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三十九章 人心雜駁城難破

第三十九章 人心雜駁城難破(1 / 1)

推荐阅读:

完顏雍走了,紇石烈良弼卻沒有立即出發。

因為此時東金正處於與山東漢軍對峙期間,任何軍事動作都會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

與此同時,劉淮看著手中的書信,隨手丟到一邊之後,麵露冷笑。

梁肅連忙撿起了書信,快速掃了一遍之後,臉上浮現出一絲怪異之色。

辛棄疾見到兩人皆是這番模樣,不由得詢問:“大郎,發生何事了?”

劉淮沒有回答,梁肅卻攤手說道:“張浚張相公大發官威,讓我軍派遣主力前往河南,與宋軍合軍一處,南北夾擊河南金軍。”

梁肅舉了舉手中的信件:“這廝甚至給我軍定下了最後期限,若在十日之內再不出兵,就要如何如何了。”

辛棄疾瞬間理解了劉淮那副無語的樣子。

因為他也想要吐槽,卻因為槽點太多,而一時間不知道該從何吐起了。

“張相公難道就不知道我軍身前有這麼多金賊兵馬?”

梁肅攤手回答:“張相公不知兵的,可能在他看來,我軍有堅城得守,足以高枕無憂……”

劉淮在這時終於開口:“張相公隻是不知兵,卻不是傻子,他如何不知道河北戰局?”

“隻不過他不在乎罷了。”

“山東丟不丟,與他有什麼關係呢?張浚隻要收複河南,收複汴梁,成就他的功業即可。”

陸遊在一旁飲著酸梅湯,聞言搖頭笑道:“劉大郎將人心看得太壞了一些。”

劉淮卻也沒有反駁:“可能是這般吧。”

辛棄疾將這個話題揭過,同時接過梁肅手中的信件,仔細翻看了起來,嘴裡還嘟嘟囔囔:“我倒要看看,河南空虛到這種程度,為何還要我軍南下夾擊……”

話聲剛落,辛棄疾就已經愣住,隨後破口大罵出聲。

“什麼叫李橫頓挫於蒙城,李顯忠圍攻下蔡,邵宏淵攻汝陰不克?這他娘的不就是一座堅城都沒有攻下來嗎?!”

辛棄疾的失態情有可原。

這三座城可都是靠近淮河,照理說應該是砍瓜切菜般的被攻克才對,怎麼都過了好幾日,宋軍還在圍城不說,竟然還讓張浚有了需要山東漢軍南下夾擊才能破城的感覺?

頗有一種計劃很完美,但第一步就出了偏差的感覺。

就在陸遊都有些尷尬時,劉淮卻再次為宋國說話:“五郎,攻城這種事情,還是得看天時地利人和的,隻要城中有心堅守,拖上十天半月也實屬正常。”

辛棄疾也不是不知兵,聞言緩緩點頭,卻還是歎氣說道:“難道虞相公就沒有預料到如今情況,事先拉攏一下金賊的守將嗎?”

劉淮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對梁肅說道:“梁先生,正好你在這裡,且替我寫一封回信吧。”

梁肅立即在案幾上攤開信紙,研墨潤筆。

“我聽聞,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如今大軍北伐,耗費良多,武者在戰場上不顧生死,文士在營帳中殫精竭慮,所謂天下盛舉,萬世矚目,不過如此。

張相公身為北伐主帥,若連臨近淮河的三座城池都不能攻克,讓金賊如何看你,讓我們這些外將如何看你?在天下人心中與史書之中,將會如何為張相公記一筆?

就這麼寫吧,然後潤色一下。”

劉淮說罷,就走出帥帳,巡查營地去了。

梁肅奮筆疾書,陸遊默然不語,而辛棄疾卻依舊拿著信紙,比對著帳中掛的巨幅地圖喃喃自語:“嘖……就隔著一條淮河,拉攏一些金軍,難道很難嗎?”

大約同一時間,下蔡城下,辛棄疾的疑問也被張浚所問出。

不過他的語氣就不是太好,已經算是質問了。

虞允文在李顯忠圍城大營的一處望樓之上,抬頭看著城牆,聞言搖頭失笑:“張相公,這天下事,萬萬沒有隻需我出手,不允許彆人還手的道理。從去年這個時候開始,主政河南南部數州的就是金賊的宰相石琚了。

這位石琚石相公可是手段了得,短短幾個月就收攏了河南人心,以至於之前的說法都不算數了。”

張浚有些氣急敗壞之態:“拉攏這些人,無非就是給一些許諾罷了,虞相公如何不敢給呢?”

虞允文有些詫異的看了張浚一眼,問起了旁事:“張相公,這些我都有具體文書記錄,難道沒有翻閱一二?”

張浚聞言臉色一紅,隨即拂袖說道:“老夫年紀大了,又有眼疾,十幾箱子文書,如何看得完?”

虞允文聞言直接沉默了。

雖然張浚說的是實情,也是情有可原,但這改變不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張浚身為此次北伐的主帥,卻對於整片戰場的情況知之甚少。

甚至很有可能大部分都是腦補。

然而這可是戰爭,張浚可以用老眼昏花,精力不濟來敷衍虞允文,但這種理由金軍的刀槍會聽嗎?

片刻之後,虞允文方才說道:“張相公,這些人大多都是河南豪強出身,石琚給他們的許諾是一縣一州之地,並且可以擁有私兵。這種許諾,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給出的。而且,就算我許諾了,那些河南豪強也絕對不會信。”

張浚啞口無言。

是啊,這已經算是獨立諸侯了,虞允文彆說答應,就算在朝中提出商議,也會被千夫所指的。

另外,河南豪強也不是傻子,他們在宋金邊境,平日也乾些走私的活計,如何不知道宋國的情況?

河南豪強叛離金國,應了宋國的許諾,接下來就是充作馬前卒炮灰的命。就算能安然活到河南被宋國收複之後,等待自己的也是杯酒釋兵權。

甚至這杯酒是不是鴆酒都不好說。

過河拆橋也屬於老趙家的傳統藝能了。

麵對如此後果,河南豪強吃飽了撐得去主動投靠宋國?

沉默片刻之後,張浚依舊不死心:“難道就不能試試?”

虞允文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語的李顯忠。

李顯忠會意,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來:“圍城之前,末將與城中守將杜無忌有過書信,這是他的回信。”

張浚接過信紙,隨後眯起眼睛,仔細閱讀起來。

信中的意思很簡單,杜無忌的言語也十分客氣。

他隻是提出了一個問題。

在宋國,猶如苗傅、劉正彥之類的佞臣會被殺,猶如嶽飛這般的忠臣也會被殺。

那我若是投降宋國,究竟是要當個忠臣,還是當個佞臣呢?

李顯忠久經世事,一見這封信就知道杜無忌是在消遣自己,連信都懶得回,直接下令大軍建立圍城營地。

而對於張浚來說,嶽飛之事屬於他難以明言的痛苦。

在淮西之變,酈瓊投敵之後,張浚與嶽飛已經處於決裂狀態,但這絕不代表張浚想讓嶽飛去死。

若是此時有嶽飛在此,哪裡還用得著費儘心力去啃區區一個下蔡!

張浚將書信擲到一邊,對虞允文說道:“虞相公在兩淮籌謀良久,難道就沒有全盤計劃嗎?”

虞允文拱手說道:“自然是有的,那就是以雷霆之勢,攻城破軍,隻要連著攻破三座城池,將城中的賊將拖出來明正典刑,接下來的河南豪強,自然就會歸順大宋了。”

“既然大宋與金賊給的富貴,他們選擇了金賊的富貴。那大宋與去死之間,他們也會選擇大宋的。”

虞允文說破了豪強牆頭草的本質,卻依舊不能讓張浚安心。

因為僅憑一張嘴是無法破軍殺將的。

“李太尉,幾日方能破城?”

李顯忠似乎早就有腹稿了:“若是依舊按照如今的速度,無論如何都得二十日。”

張浚皺眉:“太慢了。”

麵對當朝宰執的嗬斥,李顯忠沒有任何畏懼:“兩位相公,在戰前就已經探知清楚,金賊在河南南部最起碼有三萬精銳野戰兵馬,但現在依舊沒有出現,末將必須留出兵馬作防備。”

“而且汴梁那裡也有數萬兵馬可以支援,若是末將絲毫不留手的進攻,金賊突然出現,那末將是無還手之力的。”

張浚直接打斷了李顯忠的訴苦:“十日之內,攻下下蔡,如何?”

李顯忠打狗棍立即跟上:“那就讓淮東大軍後續兵馬勿要繼續沿渦河進軍了,讓他們與我軍彙合,受末將節製。

二位相公,渦河根本用不到那麼多兵馬,彼處已經被山東劉大郎清掃了一遍,如今魏公更是親自在徐州坐鎮,實在不成,還可以讓魏公出兵支援。”

李顯忠也不含糊,立即就想趁機節製更多兵馬。

張浚立即轉頭詢問:“虞相公,你可能調來魏勝來參戰?”

虞允文搖頭:“之前劉大郎已經傳信來,除非我親自到魏勝軍中,否則忠義軍隻會堅守徐州。”

張浚聞言睜大眼睛:“劉大郎是要做什麼?他還是不是大宋的臣子?!這是想要挾持國家宰執嗎?!”

虞允文看著張浚的雙眼沉聲說道:“張相公,我剛剛就說過了,隻有勝上兩場,才能讓河南豪強被震懾。難道僅僅說的是河南豪強這些人嗎?”

“金賊自不必多說,山東義軍孤懸在外,與金賊的幾場硬仗下來,心底也都長了草了。”

“還有咱們之下的這群驕兵悍將。”

說著,虞允文竟然直接指向了李顯忠:“就比如李太尉,讓他進攻下蔡一城,竟然也在這裡討價還價,完全不知道國家法度,這是誰給他的膽子?”

李顯忠渾身一顫,立即拱手請罪。

虞允文不顧張浚眼神閃躲,聲音變大了幾分:“張相公,這次北伐過於倉促了,以至於人心雜亂。

此時劉大郎與李太尉還隻是與咱們討價還價罷了,你信不信若是北伐兵馬稍有挫折,立即就會有更多麻煩找上門來?!”

麵對一名實打實功勳在手的實權宰執,李顯忠也終於支撐不住,他立即大聲保證:“二位相公,末將與那些外將不同,乃是世受國恩。既然二位相公疑我,那末將也隻能身先士卒,以死報之!十日之內,末將必然拿下下蔡!”

說罷,李顯忠絲毫不停,立即離開了大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