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 > 第482章 嘴上菩薩心腸,手上殺伐狠辣!蕭和:阿鬥,你有點表裡不一呀!

第482章 嘴上菩薩心腸,手上殺伐狠辣!蕭和:阿鬥,你有點表裡不一呀!(1 / 1)

推荐阅读:

這位太子殿下,當真是展現出了一種令人膽寒的狠辣。

一萬俘虜啊,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在常人眼中,這是一萬條鮮活的生命。

劉禪卻輕飄飄地做出了殺的決定,仿佛這一萬條生命不過是微不足道的螻蟻。

這般殺伐果斷、心狠手辣的手段,與他父親劉備那仁德寬厚的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老劉一生以興複漢室為己任,在征戰之路上,自然也避免不了殺戮。

但他的殺人,並非濫殺無辜。

此前斬殺的魏人,皆是那些罪大惡極、背叛漢室、助紂為虐的漢賊魏臣。

對於那些普通的魏兵俘虜,劉備向來鮮有下殺手的時候。

畢竟,戰爭的罪責在於那些野心勃勃的篡逆者,而這些普通士兵,大多也是為了生存被迫拿起武器。

所以,劉備對待魏兵俘虜,要麼是將其整編進自己的軍隊,讓他們為大漢的複興貢獻力量,要麼就是大度的放走他們,以此向魏國的軍民展示自己的仁德之心。

像劉禪這樣,直接毫不留情要斬殺一萬魏卒的舉動,劉備一生還真從未有過。

“殿下,這可是一萬俘虜,你統統都要殺了?”

張飛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

他跟隨劉備多年,深知劉備的行事風格,對於劉禪如此狠辣做法,實在是大為意外。

劉禪卻神色平靜,仿佛這一萬條生命的去留,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以為然的語氣反問道:

“不然呢?我大漢現下兵馬百萬,實力雄厚,又何須收降這區區一萬俘虜呢?”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傲慢與自信,似乎覺得自己的決定是理所當然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斬了他們,以向魏人展示示威,讓他們知道繼續附從曹操,會是什麼悲慘的下場!”

“我要讓魏國上下都知道,與我大漢為敵,必是死路一條!”

張飛撓了撓頭,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瞟向了蕭和。

在蕭和看來,劉禪的這個決定,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畢竟,殺人示威於敵,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皆是常有之事。

老劉雖然一直秉持著仁德的政策,不輕易殺戮俘虜,但兒子也未必事事都非得學老子。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適當多一點霸道手段,或許也並非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可是,蕭和卻同樣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他清楚的記得,先前這位太子殿下,總是口口聲聲將“人無貴賤,人人如龍”掛在嘴邊,那神情悲憫的模樣,儼然一副悲天憫人的菩薩心腸。

在蕭和的眼中,劉禪的仁德,似乎還勝於老劉劉備。

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卻讓蕭和的大為不解。

同樣一個人,轉眼之間,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要斬殺一萬俘虜?

哪怕這一萬人,乃是敵國之兵,可現下既然已經被俘了,就有收編為漢兵的可能啊。

這些俘虜,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

這位平日裡菩薩心腸的太子,為何能如此輕易做出殺的決定呢?

如此截然不同的兩副麵孔,不是有些自相矛盾麼?

蕭和心中狐疑重重,對於張飛的眼神暗示,一時之間竟未有回應,隻是陷入了沉思。

“殿下,臣以為萬萬不可!”

就在這時,趙雲卻上前一步,神色鄭重反對道。

在趙雲看來,劉禪的這個決定,實在是太過草率。

“漢賊乃曹操及其黨羽,這些魏兵皆不過是百姓出身,隻是畏於曹操的威霸,不得不為其賣命。”

趙雲的聲音堅定,沉聲道:

“太子殿下若想立威,斬殺曹賊黨羽便可,何必殺這些尋常小卒呢?”

“他們也是受害者,是無辜的。”

“殿下若斬這一萬俘虜,一者有悖天子仁德之名,我們大漢一直以仁德立國,如果做出這種殺降之舉,必然會損害天子的聲譽。”

“二者反可能激起雍涼二州士民仇恨,如果我們斬殺這一萬俘虜,必然會讓他們感到忿怒和屈辱,反而激起他們同仇敵愾,附從曹操與我們死戰到底。”

“到那時,我們想要收複雍涼二州,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故臣以為,這一萬俘虜,還是不殺為好!”

趙雲說完,目光堅定望著劉禪,等待著他的回應。

畢竟是趙雲,當著眾人的麵,直言進諫,反對劉禪殺人。

劉禪眉頭暗暗一皺,眼中透出一絲不悅。

顯然,他對於趙雲這種當眾與他唱反調的舉動,心下頗有些不爽。

在他看來,自己身為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做出的決定不應該受到如此直接的質疑和反對。

關鍵趙雲還把劉備搬了出來,有指責他違背劉備仁德政策的嫌疑。

這讓劉禪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心中自然不痛快。

劉禪乾咳幾聲後,方撇著嘴角道:

“車騎將軍,我隻是殺一萬魏兵而已,沒你說的這般嚴重吧?”

“如果不殺一儆百,魏人怎麼會害怕我們呢?他們又怎麼會乖乖地投降呢?”

劉禪試圖為自己的決定辯解,但他的語氣中卻透露出一絲心虛。

趙雲卻無視劉禪的不悅,正色道:

“這些俘虜曾經確是魏兵,可現下既是被俘,隻要稍加勸說整編,便可收歸我大漢所用,成為可為天子而戰的漢兵!”

“何況現下蒲阪關已下,滅亡偽魏,收複雍涼二州已是易如反掌,我們現在已經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根本無需多此一舉,再以殺戮來震懾敵心。”

“故臣以為,這一萬俘虜,還是不殺的好。”

趙雲再次強調了自己的觀點,語氣堅定之極。

劉禪咽了口唾沫,眼中掠過一抹兩難之色。

他一方麵不想放棄自己殺俘立威的想法,覺得這樣能夠彰顯自己的威嚴和決心。

另一方麵,他又不得不承認趙雲的話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因為殺這一萬俘虜而激起魏國軍民的決死抵擋,確實可能會給大漢的統一大業帶來麻煩。

而且,他也擔心自己的行為會違背父親的仁德政策,引起天下人的非議。

劉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抉擇。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