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 > 第462章 庸才變英才?劉禪:大司馬乃仙神降世,我研究你很久了!

第462章 庸才變英才?劉禪:大司馬乃仙神降世,我研究你很久了!(1 / 1)

推荐阅读:

踏冰過河!

劉禪短短四個字,令在場所有人皆茅塞頓開。

舊時記憶,霎時間浮現於腦海。

那還是曹操仍占據河北之時,劉備為收複河北,大軍兵臨黃河,意圖謀取黎陽。

彼時曹仁在黃河北岸,以黎陽為中心,構建了一條看似堅不可摧的黃河防線。

結果蕭和卻獻計,趁著寒冬降臨,黃河冰封的時機,大軍踏冰過河,一舉令黃河天險形同虛設,大軍兵圍黎陽。

“對啊,朕怎麼就忘了。”

恍惚的劉備,猛一拍案幾,欣喜道:

“黃河能在黎陽段結冰,於蒲阪段自然也會結冰,朕大軍踏冰過河,曹賊縱然於蒲阪關屯有重兵,又焉能阻我?”

“伯溫,你這一招‘故計重施’,當真是妙極也!”

劉備嘖嘖大讚,笑看向了蕭和。

眾臣皆也反應過來,無不是豁然開朗,一片歡欣鼓舞。

蕭和的卻目光,卻瞥向了那位太子殿下。

原本的劉禪雖算不上昏庸,卻也離聰穎英斷甚遠,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可眼前的劉禪,竟然能先於諸葛亮,龐統這等絕頂智士,先一步領悟他的計策,道出了“踏冰過河”四個字!

這就令蕭和頗是刮目相看。

看來諸葛亮的來信說的沒錯,癡呆症痊愈後的劉禪,確實變的比原先更聰明了…

“太子,你竟能猜出伯溫之計,當真是令朕刮目相看呀。”

劉備也察覺了兒子的變化,滿臉欣慰的嘖嘖讚賞。

作父親的,眼見自己的“傻兒子”變聰明了,豈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

劉禪麵色平靜,隻淡淡道:

“大司馬乃仙神降世,乃父親肱股之臣,我大漢國之柱石,自然是兒臣學習之楷模。”

“兒臣遂於病愈後,便詳細研習了這十餘年來,大司馬向父皇所獻諸般奇謀妙計,所造神雷炮和連弩等種種神器。”

“故適才聽得大司馬提及黎陽一戰,兒臣才想起了大司馬當年踏冰過河這一計。”

劉備恍然明悟,臉上欣賞嘉許之色更濃,連連點頭:

“太子,你做的很對,伯溫乃世外仙才,你身為儲君,確實該當多多向伯溫學習才是。”

“你能這麼做,朕甚是欣慰,甚是欣慰啊。”

劉備是讚不絕口,對眼前這位新立的太子,自然是更加滿意。

蕭和當然不能承認自己是什麼世外仙才,仙神降世,少不了一番謙遜,又“甩鍋”給了自己那位莫須有的恩師身上。

隻是,他暗暗瞥向劉禪的眼神中,卻平添了幾分新奇。

沒想到,這位從癡呆症中走出的太子,竟對自己如此感興趣,痊愈也沒幾天,卻能花那麼多心思來研究了解自己。

就算是作為死敵的曹操,恐怕也不曾閒到花這麼大精力,專門來研究自己吧。

“難道這阿鬥落水的時候,受到了驚嚇,大腦受到刺激反倒變聰明了,先前的癡呆症隻是暫時的副作用?”

蕭和心頭不禁浮現出這般推測。

“我們確實可用伯溫之計,再次踏冰過河,拿下蒲阪關。”

諸葛亮也開口認可,話鋒卻一轉:

“不過去歲和前年,入冬天氣皆是不夠冷,連續兩年中下遊河麵皆未結冰,這其中就包括蒲阪段。”

“臣擔心,倘若今年又是一暖冬,河麵依舊不結冰怎麼辦?”

“又或者明後,後年也皆是暖冬,那我們就遲遲等不到踏冰過河之機,就要無限期的延遲伐魏不成?”

“滅魏之戰拖不得呀。”

劉備心頭微微一震,臉上的欣慰喜色瞬間冷卻。

最近幾年北方的天氣,確實是越來越暖,降雨也愈加頻繁。

北方天氣變暖,降水增加,風調雨順,於國於民自然是大好事。

隻是這氣溫上升,黃河就不結冰,不結冰就沒辦法用這踏冰過河之計。

於伐魏而言,這就未必是好事了。

對於劉備而言,同樣不是一件好事。

一直是暖冬,黃河就一直不結冰,難道這伐魏之期就一直拖下去?

以劉備現下這個年紀,這個身體狀況,能拖得起嗎?

當然不能。

念及於此,劉備眉頭微皺,目光隻得轉向蕭和。

蕭和卻淡淡一笑,不緊不慢道:

“自古以來,這氣溫都有冷有熱,這其中變化往往以百年,甚至是幾百年來計。”

“現下北方的氣溫,正處於上升期,降水線北移,降水增多,於我大漢來說自然是好事。”

“不過這氣溫上升,往往是螺旋式上升,並非是直線上升,這冬天自然不可能一直是暖冬,多半會有反複。”

“現下已連續兩年暖冬,今夏又尤為炎熱,依臣的經驗,今年冬天有極大的可能會是一個寒冬。”

這一番話,什麼降水線北移,什麼螺旋式上升,聽的劉備及眾臣是雲裡霧裡,似懂非懂。

劉禪卻是連連點頭,忙是接口道:

“父皇,兒臣以為大司馬所言極是,炎夏之後往往會是寒冬,何況先前已連續兩個暖冬,今年極有可能會是一個寒冬。”

“兒臣以為,我們不如先做好準備,倘若今年如大司馬判斷,當真是寒冬的話,那就是天佑我大漢,我們正好用大司馬這踏冰過河之計。”

“若今年又是一暖冬,河麵並未結冰,那我們就另覓伐魏良策。”

“兒臣相信,以大司馬和眾臣的智計,就算不用踏冰過河之計,定然也能想出其他的滅魏奇策。”

劉備若有所悟,臉上疑雲散儘,欣然道:

“朕現下聽明白了,好,那就依伯溫的意思辦吧。”

“傳朕旨意,現下就開始調集糧草,加緊操演士卒,打造修葺兵甲旗鼓,為伐魏做好準備。”

“若今冬黃河結冰,我們就踏冰過河,自蒲阪攻入關中滅魏,若又是一個暖冬,我們就另覓良策。”

“總之就一句話,滅魏之戰拖不得,朕有生之年,必要伐滅偽魏,為太子留下個一統之天下!”

眾臣轟然起身,欣然領旨。

伐魏方略,就此定下。

那麼接下來,就是誰來統帥大軍伐魏。

南線潼關武關一線,自然是依照舊例,由大將軍關羽節製河南之兵,攻打兩關。

重點在於並州方麵,攻打蒲阪關的主力軍團。

最優的選擇,自然是劉備禦駕親征。

隻是箕關大病一場後,劉備身體已大不如從前,按照華佗的說話,若劉備再強撐著禦駕親征的話,極有可能累垮了龍體,有所不測。

於是眾臣皆是極力勸諫劉備,要以龍體為重,萬不可再禦駕親征。

劉備挨不住眾臣苦勸,隻得選擇妥協,目光望向了蕭和:

“既然朕不能禦駕親征,那就隻有由伯溫你——”

話未出口。

劉禪一躍而起,慨然道:

“父皇,兒臣願代父皇統帥我漢軍主力,攻破蒲阪關,收複關中,伐滅曹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