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追三年,聯動六省!
就在昨天,他們成功打落盤踞在三省邊境的一個販毒團夥。
一條緬國北部經滇南向內地輻射的販毒通道被斬斷,六條分銷支線相關窩點被搗毀。
繳獲毒品重量超三百公斤,毒資千萬!
抓獲相關涉事人員一百七十二人,等待他們的,是正義的審判!
這條線的供貨源頭,也就是秦蒼當年臥底的據點。
“這下可安心了吧?高興了吧?”
不知不覺,淚水糊了滿臉。
他嘴裡無意識地念著專門向葉寒學來的那首歌。
“離家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聲怒吼。”
無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聲怒吼。”
多年前那個青年的臉龐浮現在眼前。
他躊躇滿誌地向自己報到,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等待自己的會是怎樣一種磨難。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有幾分書裡梁山好漢的氣魄。
嘴裡經常提的,就是他懷胎三月的妻子,和沒出世的閨女。
彆人就問他:“還沒生呢?你咋知道是閨女?”
他反倒耍起賴:“我樂意小閨女!小閨女多好啊?我給她寵成公主!”
後來他開始臥底任務。
帶回來的情報越來越多,人卻越來越沉默。
那雙眼睛黑沉沉的,讓汪泉不敢細想他在那個非人的毒窩經曆過什麼。
直到行動收網前幾天,二人短暫見了一次麵。
他的眼睛裡又有了光:“老大,我終於可以回家了,我想我老婆孩子了。”
原來梁山好漢也會哭。
汪泉的歌聲越來越沙啞,幾乎不成調子。
“無名的人啊。
無名的人啊。
無名的人啊,車來啦。
太多牽掛就,彆回頭啊。”
行動太急了,內部出了老鬼,線人露了馬腳。
一切都亂了。
有些事情,汪泉不願去回想,有些畫麵,是一生的陰影。
那是一群不能稱之為人的東西啊!
腿骨,碎了。
眼珠,煙頭燙過。
舌頭,被硬生生剪斷!
法醫鑒定,他們折磨了他十幾個小時。
整個人都被碾碎,打壞,甚至算不上完整。
為了折磨他,那群畜生給他喂了藥,他連暈過去都做不到。
歌聲斷了,怒罵隨之而來。
“畜生!畜生!”
汪泉攥住拳頭,隻能往地麵狠捶兩下發泄自己的悲憤。
三百公斤,可以毀掉六千個家庭!
一百七十二個畜生的命,都填不滿一個緝毒警察受過的難!
他們該下十八層地獄!
他抹了把眼淚,哆哆嗦嗦地從口袋裡摸出降壓藥咽下。
強顏歡笑:“你看,我也老啦,這兩年高血壓老犯,也該退休嘍 !”
忽然,那雙敏銳的眼睛眯了起來 。
一張紙被壓在碗底。
被風一吹,獵獵作響。
汪泉似乎猜到了什麼,難以置信地伸出手去。
攤開,抹平。
那是一家三口的簡筆畫。
原本沒有麵孔的爸爸,被點上了痣,還畫上了粗粗的眉毛,笑吟吟的眼睛,大笑的嘴。
乍一看,還真有五六分神似。
“原來弟妹早就來看過你了?我就說嘛!你小子是不是樂壞了呢?”
墓碑旁的樹葉沙沙作響,似乎很喜悅。
小溪長得比去年更高了,拿了一疊厚厚的獎狀展示給他看。
老婆說煎餅攤的生意比以前好,客戶都照顧她。
爹娘身體也好,犁二畝地不在話下。
唯一不好的就是他不在身邊。
最後兩聲吟唱埋在風裡,越飄越遠。
“無名的人啊,車開啦。”
往前吧,帶著你的夢。”
低沉如呢喃般的訴說在場館內回蕩,吉他悠長的餘韻久久不息。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若有所思的神情。
這一刻,他們會想什麼呢?
在主持人的帶領下,沉浸在歌聲中的觀眾們再次鼓起了掌。
台上的專家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鼓動。
“誒嘿,這流行歌還挺有意思。”
“不浮躁,踏實,難得啊。”
“這歌,唱的就是芸芸眾生!”
文藝作品,就是應該接地氣嘛!
時間的鐘擺不停。
菜場收攤了,早餐店也打了烊。
老板娘趴在桌上記賬,臉上露出笑容。
“今天生意不錯,比昨天多賺了二百!”
“成,又給咱妮兒多掙件衣裳!”
磨人的甲方總算通過了方案,改了十幾版最後還是選了第一版。
但這也不妨礙辦公室傳來歡呼。
“晚上聚餐,河裡撈怎麼樣?”
組長特地拍了拍小胡:“這次表現不錯,給你放兩天假!”
小胡一高興,把招聘軟件全給刪了。
算了,這操蛋工作好像也還能乾!
急促的手機鈴聲驚動了躺在地上休息的建築工人。
午後,一塊小小的紙板就是他們的流動小床。
妻子打來電話說,寄了兩大塊臘肉過來,叫他記得去取。
工友直呼又能解饞了,把嫂子誇了又誇。
“行了行了,都給我上工去!”
他把安全帽一戴,嘴角的笑意擋都擋不住。
日子,不就是這麼一天天過嗎?
普通人的生活哪有那麼多驚心動魄。
平凡,即是最好。
當晚,警方公布本次偵破三省毒品大案的細節,對案件做出傑出貢獻的警察進行了表彰。
出於保密需求,他們隻能以代號的形式出現。
有網友不禁好奇。
“為什麼有些人打了馬賽克,有些人卻有呢?”
其中有一條回答讓人心痛:
“因為他三代內無直係親屬,滿門忠烈!”
同時,廣電總局下發了一封“封殺劣跡藝人”的正式文件,明確點名“吸毒”等行為,暫停相關藝人參與製作的任何行動,加大懲處力度。
不管是短視頻,還是直播帶貨,不管是大型演出還是小縣城商演,隻要是你這個人想利用名氣出現在公眾麵前撈金,統統不允許!
一部分發布侮辱緝毒警等不當言論的用戶該抓的抓,該封的封,大快人心。
葉寒在節目上所演唱的《無名的人》被改編成不同版本,在網上流傳。
一百個人對它有一百種解讀方式。
正如這首歌。
照應著普羅大眾的半生。
像蒲草一樣堅韌的人們,永遠不會向生活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