威。

了解!

實在是太了解了。

可以說,渦扇6雖然最終下馬,但這是整個中國渦扇發動機的真正,不同於由渦噴6發動機為原型改進、取消加力燃燒室並增加後風扇,形成單轉子結構的渦扇5發動機,渦扇6則是雙軸渦扇,加力推力設計指標1215千牛。

設計指標是達到了。

但是渦扇6最終依然下馬,關鍵原因就在於穩定性跟可靠性無法保障,實際測試過程中問題不斷出現,閉門實驗中使用壽命不足100小時。

謝威能不了解麼?

“65年完成技術論證工作,曆經三次上馬,五次轉移生產製造地……截止目前為止,已經完成3個批次6台試驗機,第4批次的4台剛開始製造對吧?這次的製造,包含s6g……”

在張總的注視下,謝威簡潔地說出了渦扇6研發曆程。

“殲9已經下馬,渦扇6的裝配對象就隻剩下強6了。不過,以目前的情況看,強6的結果也不會太好,在78年三機部提出用從英國引進的斯貝發動替代研製進度滯後的渦扇6,強6陸孝彭總師向三機部提交斯貝發動機不適合的分析報告……上級跟空軍已經轉而支持殲轟7……”

謝威越說,張恩和越心驚。

這些消息都是屬於機密,很多參與到項目中的人都不一定清楚。

宋總見他的目光中滿是驚疑,投去了自己的眼神:我給你說,這小子跟尋常年輕人不同,與上麵關係很好,掌握著不少消息。

“強6雖然尚未下馬,卻因為所麵臨的無法突破的技術問題,結局是可想而知的。沒有了適配對象,渦扇6的命運基本上也就注定了。”

“為何這麼說?”

知道原因,張總還是想問問謝威這個年輕人的看法,或是說謝威了解多少內情更合適。

“強6的設計方案非常先進,可變後掠翼的大型承力旋轉結構設計、製造工藝跟不上,機械+模擬電傳操控係統研製緩慢不說,也難以減輕重量……同樣也是因為這些複雜的設計,後勤維護保養困難不說,成本也非常高昂……”

“目前國內火控雷達跟綜合航電係統也無法滿足強6的設計指標……”

“然後就是動力問題。渦扇6的性能指標能達到,最大使用壽命隻有70多個小時,更要命的是在測試過程中,渦扇6性能一直都不穩定,可靠性極差……”

強6的設計,放到幾十年後都算先進。

可現在配套跟不上,國內也沒有相關的技術儲備。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大量配套的項目,研發經費是目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空軍無法容忍的。

現在正在研製的戰機項目可不少:強6、殲轟7、殲7改、殲8ii、轟6改型等等。

消耗經費多,短期內又看不到成功希望的項目,在沒錢的情況下空軍肯定不會支持繼續搞下去的。

“渦扇6的問題很多,要達到實用階段,不隻是需要更多經費,同樣也需要時間。”

好一陣,張總才默默歎了口氣,“如果進度跟不上,對你們的項目可能也會產生很大影響。”

“張總,我們學校有渦扇發動機研製項目,基礎技術跟部分人員都來自你們那邊。”

謝威笑了。

果然,張恩和這位渦扇6總師,是沒想過放棄渦扇6的。

如果繼續在渦扇6的基礎上改進,渦扇10出現的,肯定不會那麼晚。

“我知道啊。”

“學校團隊的研製,並不是改進結構,而是準備先解決渦扇6的可靠性等問題……不僅為此專門開發了新的高溫合金,同時也對其他相關材料跟工藝展開了研究……”

“我一直關注著你們的研究進度。學校研究的這些內容,確實對渦扇6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升,渦扇6要達到使用狀態,需要走的路太長。發動機使用壽命,至少需要突破300小時……”

“慢慢來吧。這次邀請您,是希望能利用目前渦扇6的基礎,先設計一款核心機……”

渦扇6是肯定得搞下去的。

要不然,即使超7賣出去了,也沒有堪用的發動機。

難道等到蘇聯要解體的時候跟國家恢複正常外交關係時去蘇聯搞rd33發動機?

還有9年!

哪裡等的了?

而渦扇6即使改進,推重比隻要達不到80甚至以上,隻裝一個發動機的殲10即使裝上了鴨翼,戰鬥力不會太強的。

“核心機?”

張總疑惑了。

謝威直接掏出了一張隨後畫的簡圖,“我這裡有一點想法,您是專家,給指導指導……”

一張畫著渦扇10核心機簡易結構草圖的紙遞給了張恩和。

圖紙上的發動機整體布局類似al31,卻融合了cf56核心機的技術跟當時中國自己在航空發動機預研成果等搞出來核心機。

謝威隻記得網上看到過的結構圖紙,大體上了解。

如何實現,需要專業的發動機專家們來解決。

“搞核心機?之前我們可沒有搞過。”

張總眉頭擰到了一起。

“不是搞戰機用的渦扇發動機?搞什麼核心機?核心機乾啥用的?”

在旁邊一直都插不上話的劉德寶感覺到自己快憋死了,一直後悔為什麼要參與到這裡麵來找罪受,現在終於找到開口的機會了。

果然,問出來,人就舒服多了。

沒那麼憋了。

“核心機,其實就是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的核心部件,雙轉子發動機中,高壓壓氣機、燃燒室、高壓渦輪構成閉循環係統,其性能直接決定發動機的推力跟跟效率,通過模塊化設計可以衍生多種類型發動機。”

謝威看了一眼劉德寶,無奈地解釋。

跟不懂專業的人聊天,太累了。

解釋了對方也不一定能聽懂,看看現在劉德寶一臉迷茫就知道了。

“擴展外涵道就是渦扇發動機,搞小涵道比的渦扇發動機就是我們戰鬥機需要的渦扇發動機;搞大涵道比的加力改型可以用於轟炸機、無加力型可以用於運輸機;加裝動力渦輪轉換為渦軸發動機;也可以擴展為大型軍艦用的燃氣輪機,甚至可以改成火力發電廠的燃氣輪機……”

謝威越說,劉德寶越迷茫。

他連渦扇發動機跟渦軸、渦噴發動機都分不清楚。

“這麼多功能?為什麼之前這麼多年國內沒搞?”

劉德寶一臉詫異。

功能這麼多,要真的把核心機搞出來,豈不是就能解決國內工業心臟病的問題?

要知道,目前國內連艘5000噸的軍艦都造不出來,不是設計不出來,而是動力跟不上;火力發電站使用的大型燃氣輪機同樣受到技術製約;航空的動力,更不用說了,運8還是使用的渦槳發動機,運10沒有發動機配套、戰機的發動機渦扇6……

“技術儲備不夠,沒有經驗,甚至連參照都沒有。”

張恩和歎了口氣,“而且需要的經費很多,研製渦扇6,加上整個配套係統跟設備,到現在得到的經費也不到11億……”

“很貴?”

劉德寶頓時警惕起來了。

謝威這是要讓學校破產,再回到以前那種學生都要教授、老師們用工資補貼的苦日子麼?

關鍵是過那種苦日子,也沒法解決龐大的資金缺口啊。

“渦扇6雖然進行了地麵平台長試車工作,性能並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後麵還有飛行台試驗、裝機試飛、壽命長試跟定型等試飛,目前我們必須要有一款能用的渦扇發動機,所以接下來的工作,以提升渦扇6性能跟使用壽命為主,這上麵這個,可以開始預研跟設計……”

謝威看了一眼劉德寶,覺得下次談這些不能讓他參與。

聽不懂,也提不出什麼行之有效的建議。

反而還打擊人的積極性。

“這樣倒也沒有問題。”

張總想了想,開口說道,“我回去需要跟所裡的核心骨乾們開會討論……”

謝威點頭,沒有急著讓張總給答複。

學校的發動機團隊即使有渦扇6跟斯貝發動機的技術資料,還有黎明發動機廠的技術團隊參與,但是想要讓渦扇6達到堪用的狀態,僅僅靠著現有的團隊太難了。

特彆是要裝備到殲10上麵。

推重比至少得在9以上,發動機推力也得提升到12噸以上才行。

渦扇6g在體積不變、減少重量的情況下,最大軍用推力達到856噸,加力推力則是提升到了138噸,可這些數據是否真實,謝威不敢保證,目前的渦扇6g剛處於樣品生產階段,任何實驗都沒有進行。

這樣的性能參數,實際上比渦扇10a還要強不少,比al31更強。

即使性能達到,要想解決目前使用壽命短,把理論上705的推重比提升到90甚至100以上,需要把發動機減重至少600公斤以上。

這難度……

關鍵還必須讓渦扇6g的渦前溫度從1077c提升到1400c以上!

一想到這,就頭大。

“接著搞渦扇6就行了啊,反正渦扇6也快成功了,樣機都已經製造出來了。學校這點經費,根本就不夠戰機的消耗……空軍每年就給8000萬呢……”

劉德寶對謝威抱怨著。

航天類的項目,耗費多少經費劉書記都沒意見;非航天類項目,劉書記就不得不盯著兜裡的錢是否夠了。

無他,他可沒有李校長那樣臉皮厚,可以去彆的工業部要來經費,連七機部要經費都不容易。

“發動機是必須搞的!即使能從國外買到,也必須自己搞!不管戰機多先進,隻要配套的發動機跟不上都白搭。而且,從國外尋求進口,就相當於把脖子伸給彆人捏著!再多錢,都賣不來國防的。”

謝威一臉嚴肅。

“我又沒說要引進發動機啊。”

劉書記一臉委屈。

他不是不支持,就是覺得現在要在上級不給多少經費支持的情況下加快渦扇6的研發進度,搞十號工程的同時還要搞一個新的戰機項目,資金壓力太大了。

學校賬戶上的那幾億,根本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放心吧,前的問題會解決的,隻要伊拉克那邊我們的火箭炮展現出了威力。劉書記,這事情得麻煩您以後多盯著一點……”

謝威歎了口氣。

沒錢!

這是目前科研麵臨的最大問題。

沒錢就沒有配套。

“放心吧,等幾天檢驗人員到了,你得給他們講講如何去盯質量,這方麵你比誰都熟悉。還有,目前學校看起來經費不少,可一旦戰機項目正式啟動,這點經費……”

“放心吧,我會想辦法解決的。”

謝威深吸了一口氣。

好不容易讓十號工程提前五年啟動,也避免了渦扇6在殲9跟強6下馬後失去裝配對象而下馬,不能因為缺乏經費,就又回到原本的曆史軌跡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