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抗戰:打造重裝合成旅,決戰淞滬 > 第622章 一畝地一年能收兩千多公斤?

第622章 一畝地一年能收兩千多公斤?(1 / 1)

推荐阅读:

時光荏苒,距離楊成從係統中兌換出那份沉甸甸的“超級雜交水稻”與“超級雜交小麥”技術,已悄然過去大半年。

東北的黑土地,仿佛被注入了無窮的生命力。得益於這兩項逆天技術賦予的一年四熟特性,金燦燦的水稻與沉甸甸的小麥,在短短半年多裡,已經完成了兩輪令人瞠目的豐收。僅僅一季的畝產,就已輕鬆碾壓了過去一整年的收成總和!如今,東北的糧倉早已被撐得滿滿當當,囤積的糧食之巨,足夠支撐整個大夏國度過兩個饑饉之年。

聽見了楊成提及到糧食的問題,胡唯義恭敬地站在楊成麵前,臉上帶著難以抑製的振奮:“大帥,遵照您的命令,東北產出的所有餘糧,已通過鐵路、水路,源源不斷輸送至全國各大糧倉!今年,咱們大夏國的百姓,再也不用為一口飽飯揪心了!”

胡唯義的內心是十分震撼的,從他剛加入到龍魂軍之後,在發現了東北竟然有這麼多的糧食之後,胡唯義整個人差點沒有驚掉下巴。

在驚訝於龍魂軍強大的軍事實力的同時,他更沒有想到龍魂軍搞民生也能搞得如此出眾。

在這之前,他還親自去了一趟燕京和東北,這一去,他差點完全沒有認出來,隻是因為這兩個地方實在是建設得太好了。

想到這裡,胡唯義也是暗自慶幸,如今的大夏有了楊成和龍魂軍,一定會變得更加的強大,大夏的四萬萬百姓有福了。

“好!”楊成聞言,眼中精光一閃,緊繃的肩頭似乎也鬆弛了幾分。他踱步到窗前,目光仿佛穿透了時空,落在南方那片同樣肥沃的土地上。“東北沃土固然得天獨厚,但南方氣候溫潤,水係發達,同樣是糧倉寶地。東北的種植不能停,同時,立刻在南方全麵推廣這兩項雜交技術!我要今年之內,看到全國的水稻、小麥產量,翻上它幾番!”

“是!我立刻去辦!”胡唯義挺直腰板,聲音洪亮地應道,轉身便大步流星地離去。

下午,楊成在一隊龍魂軍精銳的保護下,坐進一輛嶄新的黑色“龍魂”牌轎車回秦家公館。車子開在滬市的馬路上,能明顯感覺出這地方在變。尤其是靠近黃浦江的碼頭那邊,那景象,能把人眼珠子驚掉!

江麵上,黑壓壓一片,全是船! 上千艘大鐵船擠得滿滿當當,船身子又高又大,油漆在太陽底下反著光,煙囪裡突突地冒著黑煙。桅杆像樹林子似的,船上的旗子被江風吹得嘩啦啦響。打眼一望,整個江麵都被這些鐵家夥霸占了,機器的轟鳴聲、江水的腥味兒混在一塊,透著一股子蠻橫的力氣。

“老天爺!這麼多大船!裝的都是啥寶貝啊?”

“乖乖,我活這麼大歲數,在滬市碼頭也沒見過這陣仗!”

“走走走,快去看看!”

碼頭上的人潮被這前所未見的景象徹底點燃了,好奇的市民們如潮水般湧向岸邊,踮著腳,伸長脖子,議論聲、驚歎聲彙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

與看熱鬨的人群一同行動的,是今天龍魂軍在彙通大廈那裡舉辦的招聘會,新招募的勞工大軍。在龍魂軍剿滅了張萬林等通倭的滬市商業巨鱷後,接手並整頓了碼頭產業,廢除了萬惡的“包身工”製度。此刻,兩萬多名精壯漢子——其中一萬是新招募的工人,另一萬是原碼頭工人,如今都成了龍魂軍碼頭公司的正式雇員——正喊著號子,如同蟻群般湧向那些巨輪。汗水在古銅色的皮膚上流淌,在七月灼熱的陽光下閃爍,卻澆不滅他們心中前所未有的火熱。

時代,真的變了!曾經在張萬林等人手下,他們不過是能隨意打罵、克扣工錢甚至如同牲口般被買賣的苦力。如今,龍魂軍不僅給了他們做人的尊嚴,開出的工錢更是高達每月30塊嶄新的大夏幣!這份踏實與希望,化作了無窮的力量。

隨著卸貨作業開始,第一包沉重的麻袋被壯實的工人扛下跳板,“咚”的一聲砸在碼頭的木板上,散開些許金黃的穀粒。

“是糧食!老天爺,全是糧食!”眼尖的人失聲驚呼。

“我的娘誒!這……這得是多少糧食啊?”

越來越多的麻袋被扛下、堆積,很快便在碼頭上壘起了一座座連綿的金色小山。空氣中彌漫開乾燥而誘人的穀物香氣。圍觀的人群徹底炸開了鍋,嘴巴張得能塞下鴨蛋。僅僅是眼前這數百艘糧船卸下的,就有整整十萬噸!一億斤糧食!這龐大的數字足以讓整個滬市百萬人口,敞開肚皮吃上整整一年!

“這……這麼多糧食,打哪兒來的啊?”有人聲音都在發顫。

“看那船旗!東北來的!”一個跑過船的老把式指著船艏的標識,“彆忘了,楊大帥和龍魂軍可是在東北起家的!那疙瘩的黑土地,肥得流油!”

“肥得流油也不至於這樣吧?這也太嚇人了!”

“嚇人?嘿,我有個老鄉就在龍魂軍裡當差,聽他說,這還隻是頭一批!今年像這樣的船隊,少說還得跑上十趟八趟!不光是咱們滬市,江南各省,整個南方,都在建大糧倉呢!北方那邊,津市、江漢,水路陸路都走,都在運!”一個消息靈通的中年人忍不住顯擺道。

“建糧倉?存起來?”有人不解。

“對!儲備糧!”中年人提高了嗓門,“聽說是楊大帥定的國策!建好些個大倉庫,專門存糧,平時不動,就防備著打仗、鬨災荒這些要命的時候,拿出來救命用的!”

“乖乖!這法子……這法子好啊!”人群恍然大悟,臉上紛紛露出喜色,“有了這存糧,往後鬨饑荒就不怕了!楊大帥真是活菩薩!”

“可……可東北的糧食都運咱這兒來了,他們自己吃啥?”也有人擔憂地問。

“哈哈,老哥你多慮了!”旁邊人笑著拍他肩膀,“聽說東北現在用了楊大帥的神種,一畝地一年能收兩千多公斤!還一年熟四次!那邊的老鄉,糧食多得頓頓白麵饅頭管夠,都嚷嚷著要吃粗糧換口味咧!”

“兩千公斤?一年四熟?”這數字如同天方夜譚,震得所有人頭暈目眩。

“可不是!我還聽說,大帥要把這神仙種法也在南方推開。以後啊,咱們大夏,怕是真的再也不會有人餓肚子了!”人群中響起一片由衷的感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