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決定論嘛!
這話是江聞說的,其實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觀點。
中國電影要做到世界第一,要麼電影本身登頂,要麼國力登頂!
然後有一堆人說什麼‘越南也有航母’、‘韓國電影那麼牛逼,一定是航母很多吧!’
其實,可以這麼理解:航母代表什麼,代表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通過航母背後強大的軍事實力建立屬於它的世界,這個世界裡,價值觀和規則以它的為準。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電影傳播的價值觀就有了更多的受眾群。
當然,這和能不能拍出好電影其實關係不大,頂多創造了更好的環境而已。
而韓國,雖然沒有航母,但實際上是在同樣的價值體係之下的,多多少少有所獲益。
這就是強權崇拜嘛!
沈言補充一句:“如果冷戰失敗的是美國,大家還會談論好萊塢嘛?”
“所以,你很敵視好萊塢?”
“…沒有啊,我隻是覺得沒有必要那麼硬舔…好像好萊塢電影就比國產電影高貴,我做過幾部美國電影,其中《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還拿了幾個奧斯卡獎,它的製作方式跟國產劇情片沒什麼區彆,至於很多特效大片的工業化製作其實就是製定出一個標準,然後把項目分工,我們做《火星救援》,用的就是這種方式…”
沈言聊了半個小時,然後話題轉移到了《西遊記之大鬨天宮》製片人王海峰身上…
他也談起了電影出海,順便吹噓‘《大鬨天宮》還在拍攝階段,我們已經跟60多個國家簽約…’
觀眾直接罵了‘中國電影出口是好事,但如果寄希望於一個不是那麼優秀的影片,我認為是一種傳播失敗,對這個問題你有什麼樣的經驗和總結?’
其實就是罵《大鬨天宮》是爛片!
王海峰表情有點尷尬,解釋了一句:“因為周期的關係,我們電影特效渲染還沒做完,就不得不上映…片子出來前一個月,當時導演就要求能否再晚兩個月,我否定了。因為檔期已經確定,當時已經與60多個國家簽約,40多個國家說再不交片子就會出問題,會告我們…”
沈言忍不住插話:“所以,你們就拿半成品忽悠觀眾買單?”
“也不能算半成品,就一些細節沒有做好…”
沈言笑著道:“我可是看了《大鬨天宮》…”
王海峰立刻道歉:“我其實也覺得非常對不起買了票的觀眾,所有的批評我都能接受…”
沈言提議:“我還是覺得你們換個美術師吧,《西遊記》係列,最起碼得是東方審美,中式美學,個人覺得《大鬨天宮》最大的問題就是電影的美術審美,文化內核完全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樣子…相反,照搬歐美的電影文化審美。
尤其是那個天宮的造型,純粹就是照搬的《雷神》裡的阿斯加德…
最終造成從美術審美,再到故事內核都“不中不洋”,甚至是不倫不類的程度。”
頓了頓,沈言補充一句:“有空我會拍一部水墨畫一樣的的中國電影,但我還沒想到對應的故事!”
“那你覺得中國電影哪一部有中式審美?”
“胡金銓導演的《山中傳奇》,簡直是一副流動的宋元山水畫。
有山林溪澗,有晨光熹微,有霧靄沉沉和鳥鳴山幽、天涯孤客。畫麵裡有“氣韻”,也是中國“天人合一”哲學的完美呈現,後來,李安打造了《臥虎藏龍》,美術方麵繼承了《山中傳奇》!”
……
第一場論壇,主要是跟一些製片人閒扯淡…
沈言感覺自己也就正常發揮,並沒有拋出什麼暴論…
但對於很多電影人來說,航母決定論足夠勁爆!
畢竟現階段,還在向外學習階段,我們的電影能在海外獲獎,那是大事…
航母決定論?
很多人嘲諷‘你國綜合國力全球第二,請問電影是第二嘛?’、‘文化上的流氓,邏輯上的白癡!’、‘電影隻跟電影有關,伊朗電影全球聞名,難道伊朗有航母?’
沈言懶得回應…
他在吃小龍蝦!
方勵請客,於東、韓憨也在…
韓憨的《後會無期》已經拍完了,後期也差不多結束了,來上影節做宣傳。
《後會無期》,方勵的勞雷影業包括路金波的果麥文化投資製作,博納的於東是後加入的——35億保底發行!
說實話,於東是賭徒的心理!
誰也不知道《後會無期》能不能大賣…
至於方勵,韓憨跟勞雷影業多次合作——他幫勞雷影業製作的影片《觀音山》、《二次曝光》寫歌詞,沒有收錢。
然後《後會無期》的兩位男主角:陳柏霖、馮紹峯分彆是《觀音山》和《二次曝光》的男主角…
路金波不用多說,他是韓憨的出版人,也還他給韓憨打造了人設:天才、年輕、為人桀驁、敢於反抗權威。
這套路,後來他又拿來包裝“天才青年翻譯家”李繼宏。
可是,讀者已經今非昔比了,李繼宏被罵出翔。
不過,這無法阻擋“李繼宏世界名著新譯”的熱銷。畢竟,隻看包裝不識貨的人永遠是大多數…
韓憨轉戰電影圈,路金波也是他的電影最重要的合作商之一,先後投資了《後會無期》、《飛馳人生》包括《四海》……=
隨著出版趨勢的變化,路金波與時俱進,又簽下了苑子豪、張皓宸、李筱懿、六神磊磊、十二等一批當紅新生代作家。
所以,你會看到張皓宸在果麥發新書,韓憨來站台,一點也不奇怪,一條利益鏈上的。
而且,張皓宸的三部作品都通過韓憨的亭東影業備案。
於東很熱情…甚至有些諂媚…
可以理解,博納過去兩年裡顯得有些落寞,除了《桃姐》一枝獨秀之外,其他諸如《大上海》、《河東獅吼二》、《真心話大冒險》等影片都未能引得市場更多關注。
沈言其實也沒說什麼,就簡單聊了一下電影,然後於東各種捧梗,甚至稱呼沈言‘沈老師…’
到《後會無期》了…
沈言之前隻看了半小時片花,但他對《後會無期》印象挺深刻的,很隨意說了一句:“其實韓導的審美很好,電影這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導演的個人審美,審美及格線以上,作品就不會差!”
“你的意思是很多老導演審美很差?”
“也不是,還得有自己的底線…你看《三槍》,張藝某就沒堅持住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