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帳沸騰。
劉備驀然省悟,臉上驟然掠起驚喜。
這件事,他也是知道的。
當日他是派出了兩萬步騎,前去白波穀誘擊呼廚泉的四萬匈奴鐵騎。
其中就包括了趙雲統帥的一萬漢騎。
後大功告成,伏擊之軍北上前來會合,卻隻回來了一萬餘步軍。
當時蕭和就提過一嘴,白波一戰後,派了趙雲率一萬鐵騎西渡黃河,直取南匈奴王庭,趁著匈奴主力儘滅時,將匈奴男女老幼滅儘,一舉鏟除匈奴隱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胡人,自然必要斬草除根。
蕭和提出的這兩點定論,劉備都是認可的。
故對蕭和的這個臨機決斷,他當時沒有任何質疑,屬於是一點而過。
此時蕭和忽然提起,劉備方才意識到,蕭和當時的這一臨機決斷,正好起了奇效。
趙雲欲入西河郡,勢必要西渡黃河。
欲渡黃河,便隻有奪取藺縣渡。
而夏侯惇若要棄並州,率八萬魏軍經由西河郡逃往關中,恰恰也要由藺縣渡過河。
這不正好撞上了麼。
“伯溫你這臨機決斷,真乃無心插柳卻柳成蔭啊!”
“好好好,這是天要亡夏侯惇,天也在助朕!”
想明白玄機的劉備,不禁撫掌大笑。
眾將皆是欣喜若狂,無不是大讚蕭和決斷的深謀遠慮。
蕭和卻淡淡一笑,拱手道:
“陛下,子龍搶下藺縣渡,臣以為當不在話下。”
“不過魏軍聞知藺縣渡失守,退往關中的惟一渡頭被切斷,必會不惜一切代價瘋狂奪回,其戰鬥力勢必會爆漲。”
“光靠子龍這一萬長途奔襲之軍,臣擔心會吃不消,陛下還當另遣一軍前往增援才是。”
劉備深以為然,當即親自點將,命熟悉並州地形的張燕親統七千步騎,趕往藺縣渡增援趙雲。
號令傳下。
張燕當即率七千步騎精銳,由界休關向西,繞往藺縣渡而去。
至於郭淮。
在蕭和的“有罪推論”之下,郭淮是真降還是詐降,已然無關緊要。
就算你是真降,我也當你是詐降。
於是劉備當即拒絕了郭淮請降,繼續統帥漢軍主力,對界休關發動猛攻。
比先前更猛烈的進攻…
界休關。
箭如飛蝗,石如流星。
數以萬計的漢軍將士,如潮水一般襲卷而近,再次撲向了界休關城。
轉眼間,綿延百步的城牆上,已是密密麻麻的爬滿了漢軍將士。
十萬漢軍,再次對界休關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勢。
“大耳賊這是何意,也不回複伯濟的詐降,怎突然間就發動攻勢?”
“這般聲勢,還遠勝於先前!”
持刀橫立的夏侯惇,看著漢軍潮水般的攻勢,咬牙切齒是滿眼茫然。
身邊侍立諸將,皆也是眼神困惑。
郭淮盯著烏壓壓的漢軍,眉頭深鎖,眼神愈來愈凝重。
突然,郭淮打了個寒戰,臉色刷的一下變白。
“大將軍,淮猜想必是那蕭和識破了淮的詐降之計!”
“不,他不光是識破了淮的詐降計,還推算出大將軍欲棄並州西撤!”
“正是因此,劉備才會發兵急攻我界休關,以阻止我軍西撤。”
“淮料劉備現下定然還派出兵馬,斜趨藺縣渡,以斷絕我軍渡河之路!”
“大將軍,形勢危矣!”
郭淮這一席話,聽的夏侯惇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原還指著郭淮詐降,能拖延劉備攻城時間,沒想到卻弄巧成拙。
這要是給劉備搶先一步攻下藺縣渡,那還了得?
八萬大軍,豈非要被漢軍鎖死在並州?
“怎麼辦,你們說吾該怎麼辦?”
夏侯惇方寸已亂,衝著郭淮等諸將怒吼咆哮。
王淩眼珠轉了幾轉,卻道:
“大將軍莫要太過心急,我軍有半數兵馬已過晉陽,楊阜宋憲他們,此刻想必已進至藺縣渡,甚至已過了黃河。”
“就算大耳賊現下就派兵斜趨藺縣渡,定然也要晚於我軍,相信藺縣渡應該不會失陷。”
聽得此言,夏侯惇原本慌張的情緒,陡然間平伏了三分。
略鬆一口氣後,夏侯惇微微點頭:
“彥雲言之有理,大耳賊再快,還能快得過我軍不成?”
“吾這就派人往藺縣渡,令宋憲他們留有足夠兵馬於渡頭,嚴防漢軍奔襲。”
“還有,責令各軍,將所有輜重統統拋棄,必要時刻連兵器旗鼓也可以遺棄,給吾晝夜兼程輕裝疾行軍趕往藺縣渡。”
“敢有拖延耽擱,貽誤軍機者,軍法從事!”
夏侯惇連下了數道號令,情緒轉眼間冷靜下來,恢複了大將軍該有的從容不迫。
諸將領命。
夏侯惇橫刀在手,傲視眼前漢軍,厲聲道:
“大魏將士們聽令,隨吾死守界休關,每多堅守一日,每人就多賞一萬錢!”
多守一日,多賞一萬錢。
近兩萬魏卒,每多守一日,每日就要賞賜兩億錢!
為了儘可能拖延漢軍主力,夏侯惇也是下了血本,許下了前所未有的重賞。
如此巨賞的激勵下,正在苦戰的魏軍士卒,瞬間精神大振,皆如被打了雞血一般。
“死守界休關!”
“為了大魏,死守關城。”
“他娘的,老子跟漢狗拚了!”
“兄弟,跟著大將軍死戰~~”
魏卒一個個亢奮如獸,咆哮大叫聲此起彼伏。
見得眾將士用兵,夏侯惇暗鬆一口氣,臉上掠起一抹欣慰。
“大耳賊,你儘管放馬過來吧!”
“這八萬將士,我是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們帶回關中,我倒要看看,你憑什麼能擋得住我!”
夏侯惇俯視著城外漢軍,臉上燃起狂烈的自負…
數百裡外,藺縣渡以南。
一支鐵騎之師,正沿著黃河東岸,一路向北疾行。
左側原本波濤洶湧的黃河,水勢漸漸趨向於溫順,寬闊的河麵也開始收窄。
這樣的水勢變化,預示著黃河進入了可渡流域,前方定然會有一座大渡口存在。
“藺縣渡應該快到了吧,那裡應該沒有多少魏軍,我不費吹灰之力當能攻下,然後便能入西河郡,直奔南匈奴王庭…”
一路奔行之時,趙雲思緒翻轉,心中醞釀著進軍方略。
正思緒間,前出的偵騎飛奔而來,大叫:
“稟車騎將軍,前方藺縣渡出現上萬魏軍,正在西渡黃河!”
趙雲神色一變,猛的勒住了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