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漲價和降價(1 / 1)

推荐阅读:

約翰·凱瑟克臉色鐵青的聽著屬下的工作彙報,沒想到到處都是在損失。

“內地航運的業務開始萎縮,主要是內地政府減少貿易、封鎖沿海另外,香港華資航運增加不少,紛紛搶占我們英國人的航運線路特彆是環球航運,其大船最多,如今歐洲的航線都已經有兩班”

“可惡”約翰凱瑟克忿怒的說道:“我們大英帝國的利益,居然讓這些華人搶占,難道倫敦政府就眼睜睜的看著,彆忘了是我們在納稅養活他們。”

屬下說道:“環球航運的陳光聰已經加入英籍,聽說現在倫敦,繼續購入二手船,準備進一步發展。”

“哼,加入英籍,那也是華人!”

憤怒無用,畢竟香港政府和倫敦政府不可能明擺著歧視,特彆是香港政府,更是力主‘華洋平等’,讓更多的華人加入治理香港,以維持倫敦對香港的管理。

環球航運這些年,創造了很多‘奇跡’,第一個華人船隊穿過蘇伊士運河,第一個華人船隊航行歐洲、北美、南美,其在世界上範圍裡,已經代表著華人航運業的聲音。

期間,雖然遭受一些困難,但環球航運憑借一股不服輸的精神,逐步在‘香港~北美’、‘香港~歐洲’、‘香港~南美’、‘香港至東南亞’、‘香港~日本’航線上經營。

約翰凱瑟克思考一陣後,說道:“既然航運業萎靡,那我們就讓九龍倉加租,從即日起,九龍倉的碼頭、倉庫的費用,全部上調。”

屬下擔憂的說道:“這會不會引起所有船東的憤怒?”

約翰凱瑟克說道:“憤怒有什麼用,他們要麼就彆用。更何況,全球物價上漲,我們加一些費用,這是正常商業活動。去吧,好好研究一下加價方案!”

“好的”

這天,楊小虎來到平安銀行大廈,隨後他走進陳光良的辦公室。

“大哥”

陳光良對這個表弟,還是很喜歡的,起身說道:“來坐”

“嗯,多謝哥!”

陳光良坐在沙發上,翹起二郎腿,靠在後麵,笑道:“不要拘束,最近事業做的怎麼樣?”

那麼多年來,這個表弟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如今陳光良也已經四十歲,這個表弟也已經32歲,他們的長輩都已經老了。

陳光良的二舅夫婦,如今也是五十多歲的年齡,二舅身體不算很好,畢竟年輕時落下一些病根。

有時候看到這些‘老人’,陳光良都是回憶起二三十年的上海灘,感觸頗多。

這或許,也是他很念舊的原因!

楊小虎老實的回報道:“當初得哥的支持,讓我自己創業,說是自己創業,那也是借了哥的東風如今兩艘千噸重的二手船,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生意就清淡很多,現在也就馬馬虎虎的混口飯吃貿易都是些小買賣,運點化工材料和醫藥品去粵省,再進點土特產賣到海外,大家都這樣做,實際上賺的也不算多”

陳光良一巴掌拍在楊小虎的肩膀上,教訓道:“不要總是嫌生意小,你又沒有優勢,又沒有特色,憑什麼嫌錢賺的少。有時候,生意能做起走,就應該好好的做。”

楊小虎低下頭,說道:“嗯,多謝哥指點,我最近有些浮躁了。”

想起當初跑一趟威海、日本的航線,一次性賺十幾萬以上,幾次下來他就又添了一艘船;所以,他最近半年多,難免心浮躁。

陳光良隨即坐起來,認真的說道:“你對澳門熟不熟?”

楊小虎當即信心十足的說道:“熟得很”

他那四年時間,就是在澳門,偶爾來一趟香港。

當時很多事情,他都可以替陳氏企業做,例如照顧一些滯留的職員及家屬、暗購迫簽港幣之類的。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你最近在澳門租下一些倉庫,然後準備存放鋼卷、鐵桶、輪胎、紗布具體我們到時候再聯絡。但記住,這個事情要保密,而且不要泄露我參與其中。”

楊小虎一聽,連忙問道:“哥,是不是有大事發生?”

陳光良說道:“還不知道,不過美國佬肯定要封鎖內地,以後說不定香港都很難運輸物資至內地,但澳門更方便。所以,你先租倉庫,後續我們再商量具體的物資和數量。”

“好的,我儘快辦好。”

想到又有大錢賺,楊小虎興奮起來。

看著楊小虎離開的背影,陳光良陷入思考中:

他在發戰爭財!

他在香港囤積大量的物資,很多都是準備售賣給日本和內地,當然他不會直接和內地做生意,因為他擔心被美國製裁,到時候不能入境就麻煩了。

楊小虎畢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且陳光良是直接讓他在奧門囤積物資,而不是直接從香港運輸至內地,這樣風險更小。

九龍倉突然提高碼頭使用費、倉庫費用,一時間在香港航運界掀起巨大的波浪。

如今正是航運低穀,大家本身就沒有多少利潤,九龍倉卻突然加價,這讓很多華人航運家非常憤怒。

怡和這個老牌英資洋行太傲慢,從不把華資集團放在眼裡,此次加價又比較突然,甚至連港府都進行勸導——讓怡和三思而後行。

但怡和銀行置之不理,堅持要漲價。

在香港搞航運,大多數人都沒有地盤和倉庫,所以很大一部分利潤卻都被九龍倉盤剝而去,大家也是毫無辦法。

哪怕是陳光良家族,在西環有一些倉庫,但那也隻是不夠用;而且大型巨輪一般都要停靠在九龍倉和藍煙囪,其中又有九龍倉占據的份額更大。

所以怡和此時突然加價,對環球航運和環球貿易也是有影響的。

“老板,我覺得是怡和在內地損失慘重,以及自身航運不景氣和華資航運的挑戰,才讓九龍倉決定加租,以此彌補損失。”趙鐵毅如是的說道。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怡和太傲慢,絲毫不顧忌大家的反對,一意孤行。”

前世的怡和,在香港的聲譽不太好,在它控製九龍倉的時候,采取高額盤剝的政策,致使港英當局對它也甚感不滿,曾對它發出過警告,如果有華資出麵與它爭奪九龍倉,在相同的條件下,在港的華人決不會袖手旁觀,他們肯定會偏向華資一方。結果,也就是怡和失去九龍倉,連置地都差點被華資收購。

這一世,陳光良自然也要收購九龍倉,但此時顯然不是時機,不說政z因素的影響,就是怡和持股九龍倉的股權也比較高。

前世怡和持有九龍倉的股權,是在七十年代逐漸減少的,第一是怡和是重點發展海外,第二是九龍倉修建海港城時,大量發行可換股債券等,大大稀釋自身的股權。

所以此時陳光良再怎麼對怡和不爽,也是不能去收購九龍倉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陳光良認為:等朝戰結束,他來做‘世界貨櫃運輸’第一人,爭取提前進入貨櫃時代,那麼九龍倉的作用性就會逐漸減小。

但眼下,陳光良也是很不爽怡和,對趙鐵毅說道:“怡和既然如此在意航運,那我們就給他點厲害,凡是和怡和競爭的航線,我們環球航運都要爭搶業務,哪怕不惜降低運費。”

趙鐵毅一愣,說道:“那我們豈不是也會損失?”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先逼怡和一把再說,更何況航運情況差,那就業務來湊。我們要等航運情況好,再尋求賺錢。”

聯想起,最近老板委派弟弟,到處購入二手船隻,趙鐵毅恍然大悟老板的做法。

逼怡和繼續賣船,環球航運好趁機買下來,等到航運繁忙時,怡和就成為無船可用的局麵。

這天,陳光良帶著兩位妻子,低調的來到北角。

北角,後世被稱之為‘小上·海’,因為這裡有著大量的滬市移民,他們在北角開設飯店、服裝店、理發店。

如此,也讓香港人見識到一些滬市。

三人很低調,保鏢都在暗處。

走進一家叫做‘四五六’的滬市餐館,陳光良和嚴人美、蔣梅英坐下來,今天兩女都穿著旗袍,一進飯店便吸引很多人的主意,畢竟實在太過傾國傾城。

保鏢們也坐在旁邊一桌,他們裝作不是保鏢,男保鏢和女保鏢搭配,也比較隱蔽。

“香港這麼落後,和滬市比起來,根本就是鄉下的漁港嘛!”

附近的一桌,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同桌是一男兩女,應該是兩對夫妻,女人們都很精致。

一時間,同桌男女數落著香港的不是。

陳光良忍不住搖搖頭,說道:“你們看,這些滬市來的人都是這種心態,儘管他們在香港的生活並不儘如人意,但他們卻仍然堅持著要過精致的生活,穿著旗袍,搓著麻將,生活的窘迫好像根本是不存在的問題,或許至少在外人麵前,他們永遠要那麼精致,這就是我們上·海人的普遍心態反觀粵籍人士,踏實肯乾,吃苦耐勞,這未來的香港,粵籍人士更有優勢了!”

嚴人美和蔣梅英很是認同陳光良的觀點,她們雖然也是滬市人,但‘本土化’已經隨陳光良非常深,所以對香港不會有半點瞧不起,反而對香港的未來十分的看好。

“這位先生,你是想教育我們吧?怎麼感覺指桑罵槐,而且你還是滬市人。”

剛剛發表言論的男人,此時不滿起來,他被人當庭教訓了。

陳光良笑道:“我不是教育你們,我是給所有滬市來港生活的人,一個警示——既然來到香港,又回不去內地,就應該安心的做一個香港人。”

“你是誰啊?”

“陳光良”

“啊,陳先生,抱歉,我剛剛酒喝了點,胡言亂語。”

本來站起來的男人,嚇得連忙低頭行禮。

“陳先生說的好,我們滬市人來港發展,也要抱著謙虛的心態,不要整體怨天尤人”

“對啊,回去又不敢回,在香港又不安心做事業,我們上·海人早晚老本要吃完。還是陳先生厲害,成為我們上·海人在港最厲害的代表,且壓過港人一籌。”

陳光良笑道:“該改改了,以後都是香港人了!”

一場風波,就此停息,但陳光良站著的角度,確實有這種憂愁。

在銀行業,滬市來港的銀行家,紛紛水土不服,目前就平安銀行一枝獨秀;在地產業,滬市來港的富人們,似乎不熱衷投資,更希望投資‘可走資產’

陳光良倒不是希望分‘粵籍’和‘滬籍’,實際上他是希望大家對‘香港人’的概念,應該早一點承認。

嚴人美低聲笑道:“你帶我們來,說是感受滬市的風氣,沒想到最後被這個風氣給破壞心情!”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心情哪裡有這麼容易破壞!”

隨即,三人認真的品嘗起本幫菜來。

“最近寧波同鄉會,支持了一位寧波飯店老板,晚點我們也去嘗嘗寧波菜。”

說來也巧,三人都是寧波祖籍,雖然後來又都是上·海人。

“好呀”

有兩位嬌妻的陪同,陳光良也是心情很好,吃完飯,又帶著兩人去一家滬市裁縫開辦的服裝店,為兩位妻子定做了旗袍,最後還請一位滬籍理發師,打理了一下頭發。

約翰·凱瑟克聽聞環球航運在碼頭和倉庫漲價的情況下,居然還在幾個航線上進行降價攬業務,頓時感受到陳光良的堅硬。

雙方打交道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他知道陳光良不會輕易屈服,此次降價攬業務,一定是準備打持久戰。

“將怡和空置的船隻,特彆是比較陳舊的二手船,進行整理,然後全部在香港拍賣。我不信,目前遠東的航運,能有什麼前景!”

屬下馬上說道:“好”

約翰·凱瑟克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遠東主要的人口區是華夏、日本,但目前華夏封鎖沿海,日本經濟又發展緩慢;所以航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跌入寒冬季節,他暫時不看好航運前景。

既然華資航運喜歡二手船,他就拋出一些肉骨頭,讓這些華資航運去爭搶。

4月底,陳光聰從歐洲回來,給了陳光良一份資料。

“大哥,一共是12艘船,六艘萬噸(含2艘自由輪)、四艘7000~8000頓、兩艘5000噸船,總計105萬噸耗費資金360萬美金,主要是有三艘船,已經35年齡”

大大完成預期的目標!

船老一點無妨,反正環球航運還不打算訂購新船,至少等朝戰結束,他才會去訂購新船。

陳光良詳細的看著這些船的資料,期間弟弟也發電報回港,彙報了情況,所以倒是也一直有了解。

買下這些船後,他手中已經有17萬噸的船隻,比怡和、太古也絲毫不差,甚至還要超出。

而整個日本,目前也就140萬噸的船隻,這還是這幾年美國一直在取消其限製。

“好,買下來就準備安排海員等問題。另外,怡和太古最近要賣出一些船隻,你去照單全收,隻要價格合理、船隻還能走幾年,統統都要。其他航運公司出售的話,也是如此,我會調集資金支持的。”

陳光聰猶豫的說道:“大哥,你真有把握?”

已經斥資420萬美金了,雖然他知道大哥非常富有,但也很擔心!

陳光良指著地圖上的‘朝鮮半島’,說道:“這裡要打仗了!搞不好是蘇美之間的大戰!”

陳光聰驚濤駭浪,當即說道:“好的,我馬上去辦!”

他明白,這是兩個陣營的戰爭,那麼日本、朝鮮半島、華夏,也就是整個遠東都會有影響,那麼有船不就是印鈔機嘛?

陳光聰離開後,陳光良露出笑容。

怡和、太古大量出售二手船,是他很意外的事情,正好,他照單全收。

遠東的二手船越少,越集中在環球航運,那麼賺的錢越多。

當然了,環球航運如果手中的船突破20萬噸載重,確實很難短時間租出去。

不過陳光良正好有辦法,所以他才敢買那麼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