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宮內,青銅燭台映著晨曦微光,晨霧裹挾著銅爐中龍腦香的氣息在梁柱間縈繞。
劉辯端坐主位,太史令單颺所呈奏疏已然遞至在他的桌案前,青竹箋上墨跡未乾,手指撫過竹簡邊緣,眉峰未動分毫。
半個月前,劉焉這位司徒已命單颺卜算今日的吉凶,否則也不會輕易在夏至日舉行大雩祭典。
至於單颺奏疏中的諸多天象寓意,劉辯也雖然心中多少還是有幾分歡喜的,但卻也沒有多少波瀾。
他是不信這些的,吉兆他還能當個樂子聽聽,但若是凶兆,嗬,那就休怪孤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了。
一念及此,劉辯沒忍住輕笑了一聲。
垂首侍坐左後方的蔡瑗餘光瞥見太子神情,纖指將青瓷茶盞輕推半寸,待劉辯輕笑出聲,她適時抬眸,鬢邊步搖輕顫,輕聲出言,道:“殿下,何事莞爾?”
聲若玉磬叩冰,引得滿座側目。
劉清微微一怔,餘光瞥見蔡瑗唇角若隱若現的弧度,旋即意識到了蔡瑗的心思。
蔡瑗難道不知道那是太史令單颺的奏疏嗎,能令太子莞爾的,自然是吉兆,這個女人分明是給太子殿下當個捧哏,讓眾人向太子殿下祝賀。
“這個女人……”
劉清美眸微動,貝齒輕咬水潤的唇瓣,麵上不顯,心中不由對蔡瑗生出了幾分忌憚。
果然這宮中不是個良善之輩能待的地方,僅僅隻有她們二人卻也依舊在暗中爭起了寵。
而一切也如劉清所料,劉辯略作思索,便將這份奏疏遞給了蔡瑗,反正也不是什麼敏感的奏疏。
蔡瑗接過了奏疏,一雙晶瑩的美眸微睜,朱唇輕啟,裝作無意地將奏疏念了出來,即便沒有刻意加大音量,但這麼一座偏殿內幾乎所有人都能聽見蔡瑗口中念誦的話語。
盧植與鄭玄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中讀出了些不同尋常的意味。
若是他人向太子殿下上報祥瑞之兆,儘管麵上是要恭賀的,但心中不免會暗罵此人為奸佞小人。
但單颺這人吧,沒有他不敢說的話。
熹平五年(176年),黃龍現於譙郡,彼時尚且擔任光祿大夫的橋玄向好友單颺提起這件事,單颺竟然直言“其國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龍當複見,此其應也”。
單颺的意思,分明就是譙郡有龍氣,會有一位籍貫為譙郡的人在五十年內建立新的國家並稱帝。
無論這所謂的“黃龍”究竟是否存在,但在漢室餘威猶在之時竟如此言語,說是大逆不道也不為過。
而且單颺這個人還特彆軸,他認為那是凶兆那就是凶兆,絕不接受為了政治因素而強行替君王將凶兆解釋為吉兆的行為。
也就是說單颺的這份奏疏,可信度竟是極高?
念罷,蔡瑗麵露幾分崇拜之色看向了劉辯,雖說以她的心性這麼做多少有些反差感,但哪個男人沒有些虛榮心呢,無論是在女人麵前還是在臣子麵前。
“殿下承天之佑,中興漢室指日可待!”
“天命在殿下!”
“你就是真正的太平天子(注1)!”
賀詞讚詞不絕於耳,多少還是有些令人沉醉的。
這種借由他人之口,自己想低調卻反被他人張揚出來的炫耀,完全地滿足了劉辯的虛榮心。
太子少傅荀爽眼見氣氛都烘托到這裡了,於是心中微微一動,坐在席位上向太子提議道:“殿下,既然太史令提起紫微東移,殿下是否也要開始籌備登台受禪之事了?”
荀爽沒有起身,更沒有向太子行禮,這代表他是以私人身份向太子提議,比如太子的未來丈人或是太子的老師,也代表這不過是私人性質的問題,太子並不一定要回答。
而且荀爽也得承認,自己這個問題是有私心的。
倒不是仕途的問題,以他的名望和潁川荀氏的地位,三公之位將來必有他一席,他隻是想給女兒一個更好的婚嫁待遇。
太子娶良娣和天子娶貴人,可絕對不是同樣的規製。
荀爽對親情沒有那麼在意,他隻是想在嫁娶規製上壓旁人一頭罷了。
想他荀爽海內名士,天下碩儒,他的女兒也向來賢淑溫良,自當母儀天下!
難道還有誰的女兒比他的女兒,更有資格坐在皇後的寶座上嗎?
隻是荀爽太過低估了“登台受禪”這四個字的影響力,隨著這四個字的聲音回蕩在殿內,進入了每一個人的耳中,殿中眾人儘皆有些振奮,原本因早起而殘存的惺忪困意此刻也瞬間蕩然無存。
能出現在這座偏殿裡的,不是太子府府僚,便是朝堂上的太子黨中流砥柱,他們的榮華富貴早早與太子殿下綁定。
眾人臉上的興奮之色難逃劉辯的眼眸,就連向來清廉剛正的盧植和淡泊名利的鄭玄臉上都洋溢著溢於言表的喜色,何談旁人呢?
甚至如顏良、文醜的眼中,眼中還帶著一抹略微懼怖的猩紅色光芒。
這時候劉辯突然也有些理解了,為什麼那麼多權臣早年間都是一腔報效國家的淩雲壯誌,到了後來卻總是被野心蒙蔽了初心,最終踏上了一條注定了要背負罵名的道路。
他並非要替誰開罪,隻是很多時候,你不前進,你身後的人也會推著你向前走的。
如果你還是死犟著不肯往前走,那麼最終的結局無非就是黃袍加身或九族儘喪。
兄弟們跟著你就是為了富貴,一步之遙了你卻不願意前進了,你把兄弟們的富貴和生命都當作兒戲了不成?
而既然太子準備登基,那作為太子的忠實擁躉,古文學派自然要肩負起太子登基的流程操辦。
首先是名目!
鄭玄、盧植、荀爽、服虔、馬日磾這些古文學派巨擘自然要親自操刀,各自領著一幫古文學派的士人,分彆進入了東觀和蘭台這兩座雒陽城內的國家藏書館內,翻遍古今典籍和史冊,最終將太子登基的名目確定為了“受禪”!
——
注1:太平天子:治國平天下的皇帝。