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四十章 為忠為佞難分說

第四十章 為忠為佞難分說(1 / 1)

推荐阅读:

宋國此次北伐的大將之中,有兩人地位超乎尋常。

一人是率軍出襄樊,進攻南陽盆地的成閔。

還有一人就是李顯忠了。

而他們地位超然的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他們都主動參與了巢縣大戰,在兩淮力挽狂瀾,使得宋國社稷危而複安,神器幽而複明。

用一句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二人都是久經考驗的封建主義戰士,都已經用性命來展示過自己的勇武與忠誠。

必須多說一句的就是,為什麼劉淮在山東鬨得聲勢如此浩大,宋國朝廷依舊隻是暗暗防備,卻沒有直接做出些激烈反製?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巢縣大戰之功在托底。

巢縣之戰如果在後世史家看來,那是因為完顏亮已經強弩之末。

但身在局中的宋國君臣,看到的則是金軍兵鋒勢不可擋,已經飲馬長江,但是局勢生生的被宋國的名臣大將在巢縣逆轉了。

即便有一些擅自出兵的嫌疑,但既然結果是好的,李顯忠等宋國大將自然會受到表彰與重用。

除了官爵上的提升,更重要的則是兵力得到了優先補充,賞錢與軍餉克扣的情況也少了一些,吃食與訓練也大約能跟得上了。

在細心調教一年之後,李顯忠的池州大軍雖然與頂級精銳有些差距,卻也算得上是宋國戰鬥序列中數一數二的了。

既然是精銳,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最起碼不會被區區土豪的地方兵馬阻攔住。

在準備了三日之後,李顯忠下令,對下蔡城展開全麵進攻。

三萬池州大軍除了有八千精銳在城北防備金軍之外,其餘兵馬一擁而上,各施所能,或是推著鵝車,或是扛著雲梯,或是推著井闌,從四個方向一起向下蔡成發動了進攻。

宋軍在付出了百餘傷亡後,僅僅一日,就將下蔡的外城牆攻占。

第二日,李顯忠親自入城,張貼安民告示的同時,下令大軍進攻內城。

不過三個時辰,內城城破,卻沒有抓到杜無忌,隻抓到了杜無忌的弟弟杜有容。

細細拷問之下,李顯忠才發現,杜無忌已經在昨夜趁著夜色混亂,帶著精銳突圍而逃了。

對此,李顯忠倒也沒有過於惱怒。

喪家之犬罷了,逃了就逃了吧。

李顯忠將杜有容捉到張浚身前,複命下蔡城破的時候,張俊不由得對虞允文側目起來。

這兩日池州大軍攻城是何等猛烈,張浚都已經看在眼裡。

在他看來,這些丘八們拚命不算什麼。

虞允文一言既出就讓李顯忠不敢絲毫敷衍,這才是真本事。

作為實乾型官僚,虞允文自然沒有這種亂七八糟的想法,他客客氣氣的出言勉勵了一番李顯忠,隨後對著杜有容說道:“杜將軍,雖然你我之前勢不兩立,然而事到如今,你命在我手,還要為金國效忠嗎?”

杜有容似乎因為反抗激烈,被打了一頓,他咧開嘴巴,牙齒都已經被血染成了紅色。

“看起來,你也是宋國相公?”

“我是大宋的參知政事,江淮宣撫副使虞允文,自然能做些許諾的。”

“嗬嗬,宋國的相公也敢上陣,當真是天下奇事。”說著,杜有容莫名歎了一口氣:“如今我見了大金的宰相,又見了宋國的相公,也算是死而無憾了。”

虞允文沉默片刻,方才問道:“為何一定要死?若說之前你們這些土豪還有些想法,如今見到我大宋軍勢之後,難道就不畏懼嗎?”

杜有容被捆縛得結實,跪姿堅持不了多久,此時已經癱坐在地上,但他依舊笑著說道:“虞相公待人誠懇,我也不能虛與委蛇。

就不說石相公將我們一群土豪提拔為知縣知州的知遇之恩的,我還請虞相公回答我兄長之前那一問。”

“我們投向宋國,究竟是要做忠臣,還是要做佞臣?”

“來日,宋國與大金又要議和了。大金的執政相公若是說,必殺杜氏,方能議和,虞相公能保住我杜氏上下百口的性命嗎?”

張浚聽到此處,心中莫名升起一股羞惱、畏懼、惶恐夾雜的情緒:“速速將其拖出去斬了!傳首四方!”

虞允文沉默片刻,也隻能搖頭歎氣,揮了揮手。

李顯忠見兩名相公已經達成了決意,立即親自提起杜有容,向外拖拽。

杜有容卻沒有恐懼,也沒有惱怒,竟然哈哈大笑起來。

“你們……你們兩個宋國相公,當真好笑。竟然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哈哈……”

張浚與虞允文的臉色都很難看,但終究無話可說。

嶽飛被冤殺之事乃是實實在在發生過,哪怕上了史書都是無法辯駁的,在場三名宋國高階官員更是這破事親身經曆者。

金國將領不願意投降太正常了。

韓世忠這等敢為天下先的大潑皮如何?

嶽飛被冤殺之後,韓世忠都心氣全無了,難道還能指望金國將領能心向宋國嗎?

“虞相公,這……”

“無所謂了。”虞允文對張浚擺手說道:“既然不能讓他們敬愛,那就讓他們畏懼吧。一路殺過去,彰顯兵威,也是一條路。”

張浚也隻能歎氣點頭:“隻是沒有捉到杜無忌,讓這廝逃了,沒能畢其功於一役,果真令人惱怒。”

被兩名宋國相公念叨的杜無忌此時正帶著幾十名心腹一路狂奔。

小規模騎兵行動起來是十分迅速的,不過兩日就抵達了陳州項城。

此地已經大軍雲集,軍營連綿。

石琚所訓練的兩萬新軍在此地安營紮寨,如同一支蓄滿勢能的弓箭一般,蓄勢待發。

杜無忌在大營之外出示了腰牌,很快就有守衛營寨大門的軍官上前接應,並且直接將其引到了中軍大帳之中。

“石相公!”杜無忌一進帥帳,就直接跪地,膝行向前,嚎啕出聲:“石相公,末將無能,下蔡丟了。俺的兄弟也……嗚嗚嗚……”

石琚不顧軍議依舊在召開,連忙上前將杜無忌扶起:“無妨無妨,大戰已起,下蔡一城一地的得失也已經算不得什麼。你安然回來就好。

至於你的兄弟,隻要咱們擊敗了宋國,就可以將人要回來。到時候你們兄弟二人加官進爵,一門兩太尉,顯耀門楣。”

眼見大帳中似乎有人想要出言反對,石琚直接轉頭嗬斥:“杜家兄弟在前方堅守城池,雖然敗了,但宋軍聲勢如此浩大,敗了不正常嗎?反而在此種情況下,還敢直麵宋軍兵鋒的,才是大大的英雄好漢。

莫說杜家兄弟二人,在蒙城的侯元諒、潁上的謝扶搖,不論勝敗,我都是要好好嘉獎的。”

杜無忌這時方才發現,原來金軍中有頭有臉的大將都聚集在帥帳中,隨即就發現自己失言了,不應該在此時到處嚷嚷,立即就停止了哭泣聲。

杜無忌的行為往小裡說是損傷士氣,往大裡說就是動搖軍心了,石琚哪怕以喪師辱國的名義,將其斬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石相公,你讓我們全軍後撤,讓開淮河防線,就是為了這般結果嗎?”

蒲察世傑懶得去跟杜無忌糾纏,而是緊接著剛剛的語鋒,繼續對石琚發難。

石琚絲毫不相讓:“按照蒲察將軍的意思,我軍主力就應該沿著淮河排成一條線,疲於奔命嗎?”

蒲察世傑怒目圓睜:“那現在失城陷地,可是石相公的過錯?!”

石琚與蒲察世傑兩人關係其實是有些微妙的。

兩人都想要保住金國,這是無可置疑的。

但是兩人分屬完顏雍與完顏亮兩個勢力,又是分屬漢人與女真人兩個民族,這也就導致了兩人所思所想,具體施政方麵都有隱隱對立之處。

就比如如今麵對宋國的北伐軍,石琚想的是先行撤退,避宋軍鋒芒,依靠中原堅城,層層阻擊宋軍,到最後再聚集精銳兵馬,將宋軍攆回去。

但在蒲察世傑看來,這純屬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河南地可是完顏亮所轄的土地,丟了之後那損害的是完顏亮的聲望,哪怕土地能失而複得,這些漢兒豪強還能不能繼續服從完顏亮的命令,那就是個大大的疑問了。

這其中很可能也有石琚的私心在其中,他是靠著漢人宰相的身份,以同文同種的名義拉攏河南豪強的。

這場仗打上兩年,河南很有可能就有隻知石相公,不知金國皇帝的景象了。

石琚嗤笑說道:“蒲察將軍,如此國戰,你隻盯著一城一地的得失,當真可笑。”

“那就讓宋人安然抵達汴梁嗎?”蒲察世傑拍案而起:“既然石相公貪生怕死,武捷軍卻是敢戰能戰的,且看著我們去廝殺吧!”

“好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守素終於不耐,大吼出聲:“你們二人,都是國家重臣,難道就這麼讓人看笑話?”

蒲察世傑與石琚兩人終於沉默下來。

而帳中其餘參加軍議的將領麵麵相覷,見石琚揮了揮手,方才起身默默離開了帥帳。

待所有人都走後,張守素方才看著石琚緩緩說道:“石相公,你與我說實話,你與山東劉大郎書信往來,那廝是不是給你什麼承諾了?”

石琚沒想到張守素竟然是從這個角度來發難,當即就愣住了。

片刻之後,石琚勃然大怒:“你們兩個老匹夫,哪次書信不是與你們一起看過?又有哪次回信不是先讓你們看一遍?!當日一起說好的,不能在劉大郎麵前露怯,今日卻要怪罪於我嗎?!”

蒲察世傑沒想到張守素有此問,也沒有想到石琚的反應會這麼大,呆愣了片刻。

張守素撚須冷笑道:“這可說不準,畢竟隻是一封信罷了,也不是很難藏,每日大營中軍士文書往來這麼多,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封信,神不知鬼不覺的發往山東了。”

石琚聞言反而冷靜下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蒲察世傑也加入了話題:“的確說不準,劉大郎愛極漢兒,石相公也深愛漢兒,你們二人算是臭味相投,難道就不會串通起來,為天下的漢兒做些事情嗎?”

這句陰陽怪氣實在是太到位了。

這些時日,為了避免河南漢人的大量傷亡,彆說簽軍了,就連民夫輔兵石琚也拒絕大量征發,此時的軍糧還是陳州府庫來供給的。

石琚的誌向是為了安定漢地,首先就得安定河南漢兒的民生。

但是對於蒲察世傑與張守素來說,石琚此舉跟賣國無異。

若是因為糧草與民夫不濟,輸了大戰,到時候整個河南都得輸給宋國!

石琚聞言則是變得冷靜了:“你們兩個老匹夫,莫要再用言語擠兌,有話可以直說。”

張守素立即拋開了剛剛的話題,正色詢問:“難道大軍就在陳州枯坐?到底什麼時候出動迎擊宋國,總得有個準話!”

石琚剛要說話,就聽到帳外有軍使唱名。

一封八百裡加急的文書被送達,石琚檢查火漆之後,當眾撕開,隻是粗略看了一遍,就精神大振。

“張相公,你不是問什麼之後出兵嗎?!”說著,石琚將手中情報攤開:“現在就能出兵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