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 > 第461章 冊立太子,天下擁護!蕭和:這個阿鬥,有點不一樣呢…

第461章 冊立太子,天下擁護!蕭和:這個阿鬥,有點不一樣呢…(1 / 1)

推荐阅读:

“阿鬥,阿鬥啊~~”

劉備卻欣喜萬分,對劉禪的“失禮”便也忽略不見,翻身上馬便大步撲了上去。

“父皇。”

劉禪平靜相對,臉色波瀾不驚,未有父子相見的那份欣喜。

“阿鬥,你當真已痊愈了麼,快讓父皇看看。”

劉備拍著劉禪肩膀,上上下下的打量著兒子。

劉禪淡淡一笑,答道:

“多謝父皇惦念,兒臣的病已經全好了。”

劉備退後半步,仔仔細細打量劉禪。

從表麵看起來,自家兒子神情言辭皆是與常人無異,看不出半點癡呆的症狀。

甚至,劉禪的應對從生病之前,還要更加從容淡定。

他的氣度,似乎與先前已頗有不同。

“陛下,酒宴已備好,請陛下入城回宮吧。”

諸葛亮笑嗬嗬上前相請。

劉備思緒被打斷,遂也不再多想,當即攜起劉禪的手,父子二人並肩入城。

此時鄴城的官民,早聞知天子還京,已是萬人空巷於街市。

劉備在山呼萬歲聲中,昂然入城,接受臣民朝拜。

皇宮之中,一場盛大的慶功接風宴已經備好。

劉備遂於金殿之中,大宴眾臣,一賀收複並州,二賀劉禪癡症痊愈。

慶功宴上,劉備當即頒布了兩道聖旨。

第一道,大封有功之臣。

參與此戰的漢軍將士,上至將軍,下至府兵,皆論功行賞。

府兵賜田,將校們加官,似蕭和這樣已位極人臣者,則增加食邑。

封賞聖旨一下,眾臣皆是歡欣鼓舞,轟然起身拜謝天子恩賞。

第二道詔書,則是冊立劉禪為太子!

今日父子相見,劉備已親眼見證劉禪身心痊愈,甚至比發病之前要更好。

最後的顧慮已煙散雲散,劉備自然是趁著高興,當即於眾臣之前立劉禪為太子,以了卻一樁心病。

詔書頒布,眾臣自然是皆無異議。

劉永和劉理二王,自知沒有資格與長兄爭位,哪怕心中有所不情願,麵上卻也不敢有絲毫不滿,隻能表現出心悅誠服的接受父皇所做決斷。

太子之位,就此塵埃落定。

次日,劉備便又下詔,向大漢諸州郡,向天下臣民宣布立晉王劉禪為旨意。

詔書很快便傳往天下各州。

最先收到詔書的,自然是坐鎮洛陽,都督河南諸州軍事的大將軍關羽。

立嫡立長的道理,關羽自然是清清楚楚。

先前他支持立劉永為太子,也是因劉禪癡呆,失去了立儲資格,為大漢社稷考慮,方才想立一位性情敦厚的守成之君,而非出於私心。

現下聞知劉禪已然痊愈,關羽是欣喜萬分,對劉備立劉禪為太子的決斷,自然是舉雙手讚同。

於是接到詔書的第二天,關羽便寫下一道奏書,表示堅決擁護劉備決斷,令三子關索親自往鄴城上表。

大將軍關羽都無異議,各州的刺史,鎮將們,自然更沒有異議。

於是雪片般的上表,便從四麵八方送往鄴城,皆是擁護劉備冊立劉禪為太子的決斷。

太子之位已定,天下臣民也都鬆了一口氣,懸而未定的人心也隨之安定。

對劉備而言,現下已無後顧之憂,惟一所求就隻剩下蕩滅偽魏,掃除張魯劉璋二賊,於有生之年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

他要留給劉禪一個統一太平的天下。

於是,在劉備還京後不到一月,再伐偽魏之事,便被提上了議程。

是日,皇宮金殿。

老劉召集眾臣,共商伐魏滅曹大計。

眾臣爭相進言,殿中議論聲此起彼伏。

眾人所獻方略,雖細節略有不同,大致方向卻出奇的一致。

即以並州方向為伐魏的主攻方向。

具體操作,乃是以主力大軍自晉陽南下,佯從藺縣渡,龍門渡,以及蒲阪渡三處渡口西渡黃河,攻入關中。

鑒於藺縣和龍門渡西岸多山,不利於大兵團展開,這兩路渡河隻作為佯攻。

漢軍真正的渡河方向,仍舊選在蒲阪津。

自蒲阪津渡河,隻要攻下對岸蒲阪關,前方便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

漢軍數十萬大軍一湧而入,就憑曹操現有的動機兵力,在茫茫曠野之下,焉能抵擋?

蒲阪關,乃是伐魏的關鍵所在。

而潼關和武關兩個方向,自然而然依舊是佯攻,以牽製部分魏軍兵力。

大方向敲定,接下來所議,就是具體的渡河方案。

“據我細作近期所報,曹操已對蒲阪關進行了多次加固加厚,足以抵擋我神雷炮的轟擊。”

“除此之外,曹賊還以蒲阪關為中心,沿河上下的十裡之內,修築了兩道河防工事。”

“蒲阪關一線的常駐魏軍數量,也增加至了三萬左右,必要之時,還可以在兩天之內,再調集兩萬兵馬。”

“且鎮守蒲阪關的魏將,乃是偽魏名將徐晃。”

“就曹操這番部署來看,曹賊多半已推斷出,我們勢必會將蒲阪做為伐魏的突破點,故而才會重兵屯守,不惜一切代價阻擋我軍過河!”

龐統指著大殿中的沙盤,將魏國的防禦戰略及體係,一一講述了出來。

諸葛亮羽扇一指,跟著說道:

“曹賊如此布局,臣以為也不足為怪。”

“畢竟我們是剛剛儘起傾國之兵攻下了並州,其目的,自然是為繞過潼關天險,由並州進攻關中。”

“那麼接下來的伐魏方向,必是一目了然,毫無懸念。”

“曹賊既有預判,自然會將重點防禦方向,放在蒲阪關一線。”

劉備深以為然,微微點頭道:

“士元孔明言之有理,此番伐魏已是陽謀,沒有什麼秘密可言,天下人皆知朕要自蒲阪攻入關中,曹賊自會有所防備。”

話鋒一轉,劉備眉頭微皺:

“不過照目前的形勢來看,蒲阪關雖不及潼關險要,卻有黃河這道天險在前,曹賊又屯有重兵防禦,我軍想要渡河破關,隻怕未必如先前想象的那般輕鬆。”

“如何順利渡河,攻破蒲阪關,眾卿可有良策?”

眾臣議論再起,各抒己見,獻計獻策。

隻是眾臣所獻之策,各有優劣,皆算不上是萬全之策。

“伯溫,你可有良策?”

劉備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了蕭和。

蕭和眼神已是胸有成算,淡淡一笑,反問道:

“區區一條黃河,豈能擋得住我大漢天師,陛下忘了,當年我們是怎麼打過黃河,兵圍黎陽的了麼?”

蕭和舊事重提,劉備微微一怔,一時未能反應過來。

下一瞬。

太子劉禪眼眸一亮,突然開口道:

“父皇,大司馬的計策,乃是借天時之利,我軍踏冰過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